陕北婆姨在北京

东方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北大勺园餐厅入职大门出入证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公交站台执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公交站台执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北京知青的陕北婆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nbsp;当年北京知青赴延安地区各县插队后招工在延安各地市县工作,在长期的工作,生活氛围中与陕北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与工农相结合道路上有了收获,有一部分北京知青与当地人《男,女》喜结连理,我79年就在本单位找了一位延安当地土生土长的女子,组建了家庭,婚后相继养育了俩个女儿,婆姨不论在工作中,在家庭建设中,用我们同一工作单位上的人们说起婆姨来,都说真是里里外外一把手,真能干。随着大女儿去北京念书,为了俩个娃娃不再饱受骨肉分离,今后都能在京城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夫妇在延安机械厂按照2000年的政策,年底前双双办理了提前正式退休手续,2001年前半年抛弃了舒适的住宅和挣钱的好机会,净身回到了我的故乡北京,成为了异地退休返京落户老知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当时49周岁,婆姨44周岁,俩个娃娃一个念大学,一个念高中,尤其当时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崭时居住在父母家中。仅凭延安企业那点退休金根本无法在京城维持正常生活,更别说还要安个家。特别是面对弟弟妹妹们为了父母的房产冷言冷语相对,更是忍辱负重。好在苍天有眼惠顾我们,回京一个星期,婆姨就先找到了海淀区房管局内部食堂的工作,凭着三级厨师的手艺上班啦,在工作中让领导和同志们吃到了可口的饭菜,各种面食做的每周不重样,花样翻新,不出一个月,那些原来根本瞧不起从陕北黄土高坡土窑洞里走出来的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在事实面前服气啦,局里组织郊游都让婆姨一同出游。虽然近一年时间与同志们关系不错,工作不忙不累也很顺心,但是限于房管局的体制关系,薪金太低,每月不足1000元,只好婉言谢绝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再三挽留,不得不跳槽去了半承包性质的北京大学勺园餐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北大勺园餐厅虽然薪金高啦,但远比机关食堂的工作要辛苦多啦。早起5点钟出发,好在我们住的地方距离北大不远,骑自行车20分钟左右的路程,下午俩点多左右才能回到家,有时站灶炒菜一站就是俩个来小时,刚一去人生地不熟,俩眼一抹黑,只能多干多受累,大灶的零碎活不断。时间一长与大家都熟悉啦,主要是饭菜做出来的令业内人士全都挑不出毛病,不论大锅菜还是小炒菜,让人信服,认可,色,香,味俱佳,尤其是一些外教人员最爱吃面食,点名让婆姨做,哪怕排队等着晚一会都行。面食在陕北是主食,对于婆姨来说更是得心应手,轻车熟路,现做现卖,供不应求,把那些外教老头老太太们都吃高兴啦,连连竖起大拇指夸赞好手艺,真好吃。遇到端午节包粽子,八月十五中秋节卤月饼,逢年过节蒸碗菜等煎炸熏烤,样样行家里手,拿得起,放得下。餐厅的大厨二厨都不得不承认面点李师傅红案白案都能拿得起来,口味纯正,待人谦逊和气,手艺可以,陕北人还真是有俩下子。就这样凭着能吃苦耐劳的手艺,婆姨在北大勺园餐厅站住了脚。几年下来,还带出了几个徒弟,好景不长,按北大管理规定女的55岁就要离职,勺园餐厅为此还破例举办了欢送会,那些外教讲师人员闻听此事后也纷纷前来参加欢送会凑热闹,那些远隔重洋的外教和五湖四海的同事们,真是令婆姨难忘。婆姨离职回家后那些北大勺园餐厅的同事们还经常来家里小聚,让婆姨给他她们做陕北饭吃,边吃边追忆当年一起工作的趣闻趣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家庭建设,补贴家庭收入,减轻家庭生活的负担。婆姨离开北大勺园餐厅后也没闲着,报名参加了北京市文明办组建的中关村街道的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在公交车站执勤上班,每天早晚各俩个小时,周六日,法定节假日休息,任凭风吹雨打,严寒酷暑,雾霾天气,都能坚守站台执勤。《除非回延安探亲或国内外旅游请假》工作积极,表现不错,为首都交通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体现了首都窗口规范展示,被海淀区文明办多次评为先进模范文明引导员。直到按街道管理规定男女引导员65周岁必须离职,才彻底退休。即便是回到家中也没忘记回馈社会,积极参与居委会搞的社区治安巡逻,社区垃圾分类,出勤值班,为北京文明建设继续奉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曾经也问过她,回北京辛苦啦,她却说只要俩个娃娃有了好出路,就是最大的欣慰,苦点累点无所谓。就是当时刚回到北京心里总是不踏实。住人家的房子,没个着落,但绝不后悔,既然回来了,人家外地人能在北京落脚,咱们凭啥就不行?北京遍地都是钱,就看你会捡不会捡啦。自从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心里就踏实多啦,心劲更足啦,根本就没感觉苦与累,越干越有奔头。尤其看到俩个娃娃都有了自己的称心如意的归宿,越发感觉到回北京这条路走对啦,为了娃娃们的前途,干啥都是心甘情愿的。咱们都没有啥文化,能混到如今,知足者常乐。改革开放的政策让咱们能靠自己本事,靠自己的努力付出,去挣钱养家,真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做为北京知青的家属不论男女,在延安为北京知青扎根边远山区工作,做出了稳定性的积极贡献,这也是我留守延安安心工作扎根32年的根源。为了娃娃能到北京有更广阔的前程,为了我能回归故土,婆姨却背井离乡,远离父母亲属,来到北京肩负重任,始终不渝坚持任劳任怨,为家庭,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无私奉献,这就是陕北延安儿女的坦荡胸怀。我们今天的安稳舒心的生活,真要感谢陕北人民,感谢我的贤内助。用娃娃们的话说:家庭功劳父母各半,对此我认为婆姨为家庭,为娃娃们的付出,要比我辛苦操心受累多啦,确实不容易。家庭和睦取决于婆姨的态度和能力,在我的家庭建设上婆姨才是巾帼不让须眉,当之无愧的女主人,这就是我一个北京知青的陕北婆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陈国栋,宜川插队,延安工作,退休,初中六八届异地退休返京落户中关村“老三届”知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交通要道路口执勤</b></p> <p class="ql-block">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垃圾分类,治安巡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摄影:文明办巡视督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编辑,制作;西北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