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难题的几个方式

爱心加油站-积极心理学孙老师

现实生活中,如何来回应一些很难回应的问题呢?<br><br>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些场景,那就是对方提出的问题似乎深深地戳痛了自己的某个敏感点,让自己很不痛快。或者在沟通中被人误解、污蔑,感到很不舒适,心情有一些压抑、苦闷是很多人的感受。那这时候,如果你想言之凿凿、逐一批驳是挺好的方法,你可以这么做。<div>既申明了自己的主张,也让自己的能力得以一一体现,也让观众对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例如:怎样回应他人的抹黑,就应该逐一批驳,列举公开的信息,图片说明。</div> 有一部分人选择不正面回应问题,选择让第三方来概述问题的方式,这样可以显得自己跳脱出事外,也没有对对方不利言论进行重述,这就已经是另一个积极的回应形式了。内心里的潜台词是:你复杂的内容表述,听起来真的是有点乱,我也不认可,甚至不想批驳你。我对事情的认识以及希望大家学习了解的内容是这样的,你可以花点时间了解一下再批驳。<br>这个方式的展示有个精彩的片段,在香港一场主题为《探索历史真相——中华根》的新书发布会上,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对一个提问的回应。一开始我会觉得他怎么可以这么孤傲,好像听不懂,好像答不切题,但是后来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回应方式。他人是怎样,你就是怎样来应对他人就可以了。他人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而是试图把讲话者框进自己的思考小圈子里去来验证或者加强他自己的认识,甚至是比较偏执的认识,这就是那个提问者的目的罢了,那你自然不用进入他的圈套。尤其是在一些舆论风向比较个人化的场合,可以用不变的自我来抵御外界的各种质疑、诽谤,这样才不会使得自己的观点被他人引导着走,是非正确任由时间来论定。一段时间后他人是谁无人知,而我是我,依然性格鲜明,被更多的人认可,是否沉淀,是否突出,任由时间来判定。 在民间,解决生活中不愉快的问题,还有个简单不动气的方法叫做“返回去”,就是他人说对你不利的话语,你指责的,谩骂的,你可以不用拉低自己的水平和他对骂,只需要说返回去,那么他发出的言论就归他自己去承担。这个说法没有明确出处,似乎如同在自己面前放一面空的镜子,不利的信息就弹射回去。把自己比作通透的空气,恶言恶语无法来伤害你,这样也就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div><br></div><div>以上内容仅作为记录与探讨的素材,如有不同认识,各持其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