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书,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读书,使自己优雅高贵,优于过去的自己。这几天备课上2个班网课,写材料开家长会,写试卷分析,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写历史小册子,那是忙得辛苦中充实又愉悦,依然坚持打卡读书。今天读了第七章《写读后记》的前7节。更加明白了一位教师要想不断的提升完善自己,那就要读书,写读书笔记,自觉的思考和沉淀教育智慧。而要想写好读后记,首先得把读书读好,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用怎样的方法去读?读完书之后有怎样的体会和感悟?书中还介绍了两个读书的观点:一是要信任书籍,主动读书,要知道没有什么事,能比阅读更划算、投资回报更高;二是要有规划的读书,有目标的读书。幸运的是自己这几年自己经开始爱上读书,利用假期读了一些书,也写下了粗浅的读书笔记,并且也因为读书发生了改变,心心念念的事也梦想成真。读了改变课堂的书,提升写作能力的书,还有本学科专业的书,还为学校推荐了书,拥有更深厚的教育情怀。🐳️</p><p class="ql-block">书中倡导教师读书规划的5个方向特别实用。第一个方向是“解读教材”。每学期开学之前,教师应该从解读教材、教学设计出发,做好读书规划,从背景内容、方法过程、学生兴趣、探究问题等方面列书单进行阅读,为自己掘一口井,一定能带来教学品质的改善,为学生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自我也得到提升,教学相长,彼此成就美好。第二个方向是“构建好自己的课堂”。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一定要去研究课堂。比如日常教学中我注意观察到有时自己的课堂和其他教师的课堂经常是沉默的课堂,甚至偶尔谈起有的老师很认可这样的课堂。自己便在思考,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沉默课堂为什么会存在?什么原因造成的?长此以往会带来什么影响?为什么会有老师认可?诸多疑问都需要教师围绕课堂做读书规划,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对课堂有更深入系统的认识,支撑起自己的教育信念。幸之书中介绍的周彬老师关于课堂三本书,之前买过,没来得及全部看完,待空里坚持阅读,给自己方向和光。做到书中所说,边实践,边读书,这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最高效的方法。第三个方向是“形成教育信念”。经过几年的读书、听课学习,主动觉醒,修炼内心的强大也获得美好教育情怀和教学新认知,借助外来智慧“互联网十”平台,真正获得成长,并具有了终身学习的意识,逐渐体会到教育的幸福感、成就感。书中介绍李希贵老师定义了管理,他认为“管理,其实是组织才华的艺术,又是开发才华的艺术。一个管理者,更应该注意欣赏才华,使才华最大限度地升值。”看到这里有思考,通过读书给自己赋能,形成教育信念,对孩子有信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长板、短板,优缺点,用严格与慈爱去引导管理,我想再叛逆的孩子也应该会有所改变,而这都是读书的魅力,读教育经典所沉淀的力量。</p><p class="ql-block">第四个方向是做足教学的“战略储备”。深深赞同书中的观点,想成长的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也许你处的环境并不是你想要的教育生态,既然无法改变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只有主动觉醒,改变自己,让内心敞亮、宁静、淡然、进取。书中李振村老师讲到教师的非专业素养,让我知道了“在教学之外与学生和谐相处、给予他们更好的教育影响等方面的能力”就是非专业素养,他认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提升非专业素养,我深以为然。“好的教育者自身就是一部教材,没有精致的人生便无法有精致的教育。”教师应该做一个向美而生的人,有情趣、有品位、有理想、也有教育的美梦。只有教师广泛阅读,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自由创新的思维,才能够让学生的生命在自己的课堂上自由舒展。所以“教师应该建立这样一种教育信念:以自己生命的完整与幸福来面对教学,用享受课堂、追求自由的态度影响学生。”书中提倡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读书,比如说有专题阅读、主题阅读、掘井式阅读等。第五个方向是“赢得学生。”有两层意思,一是能与学生融洽相处,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二是能带给学生好教育、受益终身的教育,赢得学生的尊敬之心。的确如此,工作这么多年以来教学成绩一直不错,细想自己在这一方面虽然对学生比较严格,但是严中有爱,真正的去做到懂得学生,赢得学生爱戴之心。书中介绍了钟杰老师和魏智渊老师,如何智慧的读书,改变自己,改变课堂,改变学生,成就自己的教育事业。人生有许多可能,只要你用心读书学习,就可能会实现。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