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2年元月以来,郑州新冠疫情像瘟神一样肆虐蔓延。我所居住的豫丰街九号院西区,据说发现了一个新冠确诊病例。稍不留神,平日熙熙攘攘的小区,瞬间车停人稀,成了封控区。<br><br>唯一的东西两侧大门通道,顷刻用铁皮封闭。出了状况的34号楼,享受特殊待遇,更是将整栋楼包围起来,不得出入,似乎成了和外界绝缘的堡垒。 <br><br>在此生活几十年,这种情景我还是第一次所见。(严重程度远超2003年非典)我想,即封之,则安之。为了全体居民的安全,防疫封控理所当然,迟早会有解封的那一天。</h3> <h3>然而,虽说身处封控区,还是有行走的自由。但可恶的病毒看不见、摸不着,谁知道它会何时找上门来?纵使神色坦然,休闲散步,心中也是忐忑不安。<br> <br>想上班的出不去,只能电话告知,望墙兴叹;不想上班的,正好有了充足的理由。而每天无所事事的退休老人们,一切照旧,无所谓封控不封控,自由不自由。 <br><br>而是否自由,都是相对而言。为了大多数人的自由,暂时牺牲个人的小自由。失去小自由,是为了大多数人的自由。 <br><br>如果有人说落实防控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可以把钟南山先生的一段话告诉他:“我们需要的是集体的自由,社会的自由,国家的自由,只有有了这些自由才会有个人自由”。</h3> <h3>每天做核酸检测,成了封控区居民的必修课。<br><br>封控区的人们,从元月十一日开始,核酸检测,一人一管,每天一检。为了筛查不漏检一人,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广大志願者,付出了难以想像的艰辛。社区居民响应防疫安排,积极配合,彰显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br><br>天还未亮,流动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大家抓紧起床,做核酸检测了。”寂静夜色下的声音传至很远,每户的灯光也逐渐亮起,小院顿时有了生机。<br> <br>因为天气寒冷和疫情,我早已停止了早起晨练。但催人的喊声,还是要匆匆起床。一会儿,楼道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白衣天使早已严阵以待。她们要到封控楼内逐户上门检测,比我们起的更早,工作更危险、更辛苦。明亮的灯光下,闪烁着勇敢的逆行者、可敬的“大白”身影。</h3> <h3>每日在家,闲得无聊。瞧手机、看电视,成为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每日的疫情报道、防疫通报,加之感染者行踪流调,防控知识和提醒,成了我每天必须浏览的头条。<br><br>微信群里,既使远隔千山万水,亲们和朋友们之间每天温馨的问候和祝福,在寒冷的冬季,犹如一股暖流,滋润你我的心田。在遭遇困难时刻,感觉人间温情是那么美好。而一些调侃逗乐的小段子,更给郁闷的心情带来了开心的一笑。 <br><br>因为疫情,虽然亲友和朋友少了许多来往和团聚,但贴心的问候和真诚的祝福从未间断。人间温情,在疫情横行的日子里,得到了充分的弘扬和体现。 <br><br>社区居民微信群里,信息交流如潮。有社区工作人员和志願者的及时通知和提醒;有家住外地急盼回家焦急的问询;有遇到困难者急切的求助;有热心邻里真诚的指点和帮衬。是那么亲切,那么和谐、那么感人,虽然不乏也有不满和报怨,但最重要的,是彼此包容,彼此理解。</h3> <h3>居民买菜购物,视防控疫情,考虑的也很周全、也很方便。在小区门口铁栅栏外面路边处,各种时令蔬菜和水果,应有尽有。虽然比平时稍有涨价,但顶着寒风个中辛苦,并不离谱。<br><br>此刻的小家最温馨。平日散多聚少的,有了更多团聚的日子;平时很少进厨房的,有了施展才艺的机会。寻乐爱好的人们,在家品品好茶,喝点小酒,看看喜欢的书,拿起挥毫的笔……平时很少看的电视剧,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了生计上班日夜而奔波,如今有了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br><br>俗话说,进门居家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封控的日子里,我总结为居家七个字:检(核酸检测)、玩(玩手机)、看(看电视)、吃(吃美食)、睡(白天休息)、思(思念朋友)、闲(闲得无聊)。</h3> <h3>随着防控效果的不断显现,许多小区陆续获得解封,这个消息令人欣慰,令人振奋。虽然我们小区暂时还未解封,但曙光已经向我们招手。2022春节即将到来,期盼大家走出家门,过个好年。<br> <br>中国,充满大国责任和担当。我们生长在这个国度里,感到幸运和自豪。 <br><br>郑州,一座充满温度的城市。 <br><br>此时,外面雪花飘飘,一片洁白。一切会更好,瑞雪兆丰年。 <br> 2022.1.2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