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座落于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某村里的"汲古斋”,他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年,即1767年),至今已是近255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听奶奶讲,他可是我们祖上的一位"学士”公建造的。学士公是一个遗腹儿,其母节道守义格守贞节,独自苦撑家庭,发奋再苦再累也要培养孩子成才。终于孩子不辜负母之所望。在克艰清修,发奋读书后,考上皇榜二甲份名内的功名。后在翰林院仼职,官至四品、学士。</p><p class="ql-block">此事感动乾隆皇帝,为表彰其母,下旨给予建造"节义亭"。节义亭就建在后来建的"汲古斋"的东边大道旁,与汲古斋只有一墙之隔。亭上的中央处镶嵌"节义亭"牌匾。</p><p class="ql-block">为激励后人重视学习,积极向上弘扬中华文化,学士公也在紧挨节义亭的西边处建造了"汲古斋",占地近3000平方米,给予后人学习创造良好条件。</p><p class="ql-block">"汲古斋"牌匾上的书法,是请当时榜眼(本是状元),是赫赫有名的浙江余姚"诸重光"老先生亲笔。</p><p class="ql-block">祖上努力弘扬中华文化,凸现知识重要性。后来又有二代人考上学士,实现三代人都是学士。受其前人影响熏陶,近年来我们这个只有三百多人的村,也出现了几人硕士博士。尤其还有一人是国家名牌大学的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p><p class="ql-block">可惜如今的“节义亭”以无迹可循,仅存的“汲古斋”也是人是物非,也无人知晓他的历史由来,成了藏污纳垢被人抛弃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汲古斋”的石门框架尚在,“汲古斋”的石牌匾曾被抬河边作它用,历经沧桑于近年才对他重视,挖回并保存起来。风吹日晒雨淋的石门框依然屹立着,显得有些破旧苍老,期望着人们的新看待,诉说着他的曾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浙江余姚诸重光老先生亲笔《汲古斋》书法,笔力十足!</p> <p class="ql-block">仅存的“汲古斋”大门石框。</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汲古斋》的遗址,藏污纳垢,不堪入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