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经过两个多月的高密度的讲座培训学习,在2022年1月21日晚上,迎来了收官之作:陆丽梅园长分享的《遇见自然,探寻康州之美———活教育理念下的园本课程》,这是这次讲座的结束,但也是为我们拉开了下一次自然教育学习的序幕。自然教育的研究永远在路上,必定因为众多人的参与自然教育研究,大家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本地特色,课程内容会更加丰富,自然教育必将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更具民族地域特色,打上时代发展的烙印,为当前的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发展,增添新的血液,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p> 结合讲座的内容,我整理了这11次的的学习照片,心得体会,希望自己时时翻看,仔细研究,慢慢消化吸收,借鉴学习,为我所用。如果看到美篇的你,也能有所收获,那就再好不过了。 1,《陈鹤琴“活教育”学说视域下幼儿园自然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div>我通过学习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学说,感觉受益匪浅。在讲座中,柯小卫老师用极为丰富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讲了“活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在“活教育”的引领下,如何进行幼儿园自然教育。 幼儿园自然教育理论有两个视角,一个是成人视角,一个是儿童视角,柯老师把儿童视角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特别是讲述了陈鹤琴先生“活教育”,在当时是怎么来做课例的,怎么让儿童自己有所发现,他们的实验探究等。在课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教育结合了人文,结合了社会,结合了审美,这三个结合,给我们开拓了自然教育的思路。即使幼儿园活动场地受限,我们也能做自然教育,因为自然教育不仅仅是挖地,种庄稼,种水果,还可以和人文艺术结合起来,和审美艺术结合起来,整个自然教育基于“活教育”理论,也就是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在讲座中,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案例,那就是大自然中的闪电,第一次看到闪电,害怕,躲起来,随后,反思自己的言行,大自然的雷电是多好的活教材呀!应当以大自然为工具,随遇而教,于是带着孩子观察,了解雷电的相关现象,引领孩子发现闪电的美,孩子以充满好奇的心,开启了对大自然的认识。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自然现象,都可以纳入到自然教育之中。比如:春天草木发芽,夏天树木繁茂,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雪花飞舞等四季特征,都可以作为活教材。身边的物,事,人,都可以就地取材,因材施教,结合课程,开展相关主题的活动。有些自然常识学习,不具备条件,我们没有大片农田,汪洋大海,高原丘陵,高山密林,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现代化影视资料,使孩子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对自然的看法。自然万物皆为课程,学无止境,适合幼儿视角的内容都是“活教材”。 讲座中的鼓楼幼稚园教学实验,是从“解放儿童”到“发展儿童”的实践案例。“活教育”学说,首先是强调儿童主体学习发展,是以儿童团体生活为基础,向大自然,大社会寻找活教材,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活教法”。我感觉在大自然中认知学习,让孩子们通过集体活动,到户外进行游戏,以实地认知为目标的教学方式,特别好,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认知水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很是实用。 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内容,是提高儿童认知水平的,是生活需要,社会认知的需要。孩子们通过观察动植物,饲养动物或培植植物,提高了对动植物的认知。通过对身体部位的认知,进而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要让孩子们感知时间,节气,认识天气特点,引导孩子们对自然环境,人民生活的观察和欣赏。身边的动植物,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极好的观察对象,我们要善于引导孩子们,提高他们对于人和社会,自然关系的认识。 我们可以通过“活教育”学习的四步骤,一实验观察,二参考阅读,三,发表探究,四交流反思,来实施自然教育。在自然教育中,要从儿童生活出发,注意施行“活教育”的儿童活动场所的适宜性,团体性,目的性,一定要创设情境,使学习内容生活化。还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文化性和自主性。自然教育过程是生活教育,是教,学,做,三合一,一切科学的资源都可以为教学服务。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发孩子们的情感,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愉快的学习旅途,指导并引领孩子们游戏,在游戏中完成幼儿主体性学习,促进幼儿适应环境,发展能力,进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讲座中,柯老师给出了“活教育”的公式:劳动身手+科学大脑=活教育。具体应用到教学中,讲了“下雪了”,“家庭请客”“菊花开了”三个案例。我说一下“下雪了”主题案例,案例从1.常识(观察,研究)2.工作(图画,玩雪,扫雪),3.音乐(唱歌,节奏)4.故事,儿歌,5.游戏,6.读法(识字)7.数法(数数,写数,数字故事)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讲述分析,很有借鉴意义。这就好比是定了大的主题活动框架,在此框架下的具体操作步骤,介绍得很详细,后面又讲到了选编课程的原则,更加具体的指导了主题活动的开展。这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拓宽了思路。把游戏进行课程化,把课程进行游戏化,为幼儿园教学与自然教学架起了彩虹桥,促进了幼儿生活发展的能力。 讲座虽然结束了,但是讲座对我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我会身体力行,把学到的幼教理论知识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创新地开展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感谢张老师,能联系到这么难得的网上学习平台,感谢组织者及授课老师,带给我这么好的幼教理论的饕餮盛宴,使我耳目一新,从另一个角度,学习到了幼教理论,拓宽了教学思路,这是一次美好的学习充电之旅。 2021.12.12日 </div> “让春夏秋冬印刻在每一个幼儿心里”学习讲座心得体会<div>通过观看毕爱华园长的讲座,她对于“春夏秋冬刻印在每一个幼儿心里”的精辟讲解,使我耳目一新。讲座内容图文并茂,典型事例视频展示,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使我对于自然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在学习讲座指出,毕园长用罗里斯马拉古兹的一段话开篇,讲出了对儿童形象的认识,“儿童是有能力的,坚强的,是有权利去憧憬和有权利被重视的,而不是被预先定义为脆弱,贫乏和没有能力的。他们是乐于探究,喜欢探索的积极主体,他们每天都在尝试着理解某些事情,体会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是的,孩子是有能力的,有权利的,是积极主体,我们应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在平常的工作中,我看到有的孩子在树下看蚂蚁捉虫子,在地上打滚玩,甚至用舌头去舔霜雪。多次提醒无果后,禁不住想大声斥责,我差点忘了,这是孩子在用他的方式,他的节奏,来认识世界,学习体验自然,而我却有些心浮气躁了,应当沉稳下来,平和心态,以“牵着蜗牛去散步”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行为。 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们到大自然中感受自然,领悟自然。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我们身处其中,就应当带领孩子们去认识四季的特征,顺应季节变化,观察每个季节的特征。 春天草木萌发,万物苏醒,大地欣欣然,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可以带孩子们去春游,看看嫩嫩的小草,观察一下发芽的柳树,读一读贺知章的《咏柳》诗,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我们这里是东部梨区,每到春天,三月底,四月初,洁白的梨花就开放了,许多人来到这里来赏花,踏青。我们这里的“梨花节”是很出名的。蜂飞蝶舞,洁白的梨花繁花锦簇,黄色的油菜花分外显眼花,简直是人间仙境。游人三三两两,拍照留念,勤劳的果农在树上“疏花”劳作,给花儿授粉,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围绕梨花,我们就可以完成春天的主题活动。 夏天到了,烈日当空,小朋友们也穿上了短衣,戴上了遮阳帽,用扇子扇风,到大树下乘凉。太热了,在室内就打开空调,把温度调到适宜的温度,小朋友快乐地在学校嬉戏学习。我们可以玩水,了解避暑的方法,特别是教育孩子们,在夏天不能太贪吃冷饮。还可以引导小朋友们认识“雷电,雨”等自然现象,大自然中的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我们开展自然教育的好素材,要善于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秋天到了,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大地一片金黄,各种农作物成熟了,许多水果也成熟了。我们这里的特产——雪花梨,也到了采摘的季节。为此,还设有“采摘节”。许多人慕名而来,专门开车来到我们这里,采摘,踏秋。我们这里还有“梨王争霸赛”,也就是把自己收获的梨,拿出来参加比赛,看看谁家的梨最大,质量最重。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家的梨怎么样?教孩子认识雪花梨,梨的种植,相关的知识,可以把自家的梨,带到学校,与小朋友们分享,做做水果拼盘,体会丰收的乐趣。 在深秋之际,梨果都已收获,只剩下了梨树叶,在风中歌唱,变得五彩缤纷。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带着孩子们走进梨园,收集各种落叶,做一些关于树叶的贴画作品。满树缤纷色彩的梨树叶,简直可以和香山红叶媲美,秋日梨园是多么美呀!我们可以组织小朋友们画一画秋天。结合本地特产,本地景色,可以做关于秋天的主题活动。 冬天到了,落叶树变得光秃秃的,只剩下枝杈,孤单地挺立在寒风中。有麻雀在树间飞起,落下。寒风刺骨,小朋友们也换上了厚厚的冬装,出门裹的严严实实。要是不小心,让寒风吹进衣袖,就会忍不住把衣服裹紧了,赶紧找家长要暖手宝。这都是冬日的特征,可以把这些现象作为自然教育的素材,教孩子们去观察,去领悟。 在冬天,孩子们最盼望的,还是下雪,因为下雪之后,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我们教师可以教孩子们认识雪花,画雪花,用纸剪雪花,讲《雪孩子》的故事,唱关于雪花的歌。还可以在寒冷的冬季,冻冰花。认识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开展冰雪运动,让孩子们跑起来,跳起来,在冬日暖阳中,晒着太阳,玩着游戏,体会冬日暖阳,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可以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观察自然,体验自然。我对于讲座中说的,打开多感官通道,让孩子们通过“观,听,闻,尝,感”,发现自然的秘密,很是受益,这犹如明灯,照亮了方向。 还有打开多样性生活,体验民俗风情。尝试多元化表达,展现艺术创意,为我打开了一扇自然教育的大门,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最后,让我再一次重温,卡普捷列夫的一段话:“儿童应该尽早长时间的投身于大自然中,从中吸取对他的印象,体验大自然然在每个人心中激起的思想和感受,儿童需要亲眼看到太阳和月亮的起落,一句话,必须把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现象融合在一起”,总结自己对自然教育的理解吧! 2021.12.17 </div> 3活用乡土课程资源线上学习心得体会 <div>李桂芳园长对于“活用乡土课程”的实践是完整的,从理论,理念,特别是基于本地幼儿园实情,从实际情况的调研之后,确立了符合自身园区的一个乡土资源的园本课程。从方法,途径,评价,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好的实践和探索,这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 李园长所作的两个典型案例,“亲亲温泉宾馆”“家乡的荔枝”是广东从化地区特有的,我们这里没有,但是,我们也可以从本地的特产———梨,名胜古迹———赵州桥入手,依据课程实施的方法,让孩子们去探索,发现,体验,表征。我们生活在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的赵县,这里既有物质的资源,也有文化的内涵,对应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基础理论,我们也可以把幼儿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趣味盎然。把学习当做生活来对待,也就非常轻松,愉悦,趣味盎然了,那也是很幸福的事。 李园长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的学习架构,课程架构,学习过程,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链条,内容丰富,特别是由预设内容,而生成出来的区域活动,拓展活动都是创新成果,很有深度,宽度和高度,是和谐的互动,小孩子们轻松,老师们放手,这是一种理想的课程状态,体现了活的课程。 我也想学习借鉴课程中的网络图,使主题课程变得有活力和弹性,因此,我设计了大班的主题活动,———家乡的梨果 主题活动:家乡的梨果。 一.家乡的梨什么时候才成熟? 1.雪花梨名称的由来。2.梨的生长过程。 二.梨的品种真多呀! 1.梨的种类:雪花梨,鸭梨,水晶梨,红香酥……。 2.画梨。A做梨,B我为梨做包装。 3.我为梨做广告。A.夸梨。B唱梨。 4.区域活动A梨汁果饮。B.梨果销售。C.梨品推广会。D..梨树浑身都是宝。 三.我想摘梨——讨论——摘梨活动 四.调查研究: 1.果农一年四季围绕梨树所做的事。 春天:疏花。夏天:疏果,套袋。秋天:收获果实。冬天:修剪树枝,卖梨。 2.一个梨的旅行。 开花—结果—套袋—成熟—摘下—进入篮子—放到车斗里面—运回家中—去袋—放入梨箱—称重—包纸—套网—装入有格垫的梨箱—运到制冷的梨库—大货车把梨运到全国各地—批发零售—水果店—买梨—清洗—品尝。(画图表示) 五.梨吃不完怎么办? 1.梨多放冷库里,梨少放冰箱里。 2.分享给没有梨的朋友。 3.做梨罐头。 4.晒梨干,做果脯。 5.做梨果拼盘。 6.做梨糖膏,熬糖稀。 活动一 梨花开了。 1.说说梨花节。2.梨花的用途。活动结束,引导幼儿画表征图。 活动二 梨果长大了。 疏果,套袋,幼儿观察果农劳作后,画表征图。 活动三 梨果丰收了。 摘梨。参加自家或邻居家的摘梨活动,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画表征图。 活动四 梨果的保存。 放冷库,放冰箱,做梨罐头,榨梨汁,晒梨干,做果脯,做梨糖膏,熬糖稀等。 实践活动:怎样晒梨干? 摘梨———选好梨果———洗,切———放到有阳光的地方晾晒———晒干,品尝。 (孩子们把自己收集到的梨果的素材,带到学校,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亲子活动共同完成。) 户外区域活动 1.用梨树叶做拼摆画。2.用疏果疏下的小梨子做项链,手环,王冠等。 户外写生 画梨树,画梨果,画梨花节,画摘梨的丰收之景。 室内区域活动 美工区:画梨,画梨树的四季,制作梨果道具。 表演区:我为家乡梨果做宣传。 主题环创 1.各种各样的梨种类 2.梨果的成长过程 3.梨树浑身都是宝。(梨果实润肺止咳,树枝打碎做家具,花粉做化妆原料,花粉做食物,小梨子打碎做饲料,梨树叶做饲料,肥料) 依据李园长的网络图,我设计了适合本地的自然和文化的梨文化课程,把梨文化综合在课程实践中,用课程意识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处处都是课程资源,要善于观察发现,把生活中的物与事,变成活的课程资源,我感觉我的课程意识被唤醒了。 周念丽教授说,自然教育联盟的最根本目的是经验共享,让我们幼教人齐心协力,携手共进。特别感谢有专家引领,这么好的资源共享,学习机会,我都感觉听到了我成长的声音,虽然,这个过程有些忙碌,但能学到如此珍贵的理论经验,内心早已充满了喜悦,这是享受丰富的精神大餐呀!身边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如此丰富,生在这人杰地灵的赵县,心中是自豪的,骄傲的。 2021.12.19 </div> 4,蓝草园自主探究课程学习心得 <div>在讲座中,迟志燕园长向我们分享的蓝草园,资源信息非常丰富,那是一个极富童心和童趣的探究学习园地,孩子们的身心在这里得到了滋养,这是开拓性的创新成果,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我们老师向往的自然学习的宝地。 蓝草园的课程故事很有典型意义,为我们农村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开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园本课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在这个蓝草园里,孩子们自主,自由的游戏。我们知道,游戏是孩子们的权利,也是孩子的天性。老师是引领者,通过环境的预设,孩子们自发的,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行为,从而构成游戏的课程。 在这里,自主性和工具性有效结合,工具性的预设和自主性的探究完美融合,课程游戏化,游戏化课程在这里开花,结果,自然教育卓有成效。教育理论为指导,指南为依据,宏观布局。在蓝草园里,师生共建,微观创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精彩的世界,听着迟园长鞭辟入里的分析,感觉有一种醍醐灌顶的体验。 我们是小学与幼儿园一体的学校,幼儿园孩子中午回家,不在学校吃饭。老师,包班制,一个人全权管理班内,30多个孩子,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是农村幼儿园的一个现状。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自然课程资源的开发?如何利用好身边的大自然资源?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事情。 我们这里没有蓝草园,但是,我们可以创设属于我们的月季园。在我们教室前面,有一块长4米,宽1米的月季花池,虽然很小,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但它就在我们教室前面,我们出门就能看到它,站在教室的窗台前,一眼望见的还是它,这是我们身边可见的植物,也算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大自然吧。月季花池一年三季,都开满了各色的月季花,只有到了冬季,剪去地上的枝条,会露出黑色的,粗壮的月季花树墩子。听说,这些月季花是几十年前栽的,很有些历史了。 春天,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它的嫩芽,看它如何发芽?长叶?叶子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它的茎有什么特点?我们小朋友在观察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夏天,月季花苞,花朵什么样子呢?秋天到了,叶子和花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冬天为什么要剪去枝叶呢? 我们围绕月季花引发了许多思考,对月季花树,引导幼儿去发问,对于这些疑问,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上网搜索相关的知识,到了学校分享给老师和小朋友。师生一起探索月季的特征,生长,作用,做好科学记录,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的记录过程,充满了童趣的过程。为此,我设计了,月季预设课程网络图。 主题:门前的月季花树 一.发现月季花树。 1.认识月季 2.月季的品种 (藤本月季,大花香水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地被月季,树状月季) 3.认识月季花 二观察月季 1.月季的特征 茎上有刺花,花有各种颜色,有香味。 2.月季花的作用 园林绿化,环保功能,药用价值。 3.月季的分布,生长环境。 4.月季的栽植 播种法,分株法,嫁接法,扦插法,压条法,栽培法 三.月季的文化 1.石家庄市为什么把月季花定为市花? 2.月季花有哪些文化内涵? 四.月季的实践活动 1.给月季浇水,松土,除草,捉虫。 2.月季写生画(简笔画,涂色画) 3.月季折纸,月季剪纸 在我们校园里面,还有槐树,柏树,核桃树,梧桐树,不出校门,就可以观察到这么多的植物,这些植物都可以逐一探究,预设游戏课程,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记录,学习。慢慢生成具有本地特色,本校特色的园本课程,这就是身边的大自然,这就是活的教材。 拥有课程意识,也是我从最近的学习讲座中萌生的,这是一种唤醒,我相信自己在幼教业务能力提升方面会有很大的进步,经过理论,实践,理论之后,我在各方面都会越来越好。 2021.12.22 </div> 5, “自然+”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心得体会<br>白玉荣园长是博山区幼教幼儿园的领头雁,具有很强的课程改革创新意识,对于健康的,自然的,生态的环境以及儿童自然天性的理解和尊重,对齐鲁文化,博山文化这个整个的历史,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环境非常重视,这构成了她的课程研究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br> 这几年来,自主游戏生活化,课程游戏化,游戏课程化等众多的理念冲击着我们,白园长所展示的课程,游戏贯穿始终。每一条游戏课程教学的原则下,都有非常详实生动的案例分析,有图片,视频,文字,还有漫画,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让我受益良多,很受启发。<br>比如,白园长在讲座中提到的,老师的漫画书,在已毕业的孩子手中传递,最终又回到了幼儿园。漫画内容,讲的是老师和孩子们的故事,当孩子们看到老师的漫画书之后,就会回想起,他在幼儿园的快乐时光,孩子们会有自己的感想,这时候,可以在漫画书上,添加文字,图片等各种内容,这个创意活动非常好。<br>由此,我想到了,我和孩子们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也可以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下来呀!可以画我和孩子们一起做课间操,一起玩游戏,甚至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有趣的事,都可以用简笔画,画下来呀!题目我都想好了,———绘本故事《17只老鹰和15只小鸟的故事》。(备注,我们班有17个男生,15个女生)。实施方案:1.开展活动,2.活动表征,3.精选优秀表征图。4.装订表征图。这样学期结束时,我们就有了一本,属于我们班小朋友创作的,独一无二的绘本故事了,想想这个计划,我都有点儿小激动了。<br>白园长所讲的课程资源是丰富的,不仅来自大自然,还来自儿童的生活。我们再也不去为孩子缺少玩具,缺少学习内容而担心。白园长的资源开发,挖掘,利用上,直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让我们明白了我们身边的孩子,身边的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无穷无尽的,鲜活的课程资源,就看我们如何进行师生共建,家园共建。<br>我们应该先从孩子的周边,孩子的家庭,孩子所在的社区,开始做课程的生发,这是我们程的起点。只有良好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才能生成高品质的课程。从白园长幼儿园的课程展示中,我们看到了师生共建,家园共建。老师和幼儿一起生活,一起玩,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老师和孩子们之间形成了共生共成长的关系。<br> 在教育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突出,非常重要的工作。讲座中的一个“安全隐患排除”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意,让孩子们到幼儿园检查幼儿园的安全隐患,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一种管理,直接让孩子们意识到,哪些东西是有安全隐患的,哪些东西是危险的?从而用这种方式生成了孩子们的安全观,可以说是事半功倍。<br> 教师和幼儿可以一起丰富身边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让孩子有一个童心可以寄托的地方,春天,我们可以在门前的小花池里,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草。在小花盆里种上,小朋友们在家里常见的,本地蔬菜。凡是孩子们能想到的,让他们去想。凡是孩子们能做到,让他们去动手做一做。有效的利用身边各种资源,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活动。<br>白园长讲的“完整儿童”是他们的办学理念,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具有创造能力的孩子。是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对于他们的育人目标,“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特别赞同,那也是我心中的目标啊!<br> 2021年12月25日<br><br> 6,“以自然力量滋养儿童身心,发展”学习心得<br>这次讲座专家是王晓曦老师,她是心理学博士,她的讲座已经上升到了很高的理论水平。王博士从自然教育的缘起与发展,说到了中国历史上,关于自然的思想的名家观点,老子,庄子,王阳明,曾国藩的观点,进而说到了自然教育的两个层面,1.尊重儿童的特性与个性,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2.允许儿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自主探索,游戏和学习,以丰富幼儿的认识经验,提升幼儿的审美体验和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br>王博士在讲座中强调了,自然对人的影响很大。“自然缺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美好的环境能降低暴力倾向,我听过之后感到特别震撼。孩子们各自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激发自身潜能以及重新建立人类文明概念的方式来考验自己,相对于低龄幼儿,一座后院或是一块儿有灌木丛,虫子和大量泥土的空地,就可以满足他们的自然活动需求,就可以成为他们的乐园。<br>让儿童与大自然建立联系,让孩子们在野生性的大自然环境中玩,可以把校园变成教室。就是这句话,把“校园变成教室”启发了我。怎样才能把校园变成教室呢?在我们学校有七,八棵老柏树,这些老柏树分布在食堂门前,校门口,甬路两边,还有西边厕所前面。老柏树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充满了绿色的生机,枝干粗壮,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大自然素材呀!<br>我领着小朋友们,观察老柏树的树干,枝,叶,花,果实,在本子上画柏树。站在柏树底下,仰头观察老柏树。柏树顶上有一个鸟窝,我就问一下朋友们,柏树顶上有什么?鸟妈妈去哪里了?鸟窝里有鸟宝宝吗?鸟妈妈为什么要把家,安在柏树顶上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着我的问题。每次上厕所,都要抬头找一找鸟窝,找一找小鸟的家,然后,自言自语的说着,小鸟和柏树的故事。有时我们会站在院子里,望着老柏树,开始数数,一棵柏树,两棵柏树,三棵柏树……我们不厌其烦的,讲着关于老柏树的故事。<br> 在厕所前面,有一颗很有趣的老柏树,树干已经被摸得很光滑了,从主树干上分出来四个粗粗的分叉,距离地面很近,分出的粗树枝也有点光滑了,那是大一点的孩子,在老师看不见的时候,偷偷地爬树,把树干,粗树枝,磨的光滑了。因为怕出事故,所以在校园里爬树是被禁止的,只要一有孩子爬树,就会被教育,慢慢的,粗树枝不再光滑。但是,孩子们爬树的心,并没有停止。我们这里是东部梨区,几乎家家都有梨树,爬树,可以说是孩子们自小就会做的事,他们渴望,能爬树玩。<br> 我决定满足他们的小小心愿,我们先在教室里,画游玩计划图。1.老师领队,小朋友们分组,排队外出。2.地点就是老柏树底下。3.目标就是爬树,摸一下高处的树枝,取下树上的“火眼金睛”,装到自己的眼睛上。我们还学习了咒语:解除禁令(不许爬树的禁令),脚踩“风火轮”,去找“火眼金睛”,打败妖怪,拥有正义的力量。说完,爬树禁令就解除了。我们就分组,轮流爬树。看到小朋友们从树上跳下来,活蹦乱跳地跑回教室,边跑边说:我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了,我是最厉害的人了。我都忍不住笑了。<br>我观察小朋友爬树,发现他们必须用力,找对爬树方法,才能爬上树。四个分杈,并不是一样的高,最低的分杈也到了小朋友的腰部,冬天穿的又厚,要爬上树去,还真得付出点力气和技巧。讲究方法,才能很快爬上树去。通过与柏树的互动,孩子们更喜欢老柏树了,甚至给老柏树起了个名字,“四只手的柏树老爷爷”。孩子们的想法,单纯,善良,充满了童趣,这充分照应了王博士在讲座中说的那句话,“不要小看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br>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善于观察,记录孩子们的言行,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很多的时候,因为自然科学的过早普及,遏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就像讲座中的一个故事,一个成人看到,有一个小女孩坐在公园椅子上看天空。天上有皎洁的月亮,他忍不住就对小女孩说,你看!多美的月亮啊!上面有嫦娥,玉兔,桂树,吴刚……可是那个小女孩却说,月亮上什么也没有,月亮上没有那些事物,上面很荒凉,没有氧气,人是不在上面居住的。小女孩想象的大门就这样关闭了,真是可惜呀!我们要帮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美丽的星空,拥有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br>我们要用自然教育,围绕儿童,营造适宜儿童发展的环境,我们要明白,大自然能召唤儿的天性,在大自然中,儿童的天性才能获得真正的绽放。<br> 2021年12月29日<br><br> 7.“自然教育中的人文艺术审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br> 这次讲座是由周念丽教授,刘毅院长,曾军老师,杨刘园老师,四位教育大咖携手主持的。在讲座中,周教授不断抛出教育问题,三位大咖深入透析,做了精辟的分析解答,真是高屋建瓴,令我耳目一新,受益良多。<br> 我对杨刘园老师所展示的,幼教专业学生的实践课,感慨良多。人生的经历,经验的积累,确实很重要。我本人就很喜欢古典诗词,曾经参加过网络上的210天诗词打卡学习,每天学习一首古诗词,获得过“诗词优秀学习者”证书。我教过12年的初中语文,六年的小学语文,对古典诗词,一直情有独钟,特别喜欢。<br>在杨刘园老师向学生提问,关于“苔”的诗词时,我的脑海里,就呈现出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里的诗句,“返景深林,复照青苔上”,还有“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直到他们说到了,清代袁枚的《苔》,我又长知识了。我没有读过这首诗,但是她们一说,一读,一唱,我就爱上了这首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的那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跃入脑海中,心灵受到一种震撼。<br> 后来,在自然观察室找到了竹子这种植物,就讲到了郑燮的《竹石》,面对恶劣环境,竹子傲然挺立。老师手拿一个莲蓬,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江南》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水上采莲的优美画面就立刻呈现了出来。<br>如果说《江南》是植物与动物相结合的古诗词,画面意境很美,而唐代诗人杜甫所描绘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又是另一个特别的景致了。每一句诗就是一个画面,画面感特别强烈,几幅画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更美的意境。<br>古诗词的魅力是如此巨大,学生们的人文艺术审美素养,也是很高的。由自然观察室中,关于植物,动物的古诗词的说唱,植物蕴含的含义,古诗描绘的意境,精神上的升华,杨刘园老师娓娓道来,把自然与诗词,天衣无缝的完美组合,即讲到了身边的细小事物,又把这些事物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学生学到了自然知识,又与古典诗词有效连接,让学生具备了很高的人文艺术审美素养。是呀!只有老师具备了这么好的能力,才能培养他们的学生,更好的能力,相信这些未来的老师们,一定会有自己的创新,他们教出的幼儿,也一定与众不同。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要传承国学经典古诗词,更好的将我国的古典诗词文化,发扬光大。<br>我在以后的幼儿园教学中,也要从身边的事物入手,让孩子们观察,发现身边的细小事物,美好事物。如:院子里的月季,柏树,槐树,梨树,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叶,冬天的雪,每种事物都蕴含着不同的精神内涵,应当挖掘出来,让孩子们说一说,画一画,讲一讲,搜集相关的常识,知识。对于相关的古诗词,学一学,读一读,背一背,生成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就地取材,活用身边自然资源,这就是“活教育”理论的真实展现呀!<br>深入骨子里的气质是不宜学会的,这种能力培养,要从小锻炼。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事物美的特质,把国学经典诗词嵌入其中,用古诗词和美好事物养育过的孩子,心灵一定是美好的,善良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验大自然的美,升华自身的精神,便有一种勃勃生机,郁郁葱葱的活力。爱自然,在自然中学习成长,精神是愉悦的,自由的。<br> 幼儿园的孩子们,参观自然观察室,接触到了自己在教室里,不曾见过的真实自然植物。在自然观察室,看到树上的“小鸟”,禁不住,跟着老师读起《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幼儿园的孩子们跟着老师,由室内观察植物,再到室外活动,在自然中游戏学习,挖青菜,捡树叶,爬梯子上树,抓泡泡,愉快地玩耍。而稍大一点的孩子,在捡好树叶后,到室内欣赏树叶画,自己动手操作,制作树叶画,最后和自己的树叶画作品合影留念。这是多么有意义的活动呀!在自然中,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但凡动手动脑,经历过的事,记忆是深刻的,这种体验是身心浸入其中,充满愉悦的活动。<br>我在以后的幼儿园教学中,也要学会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有效结合,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游戏学习。利用好身边的自然资源,开发身边的资源,和孩子们一起,生成自己的特色园本课程。展望未来,充满希望。专家引领,理念提升。感谢每次讲座中的老师,把我的思想引领到了新的高度。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我要立足本职岗位,发展幼教事业,为幼教事业增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br> 2022年1月9日<br> 8.“跨越围墙的幼儿教育”学习心得体会<br> 题记:教育在于给儿童创设学习的环境,帮助儿童在与情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教育的目标就是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感到自在,愉悦,生活的幸福。<br> 1很多幼儿园在践行“活教育”理论<br>我通过听宋园长的花果树课程,又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了,自然教育的魅力,毕园长的四季课程,李园长的温泉宾馆,迟园长的蓝草园,白园长的自然+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的自然观察室,无不体现着自然教育,活教育的思想,这也是宋园长所说的跨越第一道围墙,让儿童与环境互动发展,这么多幼儿园在践行着自然教育的理念,必然会推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丰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为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增添浓重的一笔。<br> 2.杜绝幼儿园小学化<br> 在讲座中,宋园长提到了她到很多幼儿园调研,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学存在着小学化。小学化的核心,就是课堂集体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材为出发点,以教案为脚本,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体教学,如果幼儿园也以此种方式学习,那么,这是不符合幼儿园教育的本质的,也不符合儿童发展的心理特点的。所谓“统一的目标,公平的机会”,是不符合教育实际的。我们幼儿园要让孩子们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自由地发展,跨越有形的边界,无形的边界,学会放手,解放儿童,关注儿童的中心地位,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提供更多的适宜的材料和机会,让孩子们更加开放,更加自主的选择,让孩子们完整的去游戏,去探索,去发现。这也是国家在大力提倡的,我县全力推进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游戏化的原因。<br> 3.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br>宋园长在讲座之后的铿锵三人行中,提到了人的三条命:性命,生命,使命。让自己成为专业的人,有一种使命感,把事情做成一个责任,具有一种使命感,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30年前的小朋友长大,成为博士之后,对幼儿园仍然念念不忘,特地来园找宋园长,在儿时的台阶滑梯上,拍下一张照片。找到了儿时的回忆,童年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对曾经的幼儿园的归属感,始终记忆深刻,难以忘怀。这是宋园长对孩子们的爱,始终不变,她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我也要学习宋园长的这种精神,保持对教育,教学的这份热心,终生学习,不断成长,为了孩子们,为了祖国的明天,全力以赴,去践行自然教育课程,开创属于我们的园本课程,特色教学。<br> 4.家委会的助力<br> 家委会的运行,打破了安全教育的危墙。家委会是幼儿园的参谋,咨询和监督机构,家委会参与幼儿园管理,对幼儿园的重要决策和事关幼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家长的专业资源优势,支持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家委会运行流程1.各班老师推荐或家长自愿报名。2.组建每班五个人的班级家委会。3.再从中推荐两名家长参加幼儿园的家委会。5.家委会选出全园的家委会会长,副会长,6.园长任家委会的秘书,处理日常事务。对于会长的人选条件,总结的很恰当,大实话,很实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选会长的条件是“有文化,有爱心,有热心,有闲,有钱,”这样的人,对幼儿园各方面工作以及开展各项活动会带来很多的帮助,有闲就会经常来园,检查幼儿园的工作,跟其他家长沟通,成为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促进家校共育,提升家校共育的质量。<br> 家委会定期听取幼儿园的工作报告,审议幼儿园的工作计划,对幼儿园的工作,提出质疑和建议,幼儿园定期和家长沟通,汇报幼儿园的工作,把幼儿园的一些事情告诉家长,组织家长参与丰富的家园共育活动,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使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最有力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家委会所组织的“志工团”,参与幼儿园各方面的管理:交通护学岗,图书组,故事组,戏剧组,膳食组,环保组,园艺组,资源组,种类众多,参与的面很广。特别是“志工团”协助家委会一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大自然,大社会,一起组织了“亲子春游”,“亲子秋游”,“参观图书馆”,“参观消防队”,“赏荷活动”,家长“志工团”的身影,到处都出现,协助幼儿园,带领孩子们开展了很多活动。其实,家校共育一直是我们的短板,很多时候,也只是老师去家访,在学校召开一个家长会,开个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有时家长来园陪餐,参加一次“亲子运动会”就算不错了。而宋园长向我们展示的家委会,志工团是这么深入的参与幼儿园管理,使我耳目一新。原来,家校共育还可以这样做。<br> 5.学习借鉴的点:新闻播报和图画日记<br>在讲座中,宋园长讲到了,幼儿大班的孩子,每天都有新闻播报,仿照电视上的播音主持人,播报近两天的新闻事件。在播报前一天,家长会依据学校所发的主题活动调查表,与孩子一起完成调查查表的任务,这是新闻事件的来源之一。我对此项活动,很感兴趣,因为我所教的班级,从小班入学就一直有“每日播报”,播报内容为:日期,星期,天气,应到人数,未到人数。每天一个播报队长,所播报的内容写在牌子上,有个桌的小朋友以播报队员的身份,手举牌子,向全班展示播报的内容。我想升华一下内容,改进一下形式,看到宋园长的范例,对我有我很大的启示,我要学借鉴一下。<br> 再有就是“图画日记”,我们知道,幼儿园的孩子识字不多,无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意,但是,可以画画,用简笔画来表达心情,记述事件,为以后的学习生活,积累经验,丰富情感。很多园长在讲座中,提到了用图画来做“活动表征”,用图画,数字作计划,总结。这种幼儿活动方式是广泛应用的。我也尝试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让孩子们用简笔画,画活动表征。孩子们的表现,是让我感到惊喜的,他们的想象天马行空,他们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幼儿内心的那份纯真,朴实,快乐。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在幼儿简笔画上的探索,幼儿图画表征上的追寻,我要引导幼儿用图画表达他们的情感。我还计划着下学期开学之初,定制一个专门的画画本,每个小朋友都在画画本上,画上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这样学期结束,就有一本属于我们班级小朋友的,独一无二的,绘画作品集了,这是童年的记忆,更是我们班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特有的绘画故事集。<br>总之,此次学习讲座中,我收获很多。借鉴专家名师的讲评,归纳整理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又联系实际,做了一些设想。我感觉在教育理念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内心感到无比的喜悦,这是一日日的坚守,学习,反思教育,教育练笔,才有了今天的蜕变。感恩分享!感恩遇见!感恩更好的自己!<br> 2022年1月14日<br><br> 9.“发展真实游戏,促进毅力养成”学习心得体会<br>“劳动等同于游戏,用真实的劳动,来代替以前的象征性,模仿性,假装性的游戏”,这是莫园长向我们展示的,她的幼儿园活动课程。这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做深入研究之后,才会收到的效果。莫园长以幼儿园为实践基地,进行她们的课题研究。运用大量案例,验证她们的理论,运用结构导图来梳理她们的课题。我感觉理论性很强,有很多学习借鉴的地方。我也想做幼儿园的课题研究,而莫园长的讲座中,就讲了做课题的方法,途径,结构导图,家长调查问卷表。特别是调查表,这是做课题研究的一个基本功,必用项。<br>对于调查表中的民间传统游戏,名胜古迹,传统习俗,我也是很感兴趣的。我也想收集我们当地的这类素材,与孩子们一起讲一讲,做一做,这一定是一件非常有趣,有意义的事情。<br>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有翻绳,跳皮筋,扔沙包,打元宝,跳房子,抓石子,走田,编花篮,抬花轿,推小车,老鹰抓小鸡,丢手绢,捉迷藏,急急令,滚铁环,打陀螺等。这些游戏,小时候经常玩,可惜现在,很多已经遗忘了,不再玩了,特别是游戏中,那种边做游戏,边说的儿歌,童谣,也只剩下,断断续续的片段,不能完整的说下来了。感谢莫园长的讲座,让我忆起了我的童年游戏,甚至忆起一起游戏的玩伴。我发现我的头脑中存有这么多的传统游戏,我却差点遗忘了,而莫园长把我的记记唤醒了,我应该把这些游戏传承下去。<br>在名胜古迹方面,我们拥有世界闻名的赵州桥,这座古老的石拱桥,是我们赵县人的骄傲,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围绕“桥文化”,通过:寻找——探索——画画——玩玩——创造。我们也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呀!<br>传统习俗方面,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的不同。但在过年的“年文化”大致相同。过年前的准备,买年货,大扫除,除夕夜的守岁,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贴对联,挂灯笼,拜年,走亲戚,小孩子的压岁钱等等,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二月二,龙抬头理发,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七夕节拜月乞巧,……这些传统习俗很有必要给孩子们讲一讲,说一说。<br> 在讲座之后的铿锵三人行中,对于周念丽教授所所说的,“劳动与游戏的关系”的观点,我是十分赞同的。周教授认为,参加真实的劳动就是最真实的游戏。在这个过程当中,把孩子的劳动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自我劳动就是为自己劳动,比如说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第二类劳动是为他人劳动,比如:给爷爷奶奶捶捶背,为妈妈倒杯茶,这也是劳动。第三类是集体劳动,大家聚在一起做木工,包粽子,这也是劳动。我们预设了三种不同劳动场景:自我服务的自我劳动场景,为他人劳动的游戏场景,集体劳动的场景。让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才是最适宜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我们幼儿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就是要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收集,整理,让孩子们在生态自然体系一下,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信,自理等综合素养的同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br>我们幼儿生活在哪里,学习就在哪里发生,而我们的老师,就是要把我们的课程,预设在哪里,通过老师的宏观调控,课程预设,儿童在此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生成新的课程体系。在大的预设课程中,新生成的课程,是幼儿积累经验,丰富阅历,丰富情感,学会表达,自由快乐的健康地成长起来。<br>我们教师就要依托本土资源,因地制宜,创设出符合自己特色的园本课程。陈鹤琴先生倡导的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寻找活教材,就跟徐特立先生的观点,“最原始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是一致的,就是对本地自然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当然,对本土自然资源的利用,并不是摒弃书本,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是必须的,要把握大方向,目标不能偏差。我们在进行自然教育的园本课程实施中,要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目就是要培养儿童理想的生活。结合丰富的乡土自然资源,在园本课程构建中,我们要把五大领域课程资源,融入到学科教学,和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之中,根据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及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出五大领域的游戏课程。<br>本次讲座中的很多知识,是理论性比较强的,也有很多具体的案例指导,需要我细细的琢磨,仔细的研究,可以说,这次讲座学习也是我历次讲座学习,笔记整理最多的,达到24页之多。这需要我花时间去消化吸收,为我所用。<br> 2022.1.16<br> 10.“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幼儿亲自然的情感”学习心得体会<br>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的世界多么大,有伟大的自然,亟待他去发现,有广博的大社会,亟待他去探讨。什么四季鲜艳的花草树木,什么光怪陆离的虫鱼禽兽,什么变幻莫测的风霜雨雪,什么奇妙伟大的日月星辰,都是儿童知识的宝库。”<br>潘嘉静园长的讲座中,有丰富的资源,老师和孩子们亲自观察,动手操作,在“花生”主题和“造纸”主题中,孩子们积极思考,感悟,不断探究,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进行各种表达,表征,充分证明了,这就是“深度学习”。适宜的就是最好的,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作为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的优势,对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我想到了张国庆校长提到的“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孩子们接受这个生命。通过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的资源,激发孩子们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进而最终形成,孩子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br>讲座中的“锐锐个案研究”,对我触动很大。锐锐由于家庭原因,(父母外出工作,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经常一个人呆在家里,要么看电视,手机,要么跟着爷爷奶奶到田间劳作。与周围的人交流不多,因此,话很少,口语表达,发展缓慢。以至于上了幼儿园,也较少与小朋友们交流,特别是在进行室内游戏的时候,他没有兴趣,别人在室内游戏,他就到外面的沙水区,篱笆区,独自玩耍。当锐锐来到自然区域之后,在泥巴区,他玩的很开心。甚至在沙水区,发现了小泥鳅,唱起来小泥鳅的歌。在大自然的召唤下,锐锐身上的那种,语言交流的能力被唤醒了。可以说,《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所提到的那种“自然缺失症”,在大自然中,得到了治愈。我们的幼儿园老师,勤于观察,发现孩子身上的一点一滴变化,不断激发孩子身上的潜力,借助自然的力量,拯救了一个可能要自闭的孩子。这就是我们幼教老师们所要学习的精神呀!我所身处的农村幼儿园,有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有时,爷爷奶奶要忙于地里的农活,还要托邻居来照顾,接送孩子。对于这类孩子,我们一定要随时细心观察,做好记录跟踪,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又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br>特别佩服潘院长在乡土资源利用上的能力。作为一个从城区幼儿园来到农村幼儿园的园长,她积极开发身边的资源优势,利用校园周边的种植区,竹林,农田,造纸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老师宏观调控下,引导孩子们微观行动,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幼儿园游戏课程。到田间地头,去拔花生,摘花生,剥花生,用花生壳,花生秸秆制作作品,让孩子们了解古法造纸技术,在幼儿园开展一系列造纸活动,孩子们动手做一做,想一想,不断改进做法,创新,制作出各种颜色的纸,甚至加入了树叶,花朵各类素材,创造出了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纸张,隔着屏幕,就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那种成就感,满足感。这就是成功的喜悦,成长的脚步呀!我在想,我从中应该学习的,就是这种走出去,利用身边好的资源的思维呀!<br>在校园内设置“泥巴区”是需要勇气的。因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卫生,还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潘园长做到了,在泥巴区旁边有洗手区,洗脚区,还有保健老师帮助冲洗衣物,孩子们自备换洗的衣物,装衣物的袋子,每周在轮到自己班级在泥巴区游戏时,老师会提前发通知给家长,家长做好准备。本来准备好了,玩泥巴的水鞋和外衣,通过孩子们实践,没有派上用场。孩子们在他们的泥巴区,玩的开心,快乐,充分享受到了童年的“泥巴之乐”。在玩泥巴之后,他们自己收拾卫生,进而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们,把孩子们玩泥巴的快乐视频,发给家长,让家长看到了“孩子们拥有的的那一份快乐”,最终“玩泥巴”得到了家长的理解。<br> 在讲座中,潘园长说到,“有的家长,要求孩子上了幼儿园,要学会写字”。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大多数的幼儿园家长。这些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就该学习写字,计算。那样才叫学会了东西,如果没有学写字,就可能认为孩子上学,没有学到东西。要知道,上幼儿园的孩子,由于,手的骨骼发育还不完善,过早的写字,对手的发育成长是有害的。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无异于拔苗助长。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老师要多做宣传,让家长知道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去帮助家长纠正一些错误的想法。长久以来,很多学校重书本教材,轻生活体验,重课堂传授,轻亲身体验,对游戏,劳动,学习的关系有些混淆,把三者当做对立的关系,而自然教育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做好自然教育的实践同时,向家长宣传,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老师要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在自然教育的路上任重道远呀!<br>通过讲座的学习,我感觉,我在自然教育的道路上,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把自然教育做起来是很有意义的。对孩子的成长,对乡土资源的利用开发,是很重要的,不管怎样的资源利用,最终,我们要落到“育人”上,让孩子回归自然,让孩子享受游戏的快乐,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现代小公民。<br> 2022.1.19<br> 11“.遇见自然,探寻康州之美”学习心得体会<br> 经过两个月的高密度的讲座培训学习,在2022年1月21日迎来了收官之作,第11讲,陆丽梅园长分享的《遇见自然,探寻康州之美———活教育理念下的园本课程》,这是这次讲座的结束,但也是为我们拉开了,下一次自然教育学习的序幕。自然教育的研究永远在路上,必定因为众多人的参与更加丰富。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本地特色,自然教育必将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更具民族地域特色,打上时代发展的烙印。<br>陆园长倡导的给孩子打开一扇窗,一扇门,让孩子们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懂得自主探究,享受大自然资源所带来的乐趣,让自然教育带给孩子们宝贵的精神品质,树立文化自信,擦亮民族名片,让自信,自豪,伴随幼儿终身。在渗透文化价值中培养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自豪,幸福的德州小公民,做一个有根有魄的中国人。<br> 这次讲座也让我更加明白了活教育的重要性。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里的大自然,大社会都应该是本土的。小朋友们看得见,摸得着,耳染目濡能地真切体验到的情境,这样的课程才是有生命力的课程,才能不断成长,随着孩子的成长,时代的变迁,能时时更新,有源头活水的课程。孩子们从这样的课程中,认识到,感受到本土物产的丰富,这些物产就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这就是非常好的,优秀的教育资源,在这样的自然教育中,做中学,做中教,做中玩,做中求进步,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本地娃。<br>小孩子在两岁左右,有极端的自我中心,他开始探索世界,开始走向广阔的客观世界,他们从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开始寻找内心与外界的连接点,通过阅读世界,丰富自己的生命个体,加强对自然界生命形式的认识。孩子对自然界中生命形式理解的越多,便越有利于孩子,自我认识的发展,更有利于儿童不断的解除自我中心主义,从而成为一个自然的个体。自然教育理念在幼儿园课程发展中具有普适性,也推动了园长,老师们的思考,我们要将大自然教育,列入虎年的课程发展规划中,全力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br>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自然教育讲座,我发现关注自然教育志同道合的同行,还真是多,这说明,自然教育大得人心,在你,我,他的努力下,必会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些讲座内容让我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不再纠结,用自然教育的理念纠正和澄清了幼儿园课程中的一些理念和做法,比如:自主游戏和其他游戏的关系,老师和儿童的关系,关于课程预设和课程生成的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br>陆园长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她的这个理论从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到习主席培养什么人的理念,正是我们幼儿园课程战略的基石。从自然教育课程中发现文化,对于广府文化做了精致而全面的宣传,发现儿童,根据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从真正的儿童视角出发,向童年致敬。就像陈鹤琴先生那样,做儿童心理的研究,用具体的案例来证实这些理论,通过发现儿童,发现文化,完成园本课程的构建。<br>在讲座之后,周教授对陆园长提问。这样的园本课程具有有效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陆园长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分析。<br> 1.课程的有效性。首先是从小朋友的身上体现出来的。孩子们通过对本土资源的探索,体验,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本土资源所蕴含的文化。比如贡柑,贡柑寓意着吉祥如意,表达了追求美好的品质,借用家乡贡柑,表达了幸福,小康生活。这个贡柑是乡土文化自信,凝聚了民族精神,培养了幼儿自信,自豪,热爱德州的情感。在活动中渗透文化,滋养了孩子的心灵,孩子们从物产中体会到了人文,体会到了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这里的贡柑和首乌是与别处不相同的,是这里独有的,从而产生热爱这片热土的自豪感,进而产生文化自信。<br> 2.课程的有效性,从教师层面上解读,那就是通过活动,老师们深入了解了我们的本土资源,原来,我们德州文化是这么深厚,通过做课程研究,教师们得到了成长。<br> 3.课程园外的自然资源是通过家园共育的形式开展的。家长通过活动和小朋友们一起参与活动,领略本土的自然资源,加深对本土资源的了解,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作为成人,就会对本土文化做深入研究,增强了自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然后,通过教师和家长的行为,潜移默化到孩子们身上,产生对家乡的热爱,对故乡的热爱。之所以讲述这么多,是因为我生活在梨窝里,身处赵县东部的梨区,我对家乡梨的热爱,又何尝不深呢?我可以借用陆园长对贡柑的主题课程研究,进行我的“赵州梨”的课程研究。<br> 还是周教授总结的好,今天做自然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们知道风霜雨雪,知道如何去种植?如何去收获?更重要的是,孩子在人文,人格上得到熏陶,进一步健全健康的人格,夯实做人的基础,这也是进一步诠释了,做自然教育的意义所在,也是今天为什么要做“活教育”最好的回答。<br>在我们生命旅途中,有一片黑暗森林,我们迷失在中间,找不到那条光明大路,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曾经的彷徨”,我们知道儿童可能自然缺失,可能面临塑料,儿童屏幕暴露等问题,我们也可能迷失在路上。很幸运的遇见了“活教育”理论,有了大家的共同探索,自然教育之路必定会充满光明,尽管还有艰难险阻,但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自然教育的探索,远远没有结束,没有尽头。我一定要做陈鹤琴活教育的坚定追随者,坚定不移的去践行“活教育”,在自然教育的路上,勇毅前行。<br> 2022.1.22<br> <p class="ql-block"> 听学习讲座“铿锵三人行”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在自然教育学习讲座中,我喜欢讲座之后的“铿锵三人行”,周念丽教授,张国庆校长和讲座专家,会有一些总结性的对话,张国庆校长和周念丽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点评,周念丽教授会有针对性的,提出1到3个问题,请做课的老师来解答。最后,周教授说一下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入的解析讲座内容。</p><p class="ql-block">在第十次潘嘉静园长的讲座学习中,张国庆校长点评讲座内容,说到了“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张校长对“三生教育”进行了解读,我特别认可他的解读。他认为,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资源,来激发孩子们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命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帮助孩子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生存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掌握生存技能,认知大自然,大社会,在生产,生活中记录,关于食物来源,食物保存,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识。而“生活教育”就是帮助孩子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加深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们从室内走向户外,走到种植园里,拔花生,制作纸张,从孩子们的表情上,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也是非常幸福的,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p><p class="ql-block">在第十次潘嘉静园长讲座中,周念丽教授还联系了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作品,对于“拔花生”主题活动又做了提升。建议“拔花生,摘花生,剥花生”之后,加上“品花生”,不仅品花生的味道,更重要的是,品花生的品质,做好品德育人工作,做到生活游戏一体化。</p><p class="ql-block"> 潘园长是优秀的园长,全力践行自然教育,特别是做农村幼儿园的自然教育,这个意义特别重大。我们现在农村幼儿园的比例还是很高的。农村幼儿园讲教育公平,其实,真正的公平就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潘园长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乡土资源利用下的,农村幼儿园的自然教育。周教授结合她九年半做公益活动中的碰壁,所引起的想法,提出心中的一个疑问: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继续玩泥巴,反对孩子继续过,父辈们的农村生活,希望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希望孩子脱离他们所处的贫困环境。家长对老师们做科学课程欢迎,但是让孩子们再去田地里打滚,就不受欢迎了。潘园长,用录孩子们“快乐玩泥巴”的视频,耐心的沟通,“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比身体更重要”,说服家长,同意孩子们玩泥巴。潘园长,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家长心悦诚服的,同意自己的孩子,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田地里,进行一个纯自然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潘园长讲到了,她第一次组织开家长会,家长要求,孩子在幼儿园要写字。因为家长从家长的角度,觉得农村不如城市。潘园长从教育局对农村幼儿园的重视程度大,讲到了自己要把“最好的教育”带给幼儿园。不仅要爱孩子,更要学会如何去爱孩子,这是很关键的。幼儿园的理念,就是以爱为本,以生为本,把爱给到每一个孩子。不要以为孩子身处农村,就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不教写字,没有小学化,是因为按照纲要,指南,规程,这些正规文件来指导课程的,我们不能拔苗助长。孩子们在幼儿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礼仪及各种良好品质。而写字等重要的学习行为,是上小学以后的事。只要幼儿园做好了习惯的养成,上了小学之后,孩子们就能很快的适应各种学习。有了好习惯,上了小学的各种学习,就不会那么困难了。</p><p class="ql-block">运用自然教育理论,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会了记录,观察,那些植物的生长,每个人都做记录,画表征图,这就是学习习惯,这就是学习。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任务,“下周我们要做什么呀?”孩子们回到家里,帮助老师收集农村的一些素材,这就是任务意识。孩子协助家长,做一些基本的家务,农活,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是孩子们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孩子们看到家长辛苦劳作,也会投身其中去帮忙,孩子有了感恩的行为,感恩的意识。我们幼儿园就是要教孩子们有感恩意识,学会感恩我们身边的人与物。我们通过家长会,把幼儿园的一些理念,做法,进行宣讲,解释,沟通。在慢慢的沟通中,一切都好起来。特别是邀请家长到校,参观,参加各种亲子活动,大部分家长都是积极的,支持的。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学会了本领,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完成作品的那份成就感,是特别珍贵的体验,他们所拥有的环保意识,就是通过亲身劳动的体验而得到的。家校共育,大手拉小手的方式,让家长理解我们幼儿园的课程,理解幼儿园的做法。</p><p class="ql-block">周教授倡导自然教育,要宏观布局,有目的的做自然教育。园长和老师要从宏观方面布局,孩子们,有兴趣玩泥巴也好,看小蜗牛也好,都要在宏观的教育目标之下,让孩子们自由的活动。只要孩子们有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那么从微观角度来说,孩子们有充分的自由,充分的活动空间。孩子们的自由是自由选择材料,自由进行活动过程,自由进行探索,自由寻找同伴合作。我们一定要懂得宏观布局,微观自由,这个辩证的关系。</p><p class="ql-block">聆听名师讲座,了解各种幼教方法,途径,学习各种案例,结合自身实践,在业务能力方面,就会有很大提升。在听名师点评,对话中,得到另一种教育理念的提升,这种提升是更高层次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今后,我将会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学习提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幼教学习的路上,我要坚定勇敢的走下去。</p><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19日</p> 在自然教育的道路上,有对自然的爱,对孩子的爱,对职业的爱,对祖国的爱,才有了今天,如此投入地学习、探索。这个自然教育,是用生命来做的生命的赞歌。<div>2022年1月23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