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b>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知识</b></font><br><br>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大致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先参加州、县考试,称为“童试”,通过者俗称为秀才:第二步是省一级考试,称为“乡试”,乡试登第者称为举人:第三步是中央级考试,称为“会试”,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四步称为“廷试”或“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参试者经殿试录取为进士。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明清的科举轨制,但凡习举业的念书人,不论年齿巨细,未考取生员(秀才)资历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br><br>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则必需贡生或荫生才有资历入监念书,所谓荫生即依托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权要后辈,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能够用钱捐到的,这类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科举测验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国科举史上,已经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宏大知识分子群体之顶峰的“状元”郎,则是不计其数。科举轨制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轨制下念书人盼望的最高声誉,中国一切念书人取得过这一称呼者也百里挑一,共有17人三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