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来,一切都会变得美好!读《走出浮躁》中小学音乐教师团队假期读书分享 第13天 第五中学 任玲

铃儿响叮当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提起浮躁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它已经成为我们当代的一种时代情绪,这种情绪是盲目性、情绪性、冲动性相互交织的一种心理,我便是有着这种时代情绪中的一员。随着年纪的增长,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归于平静,凡事享受过程,留意身边的美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几年前,校长向全校老师推荐了刘善杰老师的教学研究专著《走出浮躁》,近日再次翻看这本书,又有了一份新的感悟。</b><b style="font-size:20px;">静下来,一切都会变得美好。做为教师要守护自己内心的一份宁静,不被外界世俗所打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走出浮躁》一书五个篇章,分别是《改变校长》、《改变老师》、《改变家长》、《改变学生》、《改变课堂》,结合平时收集的教育教学案例,从实践层面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从内部改变教育浮躁的设想。</b><b style="font-size:20px;">教育的浮躁,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的;不是简单地由哪一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也不是简单地靠哪一个方面的努力就能够改变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教育的浮躁最直接表现的是教师的浮躁,教师的浮躁根本原因是心志的动摇,忘记初心。所以改变教育浮躁必须重点改变教师,教师的改变重在修心:胸怀禅心、释放爱心、学会用心、修炼慧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真正的教师,会脚踏实地的行进在课堂里,行进在学生间,沉浸在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中乐而忘返,体味着“丰富的安静”。有一位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对于我自己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课堂内外和学生交流,在独处时阅读学习以及球场上的奔跑的时候,可以完全抛弃世俗的东西,一个人守住寂寞将不再寂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最喜欢的运动是走步,这是我的一种减压方式。我喜欢和朋友一起散步也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走。安静地走着会安抚我躁动的情绪,使我对“自然”和“平静”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切要回归生活本色,最好自然,最好简单。最好教育也不是这样吗?李镇西先生说:“教育其实很质朴,就是认认真真把一个班带好,把一节课上好,把一个孩子教好!”是呀,教育应该返璞归真。走出浮躁,静下来,一切都会变得美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