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八(13)班 刘梦舒</h3> <h3> 合上《长征》读本,我久久未从红色革命踏过的千山万水,受过的雨雪风霜中走出,不得不说,《长征》是一部写尽革命血泪、凝聚红色精神的著作。每每翻开,我都会被两万五千里的伟业所震撼,被枪林弹雨中的砥砺前行所打动。被战士们“双脚踏出长征路,热血铸就中国魂的意志所感动”。</h3> <h3> 《长征》是王树增众多红色书籍中最有名的一部,它记录了自1934年10月起,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实行战略性转移,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向西,战士们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就向北挺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最终,长征以甘肃会宁的三军为师,轰轰烈烈的收尾。这一路,他们跨越14个省份,翻越20多条山脉,度过30多条河流,甚至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h3> <h3>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深深的被王树增的高超写作水平所震撼,而且如同身临其境般走完了长征。在王树增的笔下,大人物运筹帷幄,指挥军队与敌人机智周旋,一次次跳出蒋介石的重重包围,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小人物也在各自岗位上用生命诠释,忠于党,忠于人民。他们不畏牺牲,极其乐观。敌人端着刺刀冲来,易荡平不愿被俘,选择自杀,面对敌人潮水般的包围,耿飚端起马刀搏斗,女红军李桂英扛着X光机也不落下,王有才带领战士们在万丈深渊上抗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很多女红军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亲生骨肉,曾玉刚生完孩子只能吃到豌豆叶……</h3> <h3>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是革命必胜的信心,是对和平解放的向往,是对民主共和的追求。他们有着钢铁般的身躯,有着同情疾苦的心。我对红军战士、对长征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史诗,是红军战士为了信仰与光明坚持走下去的一条血路!</h3> <h3> 看完了《长征》,我更是感到十分愧疚,红军战士们吃苦耐劳,艰难困苦都不放在眼里,而我懒惰拖拉,不会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差。红军战士们永远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而我时常怨天尤人,只会逢难退缩。我作为新一代,作为祖国的花朵,应该做一个自立自强、勇于担责的人!</h3> <h3> 《长征》里,在食物紧缺的时候,红军战士们只能吃草根、树皮这一类东西,但他们从不喊苦,靠这些看起来就难以下咽的东西,一直支撑到长征结束。而现在我们不愁吃喝,却有许多人整天大鱼大肉,还浪费粮食,尽管提出了光盘行动,但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红军战士们团结互助,凭借着超强的默契和过人的勇气齐心协力将敌人打退。而我们总是对别人评头论足、指指点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不会虚心求教,更没有团体意识……</h3> <h3>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身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却因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忘记了长征精神。 毛主席的诗词中表示了对我们的期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说:“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br> 我们不仅要立志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的风采,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们还要落实到行动上,从细微之处做起,从珍惜每粒粮食、从向他人学习、从热爱劳动做起,继承老一辈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h3> <h3> 盛世年华, 繁荣处处,但先烈初心永记心间!我们定当牢记青年使命,发奋图强,决不辜负革命前辈的殷切期望!新时代、新长征,我们要迈开双脚,在祖国发展的道路上践初心使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