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盛开了,离过年就不远了

tulip

<p class="ql-block">  记得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冬天的早晨,一个有钱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p> <p class="ql-block">  一个衣衫褴褛在寒风里冻得发抖的乞丐敲开了园门,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p> <p class="ql-block">  等富人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他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接过食物转身离去。</p> <p class="ql-block">  听到乞丐的话,富人小心翼翼地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他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p> <p class="ql-block">  生命最可贵的是懂得欣赏,而不是拥有。纵使最贫穷的人也能闻到梅花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从何时起,每年二月只要人在武汉,我都要去东湖我的梅园赏我的梅花。我拥有全国最大的梅园之一,这是身为武汉人特别引以骄傲的一件事情。</p> <p class="ql-block">  这两张着唐装的照片是2002年春节在梅园拍的,那年唐装盛行。从小到大即使到现在,每年过年我都会为自己准备一套新衣服,我一直觉得这个很重要,后来知道这叫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  因为我的仪式感,我每次与梅花的约会都显得特别隆重。</p> <p class="ql-block">  梅花盛开了,离过年就不远了,正月初二,我会如约与梅老地方见。</p> <p class="ql-block">  喜欢梅花其实是从喜欢腊梅开始,喜欢腊梅当然是从腊梅飘香开始……</p> <p class="ql-block">  华师校园里树林中山坡上,真的经常看到余秋雨散文中形容的"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p> <p class="ql-block">  "光看这枝干,好像早就枯死,只在这里伸展着一个悲怆的历史造型。实在难于想象,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花瓣黄得不夹一丝混浊,轻得没有质地,只剩片片色影,娇怯而透明。"</p> <p class="ql-block">  腊梅的花很多,每一条枝条上都有花,一朵挨着一朵,黄灿灿的,像一根金色的链。我曾摘下两朵想探究竟:什么样的花蕊会散发如此深邃的荡涤人心肺的芳香?</p> <p class="ql-block">  探究无果,正所谓"世上语言无入处,好从天上觅诗来"。</p><p class="ql-block"> “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p> <p class="ql-block">  "寒冷的冬季,百花凋零,独占枝头的梅花成了这个季节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遥看不知雪,为有暗香来。"</p> <p class="ql-block">  在百花之中,中国人偏爱梅花。因为,它的确很美: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孤芳自赏、纯洁无瑕。</p> <p class="ql-block">  像一只骄傲的天鹅屹于冰雪间。"千白丛中一点红"。开得刺眼,开得高傲。</p> <p class="ql-block">  比起娇艳的牡丹、绚丽的月季、清秀的荷花来说,别有一番风味。即使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丽、不如桃花艳丽,但它的确很美,它的美绽放在风雪中,盛开在风雨里。开在没人看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于是当人们饱赏百花之俏丽,走出门外,看到这株傲于风雪之中的红梅,谁能不为它倾倒?谁能不被它征服?谁能不被它别具一格的美丽所吸引呢?</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爱梅花,爱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爱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爱的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p> <p class="ql-block">  当大地终于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春姑娘时,她却静静地消逝,化作脚下泥,只留一抹余香荡漾于天地间。看百花齐放,百鸟齐鸣,看春满大地便欣慰地走了。</p> <p class="ql-block">  于是落红本是无情物,明年冬天再见花。它的一生就像一部充满欢乐与悲愁的乐曲,&nbsp;从飘舞的雪花奏到缤纷的百花。</p> <p class="ql-block">  梅花美,却把美留给了洁白无瑕的天地;梅花香,却又有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辛;梅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p><p class="ql-block"> 梅花,以一抹余红换来春满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