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邮轮行(5)

浪迹天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有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汉萨城市吕贝克,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结束罗斯托克两个小时的走马观花,乘一个多小时的火车,来到这一历史文化名城。</i></b></p> <p class="ql-block">钢架结构的吕贝克火车站,标识设计简单明了。</p> <p class="ql-block">候车室石头底座红砖外墙,古典主义建筑。</p> <p class="ql-block">步出车站,沿着进城的马路东行不远,赫赫有名的霍尔斯滕门映入眼帘,它是吕贝克的象征,印在当年50马克的德国钞票上。</p> <p class="ql-block">吕贝克建城于12世纪,13世纪初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自由城邦,14世纪中旬成为汉萨同盟总部所在地,辉煌了两个多世纪。</p> <p class="ql-block">记得荷兰汉莎航空吗?那个汉莎就是这个汉萨。汉萨同盟是由汉堡罗斯托克等城市组成的商业组织,在商贸活动中维护各方利益,打击海盗也是其目的之一。14世纪末,其成员达到160多个。</p> <p class="ql-block">汉萨同盟贸易交往遍及西欧东欧北欧北非中亚地区,在法国葡萄牙西班牙俄罗斯设立贸易处,形成繁荣一时的洲际商圈。城门上的金色大字写着:“对内和谐,对外和平”。</p> <p class="ql-block">14世纪下旬,海盗劫匪猖獗一时,汉萨同盟组织起来武装力量,抗击盗匪,富有成效。汉萨同盟的武装还曾打败海上强国丹麦。这是门前展示的当年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137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四世巡幸吕贝克,赐名“圣城”,自此与罗马威尼斯比萨佛罗伦萨四城齐名。霍尔斯滕门建于1477年,守卫吕贝克城的西面入口。但两座城楼从未发射过一箭一枪。1863年,此城门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市议会以一票之差否决了拆除的建议,使其保留下来,后来又多次维修重建,现为吕贝克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吕贝克古老的盐行,位于Trave河左岸。历史的脚步匆匆,在这些藏有汉萨印记的砖瓦中,你还能看到往日的辉煌吗?</p> <p class="ql-block">过了Trave河,就是这个古色古香的低矮建筑,里边开着现代商品铺。</p> <p class="ql-block">吕贝克城的四周被这个叫做Trave的小河围绕,是座岛城。</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着霍尔斯滕大街向东,过Trave河不远,映入眼帘的是这个红色的酒店,建于20世纪初。</p> <p class="ql-block">一幢现代化的大型建筑矗立在市政厅广场一街角,风格独特时尚。</p> <p class="ql-block">霍尔斯滕大街向北一个街区就是市政厅广场。吕贝克市政厅建于13至15世纪,是德国最美最古老的市政厅之一。</p> <p class="ql-block">正面为文艺复兴式,富丽堂皇,巍峨壮观。</p> <p class="ql-block">整体为砖结构哥特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古色古香的塔亭。</p> <p class="ql-block">走在市政厅一楼的回廊里,就像走入历史的隧道,那是千年铸就的古道,古道上是时光刻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穿过回廊,一座高大宏伟壮观靓丽的教堂展现在眼前,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圣玛丽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建于13世纪,一度成为波罗的海地区教堂的模式。典型的哥特式红砖结构。1942被盟军炸毁,1959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教堂大厅。17世纪著名作曲家和管风琴大师布克斯特霍德,曾在此任管风琴师40余年。音乐大师巴赫青年时,长途跋涉300公里,虔诚前来聆听他的演奏。</p> <p class="ql-block">教堂北面的那条路就是孟街,是一条古老而又演绎出许多故事的著名街路。街北坐落的这座白色楼房,就是德国“红楼梦”的作者托马斯•曼的家。这个巴洛克式建筑始建于1289年,是他的家族19世纪中下旬居住的地方。二战时遭到盟军轰炸,战后重修。</p> <p class="ql-block">1901年,26岁的托马斯•曼写出成名之作《布登勃洛克一家》。小说以一个三代大家族在商海搏击的故事,勾勒出“老子创业、儿子守业、孙子败业”的精彩画卷,其情其景震撼人心,成为19世纪中叶德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布登勃洛克一家》在德国家喻户晓,堪称德国版的红楼梦。小说以这座小楼为中心背景来展开线索,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形象生动,对人物心理分析尤为深刻。现在,这座白色建筑就叫作了“布登勃洛克之家”,成为托马斯•曼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1929年,因《布登勃洛克一家》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此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但小说对当地人率真的描写,对其直言不讳的讽刺,一度引起强烈不满。直到他去世的1955年,吕贝克政府才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p> <p class="ql-block">布登勃洛克之家对面就是圣玛丽教堂。小说对教堂及其牧师、管风琴师等有许多生动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距布登勃洛克之家不远,向北一个街区,有吕贝克出生的另一位名人,1971年获诺贝尔和平奖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遇难者纪念碑敬献花圈。他整理好花圈后突然双膝跪下,这一幕震惊了全世界。这一跪被认为是德国彻底反省战争罪责的代表姿态,促进了德国与波兰等国实现战后和解。(网上图片)</p> <p class="ql-block">沿着步行街北去一个街区再向东拐,吕贝克另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的纪念馆就在不远处。</p> <p class="ql-block">铸钟街21号。这里曾是格拉斯办公的地方,2002年设立为格拉斯纪念馆。1959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铁皮鼓》,对纳粹的社会基础进行认真的探索,对法西斯的罪行进行深刻反思和彻底清算。</p> <p class="ql-block">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铁皮鼓》,1979年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次年又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格拉斯一举闻名天下,199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4月13日,格拉斯在吕贝克逝世。</p> <p class="ql-block">吕贝克市中心的又一个红砖教堂。</p> <p class="ql-block">吕贝克城中心富有韵味的狭窄小巷,处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在结束吕贝克几个小时观光,返程去往火车站的路上,遇到了这尊雕像,他是“铁血宰相”俾斯麦,德意志帝国首任首相。他用武器(铁)和战争(血),发动普奥战争、普法战争,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确立了在欧洲的霸权。而我们刚刚看到的吕贝克,却是一个自由的城邦,与俾斯麦的霸气怎么也对不上号。历史或许就是这个样子吧,不管你愿意不愿意。</p> <p class="ql-block">自由也好,强权也罢,历史的长河就像这Trave河水,慢慢流淌,无声无息,永永远远。</p> <p class="ql-block">吕贝克,在遭到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之下,如今还拥有那么多的古迹,那么多的教堂,那么多的名人故事,真的值得一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