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文化的“活化石”一一追寻军垦前辈的足迹之十 胡友才

高山流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军垦文化的“活化石”</b></p><p class="ql-block">一一追寻军垦前辈的足迹之十 胡友才</p><p class="ql-block"><b>策划丨王新林</b></p><p class="ql-block"><b>文稿整理丨夏国刚</b></p><p class="ql-block"><b>摄影丨许守信 窦红 周海鸥</b></p><p class="ql-block"><b>老照片提供丨胡友才</b></p><p class="ql-block"><b>美篇制作|高山流水</b></p> <p class="ql-block"><b>军垦老连长,</b></p><p class="ql-block"><b>心红志坚强,</b></p><p class="ql-block"><b>戍边七十载,</b></p><p class="ql-block"><b>讲解美名扬。</b></p> <p class="ql-block">  原兵团副政委王崇久称他是“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程立栋说他是“军垦文化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把兵团故事一直讲下去</b></p><p class="ql-block"> 文丨胡友才 </p><p class="ql-block"> 我叫胡友才,今年84岁了,1954年来到兵团,1997年从农八师(现八师)一五二团十连退休。我一直工作生活在兵团。记得刚到连队的时候,我住的是地窝子。我在地窝子里结婚、生子,那时候经常想,什么时候能住上暖和的房子,睡在软软的床上。</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大家干劲很足,我和战友们挥舞着坎土曼,在戈壁荒原上开垦荒地、挖渠引水,将戈壁荒滩改造成为良田。</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的愿望实现了。我和老伴搬进了新楼房,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应有尽有。我生活的石河子市也变成了“公园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处处都有绿树花草。</p> <p class="ql-block">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我在一五二团十连当了10多年连长,见证了连队的变迁,我记录下了连队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我把这些故事讲给很多人听。</p> <p class="ql-block">  从2006年起,我先后购置了电脑、手机,经常借助它们看新闻、写文章。我把军垦故事写成文章,发表在博客、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讲述兵团历史,弘扬兵团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为弘扬“军垦第一连”艰苦创业的精神,八师一五二团投资300多万元,在当年垦荒连队驻地原址上建起了集垦荒陈列区、军垦长廊区、地窝子住宿区、餐饮区、会议中心为一体的军垦文化旅游区。已经退休的我,成了这里的义务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我陆续为上百万名中外游客义务讲述兵团故事和兵团历史6500多场次。</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喜欢听我讲兵团故事,我也乐此不疲,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始终坚守着那颗无私奉献的心。</p> <p class="ql-block">  军垦第一连始建于2002年,位于新疆玛纳斯河西岸的石河子红山脚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五二团境内,集参观、娱乐、休闲为一体,登高可遥望军垦名城石河子新城全貌,此已成为新疆红色旅游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2005年,中央电视台《走天山的女人》剧组将这里作为拍摄基地。搭建的背景道具基地,主要有男兵宿舍、女兵宿舍、公共洞房、露天会场、食堂、马厩、了望塔等设施依然历历在目。现已辟为旅游景点。该剧已在北京电视台等数家媒体公映。</p> <p class="ql-block">  “军垦战士不怕苦,夜以继日垦良田。要想知道兵团创业初期有多难,欢迎你参观军垦第一连。那里有涝坝水、地窝子群,还有石磨和石碾……”</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文物展示区。主要由地窝子遗址、干打垒遗址、涝坝遗址、军垦战士使用过的农机器具及重新恢复整修的连部、合作社等内容构成。每一件文物身上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每一件文物身上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每一件文物身上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每一件文物身上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每一件文物身上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军垦文化的“活化石”一一胡友才</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文|古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他</span>被称为“军垦文化的活化石”,曾被评为“兵团第二届道德模范”和“全国红色旅游先进个人”,他编写的军垦故事和军垦快板数不胜数,他就是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军垦第一连”的金牌宣讲员 ——胡友才,从曾经的一名连长到一名报社的编外记者,再到后来他成为一五二团“军垦第一连”的一名讲解员,如今,83岁高龄的胡有才,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始终坚守着那颗无私奉献、建设兵团的初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2年,胡有才在军垦第一连为南来北往的参观游客宣传讲兵团精神。</p> <p class="ql-block">  “兵团战士老军垦,一颗红心永向党,艰苦奋斗一辈子,无私奉献在边疆。改革开放是国策,兵团精神要发扬,天上不会掉馅饼,美好日子靠人创。兵团精神我来传,退休也要敢担当,改革开放夕阳红,因为心中有信仰。不忘初心想当年,工作越干心欢畅。”这是老军垦胡友才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退休后,一直坚持讲述军垦故事,宣传兵团精神,被当地人誉为“闲不住的老军垦”。</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是八师一五二团退休干部。有60年党龄、60年工作经历,对党无限忠诚。胡友才常说的话是:“生活幸福了,不忘中国共产党,我是共产党员,心中有信仰,时时有担当。”“我是兵团人,兵团是我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  在谈及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时,胡友才的感想就更多了。他常掰着手指对人讲:“改革开放前,我家住的是土块房,家里只有一辆旧自行车和一台晶体管收音机。现在,我家变了样,住的是117平方米的楼房,室内的摆设添了八大件——65英寸的大彩电、智能洗衣机、大冰箱、欧式的大沙发、电脑、电动车、照相机、智能手机,全是国产的。我家里做饭都用天然气,看病还有医保。每月,老两口加起来有8000多元的退休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一切全托共产党的福!”</p> <p class="ql-block">  1997年,胡友才退休了。他对老伴说:“如今生活好了,我也退休了,不能在家闲着,得找点事情做。”老伴说:“你不是想写新闻报道,宣传好人好事吗?你就写呗!”在老伴的支持下,胡友才花了4700元买了一部照相机。从此,胡友才走上了写作道路,传递着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写新闻稿件很认真,白天走村串巷去采访,晚上伏案写文章,写好稿子仔细地装在信封里,贴好邮票寄给报社。了解他的人都会说:“老胡是不知疲倦、不讲报酬的人。”</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常说:“宣传正能量,不能只限于写稿子,还要做点具体工作。”他常去校园里给孩子们讲军垦故事,还志愿加入八师石河子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 十几年如一日,被八师石河子市评为学雷锋模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  2002年,一五二团将上世纪50年代初期垦荒的一个连队遗址重新修复,建成“军垦第一连”,对外开放,选胡友才当园区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  当时没有讲解词,胡友才就自己动手编写,结合亲身经历,一个月内,他编写军垦故事上万字。为确保资料准确性,他走访文克孝、慈佰兴、任凤卓、催光文、王凤元、郭明德、赵建华等上百名老军垦、老领导,在他们的热情帮助下,胡友才完成了讲解词的编写。在以后的讲解中,他又不断丰富完善讲解词,被游客誉为“胡氏讲解法”。经媒体一宣传,找胡友才讲故事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平均每天要讲七八场,最多的一天讲了12场,午饭都没顾得上吃。</p> <p class="ql-block">  一次,胡友才在给游客讲解时,游客看他讲得口干舌燥,就递给他一瓶矿泉水,被他谢绝了。后来大家才知道,胡老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有尿频尿急症状,一喝水就要上厕所。为不耽误给游客讲军垦故事,他宁可一口水不沾,也要坚持到讲解完。</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能吃苦又执着,从石河子市区到军垦第一连大概有17公里的路程,他每天早上骑自行车去,晚上骑自行车回,往返30多公里。为让更多人了解兵团人屯垦戍边的故事,石河子市区各学校、街道、社区,都留下了胡友才的脚步。胡友才宣讲兵团故事,还给自己规定了“四不计较”,即“不计较时间早晚、不计较路途远近、不计较人多人少、不计较有无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  2007年的一天,胡友才病了,发高烧38多摄氏度,躺在医院打着吊针,忽然他的手机响了,说是有从广东来的游客团参观“军垦第一连”,点名要听他讲故事。胡友才不听医生劝阻,拔掉吊针,就要去“军垦第一连”。胡友才的老伴阻拦说:“看你病成这个样子,打完吊针再去不行吗?”“不行!人家从广东来,要听军垦故事,我怎能把人关在门外!”老伴犟不过他,望着他骑自行车的背影,喃喃地说:“他这个人,就是这样。”</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患有青光眼,经手术后,视力虽然有点恢复,但看物还是模糊,写字更难了。困难压不倒硬汉,胡友才一不泄气,二不妥协,勇敢面对困难,他把电脑桌面调得亮亮的,再把要写的字调成二号字,用写字板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克服正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胡友才完成了一篇又一篇军垦故事。他说:“即便我的眼睛一点也看不见了,我还有嘴可以说,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困难没有办法多。”</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讲军垦故事,感动了八方来客。游客中,有一位从台湾来的年近60岁的安姓女士,她听完兵团人的故事,激动地说:“天下还有这么好的军队,这么能吃苦,硬是在戈壁滩上凿出个美丽城市石河子,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人间奇迹!”</p> <p class="ql-block">  有来自北京的游客听完胡友才讲述的兵团故事,动情地说:“没有兵团,就没有新疆的繁荣和稳定,没有兵团人屯垦戍边,誓死保卫边疆,就没有北京人的安逸生活,我要把我家乡的人,分期分批带到新疆来,听您老讲兵团故事。”</p> <p class="ql-block">  “兵团人,爱兵团,与时俱进永向前,永向前!”</p><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22日,博学楼的一间教室里响起了清脆的快板声,石河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军垦第一连老连长胡友才正在为“道路与人生”思政导读公选课上的学生们讲述兵团故事。他充满激情的生动讲解,感染了班级里一颗颗年轻的心灵,也吸引了不少门外路过的学生驻足聆听。</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6日,石河子大学“兵团精神育人——名师思政导航课”开展实践授课,带领同学们来到石河子军垦第一连,军垦第一连老连长胡友才打着快板为同学们讲述着连队一个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军垦故事,感受军垦人的艰辛岁月。</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在讲述军垦故事时,一直坚持“四个不计较”,即不计较时间早晚,随叫随到;不计较路途远近,东到乌鲁木齐市,西到乌苏市、奎屯市,都去;不计较人多人少,一个人也讲,上千人也讲;不计较有没有交通工具接他,自己可以骑自行车去。</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到学校还是去单位、进社区,他都能联系今天的幸福生活讲述军垦故事。“每次讲述军垦故事时我都会反复地讲,幸福生活是创造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胡友才说。</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胡友才(右二)给导游讲述军垦故事。</p> <p class="ql-block">  十几年来,胡友才共义务讲解5630多场次,累计接待中外游客86万人次。他的讲解被誉为“胡氏讲解法”,受到听众和各级领导好评。退休后先后获得荣誉证书100多本,其中有师市、兵团、自治区及国家级的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到陈宇奇第二代军垦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给陈宇奇赠书。他俩都是军垦故事义务宣传员。</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写新闻稿件很认真,白天走村串巷去采访,晚上伏案写文章,写好稿子仔细地装在信封里,贴好邮票寄给报社。了解他的人都会说:“老胡是不知疲倦、不讲报酬的人。”</p> <p class="ql-block">  如师市“道德模范”、兵团“道德模范”“兵团星星火炬奖章”“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全国红色旅游先进个人”“全国学雷锋模范老人”等。胡友才还被师市授予“金口宣讲员” 并颁发证书以资鼓励 。</p> <p class="ql-block">  原兵团副政委王崇久称他是“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程立栋说他是“军垦文化活化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参赞孙宏治称赞他:“军垦老连长,屯垦又戍边,奋斗七十载,大名代代传”。</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说:“这些荣誉都是过去,新的征程就在脚下。我是共产党员,每时每刻都要奋斗,工作没有休息时,心中装着党,迈步有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 <p class="ql-block">  胡友才曾荣获师市2007年度“三自四好、文明健康老干部”称号,2008年被授予152团“优秀党员”、师市“学雷锋十佳老年”称号。</p> <p class="ql-block">  这本《军垦故事集》的第一章就记录着胡友才和军垦第一连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2022年 1月21日, 胡友才(中)和家人在一起翻阅《老连长讲故事》 。</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21日,夏国刚、窦红、周海鸥、许守信一行采访胡友才。</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21日,夏国刚、窦红、周海鸥、许守信一行采访胡友才。</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追寻军垦前辈足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世代传承红色基因</b></p><p class="ql-block"> <b>在2022年下半年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前夕,石河子军垦文化人联谊会王新林会长策划、协调、安排石河子军垦文化人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夏国刚、副秘书长陈才、于新芳、周海鸥、会员陆宏宇、刘庆华、窦 红七人组成一个采访组,深入八师石河子市军垦先辈、劳模先进人物家庭,拍摄一组手机系列美篇,取名《追寻军垦前辈的足迹》,以此纪念和学习为开发建设石河子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军垦先辈和优秀的共产党人。</b></p><p class="ql-block"><b> 石河子军垦文化人联谊会</b></p><p class="ql-block"><b> 2021年11月27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