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直想写篇纪念外公的文章,可惜手头资料太少迟迟未敢动笔。今年恰逢外公诞辰140周年,辛亥革命110周年。前几天又接到大表哥德庚发来的信息,湖北鄂州老家为彰显外公张肖鹄(字祝南),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和一生致力于改变葛华地区面貌所做的贡献,将一条新修的马路命名为“肖鹄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欣怡之情无以言表,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让我坐了下来,去追随他老人家的脚步,走进他的心路历程……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首先感谢德庚表哥力促出版的《峭谷诗稿》,这本《诗稿》通过详实而浪漫的文笔记录了外公丰富曲折,波澜壮阔的一生,为我读懂外公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史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历尽艰辛思报国 含辛茹苦育后人(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扁舟出樊口 浩荡见江流</span></p> <p class="ql-block"> 外公出生在湖北鄂州葛店墩子塘村一个贫寒的家庭,三岁丧父,全靠母亲耕织为生。</p> <p class="ql-block"> 生活的艰辛让他从幼年时期就开始了人生历练。外公祖上家学渊源,祖父是清朝“以军功保举五品衔赏戴蓝翎”官员,父亲也是个读书人“母尝告我父咯血,病危苦学锲不舍”只是因病英年早逝留下遗憾。外公少时机灵聪慧,深得教私塾的叔祖喜爱,于是把他带到武昌私塾馆,边做书童边读书。外公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还起早贪黑,帮着料理学馆事务,深得大家赏识。</p> <p class="ql-block"> 上苍总会眷顾勤奋的人,十六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县试便一举考得童生资格。“扁舟出樊口,浩荡见江流。”仿佛看到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傲立船头,敞开胸襟面对烟波浩渺的长江。浩然之气跃然而生!然而也在这一年,因叔公病逝学馆关闭,外公只得回到葛店老家。此时的外公在乡里已是小有名气,于是被聘到一家私塾馆执教蒙童。这样他不仅可以赚钱补贴家用,还可以边执教边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岁那年外公参加院试考取了秀才,“喏个今科小秀才”乡邻的赞誉纷至沓来。然而,上进的人从来不会停下求知的脚步,随后外公进入了当时湖北的公立学堂“寒溪师范”继续求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可能这就是当时外公的求学理念,博取功名可能是他自我鞭策的动力。应该说他小有成功。</p> <p class="ql-block"> “寒溪师范”毕业后,外公又考取了当时赫赫有名的“两湖师范”继续深造。此时的中国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巨变前夜,摇摇欲坠的晚清政府已是朝不保夕。“两湖师范”聚集了湖北的精英,他们阅历丰富,思想活跃。外公与同学诸君组织了“菱湖诗社”,通过诗词抨击时政,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鞭笞腐朽没落的皇权体制。由于外公国学基础扎实,所做诗词常被同学推崇,与同乡朱峙三、刘菊坡一起并称为“鄂城三杰”。此时,外公还结识了“兰友”牟鸿勋,通过他的转递阅读到了《民报》,开始接触共和思想,了解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加入了“共进会”,并在同学诸友中宣传革命。“去年今日扬州道,今日羁迟汉水滨。廿年谋越吴其沼,三户亡秦楚有人。”在进步思想的熏陶下,外公初步形成了民主革命的思想理念。可以说,两湖师范求学的五年是外公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五年,过去读书为功名,此时读书求真理。这五年也是外公最为风光的五年,因他思维严谨,品学兼优,为老师和同学所推服。</p> <p class="ql-block"> (笔者家母与二姨、三姨2011年在墩子塘老宅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及我的曾祖母陈氏。外公祖上二十几代都是读书人,太祖曾在朝为官,曾祖母嫁过来时家境还算殷实。曾祖父虽然也是个读书人,但可能是用功过度落下疾病,为治病几乎用去全部家财。外公三岁时曾祖父便撒手人寰,这一年曾祖母年仅25岁。上有双亲下有待字闺中的小姑子再加上一个少不更事的儿子,她一方面要承受着失去丈夫的打击,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待到小姑子出了嫁,为二老送了终,她已是29岁的年龄了。家产业也基本耗尽,除了一幢茅屋几亩薄田,几乎没有任何家产,全靠耕织度日。清贫中曾祖母不忘鞭策儿子刻苦读书,追求上进。可以说外公的成长与曾祖母的教诲是分不开的。当然,外公也十分懂事,“少岁孤贫历坎坷,慈母耕织抚育我。稍长出就外傅读,艰苦节缩资膏火。”体谅母亲的艰辛不易,学习更是十分刻苦。“三更灯火五更鸡,一息尚存志不惰。学励精勤母恩深,昊天罔极泪长洒。不然累代旧书香,坠绪茫茫谁负荷?”。在武昌读私塾和师范求学期间更是省吃俭用,很少伸手向母亲要钱。武昌到墩子塘老家近百里之遥的路程,每次回家全靠步踱,从不乘车。外公成家后对曾祖母更是关心备至,照顾有加。可以说,曾祖母德配孟母,外公孝感动天!曾祖母去世时外公正在安徽颍上县任上,虽然已是民国,外公仍按照旧制,辞官回家丁忧守孝。母子情深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