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肾精健脾养胃食疗汤 熟地山药汤

向日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寒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代 邵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从诗的字面,便能感受到那凛冽的寒冷。连说一句话,都显得那么费劲。大寒,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什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p><p class="ql-block"> <b>大寒</b>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更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没有小寒冷;但是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的时候则是在大寒节气。 </p><p class="ql-block"> 自立冬开始进入冬季,包含六个节气,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冬天万物凋零、失去生机,此时人体的阳气也与自然界的阳气一样渐渐收藏于内。因此在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p> <p class="ql-block">  寒冷的冬天,气温转冷,这时身体机能减弱,阳气不足。<u>冬季的养生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是生活起居、精神调养和饮食调养。</u></p><p class="ql-block"><b> 生活起居:</b>要养精蓄锐,使阳气内藏。人体的阳气就好比太阳,赋予了自然界阳光和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而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冬季起居注意“养藏“。</p><p class="ql-block"><b> 精神调养:</b>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也就是保持精神情绪的宁静,避免烦扰妄动,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p><p class="ql-block"><b> 饮食调养:</b>古人讲究冬季的饮食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其实,就是天气寒冷,容易受寒着凉,所以要少吃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要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同时注意不能引起燥热,因而多吃新鲜蔬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当然,需要关注肠胃功能,如果不好,先要把肠胃调节好再进补,否则加重肠胃负担。</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充分反映了历朝历代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如何通过饮食助力养生,黄帝内经早有理论精髓,中医在此基础上指出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所以应该<b>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养护我们的主要器官: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皆需养脾胃。 </b></p> <p class="ql-block">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之功能,所以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冬季肾脏机能正常,可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引发疾病。所以,冬季要重视对肾脏的保养。</p><p class="ql-block">  冬天补肾不仅是为当下养精蓄锐,更是为来年的春天做好充分的准备。春天是生机勃发的季节,此时肝木上升,如果肾水消耗得太多,则会发生补充不足而消耗过多,没有办法滋养肝木,就会向着阴虚方向发展。肾水消耗得太多,本来就有点阴虚的人,这时候不舒服的地方就会被放大:一到下午,整个人都没精神,集中不了注意力;脸上红红的,看着似乎气色很好;总觉得口干,喉咙也不舒服,感觉自己“上火”了;手上热热的,但脚上或是膝盖却冷得很。这个时候若是能注意到身体发出的信号,就可做好调整及补充。</p> <p class="ql-block">  肾乃先天之本,脾乃后天之本,先天温养激发后天,后天补充培育先天。今天介绍的这款<b>熟地山药汤,不仅能滋补肾精,还能健脾养胃,可谓一举两得。</b>仔细看一下其中食材:熟地、怀山药、猪脊椎骨、枸杞子、麦冬、新会陈皮、肉桂。熟地补肝肾滋阴血,有填精益髓的功效,怀山药大补肺脾肾三脏之阴,猪脊骨中有骨髓,三者一起炖,从根本上补肾。<u>日常保健,每周煲汤一次食用即可。</u></p> <b>食材大揭秘:</b><div><b><br></b></div> <p class="ql-block"><b>熟地黄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地黄 草部 隰草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地黄又名芐、芑、地髓。《日华子诸家本草》记载:生地黄可以用水浸的方法来检验,浮在水面的称为天黄,半浮半沉的称为人黄,沉的称为地黄。入药用以沉的为佳,半沉的次之,浮的不堪用。</p><p class="ql-block"> 地黄经过加工炮制方式不同以三种药性入药,分为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因炮制不同,故功效不同。本汤品中用的是熟地黄。</p><p class="ql-block"> 熟地黄味甘,微苦,性微温,无毒。归肝、肾经。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古时各大医家及著作对地黄有诸多论述。张元素说,熟地黄补肾,血衰者须用之,又脐下痛,属肾经,非熟地黄不能除,乃通肾之药也。</p><p class="ql-block"> 李东垣说, 生地黄,治手足心热及心热,能益肾水而治血,脉洪实者宜此。若脉虚,则宜熟地黄。地黄假火力蒸,故能补肾中元气。</p><p class="ql-block"> 张景岳说,“形体之本在精血,熟地至静之性,以至甘至厚之味,实精血形成中第一纯厚之药。” 张景岳用熟地黄填补精血,所治病患极广,诸如外感表证、呕吐、水气、肿胀等等,此均为历代医家用熟地黄有所避忌者。然张景岳因其善用熟地黄,被称为“张熟地”。</p><p class="ql-block"> 《纲目》中记载: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日,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p><p class="ql-block"> 《本草从新》中记载: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闭,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p><p class="ql-block"> 熟地所含的地黄多糖b参与维持机体稳定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熟地黄能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加快造血干细胞和骨髓红系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熟地黄能改善阴虚症状,调节异常的甲状腺激素状态。同时也能抑制肝脏出血性坏死病灶和单纯性坏死,缓解高脂肪食物所引起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等,能抑制血栓生成。熟地黄还有镇静、利尿等作用。虽然熟地黄营养丰富,但因熟地黄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炒仁等同用,防止粘腻碍胃。而且在服用时萝卜、葱白、韭白、薤白均不可食用。</p> <p class="ql-block"><b>怀山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山药 菜部 柔滑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药又名薯蓣、土薯、山薯、山芋、玉延。</p><p class="ql-block"> 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因宗讳“署“,便改为山药,于是全失本名。</p><p class="ql-block"> 山药味甘、性温、平,无毒,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山药性味甘平,能补脾益气,滋养脾阴。多用于脾气虚弱或气阴两虚,消瘦乏力,食少,便溏。比如源于《和剂方局》的参苓白术散,山药作为配合人参、白术的辅助药,可治脾虚食少便溏。</p><p class="ql-block"> 除了补脾,山药还可补肺气,并能滋肺阴。虽然力量较为缓和,但是对肺脾气阴都虚弱的人而言,补土有助于生金。</p><p class="ql-block"> 另,山药还可以补肾气,同时能滋养肾阴,对于肾脾都虚弱的人群,补后天也有助于充养先天,也就是补脾也起到养肾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猪脊椎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补肾滋阴、养血润燥。猪脊骨用于煲汤,具有较好的滋补作用,从秋季到冬季,人们都处于燥中,所以用猪脊骨煲汤是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润燥,对提高体质也有好处。</p> <p class="ql-block"><b>枸杞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枸杞 木部 灌木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枸杞也称为枸棘、苦杞、天精、羊乳、地骨、甜菜、地铺、地仙、却暑、西王母杖、仙人杖。</p><p class="ql-block"> 枸杞味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肾、润肺,补肝,名目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本草经疏》中记载,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日之上品。昔人多谓其能生精益气,除阴虚内热明目者。盖热退则明生,阴生则精血自长,肝开窍于目,黑水神光属肾,二脏之阴气增益,则目自明矣。枸杞虽为益阴除热之上药,若病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须先治其脾胃,俟泄泻已止,乃可用之。即用,尚须同山药、莲肉、车前、茯苓相兼,则无润肠之患矣。</p><p class="ql-block"> 《本草正》说,枸杞,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虽谚云离家千里,勿食枸杞,不过谓其助阳耳,似亦未必然也,此物为助阳而无动性,故用之助熟地最妙。其功则明耳目,添精固髓,健骨强筋,善补劳伤,尤止消渴,真阴虚而脐腹疼痛不止者,多用神效。</p><p class="ql-block"> 从成分进一步了解枸杞子。主要成份:枸杞子含甜菜碱,阿托品,天仙子胺。</p><p class="ql-block"><u>枸杞多糖:</u>枸杞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是枸杞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现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枸杞多糖具有促进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疲劳、抗辐射、保肝、生殖功能保护和改善等作用。</p><p class="ql-block"><u>甜菜碱:</u>在化学结构上与氨基酸相似,属于季胺碱类物质。甜菜碱是枸杞果、叶、柄中主要的生物碱之一。枸杞对脂质代谢或抗脂肪肝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所含的甜菜碱引起的,它在体内起甲基供应体的作用。</p><p class="ql-block"><u>枸杞色素:</u>枸杞色素是存在于枸杞浆果中的各类呈色物质,是枸杞籽的重要生理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其他有色物质。枸杞所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则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很多研究已经证明枸杞籽色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预防和抑制肿瘤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胡萝卜素是枸杞色素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作为维生素A的合成前体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p> <p class="ql-block"><b>麦冬</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麦冬 草部 隰草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麦冬又称为于禹韭、禹余粮、忍冬、忍凌、不死药、阶前草。李时珍说,此草根似麦而有须,其叶如韭,冬季不凋,故名。</p><p class="ql-block"> 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胃、肺、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因麦冬味甘柔润,性偏苦寒,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清胃热。被广泛用于胃阴虚有热之舌干口渴,胃脘疼痛,饥不欲食,呕逆,大便干结等症。也可用于滋养肺阴,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鼻燥咽干,干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哑等症。</p><p class="ql-block">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麦冬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p><p class="ql-block"> 现代研究从成分方面进一步了解,麦冬主要含沿阶草苷、甾体皂苷、生物碱、谷甾醇、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另外,麦冬有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作用,尤其对增进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 </p><p class="ql-block"> 需要注意的是,麦冬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否则可能生痰生湿,适得其反。另外,麦冬并非人人适合,脾胃虚寒、感冒的人,最好不要随便食用麦冬,否则会加重病情。 </p> <p class="ql-block"><b>陈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陈皮 芸香科 柑橘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皮又称橘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p><p class="ql-block"> 陈皮性味辛、苦、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因陈皮辛行温通,所以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的功效;又因其苦温而燥,所以寒湿阻中之气滞最适宜。可以治疗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现代研究认为,陈皮有促进消化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它当中含有挥发油、橙皮甙等成分,可温和刺激胃肠道,加快消化液的分泌,同时及时排除肠管内积气,从而提升人的食欲,而且陈皮当中的类柠檬苦素成分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的速度,从而起到促消化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陈皮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为治痰之要药。现代研究同样认为陈皮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因为它当中含有一些天然的消炎成分,可以帮助我们消除肺部以及气管中的炎症,从而稀释痰液,让它更快的排出,不仅如此,它的挥发油成分,还可刺激人体呼吸系统,减少咳嗽的次数。如果平时感觉痰很多,可以准备一些陈皮、生姜、核桃,然后加适量水,煎服,可以起到化痰的效果。有支气管炎的人,平时也可以煎煮陈皮饮用,对改善支气管炎有一定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古代医学认为,因为陈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气机、条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金匮要略》中记载,治疗呕吐、呃逆,常配伍生姜、竹茹。此外,陈皮辛行温通、入肺走胸,而能行气通痹止痛,故能治疗胸痹证。</p><p class="ql-block"> 当然,现在研究进一步发现,陈皮还有一定的降血脂功效,因为它当中含有大量的苷类物质,可以有效预防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同时,陈皮当中的果胶还含有某些低分子物质,可以有效降低人体血脂的含量,所以如果有高血脂的人,平时可以适当吃点陈皮。此外,陈皮还可以辅助治疗冻疮,主要方法就是将新鲜的橘子皮用火烤焦,然后研磨成粉,涂抹在患处,对治疗冻疮有一定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b>肉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肉桂 木部 香木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肉桂性味甘、辛、大热,有小毒。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源的功效,古时医著对肉桂的功效有诸多记载。</p><p class="ql-block"> 《本草汇》说: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气,达子宫而破血堕胎,因为其性剽悍,所以能走能守。若客寒犯肾经,也能冲达而和血气,脉迟在所必用。</p><p class="ql-block"> 《本草求真》记载,肉桂,气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血气之能,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昔人云此体气轻扬,既能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非若附子气味虽辛,复兼微苦,自上达下,止固真阳,而不兼入后天之用耳。</p><p class="ql-block"> 古代中医对肉桂有详细的论述,突出了医用价值。桂皮因含有挥发油而香气馥郁,被用于肉类菜肴祛腥解腻,芳香可口,进而令人食欲大增。同时,当代医学研究发现,在日常饮食中适量添加桂皮,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因年老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桂皮能够重新激活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大大加快葡萄糖的新陈代谢。每天在饮料或流质食物里添加1/4到1匙桂皮粉,对Ⅱ型糖尿病可能起到预防作用。桂皮含苯丙烯酸类化合物,对前列腺增生有治疗作用,而且能增加前列腺组织的血流量,促进局部组织血运的改善。</p> <b>原料:</b><br><br>熟地30g、鲜怀山药1段、猪脊椎骨300g、枸杞子9g、麦冬6g、新会陈皮1-3瓣、肉桂3g。<br><div><br></div><div><b>制作方法及步骤:</b><br><br>1. 把所有的药材清洗干净;<br>2. 新鲜的怀山药洗净后去皮切成小块; <br>3. 将猪脊骨清洗干净后焯水, 去掉血沫和腥气 (也可以放点料酒去腥) ;<br>4. 撇去浮沫;<br>5. 把所有处理好的药材和食材都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5小时;<br>6. 时间到了之后, 加入适量食盐, 即可享用美味又滋补的汤啦。<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