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孟繁锦、字羽振,出生于己亥槐月望日巳时(2019年5月15日09:55)。从咿呀学语开始“为什么?”的语句不绝于耳;喜听音乐爱律动;最开心的是四处涂鸦;作品常见于A4纸张,工具为彩色油性笔。其旺盛的创作激情在自言自语中产生了许多抽象主义的涂鸦作品。</p> <p class="ql-block">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是欣赏抽象美术作品的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具象的作品从表面上看给人一目了然、栩栩如生的感觉,但我们要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它,否则就容易把作品肤浅化。抽象的作品从表面上看生僻、艰涩,什么也看不出来,可我们要把它简单化,从事物最本质的层面去认识它。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钻进抽象艺术的迷宫里去,从而能在艺术的海洋里得到熏陶,享受到美给我们带来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抽象艺术作品一般被理解为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反而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20世纪初期,抽象艺术作品主要是指表达自然世界的艺术,譬如立体主义和未来派艺术。多取自事物不变的内在质量而不是由仿效它的外在表现。</p> <p class="ql-block"> “抽象”艺术作品在毕加索看来是并不存在,他认为只不过是有人要强调风格,有人要强调生活罢了。</p> <p class="ql-block"> 而在米歇尔·塞弗尔看来,抽象艺术是:“我把一切不带任何提醒,不带任何对于现实的回忆……,不管这一现实是否是画家的出发点的艺术都叫作抽象艺术。”</p> <p class="ql-block"> 实际上野兽派和立体派促进了形与色的独立发展。是康定斯基进一步发现了它的奥妙,他在1910年画了第一幅断然抽象的水彩画,是一幅无具象愿望的、充满活力的重叠色点。康定斯基的创造性发明是从音乐中获得美学启迪,尔后捷克人库普卡直接从音乐中获取灵感进行抽象艺术创作。人称他是音乐主义画家鼻祖,后来他们共同组成抽象派。</p> <p class="ql-block">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沃林格的理论,影响包括康定斯基在内的表现主义画家。</p> <p class="ql-block"> 抽象艺术作品是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艺术,是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是通过抽象的色彩、线条、色块、构成来表达和叙述人性的艺术方式。</p> <p class="ql-block"> 抽象艺术作品追求独创性,并把创新作为唯一的艺术。抽象艺术要挑战经验与世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p> <p class="ql-block"> 我们常常会觉得抽象艺术的不可接受与不可理喻,会感叹抽象艺术作品惊人的陌生和晦涩。其实,这一切只是经验与想象的矛盾所致。要知道艺术并不是具体的物质展示,而是抽象的感觉过程,是主观意识的活动。抽象艺术的独创性,给我们主观意识以最大的活动空间,感受艺术才能成为最美好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抽象艺术作品注重形式更甚于注重作品内容。形式可以千变万化,可以柳暗花明。抽象绘画还特别强调绘画语言的单纯性,即绘画形式的纯粹性,不带任何经验的构想。不模仿任何已有的创造,刻意在视觉空间,创造出独特的绘画语言,以鲜明的个性及艺术符号来完成画家对艺术的生命体验。</p> <p class="ql-block"> 欣赏抽象艺术,懂与不懂是相对的。而人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决定了人的审美能力,这是绝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