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畔有老家〖之二〗

西岸

我的老家,你从哪里来? <p class="ql-block">积石山天荒地老,积石镇傍依黄河。</p><p class="ql-block">—— 我是谁?</p><p class="ql-block">—— 我从哪里来?</p><p class="ql-block">—— 我要去哪里?</p><p class="ql-block">柏拉图的终极天问,也可以来问问我的老家:</p><p class="ql-block">—— 我的黄河岸畔的老家,你从哪里来?</p><p class="ql-block">我推算,大约在公元1850年前后,我爷爷的太爷从黄土高原的贺兰山东麓、奔流向北方的黄河岸畔 —— 今宁夏中卫、固原一带启程,走到了甘南的古河州,后来,再继续向西,穿越黄河峡谷,走到了积石山北麓的黄河岸畔。</p> <p class="ql-block">▲ 从中卫、固原一带启程,来到了积石山北麓的黄河岸畔</p> <p class="ql-block">▲ 从中卫、固原一带启程,来到了积石山北麓的黄河岸畔</p> 我爷爷那一辈人的老家 <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的岁月忽淹而逝,到了我的爷爷这一辈,老家依然只有爷孙两个人。</p><p class="ql-block">我爷爷是上溯三代单传的第三代单传,爷爷的父亲乃是清军一介兵士,在西宁后子河的某次战役中捐躯,爷爷遂成遗腹子,爷爷的母亲改适他乡。以至于在这个社会里,童年少年的爷爷没有任何亲戚,也几乎没有家庭,只有他的作黄河边“河沿庙”的“庙倌儿”的爷爷。爷孙俩在这里,相依为命。</p> <p class="ql-block">▲ 从循化城墙西南角看向北黄河方向。后来,我爷爷建造的老家宅院就在前方城墙西北角之内。</p> ▲ 九十年前这样过黄河 ▲ 现在这样过黄河 <p class="ql-block">▲ 群山环抱</p> <p class="ql-block">▲ 黄河之北,拉木峡中的丹霞地貌</p> <p class="ql-block">▲ 我父亲把这座山叫“笔架山”</p> <p class="ql-block">▲ 黄河从积石山下流过</p> 爷爷奶奶建造新家园 <p class="ql-block">▲我的祖父祖母 · 黄河北岸积石山</p> <p class="ql-block">在这种情形之下,我爷爷经过十几年的自我奋斗,终于在循化积石镇建立商号,娶妻生子,终于还能大兴土木,建筑老刘家百年温馨家园,堪称实现了人生的成功。</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30年代初期,老祖父、老祖母当时还很年轻,但是二位老先人,在1930年代的积石镇上建造一座完备的宅院,毕竟不是小事儿。</p> <p class="ql-block">想象一下,伐木取土干打垒拓砖砌墙上梁铺设屋顶……各种各样的物资要购买、汇集,备齐;多数的物资变成建筑材料,材料再变成建筑,都要建造者自己动手制作;木匠、泥水匠、瓦匠来了走,走了还来;随时都需要的加水和泥,取水要到黄河边,赶着毛驴,出巷道出西门,绕过城墙,穿越草滩坝村,黄河还在远处流淌,家里工头还在大声斥责催促……</p> <p class="ql-block">只说取水这一项吧,建筑工程的用水量非常惊人,而黄河水源离我家上营盘的工地到黄河最近的岸边,约有两里地。对于时刻等着要水和泥的建筑工程,这段距离很远。在那个没有任何机械工具的年代,只能用毛驴(或骡子)一趟一趟驮水。只此一项,就是多么艰巨的劳动啊!</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前,循化人赶着牛、骡子或尕毛驴到黄河边取水</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前,肩挑手提两人抬,循化人到黄河边取水</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后,黄河边的取水点,变成这样了</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后,循化人曾经的黄河边取水点,变成这样了</p> <p class="ql-block">据我姑母回忆说,修建房子最紧张的时候,我的时年三岁的父亲吵闹着要咂我奶奶的奶,我爷爷就愤怒地打了我父亲一巴掌,说“这么的火色里,这娃娃还吃奶哩?栽(滚)一旁个去!”</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前,我家建造宅院同时制做的面柜前面的彩画之一</p> <p class="ql-block">▲可惜九十年前我家新建的房子没有照片,但当时居住在和我家“一墙之隔”(墙是城墙)的草滩坝村的美国传教士海映光先生却把他家的房子拍了照片。请看,和我家房子几乎一样啊。</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前美国传教士海映光先生家的宅院大门。看起来,和我家大门也几乎一样啊,但是海映光先生的,不如我家的精致。</p> <p class="ql-block">▲后来拍的我家老房子照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后来拍的我家老房子照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后来拍的我家老房子照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后来拍的我家老房子照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可以想象,九十年前,在循化城里建造土木结构的整个一大院子房屋,需要解决多少繁杂问题?克服多少重重困难?</p><p class="ql-block">站在九十年历史长河远远下游的干岸上,我只能以一副联句,献给我长河上游的爷爷奶奶:</p><p class="ql-block">携儿带女,黄河驮水,一砖一木,含辛茹苦</p><p class="ql-block">燕衔窠泥,南山铸土,一石一瓦,艰苦卓绝</p><p class="ql-block">横批是:可歌可泣</p> <p class="ql-block">我的慈祥的老祖母,在她老人家垂暮之年,还回到故乡老宅,经常悄悄地亲手合泥调浆,亲手抹泥上墙,一点一点修补经年失修的老房子。她老人家是怎样回忆着遥远的年轻时光啊?我们谁也不知道……</p> 祖宅,温馨又寂寞 <p class="ql-block">新居落成,二叔(1934年)和三叔(1937年)出生于兹。</p><p class="ql-block">上世纪30年代末,老祖父出门经商不归,长眠于甘肃酒泉。乃是我老刘家百年来之大悲痛……</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四十年代,我父亲也离开家,曾在兰州西宁临夏各地求学。在西宁上初中的几年,每个寒暑假,都步行往返西宁循化。</p> <p class="ql-block">▲老父亲耄耋之年,回到母校,抚今追昔</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之一:春华秋实</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之一:凉爽夏夜</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之一:安详宁静</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之一:我们喝茶,小侄子玩耍</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一辈姐弟四位,在1940年代后期,长大成人,全都迁居到西宁学习、参加工作。</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之一:父母的休闲时光</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之一:父母和我</p> <p class="ql-block">我的这一辈,兄妹十人,如今生活在祖国的七座、外国的一座城市里。至于我辈的下一代,早已分散居住在祖国各地和遥远的西半球了。</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之一:在老家学会使用铁锨</p> <p class="ql-block">我家在黄河岸畔的祖宅,利用率很低。</p><p class="ql-block">九十年来,只有我的奶奶和她老人家的4个儿女(我姑姑、我父亲、我二叔、我三叔,大约从1933年到1949年,在热土之上,自己的家宅中,住了十几年。</p><p class="ql-block">而其余在黄河岸边积石城墙下,悠悠七十多年的时空,我的老家祖宅,静静空置或请亲朋好友使用(我家分文不取)。</p>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