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1——杂谈

红杉树

<h3></h3><h3> 2021年过得真快,还没感觉到做什么事儿就已结束了。</h3><div> </div><div> 这一年印象最深的还是“疫情”,“全运会”固然是头等的大事,“新冠”病毒的两次骚扰,也着实吓坏了西安人,而当郑州暴雨时,西安人还在庆幸、调侃,谁知到了年末“狼”真的来了</div><div><br></div> <h3>  2020.12.31. 那年的最后一天,一切都与昨天一样没有变化,二环上的车辆依然穿梭不息,来来往往,余晖把行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明年”已经走来了</h3> 2021.01.01. 西安为举办“全运会”对街区进行美化,这对年轻的夫妇冒着严寒给社区的围墙做画 2021.01.22. 西安严防死守,防止新冠病毒传入,乘火车到西安来的每一个人,出站时都要进行扫码、查验核酸检测和测量体温 2021.01.22. 回家过年的学生们,终于安全的回到西安 2021.02.04. 铁路社区的帐篷餐馆到了晚上依然宾客满营 2021.02.09. 迎接新年,火车头体育馆门前的广场搭起了彩门,预祝牛年——“牛气冲天” 2021.02.16. 摄影师父子俩用道具玩个小游戏 2021.02.27(正月十三). 每年一次的“牛王大会”在横山县党岔镇如期召开,因疫情受限制,参加活动的腰鼓队和村民,远不如往年热闹 2021.02.27(正月十三)马坊村迎接“牛王”的腰鼓队员,在等“牛王”的空余时间,不忘自拍留影发到网上 2021.02.27. 今年牛王大会的规模不如往年,党岔镇迎“牛王”的仪式 依然按套路进行,不能缩水 2021.03.08. 守卫在电梯口的“兵马俑”也戴上了口罩 2021.04.16. 江苏甪直古镇,来自美院的学生在古镇写生 2021.04.17. 在北方“娘娘”都是乘坐花车、花轿出行,到了江南水乡,“娘娘”是要乘坐花船巡游乌镇 2021.04.17. 游客簇拥在水道两边和桥上,亲眼目睹“娘娘”的芳容 2021.05.18. 不知所措的孩子,木木的瞅着围着他的爷爷奶奶们,“全民乱拍”是当下的一个时尚 2021.05.26. 这只懂事的边疆牧羊犬,帮“妈妈”拎着菜篮子一起回家 2021.06.01. 当下的老年人都不去过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到来时,大妈和大叔们佩戴着红领巾,去享受孙子们节日的快乐 2021.06.01. 城外卖货郎鼓的货郎,沿着护城河走进城里 2021.07.01. 闭园半年多的兴庆公园,在“七一”建党一百周年那天正式开园,游客入园庆祝党的生日 2021.07.01. 一对老夫妇,佩戴着“光荣在党50年“的奖章在公园游园 2021.07.05 铁路局社区美化改造工程施工中,一栋70多年老房子在拆除时遇上了麻烦 2021.07.05 抵抗拆迁者不但拉起了横幅,还在门前挂上了几面国旗,大有“誓死捍卫”的决心 2021.08.28. 新学年开学,每位学生的家长,都必须承担学校门口的“安全岗”和教室打扫卫生的“义务” 2021.08.28. 入学第一天的新生,放学时搂着爸爸脖子不松手 2021.09.10. 铁路局“火车头体育馆”给退休职工实行免费开放 2021.09.27. 只有下雨天,家长们才能进入校园接孩子 2021.10.01. 国庆节游园的孩子 2021.11.29. 疫情紧张了,上班的人都要扫码、测量体温,铁路集团的大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进入上班 2021.12.15. “狼”真的来了,学校里也开始了对学生的核酸检测 2021.12.19. 支援西安抗疫的“大白”,完成工作后,在工作帐棚前合影留念 2021.12.24. 西安人迎来了封城的一天 2021.12.24. 往日熙攘拥堵的南二环,今夜如此静悄悄 “通行证”,“核酸采集证明”成为市民出入社区必备的证明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