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览》│拉德芳斯

豆花姥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为中国贸促会驻比利时代表处原副总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2年第1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配图: 豆花姥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巴黎凯旋门西北方向的卫星城~拉德芳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著名的巴黎凯旋门沿着香榭丽舍大街的延长线奔西而去,正前方大拱门方向密集的高楼群与古老的巴黎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格外地引人注目。这就是拉德芳斯商务区,也是欧洲最大的商务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拉德芳斯新凯旋门(大拱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它具有“我的小区”的一切特征:前后加起来我在这个区一共住了3年半——虽然这3年半拉得有点长,头一年与后两年半中间隔了20年。3年半中,我围着“小区”饭后百步走,差不多天天如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拱门露台。(西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小区当然不是寻常的“小区”。从统计数字看,居民只是陪衬,商务才是主题。方圆1.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70多幢写字楼,3000家公司云集,法国20强中的14个和世界50强中的15个都落户于此。18万白领在写字楼里出出进进,居民楼只是其间的点缀。在这里,与商务并列的还有一个主题,那就是旅游——商务性访客据说一年达200万之多。区区2万居民自然就基本被淹没在商海之中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小区”,说它是法国的“陆家嘴”,或者说法国的“曼哈顿”似乎更合适。我是“小区”居民,同时也是步履匆匆身着职业装的若干白领中的一个——多年来我们的办公室都在这里的一座写字楼里,最近才搬离。很多时候我又是比专业人士还敬业的举着相机的游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于是,以住户的接触密度,又以游客的好奇,我不断发现着拉德芳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8月的一个周日上午,阳光格外灿烂。独自闲步,在正对大拱门的喷水池前停下观赏,感觉那是一幕水上芭蕾正在上演。周末的拉德芳斯,像是在唱“空城计”,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个位数游客。虽然观众寥寥,但“演员们”还是动作到位,情绪饱满,时而三五支水柱低吟轻舞,时而所有水柱冲天齐放。齐放的那一刻,形成一道又高又浓重的水幕,把前方的大拱门遮掩得几乎看不见了,气势宏大,蔚为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齐放的那一刻,形成一道又高又浓重的水幕,把前方的大拱门遮掩得几乎看不见8月的一个周日上午,阳光格外灿烂。独自闲步,在正对大拱门的喷水池前停下观赏,感觉那是一幕水上芭蕾正在上演。周末的拉德芳斯,像是在唱“空城计”,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个位数游客。虽然观众寥寥,但“演员们”还是动作到位,情绪饱满,时而三五支水柱低吟轻舞,时而所有水柱冲天齐放。齐放的那一刻,形成一道又高又浓重的水幕,把前方的大拱门遮掩得几乎看不见了,气势宏大,蔚为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突然间,一道彩虹出现在水幕的下方。完整的半圆,清晰的五彩,小巧而精致,几乎贴着地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喷水由大而小,那道彩虹就倏忽消失了。喷水由小而大水幕再现,彩虹就又回来了,时隐时现。在它逃离之前,我抢拍下来那道清晰的彩虹,顿时很有成就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语的彩虹“l’arc-en-ciel”由三个独立的单词组合而成,三个词拆开分别意为“拱门”“位于”“天上”。有朋友看了我抢拍的照片,用法语打趣说:“‘天上的拱门’应该在天上呀,‘天上的拱门’怎么在地上呢?”还有朋友说:“看见这么不寻常的彩虹,你是不是要交好运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9月初的巴黎,晚上8点多,夜幕已罩了下来。站在喷水池边,向着大拱门方向望去,昼夜交替之际,大拱门仍挂着淡淡的红晕,但已不再是夏日的绚丽,不再是浓墨重彩的油画,而是三两笔浅红浅蓝,更像是一幅清新润泽的水彩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眼前的水池静静的,却映出拉德芳斯夜的灵动,水中有挂着红晕的大拱门,有楼群泛出的流光溢彩。繁与简,方与圆,天与地,光与影,静与动,空旷与密集,黑暗与明丽,拉德芳斯的夜,如梦如幻,如醉如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说水池中的彩虹小奇观是被我偶尔撞见的,那么晚霞满天的大拱门,则是夏日几乎每个晚上都会出现的绚丽景致,别样地让人心动。那些日子,我天天晚上都要准时赴约,天天相见天天乐此不疲天天带着某种期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拉德芳斯的有趣,部分缘于它的超强节奏律动,让你看到它截然不同的景观,感受它变化多端的气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个区域工作的18万白领,一年200万游客,来则全来,去又都去,仿佛潮涨潮退,白天涨晚上退,平日涨周末退,太阳出来的时候到处都是晒太阳的男女老少,一时间让人疑惑这么多人是从哪里钻出来的,怎么没太阳的时候他们踪影全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每一年,将拉德芳斯从漫长的冬季蛰伏中唤醒的是三月份在此举办的爵士乐节。舞台、歌手、高亢的乐声、闻歌起舞的台下观众、围坐在草坪上边听音乐边野餐的大人和小孩。春的气息伴随着欢声笑语荡漾在拉德芳斯。  每一年,将拉德芳斯从漫长的冬季蛰伏中唤醒的是三月份在此举办的爵士乐节。舞台、歌手、高亢的乐声、闻歌起舞的台下观众、围坐在草坪上边听音乐边野餐的大人和小孩。春的气息伴随着欢声笑语荡漾在拉德芳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夏季七八月度假对法国人来说是硬道理。没有放不下的事,没有不度假的人。某一天散步过来,我惊喜地发现这里被布置成了夏令营,有躺椅、座椅,有棋类、球类,一切都是免费的。显然,这是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度假的人们准备的,当然在此地多有出入的游客们共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贝壳形状的CNIT大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冬天圣诞前后,大拱门下有一个圣诞市场,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庙会,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由于这里不是居民聚居区也不是巴黎人气最旺的旅游景点,所以圣诞市场开始得晚结束得早,而繁华地段的香街市场持续时间就长多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去拉德芳斯走一趟,就会让人更加认识到法国真不愧是艺术的国度。整个区域有60多座艺术巨作,均出自名人之手,与区域建筑和设施巧妙地融为一体。难怪在维基百科的词条中,拉德芳斯被誉为“露天现代艺术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徜徉在拉德芳斯,那些巨型而色彩艳丽的雕塑总是最先吸引住人们的目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对拉德芳斯最早的印象就是那两座五彩的直指天空的雕塑——并不懂那代表什么,只觉得样子奇怪又特别——不规则的圆锥上顶着似乎带眼睛的圆头和扁横条。上网查,原来这是“两个梦幻般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导游带游客参观一座迥异于整个区域现代风的传统雕塑作品,我出于好奇快步加入其中。原来拉德芳斯所在区域曾是巴黎西郊的无名高地,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巴黎沦陷,部分法军退守此地顽强抵抗。战后,为纪念阵亡的将士,在此竖起这座名为《保卫巴黎》的雕塑。上世纪中期此区域被开发,就以这座雕塑的名字命名为“拉德芳斯”(法语“保卫”一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到位于大贝壳形状的CNIT大厦背后的拇指雕塑下,不由得想到,人类是多么拉德芳斯的有趣,部分缘于它的超强节奏律动,让你看到它截然不同的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广场另一端与此遥相对望的巨大的红色雕塑,作品名叫“大蜘蛛”,非常醒目。在以灰黑白为主色调的写字楼群边上,它的存在,瞬间提亮了这个区域的色彩和活跃度。或许这就是它要诠释的主题:生命?色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1点是写字楼的工休时间,如果在这时穿越拉德芳斯,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区域的生机与活力。成群的俊男靓女,端着咖啡和快餐,坐在石阶上、水池旁,边晒太阳边聊天边进餐。时常会有两个西装男踩着踏板从身边飞驰而过,给人的感觉有点奇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行为艺术家,也是常在此地遇到的一个群体。看他们摆出各种各样的照相姿势,心想这么富有现代艺术气息的地方要是看不到行为艺术倒反而觉得有些不正常了。我看过一个以拉德芳斯景观为主题的摄影展,其中展出的多幅图片,摄影师要表达的就是行为艺术与景点结合的视觉效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里我经常撞见身手不凡的各路高手,每每引得我驻足观看。通常是一些小青年,三五个结伴,借助区域内的公共户外设施,玩转十八般武艺。比如被他们当作平衡木或者跳箱的设施,平常是白领工休时放咖啡的台子;又比如台阶旁细细的扶手,但见那个小男孩正踩着滑板飞跃其上倏地又滑下来,看得我瞠目结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住处所在的下拉德芳斯往上拉德芳斯去,两边各有一排矮树丛。常见在此处频繁出入的各种猫咪。它们总是东张西望的,注意力并不在行人身上,而是警惕或防范着别的什么,而且行色匆匆,好像随时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每每看到它们煞有介事的模样,我就会想,世上万物真是各有各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竞争,猫的世界里有它的朋友和敌人,人与猫各自忙乎着自己的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多次遇到来拍婚纱照的新人,但是从不敢贸然地将相机对准他们。这天看到一对,不知为什么就觉得可以亲近,于是走上前去轻声问:可以为你们拍一张照片吗?他们微笑着欣然应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对幸福的新人成全了我,让我的拉德芳斯发现之旅更加圆满。我相信,我这样一个路人的祝福也会增加他们新婚的快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