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贾美发”,小巷深处的故乡情结

吴启桂【南人旧梦】

<p>  在明光南湖公园对面的三星街上,有一间很不起眼的店铺,走至近前,方能看到门头上用毛刷写的毫无艺术之感的“小贾美发”四个字,这就是明光经营几十年的小贾理发店。</p><p> 我每次去理发,都是奔着门前那烧水的煤炉,远远望去,袅袅青烟弥漫在小巷深处偏僻的角落。</p><p> “小贾美发”店极其简陋,没有美容美发会所的经典与时尚。门旁没有旋转的三色柱;屋内没有接待区、等候区;没有梦幻的灯光色彩、奢华的的双面镜台、高品质的音响设备。</p><p> 一只斑驳陆离的躺椅,似铺上一层百年老树皮,应是父辈留不的物件,墙上挂着的用来洗头的白皮铁桶,没有了一丝的光亮,墙角一只木制橱柜里,放置一些洗发、护发、染发、烫发的用品,一只陈旧的木质沙发上,散乱堆放着一些《知音》、《青年文摘》、《婚姻与家庭》等杂志,卷边、发黄早已不见封面,也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刊物,倒是镜框上方贴的一些发型图片,彰显着时尚与潮流。</p><p> 等待理发的人,或站、或坐着,有的就靠在墙上。男的抽着烟卷,女的织着毛衣,天南地北地侃起大山。从放开三胎人口政策生娃,到取消企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双轨制;从美舰擅闯西沙海域,到南太平洋汤加王国火山喷发,嘈杂的人群,不时会为观点不同而争论不休。</p><p> “不理就出去,吵死了”!瞅着满屋的烟雾,闻着呛人的烟味,小贾大声呵斥着。</p><p> 望着小贾娇嗔的怒容,都是老顾客了,没人去理会计较,众人眼中,她就是邻家的小媳妇,会心一笑,又聊起了不着边际的话题。</p><p> “小贾理发”,应源于老贾理发,其父早年是明光较有名气的理发师,门徒甚多,小贾与其兄继承父业,在明光开了几家店铺。</p><p> 来这里理发的人,大都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老明光”,不是贪图价格便宜,而是冲着她精湛的理发手艺,还有躺在椅子上,享受休面、刮脸时刻带来的乐趣与暇意。</p><p> 剪洗完毕,解去系在脖子上的围布,照着镜子里的自己,信心满满,感觉就像贴在墙上发型图片里的明星。</p><p> 说实在的,就是到了这霜雪满头的年纪了,又有几人不在乎头上那几根稀疏的毛发呢。</p><p> 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除非身处异地,一般都在这里理发。几十年了,店铺几度搬场,我也数次迁居,小贾成了老贾,新客成了主顾,寒夜一梦醒来,我也是“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唯有这斑驳的椅子、老旧的铁皮桶,还是往日的模样。</p><p> 我现在居住在遥远的岭南深圳,可每次回明光,下了火车总要去“小贾美发”修剪一番。</p><p> 我曾在上海、深圳的一些美发会所剪过头发,也不止一次地体味过所谓“大师”的精剪技艺,可终究觉得没有在这里剪理的清新自然。</p><p> 年关将至,“有钱没钱,剃头过年”,一切“从头开始”,这一民俗,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和期待。小店里又挤满了理发的人群,也洋溢着浓浓的年味。</p><p> 这里有熟悉的乡音、浓浓的乡情,更有难以割舍的乡愁……</p><p><br></p><p><br></p><p><br></p><p> 二〇二二.一.二十三</p><p> 明光.潘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