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种宗教信仰极度包容的城市———泉州

悦者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的孤陋寡闻,对泉州知之甚少。 2021年的5月下旬,女儿陪我到福建旅游,我们首先去了泉州,几天的游览,泉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泉州有了一些了解。</p><p class="ql-block"> 泉州,简称“鲤”,别称鲤城(市区地图似鲤鱼)、刺桐城(古时据说遍布刺桐树)、温陵。泉州历史悠久,周秦时代就已开发,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拥有著名的“泉州十八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惊奇的是,泉州虽然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但是,她的经济实力却很强大,据2019年统计,泉州的GDP已连续21年居全省排名第一。</p><p class="ql-block"> 在泉州的老区生活了几天,感觉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闹,没有车水马龙的拥堵,街上很少跑机动车,人们出门做事,不管男女老少骑的都是电动车。这里的环境幽静,人们生活得安逸。</p> <p class="ql-block">  泉州有很多好吃的美食,有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和建筑,有纯朴的民风民俗等等,这些暂且不说,更让我感触深刻的是各种宗教信仰能在这里和谐共存。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其历史悠久,史迹丰富,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泉州清净寺,又名麒麟寺、艾苏哈卜清真寺,俗呼清真寺,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伊斯兰历400年,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独具古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1961年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十大名寺",是国内惟一用花岗石和辉绿石建造的典型阿拉伯中亚风格的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既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又是昔日世人公认的东方第一大港,而清净寺正是泉州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p><p class="ql-block"> 资料记载,一千多年前,数万阿拉伯商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带着香料、药物和各种奇珍异宝不远万里来到泉州,又从泉州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运往西方。如火如荼的丝路贸易不仅使泉州港成为当时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港口,更使泉州成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泉州曾拥有过七座清真寺,清净寺就是其中一座。</p><p class="ql-block"> 清净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存建筑主要有寺门、奉天坛和明善堂。</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寺门向南,临街,,通高约13米,宽6.6米,用花岗石和辉绿石砌成,分外中里3层,外中层上部均用辉绿石作圆形穹顶尖拱门,里层上部作白色圆穹顶。寺门顶部的望月楼和塔,早已倒塌。现存月台,为伊斯兰教徒望月决定封斋、启斋日期之用。</p> <p class="ql-block">  门楼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  从寺门进来,门楼后西侧为奉天坛,又称礼拜殿,占地面积约六百平方米。据记载,大殿上面原来罩着巨大的圆顶,在1607年泉州的一次8.1级大地震中坍塌,迄今未能恢复,仅余12根石柱础及9根残柱。殿内的设施和圆顶遗物仍深深地埋在大殿地下,致使大殿现有地面增高了一米多。</p><p class="ql-block"> 虽然大殿已不存在,只剩下几根残柱,但仍能看出昔日的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明善堂是一座闽南古民居风格的建筑,是后期修缮时结合当地建筑风格重建而成的。古礼拜大殿塌毁后无法复建,穆斯林不能在此举行礼拜,明善堂即改为穆斯林礼拜安拉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这个香炉是在古礼拜大殿里挖掘出来的,据考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有这个清真寺的时候,这个香炉就已经摆在这里了。现在把它移在了明善堂前。由于伊斯兰教忌烧香祈祷,因此,这个莲花石香炉是穆斯林在礼拜时,用于焚烧檀香,调节空气用的。</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礼拜堂</p> <p class="ql-block">  寺内其他建筑大多是按照伊斯兰风格建造的,寺内环境优雅洁净,给人一种安静祥和之感。</p> <p class="ql-block">  在清净寺的东北方向有座开元寺,它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一座佛教寺院,原建于唐武则天时,唐玄宗以开元的年号为此寺命名。五代到宋时,寺旁设支院120所,元代并为一寺。现占地50亩。寺内建筑规模宏大,有许多茂密的古榕树。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上面刻着古埃及神话传说故事以及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婆罗门教的神话,都是元代遗物。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这些建筑反映了元代泉州在开放的全盛时期所受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寺前一座高大的照墙,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宽15米,高6米,“紫云屏”三个字为明代书法家陈于王之手笔。这是一堵没有依靠而孤立的单墙,其屏表示清净佛地与凡尘隔绝的意思。天启四年(1624)重建,400年来历经台风、地震而不塌。</p> <p class="ql-block">  紫云屏正对着的是合二为一的山门与天王殿,现存建筑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殿内石柱为梭柱,石柱上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该对联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p> <p class="ql-block">  过了山门就是宽阔的一大块空地,即拜庭。拜庭两侧修有东、西长廊。</p> <p class="ql-block">  拜庭尽头,便是大雄宝殿。此殿是中轴线的主要建筑。唐垂拱二年(686年)僧匡护建。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之瑞,故名紫云大殿。“桑莲法界”,此匾悬于开元寺大雄宝殿歇山檐下,匾长5.36 米,宽1.78米,字体雄健古朴,端重浑厚,繁简相融,超凡出俗。开元寺的由来有一传说,相传唐代黄守恭为泉州一巨富,有地360庄,种桑养蚕。一日一僧向他求地建寺,他未允,之后,此僧每日必来向他求地。他便说,你若能让我园中的桑树开出白莲花,我便将地给你建寺,僧人听罢高兴离去。次日僧人来到黄守恭面前,说你园后的桑树开出白莲花了,你快去看看。黄守恭到后园果然看见桑树开出白莲花,感觉此僧人不是寻常人,便说你要多少地?僧人说只要我的袈裟影盖之地,说完把身上的袈裟拋向空中,所落之处盖住360庄。黄守恭其实也是乐善好施之人,看到此便将地献给僧人。僧人便在此建寺,取名莲花道场,后改名莲花寺。莲花寺经数次易名,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称“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  大殿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狮子与狮身人面石刻</p> <p class="ql-block">  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柳三娘捐建的石塔与其他石幢、石塔矗立在拜庭东西两侧。</p> <p class="ql-block">  大殿后廊的两根元代遗留下来的古婆罗门教青石柱</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东西两侧各有一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仿木结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是泉州市的地标性建筑。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高的一对石塔,也是中国的四大名塔之一。</p><p class="ql-block"> 东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改七级砖塔,今石塔为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淳佑十年(1250年)间重建,高48.24米。</p><p class="ql-block"> 西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初为七级木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 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今石塔为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至嘉熙元年(1237年)重建,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p> <p class="ql-block">  东西塔都是五层八面,每一面有两尊佛像, 一塔就有80尊的佛像,两座塔共计160尊佛像,基本上都是宋代佛教的石雕艺术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石塔底座上的石刻,所刻人物、花鸟及其他动物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在开元寺中轴线的两边,还有一些建筑群:东有由迦蓝祠改建的檀樾祠 ,纪念施主黄守恭。黄氏五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诏安)后裔及海外紫云家族无不以此为荣。西有尊胜院,现已开辟一部分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有水陆禅寺,以供寺僧栖息。</p> <p class="ql-block">  弘一法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从泉州府城隍庙迁移过来的麒麟壁</p> <p class="ql-block">  在清净寺的北边有座玄妙观,它位于泉州市东街新府口,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距今1700多年历史,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观,被誉为“八闽第一道观”。因主殿供奉玉皇大帝,泉州人尊称为“天公”,故玄妙观又俗称“天公观”。</p> <p class="ql-block">  玄妙观在近代塌毁,今者为重建,重建后的玄妙观延续并改进了闽南传统建筑,集漆金、瓷雕、木雕、石刻于一身,色彩鲜艳,光鲜亮丽,人物、动物雕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充分表达出了信徒对天国的无限遐想,动感十足,道观应有的仙气,在这檐脊间表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在清净寺的北边还有座文庙,它位于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始建于唐,宋太平兴国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建筑格局宏伟,殿宇壮丽,为江南较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泉州府文庙,是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庙前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  走过牌坊就是宽敞的文庙广场,两边种有高大的古树。走过广场就到了文庙。</p> <p class="ql-block">  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有石雕盘龙檐柱六根,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p> <p class="ql-block">  殿身为斗拱抬梁式结构,整座大殿用48根白石柱承托,大成殿正中有孔子像,梁上悬挂有清康熙帝御书“万世师表”。大成殿东为崇圣殿,名宦祠、明伦堂。庙内宋太守题诗的夫子泉井等诸多文物保存完好。这些建筑物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草庵,我国唯一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遗存,也是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华表山南麓。草庵始于宋绍兴年间,古因用草筑屋,故曰草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草庵依山崖而建,为石构单檐歇山式建筑,四架椽,面阔三开间,间宽1·67米,进深二间3.04米,屋檐下用横梁单排荜拱承托屋盖,简单古朴。草庵掩映在绿树丛中,红色的墙格外夺目。</p> <p class="ql-block">  到达草庵须沿石台阶拾级而上</p> <p class="ql-block">  庵内依山石刻一圆形浅龛,直径1.68米,圆龛内雕刻一尊摩尼光佛,端坐在莲花台上,奇妙的是佛像面部呈淡青色,手显粉红色,服饰为灰白色,是利用岩石中不同的天然三色精巧构设。摩尼佛像头部比较特别, 呈现辉绿岩(青斗石)颜色,背有光射纹饰,呈现花岗岩石质,散发披肩,面相圆润,眉弯隆起,嘴唇稍薄,嘴角两线深显,下颚圆突。身着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无扣,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而向两侧下垂于脚部,双手相叠,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用对称的纹饰表现时代风格。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像被1987年8月在瑞典召开的国际研究摩尼教的会议选为会徽。</p> <p class="ql-block">  位于清净寺西南方向的天后宫,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它地处泉州市区天后路,素有“温陵圣庙”之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为了奉祀海神妈祖而建造的。泉州天后宫现存大殿、后殿、两翼的亭子及东廊,尚保持清初修建时的原貌,布局错落有致,构筑精巧细致,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  后殿立有两根婆罗门教式石柱。</p> <p class="ql-block">  妈祖信仰经由泉州先民从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出去,在台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促进了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  泉州承天寺,又称月台寺,位于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p><p class="ql-block"> 承天寺殿堂楼阁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寺的中轴线全长300米,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文殊殿,东侧重建有禅堂、祖堂、龙王殿和僧舍等。</p> <p class="ql-block">  寺门坐东向西,入门处为月台,面积72.2平方米。高悬"月台"二字匾额。</p> <p class="ql-block">  入山门,是一条宽4.6米、长99.6米、面积458.16米的甬道,甬道南侧,是七座佛塔,间植榕树。</p> <p class="ql-block">  从钟楼、鼓楼始,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150米的长廊,连接着弥勒殿、大雄宝殿和法堂。</p> <p class="ql-block">  承天禅寺环境清幽,是闹市中难得的一片园林缘地。</p> <p class="ql-block">  雨中观寺</p> <p class="ql-block">  泉州关岳庙,道教庙宇,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与清净寺毗邻,俗称“关帝庙”。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关公信仰六大祖庙之一,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庙内香火终年旺盛,信徒远及东南亚、台湾,现为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内主殿为武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正位左祀关圣帝君(关羽),右祀岳武穆王(岳飞),以张飞、赵云、王浚、谢亥、韩擒虎、李靖、郭子仪、王彦章、曹彬、狄青、徐达等历史上24位名将为从祀;左旁崇先殿,祀关帝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右旁三义庙,祀刘备、关羽、张飞,配祀诸葛亮、赵云、其后建原为平屋,现改建为三层楼房,仿古装修,现为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所在地。(因为庙内禁止拍照 ,所以没有图片)</p> <p class="ql-block">  极具闽南特色的庙顶建筑</p> <p class="ql-block">  泉州,不同宗教和睦相处,不同信仰相安无事,不禁让我们感受到泉州多元文化融合的和谐景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