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四位老人,就是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四位老人已相继故去,奶奶离世最早,距今已有近二十年,姥姥离世最晚,距今也已有四年了。人到中年爱怀旧,时常想起儿时沐浴在他们慈爱的光芒中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这么多年,他们四人不曾有一位进入我的梦境,但我并不感到奇怪。依稀记得儿时大家(记得有哥哥、姑姑)在奶奶炕头轮着讲故事,不知谁开始讲起鬼故事,我内心又害怕,又想听。这时奶奶在旁边插了一句话:“你们放心,我死了以后绝不扰搅(蔚县人读“咬嚼”)你们。”这个场景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我坚信他们是怕打扰我生活,才不肯入我梦中。</p> <p class="ql-block"> 我太爷爷、爷爷两代人都靠种地兼做小本生意养家糊口。爷爷忠厚、老实,奶奶比爷爷大三岁,遇事有主见,善长处理人际关系,尤其善长表达,说出的话能准确表达心中所想,我印象中家中大事小情都由奶奶做主,两人靠勤劳双手养大六个儿女。</p> <p class="ql-block"> 爷爷家在旧县医院(据说过去是县衙门)旁边的一处三进大院的最里院。旧的屋檐、旧的瓦垄、旧的门窗、旧的墙头,但这破旧的院子里却有成堆的以红黄二色为主的煮饭花、青翠的爬满绳子直通屋檐的豆角秧、串满整个夏天的南瓜藤、吐了深红色须子的玉米,在夕阳的映射下泛着柔光,奶奶正在厨房里做晚饭,熬红豆稀粥——这就是我一想起那个装满我整个童年的院子,经常出现在我脑海中的温暖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记得上初中后,去奶奶家次数少了,有一个周日,与小伙伴玩耍竟忘了中午回家吃饭的时间,怕母亲责备,只好去奶奶家了。走到大门口时,我又颇为犹豫,一是去的次数少了,有些生疏,二是奶奶有时对我们也很是严厉的,但咕噜响的肚子催我迈步走了进去。</p><p class="ql-block"> 奶奶见我来了,很是高兴,嘴里叫着“爱虎子(奶奶对我的爱称)来了”,连忙问我吃了饭没,我不知该怎样回答,只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见我这般情形赶忙拉我到厨房,桌上有个笸箩,她掀起上面的白布,里面放满了大个的肉包子。她用筷子给我夹了一盘包子,又倒了一杯水放到我旁边,笑着看着我吃。至今想起这顿包子,溢满嘴角的肉香仍在脑海飘散。</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奶奶问我从哪儿来,我不敢隐瞒,把玩耍忘时,没及时回家,怕母亲责备的事向她说了。奶奶说:“爱虎子,你妈责备你,是爱你,担心你呀!一会赶快回家,免得她着急。”接着又正色说,“爸妈说你,你不要厌烦。世上只有这两个人最爱你,没有第三个。奶奶也爱你,但奶奶的爱是负不了责任的爱,你爸妈的爱是对你负责任的爱。”没文化的奶奶时常说一些很有哲理的话。</p> <p class="ql-block"> 印象中的奶奶严慈相间,印象中的爷爷只剩下慈爱了,每天他只是按照奶奶的吩咐做自己份内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上小学时,放学路过爷爷摆的山货摊子,他时常拦下我,塞给我一些零食。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给了我多少幸福时光!慈祥、和谒的爷爷!</p> <p class="ql-block"> 爷爷奶奶住在县城,而我的姥姥姥爷住在距县城有四十多里地的一个叫北留庄的村子。这里有古朴的堡门楼、神秘的庙宇、清澈的山泉、蜿蜒的壶流河、成片的庄稼地……每到暑假我便与表弟、表妹在这里捕鱼,捉鸟,抓蚂蚱,逮蛐蛐……这里真是我们儿时的乐园,它留下了我们兄弟姊妹多少快乐的童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 姥姥家在进堡门后左转的巷子里,古书上说闾左为平民,确实如此,北留庄从建筑上看左边为普通农家,右边是地主的大院子。姥姥家院子虽然普通,但每到夏季院里种满蕃茄、辣椒、黄瓜等名种蔬菜,又有两棵杏树、一棵李树、几株西蕃莲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姥爷爱土地,勤劳作,他去世的前一年还把院子种得满满的。</p> <p class="ql-block"> 我姥爷年轻时也曾出外谋生,回乡后在粮库的油房榨油,退休后成了纯粹的农民,他一辈子勤劳、节俭、倔强,姥姥很年轻就嫁给了姥爷,她孝顺公婆,与人为善,一双巧手善做女工。</p> <p class="ql-block"> “东风乍冷杨柳残,长夜凄凄浸骨寒。晨闻噩耗竟未信,伤绝痛泪透衣衫。新纳棉鞋儿时暖,甜菜红豆梦里甜。归享天国且安好,慈容永留儿孙间。”这是我听闻姥姥去世消息后,写的一首小诗。是的,印象里姥姥永远是那么温暖、慈祥,我和哥哥小时过冬的棉鞋是姥姥亲手做的,每年我家拆洗被子,做棉衣、棉裤也是姥姥来我家和妈妈一起做。</p><p class="ql-block"> 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父母因为我作业写得不好严厉批评我,姥姥看不下去了,说:“孩子𣎴会念书,非得让念吗?”这一句话,给了年幼的我莫大的慰藉,我知道这是姥姥怕我受委屈。</p> <p class="ql-block"> 我的姥爷耿介而倔强,我们有时真有点怕他。</p><p class="ql-block"> 记得一年暑假我和姨姨家表弟相约一起住姥姥家,我们到堡后的后湾去玩,回家时看到一块菜地旁有几株高高的漂亮植物,我们一时兴起挖了起来,挖出来一看是洋姜(有的地方叫鬼子姜),我们非常高兴,没想到这地方有野生的洋姜,这下可以回家做泡菜了,于是把这几株全挖出来带回了家。原以为姥爷会夸我们几句,没想到姥爷的眼晴瞪得像铜铃,“你们这是从哪挖的?”“菜地旁边的野地里,应该是野的。”“野地里的就是野的?那是人家在菜地旁洒点种子,不占菜地,还能收点洋姜来腌菜,快给人送回去。”我们只能乖乘送回去,又埋在了土里。</p><p class="ql-block"> 一辈子在土地上浑酒汗水的人最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不能不劳而获去占别人便宜,是姥爷一辈子人生信条。</p> <p class="ql-block"> 记忆深处 与老人们一幕一幕相处的场景,犹如泛黄的老照片,虽然久远却也清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我的四位老人都已作古,但他们对我的爱永藏我心底。</p><p class="ql-block"> 祝愿他们在天堂安息,也希望我们珍惜当下,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