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果说怀特海先生《教育的目的》的第一章是谈“为什么教”的问题,那么第二章谈的就是“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怀特海先生说:“说到智力的发展,我要用浪漫阶段、精审阶段和贯通阶段来描述这一过程。”这是他对“教育的节奏”的核心阐释。读到“浪漫”这个词,不是只有幼儿园、小学才有浪漫期。而是这三者一直循环其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的节奏》是《教育的目的》的第二章,是怀特海先生1922年在伦敦师范学校协会上的演讲。这一章包含十二个小标题,我把它们一一列出来。</p><p class="ql-block">1.幼儿期的任务</p><p class="ql-block">2.心理成长的各个阶段</p><p class="ql-block">3.浪漫阶段</p><p class="ql-block">4.精审阶段</p><p class="ql-block">5.贯通阶段</p><p class="ql-block">6.循环的过程</p><p class="ql-block">7.青春期的浪漫</p><p class="ql-block">8.语言的精通</p><p class="ql-block">9.专注于科学</p><p class="ql-block">10.大学教育</p><p class="ql-block">11.心理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12.成长的节奏特点</p><p class="ql-block">这十二个小标题,放在一起,显然不是并列关系,读来让人困惑。我尝试着把这些小标题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理顺其中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育节奏”,指的是“在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适时采用不同的课程,并配以不同的方式”。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在教育实践中,并没有恰如其分地注意学生们的心理”。</p><p class="ql-block">在第一节“幼儿期的任务”中,就两个现象谈自己的观点。一是针对“科目应该先学简单的而后学难的”,提出“有些最难学的东西恰恰必须先学”。之后用婴儿掌握口语的例子来论证这个观点,即把声音和这些声音的意义联系起来,这样艰难的智力任务,婴儿居然获得奇迹般的成功。二是针对“必要的知识要先学”,提出这一点只在某种意义上是真理。作者列举儿童虽不具备阅读《荷马史诗》的能力,却可以借助母亲的讲述去感受它。</p><p class="ql-block">幼年的成长,学科顺序,比较容易的科目先于比较难的科目,这个观点是不对的,交织起来:必要优先原则。认知马和马尾巴。整体优先,先阅读后识字,是整体是背景。</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第二节“心智成长的各个阶段”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生命本质上是有周期的,一日、一季、一年这些都有周期,任何人都不能忽视。作者由此进一步提出,心智发展的周期,比生命的周期更为微妙,并用“节奏性”来体现“一个重复的结构中不同阶段的差异”。怀特海先生说:“说到智力的发展,我要用浪漫阶段、精审阶段和贯通阶段来描述这一过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智力发展的阶段:生命是有周期的,不是线性的均衡发展的过程。循环各不相同,精确里面有浪漫,浪漫里有精确。细胞构成生命,细胞是一个整体,各种器官首整体,大周期套着小周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努力在学生的心灵中纺织出一幅和谐的图案,把对学生直观理解来说各有其内在价值的不同教学内容,调整到各个从属的循环周期中去。我们必须在合适的季节收获合适的作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课程的角度,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课程设置是不一样的,某个学科占优势。语文在小学占一半。孩子在漫长时间学习语言,语言是智力的基础。语言之前是动作是交际。敏感期,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种子成长是有规律的,不能破坏孩子的成长的规律。小学科学知识要化很多时间,是浪费时间,到了中学轻轻松松就掌握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最初的婴儿阶段的循环是非常成功的,紧接着的就是青春期的循环,这个循环以目前为止我们所经历过的最浪漫的阶段为开始。(婴幼儿期属于浪漫期)正是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性格开始塑造形成。(6岁之前就看到孩子们性格,3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在青春期的浪漫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决定了他将来的生活如何被理想和想象所塑造和丰富。(我的今天,有我的昨天决定的)紧接着就是随着口语和阅读能力的掌握而随之获得的综合运用能力。(6岁之前过的口头语言,6岁之后书面语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青春期的浪漫,青春期的循环,孩子的性格开始塑造形成,决定了将来的生活,最好的生活接受精神洪流,只有片面的应试教育,伤害是很大的。8岁之后是孩子进入形式训练是根基。8岁后社会化水平跳跃到新的阶段,对世界充满渴望和惊疑,精神语言的时期,出现新的不协调,身体和语言的不协调,病句明显增多,渴望表达的领域拓展了,整个世界打开了,精神生活丰富深刻很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孩子发展的黄金时期,家庭给孩子补充一系列的东西,探索生命的意义,孩子自我的自主性的形成非常重要。这个时期的儿童利用的母语,观察处理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浪漫中有精确的周期。较难的放在前面,最近发展区,给孩子创造足够有难度的问题,有足够长度的,深度的思维雕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对于循环期,还想到在工作中一个成熟的老师,必定要经过对教学设计的多次反复打磨的过程,才能逐渐摸索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这也是由浪漫阶段转向精审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同样,一个老师只有阅读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才能有可能在教育教学上有所创新。这也可以说是由精审阶段转向贯通阶段。如果一节课不上,一本书不读,是难以有真正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创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