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六神红楼梦同读9-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发一个昨天打卡。昨天太晚没有发,今天发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群友问为什么红楼梦我发的内容多,因为我感觉有不少人已经掉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些人可能根本就是怵《红楼梦》,没有打开。有的可能打开读了一点,觉得语言不太适应,看不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任何活动都会有人掉队,我还是希望能多带一些人读红楼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补充一点昨天的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观园修好了,贾政把宝玉叫去,让他去展示才情,就是所谓“试才题对额”,这里我昨天听了押沙龙兄的,他说的又好又细,我就错开不必详细说了。唯有一点觉得稍微有一点看法不同,贾宝玉不喜稻香村,说这里穿凿、造作,我觉得似乎倒不是什么在暗指李纨。为什么要让宝玉发表一番关于稻香村的意见,我个人觉得就是曹雪芹想借着这个机会,借宝玉的嘴巴,把这一番高论说出来。比如搞装修,你早就看不惯许多所谓“欧式”“中式”很久了,你写小说就借着把这个说出来,不吐不快,吐了也显自己的品位,也显得宝玉的清奇不俗,和李纨似乎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为什么让李纨住稻香村,因为就她合适,十二钗里她是个素雅浑厚的人,当然就适合稻香村。别人都没有她合适。至于后来说她做坏事,我觉得似乎没有证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叫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红楼,大家有时争起来,比如贾政,我就完全同意押沙龙兄说的,我觉得完全说出了我自己的感受,作者对贾政,既揶揄,但同时又是有感情的,事实上我相信宝玉如果到中年大概已经谅解了贾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可能换了一个读者出来他可能完全不同意,他觉得贾政就是完全的恶父,你说错吗,也没法说,因为贾政是有很多大问题。大家谁也不能说服谁,只能各自相信自己的。我们也没法把曹雪芹叫出来求证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到贾政再补充一点我的看法,我觉得贾政的问题,主要是能力问题,不是态度问题,就是这个人确实无能,在处理庶务上比较无能,在作为父亲教育儿子上也比较无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造大观园他什么也插手不上,也就能带着一帮清客逛荡逛荡,搞点对联匾额。而事实上他也乏文采,自己也写不出好的,不如宝玉。作为父亲无能就更不消说了,他拿宝玉没有办法,也无力贯彻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主张,无非见了宝玉怒骂一声畜生、业障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这个人,其实还是重亲情的,是个本性厚实的人。元春归省,有一段,其实特别动人,就是他隔着帘子,向元妃——其实又是自己的亲生女儿问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说:“政,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非意得征鸾凤之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段,你似乎感到他是哽咽的,从第一个“政”,就是哽咽的。这个父亲隔着帘子,用无比谦卑的语气,向自己的主子、但同时又是女儿在问候。他此刻满嘴都只能说一些堂皇的、妥当的话,但是你感觉到有许多感情都在这个堂皇的话里面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些话,听了叫人动容,“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黎为念……”大家听,表面上说贵妃千万别惦记我们两个,一门心思去忠君爱国服侍皇帝,但事实上是“政夫妇”——我和你妈——无时无刻不念你。所以贾政这个人,别看打起宝玉来声色俱厉,他也就那么点能力,这个人其实不是个恶厉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元妃归省的不多说了,押沙龙兄说得很多了,这个再找个机会回答一些基本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群里有一小部分伙伴,是比较熟悉《红楼梦》的,所以讨论经常说到“脂批”“脂评”等等术语上,然后多数的同读的朋友其实不大很清楚,觉得红楼梦读起来特别难,怎么水这么深。这些所谓“脂批”“脂评”,还有五花八门的《红楼梦》的版本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这里统一大致解释一下,消除一下大家的疑虑。事实上初读《红楼梦》不必顾虑那么多,想那么复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脂批”,里面这个脂是指一个人,名号叫做“脂砚斋”。有人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写的吗,怎么又扯到这个什么“脂砚斋”?他来凑哪门子的热闹呢。这么说吧,因为现在人们能看到的、找到的《红楼梦》的最早的抄本,里面就是有这个人的,他在里面留了不少文字,点评《红楼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实上这些抄本里点评《红楼梦》的人不止脂砚斋一个,还有别的好几个。但是脂砚斋这个人露脸最多,点评的内容最丰富,所以成了一个最重要的点评人。打个不要脸的比方,好比金庸武侠小说,大家能找到最早的手抄本,名字就叫做《六神磊磊重评金庸》,里面全是我的各种夹批眉批,那我就显得特别关键特别有分量对不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脂砚斋不是一般的点评,他这个点评透露了大量的“内部消息”,显得他和曹雪芹关系很近。比如他不喜欢的段落,居然可以叫曹雪芹删掉;比如《红楼》里写的人,他说就是他(例如凤姐点戏,脂砚斋就点评说这事儿真有,凤姐点的戏,我拿的笔);还有,他还透露了曹雪芹写书时候很多“设定”,比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个姐妹,脂砚斋点出来说是“原应叹息”。总而言之他就显得是个“内部人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为什么说红楼梦的就老说“脂批”,因为这个“脂批”从一开始起就和《红楼梦》绑在一起了,大家不知道是不是明白了?有读者可能说,踏马的真烦,我只想看《红楼梦》,不想看什么脂砚斋。可以吗,完全可以。事实上《红楼梦》的正式出版,书商程味元、高鹗就是拿掉了这些批语,他们出的就是没有脂砚斋等的批语的本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到了现代,我们早先出版的也是没有所谓批语的。五十年代,俞平伯先生校《红楼梦》,那是建国后关于《红楼梦》的一大工程,人民文学社出版的,就也是没有批语的,它确实是以脂本为底本的(应该是以庚辰本为底本,其它的脂本作参考,大家不用管这么细),但是出版的时候把批语是拿掉了的。当然俞平伯先生因为研究红楼梦倒霉了,那个另说。后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的《红楼梦》也是没有所谓脂砚斋批语的,都是方便读者阅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到了近些年,大家对《红楼梦》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各个版本只见的竞争也很激烈。对脂评、脂批好奇的读者也是越来越多。“脂批”也是一个卖点。市场上两版《红楼梦》竞争,其中一家说我有脂批,是不是就更多了卖点?比如我手上现在用的这个粉红色的红楼梦,就是脂本的底本,并且是有批语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了现在基本情况大概说明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脂砚斋这个人,到底是曹雪芹的什么人,和曹家什么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群里看到大家很多争论了。还有不少同学也好奇,但又不好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简单介绍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说他是个骗子的。大家听了不要惊倒,确实有这么一说。比如欧阳健先生就认为,所谓“脂批”是民国时候书商为了造卖点炮制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书商把程伟元、高鹗出的干净的《红楼梦》拿过来,炮制了脂砚斋这么一个人,造了许多批语,然后宣传说这是珍贵的“古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有没有人干这种事呢,有,比如金圣叹,把《水浒》改了,谎称是“古本”。但是脂砚斋是不是后来伪造的大骗子?目前主流观点还是认为不是。这是一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说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女朋友、老婆。这个主要是周汝昌先生。有没有证据?没有。他找了几条脂批,说这个口气是女人的口气,不像男人口气。所以脂砚斋是女人。甚至说就是书上的史湘云。这也是一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说是曹雪芹的兄弟,是曹雪芹的叔叔。</p><p class="ql-block">是曹雪芹的叔叔,有间接证据,就是清朝一个人裕瑞写的《枣窗闲笔》。这个人年代比曹雪芹晚,是雍正、道光年间的人。但是他的舅舅富察明义、富察明瑞等是曹雪芹的好友,和曹雪芹、脂砚斋很熟。所以裕瑞听长辈说过一些曹雪芹的事。然后裕瑞在他写的《枣窗闲笔》里提了一句,叫“其叔脂砚”。这是很珍贵的一句,因为这是当时所有的资料里这是目前看到的唯一个涉及脂砚斋身份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认为“脂批”是真的,脂砚斋是真的(不是个为了卖书的大骗子),那么从脂批的内容看,脂砚斋似乎是曹雪芹的叔叔,是宝玉的主要原型,后来出家了;迎春探春惜春等也是脂砚斋的姊妹(比如凤姐点戏,宝玉执笔,而脂砚斋说对对,我自己执笔;又比如书上说元春教宝玉读书识字,脂砚斋就大哭,说想起姐姐来,说姐姐去世早,我成了废人等等;又比如书上教训宝玉,脂砚斋就哭说“言犹在耳”等等等的,例子很多,不详叙)。目前我个人倾向于是这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考证,有直接证据,我们需要采信直接证据;如果没有直接证据,那么我们就退而采信相对更完善的间接证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前对于脂砚斋的身份,尚没有任何的直接证据,而唯独离曹雪芹年代最近、和曹雪芹关系也最近的,就是裕瑞。既然裕瑞明明白白说,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叔叔,并且这个说法和脂批里的内容、语气都相当合榫,那么我们目前姑且采信裕瑞的说法,应该是最稳妥、最妥当的。好比对于馒头大师住哪儿,全世界都没有别的资料了,唯独六神的孩子日后写了一条记载,说听我爸爸说过他朋友馒头住上海,那么在没有别的更权威资料发现前,比如石榴婆的日记发现之前,大家先采信六神的孩子的说法,这是最稳妥、最科学的做法,不可凭一些无厘头的原因去否定了裕瑞的,你另搞一套。比如你跳出来说我看不可能,馒头那么喜欢历史,怎么住上海,他一定住长安。这就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如果日后石榴婆的日记被发现,说我和馒头住在长安,那权威性真实性当然超过了六神家人的回忆,大家再改课本就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了,普及了一些基本知识,是喜欢大家不要被“红学”的庞杂给吓住。红楼其实很好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