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元月22日下午,《名师优课——2022年迎新春公益直播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堂变革专题活动》开课了,一点三十分,我已早早的守候在电脑旁,等待着精彩上映。再次看到华老师熟悉的面孔,倍感亲切!思绪再次回到2019年暑假在新乡长垣教师成长学院那激情燃烧的七天,华老师自然、随和、睿智、幽默的教学风格一连串的浮现在眼前……今天,又将呈现怎样精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整,华老师来了,他还是那么谦逊、那么温和。华老师通过老子道德经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来引入新课,还提到比尔盖茨非常喜欢这句话,他在微软公司招聘时采用的一道题“81个乒乓球中只有1个球稍重。如果只能利用没有砝码的天平,最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这个稍重的球?”华老师说,我想让全班同学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知道正确答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两个盘子放的球得一样多,这样才能正确推断。 再次提炼题目中关键词“只有、稍重、天平、最少、保证”。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孩子陷入沉思。华老师又让孩子品读老子的“天下之事,必作于易。”所以孩子们就想到从最少的两个球开始,再到三个球,当发现都需要称一次的时候,华老师发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球的数量增加了,却还是称一次?”华老师:“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孩子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强调会用“如果……那么”这个关键词来规范我们的数学语言,特别精彩。再称四个球、八个球,当称八个球的过程需要三次呈现在黑板上时,华老师问谁能用更简洁的方式来描述,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在称九个球时,孩子们出现了三种方法,答案有一次,两次,三次,有了前面的学习经验,孩子便知道了最优的方案,至少需要两次就能找到,孩子们不仅会用“接下来从……中找”来描述找次品的过程,而且也感悟到了优化的思想。这时华老师又回到刚才称八个球,“至少”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孩子们茅塞顿开,当把八个球分成“3,3,2”的时候,至少两次就能找到。华老师追问:“天平有几个盘子?”孩子们有的说两个,有的说三个,华老师说:“能看出三个盘子的同学特别了不起!”问题冲突“4,4,1”得称三次,而“3,3,3”只需称两次,这又是什么原因?孩子们发现,当球的数量尽量“平均分”,这样就能保证称的次数最少。</p> <p class="ql-block"> 这节课的最后,华老师首尾呼应,还是用老子道德经的那句话来结束,比尔盖茨为什么会用这道题,孩子们睿智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学会了怎样用“优化”的思想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节课里的“三个盘子”有一个是看不到的,而同学们看到了,华老师说,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这叫高明。华老师最后揭示课题“找次品”,就是找几个有用的次数品一品,从不一样的角度来剖析了“找次品”,真是高明!</p> <p class="ql-block"> 课例结束后,华老师又为我们带来了专题报告《会读书才能教好书》,华老师从“教好书了吗?读了哪些书?怎样才会读书”三个方面展开今天的报告。华老师“在教好书了吗”这个环节,跟我们分享了他与学生之间深厚的感情,在学校,学生都会亲切的叫他“华校长”、“华老师”、“华罗庚”,其实教好书的最高境界是收获学生的感情,当然还有很高的分数。华老师的成长之路更是震撼了我们,从乡村小学从北京最好的小学,华老师是走自己的路,而且让别人走的更好!原来教好书是可以“扭转乾坤”的。华老师的那句“平均分99.99都不如学生眼睛里的光”,我们怎样才能把数学课上的生动有趣,活泼好玩,在我们的课堂中高屋建瓴,华老师的那句“把真课上的像假的一样”深深触动了我。这学期一直在读华老师的《我就是数学》,惭愧的是,都现在也还只是读了三分之二,在听到华老师与我们分享的一线教师不读书的托辞往往是“没有时间读书”,正是华老师所说,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才让我们变得忙碌无比。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后的教学生涯一定要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时刻用“一个教书人不读书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来勉励、鞭策自己。</p> <p class="ql-block"> 晚上七点,我们又一起走进华老师的《圆的认识》,华老师可真是个有心人,利用今年的冬奥会引入新课,再次让孩子们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感。华老师又让孩子们在一张白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这葫芦里又准备卖什么药呢?奥林匹克寻宝活动让孩子们兴趣盎然,“1”是什么?孩子们很快认识了圆心和半径。“2”为什么?让孩子们感受到圆心到圆上每个点的距离是一样的,如果没有给出“3米”这个长度是不能确定宝藏的位置的,由此引出古代《墨经》里的“圆,一中同长也”。辩论:其他图形具备这种特征吗?一番辩论,发展只有圆才是“一中同长”。圆有“边”吗?再次头脑风暴,最终得出“大方无隅”,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椭圆是圆吗?不是,因为它不具备圆的特征“一中同长”。你会画圆吗?学生立即说出画圆工具圆规,华老师顺势引经据典“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华老师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呀!“3”怎样做?学生了解圆规的特征,知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是直径的一半。“4”为何这样做?保证“一中”,保证“同长”,这样才能画出一个圆,华老师示范画圆。联系生活实际,冰球场为什么是圆的?冰球场上的圆是怎么画的?“5”一定这样吗?画圆一定要用圆规吗?不一定,引导孩子们要善于思考,敢于发问,对任何事都抱着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 还没从轻松愉快的《圆的认识》中走出来,华老师又开始《播种太阳》了,这个美好的夜晚,我们必定享受众心凝聚的“圆满”。一首《星星点灯》,一首《种太阳》,在天籁般的歌声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华老师的故事:已经有好好长好长时间了,一个声音,一个女孩的声音,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响:“您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人吗?"她为什么这么说,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当华老师说到爱因斯坦、爱迪生从小成绩都不好的时候,一个女孩的声音让在场的师生为之一振:“您这不是打击我们学习好的学生吗?”</p><p class="ql-block"> 华老师意犹未尽。虽然继续上课了可是我的心里还留有一丝空间,想着怎么回应那位女生?课到尾声,在解决不用圆规怎么画一个大圆时,那位“成绩不算太好”的董思诚想到了一个方法……而正是小男孩的想法,让华老师想起了怎么去回应刚才那个女孩的问题了,“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说,做的好的人将来可以做的更好,多么巧妙的回答,这就是教育机智,保护了每一个孩子渴望呵护的心灵。即便是这样,华老师一直在为这件事后悔,我想这也是为人师应该有的态度,教学相长,常学常思,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人皆可以为尧舜”,教师可以是“尧舜”,但学生绝不是“臣民”。能者为师,无论是“董思诚”,还是那位女生,我们都需要平视和仰视。</p> <p class="ql-block"> 教育要给学生留下什么。成绩优秀的不一定能成才,成绩不佳的却有可能成才,那么成才的关键是什么?华老师用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全书》里最有价值、最有规律的十七条定律,这十七条定律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观因素,确实没有一条与学习成绩有关,主要与一个人的心态、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华老师提到,小孩是幸福的,我相信他会有更大的创造。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的回答是“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剩下的没了成绩,那会有什么呢?应该有心态、有思维方式、有行为习惯……</p> <p class="ql-block"> 元月23号下午两点,数学王子张齐华闪亮登场,张老师以专题报告《为什么要开展“社会化”学习》作为今天培训的首秀。</p> <p class="ql-block"> 数学教师的教学跟“社会化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有点疑惑,又非常期待。第一讲:为什么要开展“社会化学习”?张老师认为是“双减”时代的求解与突围,我非常认同,可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减负为什么这么难?无论是社会、学校、家庭操作起来都非常困难。表面上是减了,可我们并未感觉到轻松,减负如何增效,是我们需要直面的问题,让教育回归到育人生态,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张老师制定的40分钟数学学习“脑电图”让我明白,有一种学习叫老师以为我在学习,有一种学习叫老师以为我懂了,我们常常责怪学生不好好学习,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课堂效率低下,只是我们不敢承认而已。我们要把目光回到课堂,回到每一个学生,让那些“躺平”的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追求真实而高品质的学习。第二讲:什么是“社会化学习”?张老师首先用“沟话”来概括“社会化学习”。例如,和同伴学习,增加了学习机会,向同伴学习,能及时反馈,为同伴学习,进行利益捆绑,何乐而不为呢?我最开始的疑惑在第二个环节找到了答案,数学老师跟社会化学习有什么关系呢?估计一开始张老师就猜到我们会有这样的疑惑,他说,数学课堂中的社会化学习是指在数学学习共同体内,通过充分的交流互动,促进数学素养与社会性素养协同发展的数学学习活动。第三讲:如何开展“社会化学习”,张老师要求老师们要学会转型,首先建构“社会化学习”的课堂结构,从独立研究—组内共存—质疑深化—练习反馈 ,每个环节,张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其次是建构搭建“社会化学习”的操作系统,例如表层行为系统(方法与策略),到中层制度系统(团队捆绑),再到底层心理系统(基因与人性),让社会化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最后就是建构“社会化学习”的内在原理,主要是要提升儿童的表达能力,张老师还为我们免费推送他公众号里的提问力40讲,为张老师的奉献精神点赞。张老师提到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实现同伴互学,才能让“双减”真正落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老师的“社会化学习”课堂,去见证他的精彩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 精彩报告之后,张老师展示了课例《小数乘整数》。张老师要求孩子们拿出头一天晚上完成的学习单,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把以往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例如,在计算0.8×3的时候,何家颖说出了6种解题方法,另外两名同学进行补充。在计算3×2.35时,张春林说出了5种方法,另外两名同学又进行了补充,我还未从震撼中走出来,张老师却说这只是课堂上表现比较一般的小组,又给我们展示了优秀小组的学习过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孩子们不仅读出了学习目标,而且说出了目标里面的关键词,提醒同学要注意,真了不起!当孩子们在解决一位小数乘整数,两位小数乘整数,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解答方法,其他同学补充,有的补充解答方法,有的补充注意事项,有的补充解题技巧,孩子们的表现真的让人震撼不已!孩子们提的问题真好呀,为什么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是末尾对齐而不是小数点对齐呢?讨论了半天也没搞清楚到底是为什么,张老师送来的“问题”标签就像及时雨,孩子们一致同意把这个问题写在标签上,就算问题呈上去了,孩子们的讨论还没结束,他们是有多么享受这种合作式学习呀!了不起!了不起!在解决2.35×5时,孩子上来演板,很快算出了结果,并说出了计算过程,可张老师有疑惑,感觉有个地方没有说透,请孩子继续说,当孩子说到好像小数点的问题没有说透,张老师说“懂我”。学习小数乘整数,不仅要掌握算法,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背后的算理,这样的计算题计算并不难,而把它背后的“理”理清楚很重要。当出示7.25+2.3的竖式时,为什么要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而到了小数乘整数时怎么又不是相同数位对其呢?小数乘法很特别,看到的是小数乘法,而想到的是整数乘法,整数乘法其实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小数乘法,最后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其实小数乘整数就是整数乘整数,然后再回到小数。那么有了刚才的学习体验,你会计算三位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吗?第一个问题没有问题,孩子都能顺利解决,可到了0.12×0.12,很多孩子翻车了,有等于1.44的,有等于0.0144的,到底哪个答案对呢?孩子们在一番交流之后得出积是0.0144,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虽然掌握了如何确定小数位数,但是背后的“理”还是没有弄透。学霸登台,解释了背后的“理”,最后的积是144个0.0001,孩子们醍醐灌顶,电脑前的我们也是受益匪浅,接下来的时间该好好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了。</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的最后一讲《如何设计一份社会化学习单》,这场报告对我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因为我太需要了。记得去年带六年级,我就尝试用学习单来开展我的课堂教学,虽然我都是从网上下载的,但这个过程,让我尝到了甜头,那段时间,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强了,学习兴趣浓了,就像张老师所说,孩子们不再“躺平”,我看到了他们不一样的一面,当然也发现了很多“惊喜”,真的就是不要总以为我们的孩子不行,你没试过,怎么就知道他们不行呢?所以今天报告里的三个环节,我更关注策略3,如何设计一份社会化学习单?听完张老师的解读后,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首先是“我的目标”,由以往的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教师—学生,三维—单维,摆设—灯塔,清晰明了,指明方向。接着是“我的研究”,这个板块张老师提示要注意适度开放,有清晰的支架,还能让学生深度思考。然后是“我的提问”,我认为这是核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张老师强调提问要进行专业训练,示范内卷,还要评价激励。最后就是“组内过关”,也要遵循三大原则:任务适量、难度匹配、适宜反馈。其实教学改革无论怎样改革,说到底还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只有课堂结构的改变才能真正实现“双减”。</p> <p class="ql-block"> 晚上的第一场报告《如何组织有效的“组内共学”》。来自张老师课前鸡汤“从来没有任何大的成果是轻轻松松获得的,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促进人的发展。”“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前期的学习和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如何组织有效的“组内共学”呢?张老师从分类、建模、研修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我特别感兴趣的点就是研修环节,组内共学语言的提升,例如张老师为我们呈现几个视频,第一个是孩子通过远程观摩共同学习的活动,当我在心底暗自为这种方法点赞时,现场观摩的视频又出来了,不得不佩服齐华工作室老师的创造力,当我们还在震撼中不可自拔时,跨班级观摩又来了,天啦!都是些什么“神仙”老师,真是让人脑洞大开,这种让班与班之间卷起来的操作,不真正实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吗?正像张老师说的那样,只要你想干,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不想干,满大街都是难题,所以,借口总是阻挡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第二场报告《如何开展有效的“质疑深化”》,也是通过三个板块进行分享。首先,解析:为何以提问质疑替代“汇报展示”?第一个是要弱化重复的学习,指出了这样设计的合理性。第二个是划清责任边界,为了避免那些弱一点的孩子或者小组不积极参与的弊病。第三个是撬动真实学习,因为让学生提问是一个教师了解学生认知边界的最好方式。其次,探秘:为何要基于提问“质疑深化”?一组错误百出的学习单,让老师们了解到孩子们学习状况,学生的理解有可能模糊的,思路有可能是单一的,认识有可能是浅表的,认识有可能是零散的,老师们不能被某一个小组或个人迷惑了双眼,要深入到每一个小组的每一个人当中去。最后,路径:如何开展有效的“质疑深化”?张老师给出了四条路径,从“模糊”到“清晰”、“单子”到“多元”、“浅表”到“深刻”、“零散”到“结构”,听完后,正如张老师所以说这是我们老师“救命的15分钟”,我好像跟孩子们一样,经历了这样的四个阶段,思维也逐渐清晰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两天的学习虽然结束,但两位老师无私的付出和温暖的祝福却一直在,这个冬天不会冷。通过这次线上学习,让我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短板,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我也会在这个寒假将这两天的所学所悟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新的一年,带着新的理念和状态,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龙华”合璧,如虎添翼,新的一年,再接再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