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包子搭档

戴如昌

<p class="ql-block">  坦率的说,我曾经在无线电𠂆是一个没有经过专业学校学习的土包子工艺师 ,因能涂鸦几笔画,做了三年钳工后,就被厂领导抬举 ,进了新产品开发部 。</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时接到调令,叫我去开发部报到时 都懵了,那是个什么地方啊 !能搞开发的不是工程师 ,就是技术骨干 ,至少也是无线电专业学校毕业的高材生 ,我一个文化大革命后期没上过几课的高中生 ,何德何能,能登这大雅之堂 ?</p><p class="ql-block"> 要明白 ,搞任何产品必须先出一套图纸 ,这是不可质疑的 ,可我哪儿会呀 !根本就没学过 。</p><p class="ql-block"> 没办法,只得突击向制图的技术员学画制图 ,经过努力 ,稍稍掌握了一些三视图的知识 。</p><p class="ql-block"> 我的工作是搞电子产品的外形和包装设计 。在实践摸索中 ,画出合格的三视图对我来说还是太难了 ,而画彩色立体图 ,倒是信手拈来,画个收音机外形来的特别直观 ,也容易通过审核,弱点是壳内的细节尺寸不太好标注。</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 ,给我们做模型的细料木匠姚桂均师傅 ,能特别理解我彩图的意思,给他个外形尺寸,就能完美的样机做了出来 ,内胆的尺寸 居然可以什么数据都不要 ,喇叭在哪儿 ,线路板在哪儿 ,安装螺丝钉的位置 ,安排的有条有理 ,纹絲不差。 </p><p class="ql-block"> 姚木匠,是我们顾厂长伯乐识马, 把他从一个农民工调到我们厂里来的 ,因贡献巨大 ,后来转正成正式工人 。</p><p class="ql-block"> 他聪明能干 ,三视图 一看就懂 ,怪的是他给别人有正式图纸做样机的时候 ,反而速度缓慢 。</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 ?他必须严格的按照尺寸来 ,有一点不明白的,都得去问清楚后才能干。有时按照错误尺寸做了以后 ,还得再改。速度自然没有我给他自由发挥地快 。</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靠着我们俩土包子搭档 ,成就了记不清多少个产品的外形 。</p><p class="ql-block"> 其中一款宝石花705型,一节一号电池 的收音机,因外形可以,音量大 ,省电等优点 ,特别受市场欢迎 !维系了无线电厂多少年来的生存和风光。</p><p class="ql-block"> 更令厂领导兴奋是,居然打开了第三世界的营销市场,赚取了不菲的外汇 。那一段时间我经常看到厂长忙着接待一些黑人外宾 。</p><p class="ql-block"> 再回首,用现在有了见识的眼光看 ,那收音机外形有点土 ,难怪只有亚非拉的人肯接受 ,也因是两个没文化的土包子设计的。</p><p class="ql-block"> 但它的出现,在那个时代 ,为无线电厂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功不可没 。</p><p class="ql-block"> 订单多的时候 ,到了一千多人的工厂 都来不及生产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怎么办 ?发展了两个乡村企业 给我们装配。</p><p class="ql-block"> 荣誉接踵而来 ,我设计的收音机,有的被外贸公司印到精美的工业产品画册上,宝石花705 外壳,获得了省里的小发明奖 ,我收管不好 ,那张证书 ,不知扔哪儿去了。</p><p class="ql-block"> 两个土包子 ,一对好搭档 ,设计产品是组合 ,搞其他玩艺儿也一起发挥 ,一拍既合。那年元宵节仪表局下给厂里的任务, 要搞个大灯笼,一人一手 高的 六角形灯笼,他打骨子,绷绢,我在上面画上天女撒花,飞天等,当然,为赶时间 ,还请了个家人帮手 。</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给姚师傅个大概尺寸,图纸那玩意儿就更不要啦 !往文庙里 规定的席位一放,那效果引来一片赞扬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友谊可以说是地久天长 ,他知道我家书多, 画册多,跟我讨要些画儿和雕刻的资料,而我家里有小补小修的都请他来 ,出现难题,一拍脑袋就是个金点子 ,总能把事情做的尽善尽美。</p><p class="ql-block"> 姚师傅家前后盖了两幢楼房,屋内雕龙刻凤的家具相当别致,门前的果树鱼塘 , 周边环境的设施,都亲力亲为,大门内外的幽径通道, 水泥都是自己浇的 , 连鸡窝都有防盗装置,无处不体现出他的智慧 。</p><p class="ql-block"> 同事们去那儿玩 ,戏称地主庄园都不如他家,那里也是我们夫妻俩经常去观光休闲的好地方 。</p><p class="ql-block"> 前两年,姚师傅美丽的庄园被拆迁了,为此他伤心了好久缓不过来 ,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最难过的是, 再也没有了施展他才华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哎!姚师傅,我也难过 ,那么美的地方说拆就拆没了。再也吃不到你种的菜 ,养的鱼,鸡的蛋。可总不能难过得不能自拔 !慢慢的适应高层建筑的小蜗居吧,不要再多劳碌,也80多岁的人了 。</p><p class="ql-block"> 戴如昌于2022.1.23</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