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经历了特殊、紧张的一学期,寒假终于到来了,同学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身心得到休息,为下一个学期“充电”,也可以培养些自己的爱好。但是疫情期间,我们的假期可能会变得有些特殊:由于需要避免人员聚集、减少接触,我们的活动范围可能变得狭窄了,缺少与家人的正常沟通,没有一起玩乐的伙伴……,这时,孩子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易怒、孤单、惶恐等等。下面我们教给大家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并与家长一起探讨应该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时间,引导好孩子身心健康调适,度过一个健康、愉悦的假期。</p> 学生篇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合理宣泄法</span></h1><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和心理需求的生命体,但在疫情期间,我们不能做太多的活动安排,难免在心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比如烦躁、易怒、委屈等,这些情绪尽量不要闷在心中,可以和家人谈谈心,或者借助电话、网络通信工具和朋友倾诉等。但要注意,宣泄不是发泄,不能因为自己有情绪就要求别人无条件顺从自己。积极的表达是真诚地叙述自己的心理感受,并且也要积极地倾听对方的想法和观点,理解关注对方的感受和期待,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沟通,并起到减压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关键词:</b>表达 真诚 倾听 理解 沟通</p><p class="ql-block">(二)运动调节法</p><p class="ql-block"> 据心理学专家温斯拉夫研究发现,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之一是运动。因为当人们在泪丧或愤怒时,生理上会产生一些异常现象,这些都可以通过运动方式,如跑步、打球、做操等方式,使生理恢复原状。生理得到恢复,情绪也就自然正常。</p><p class="ql-block"><b>关键词</b>: 运动 跑步 打球 做操 </p><p class="ql-block">(三)正向暗示法</p><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我们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很多负面资讯,在这种环境之下,我们除了多关注正确、科学、客观、理性的信息之外,还可以利用各种正向的暗示帮助自己应对这样的状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经常用正向的语言、行动和思维暗示自己“我可以做到”“我能够做好”“别人能做的我也能行”。最重要的是,利用各种日常生活里的小确幸、小成功,增强自己的信心,强化自己的信念。还可以多想象一些美好的事情,比如:“疫情过后,我们全家要去郊游,拥抱大自然”“商场重新开业之后,我要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好好打扮自己”。长期重复上述行为,可以形成正向思维,消除负性情绪,减缓心理紧张,使心理保持平静和愉快。</p><p class="ql-block"><b>关键词</b>:我可以 我能行 正向思维 正向行为</p><p class="ql-block">(四)审美移情法</p><p class="ql-block"> 当前居家期间,生活相对单调、无趣,没有丰富的活动来调剂我们的情志,时间久了,甚至可能感到焦虑、郁闷。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有利资源,只要是可以让自己获得美好感受的途径, 都可以积极利用。</p><p class="ql-block">●欣赏音乐,让自己的消极情绪获得释放与宣泄,积极的情绪获得强化与提升。</p><p class="ql-block">●观赏家中的花,为花施肥、剪枝,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p><p class="ql-block">●观赏家中的鱼,把鱼缸收拾干净,观赏着鱼在水中的百态看一部好书,把自己带到书中的情境里,获得心灵的升华。</p><p class="ql-block">●看一部喜欢的影视剧,随着剧情感受情绪的起伏等。</p><p class="ql-block"><b>关键词:</b>听音乐 赏花 读书 看电影</p> 家长篇 <p class="ql-block"><b>(一)制定日常作息表,做到有序规律生活</b></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学习、娱乐等安排做成一张时间表,还可以列出每日愿望清单,如做手工、画画、亲子游戏、室内运动、制作美食、打理植物等,共同来完成,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使居家生活变得更健康更有序。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教孩子一些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p><p class="ql-block"><b>(二)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防止孩子沉迷网络</b></p><p class="ql-block"> 为丰富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在目前情况下,家长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和上网,但要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规则,明确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并要求认真遵守,保护好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同时,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p><p class="ql-block"><b>(三)倾听孩子的需求</b></p><p class="ql-block"> 了解自家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特点,每天抽15分钟与孩子沟通、交流、谈心,倾听孩子的真实心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握孩子的心理动态。</p> <p class="ql-block">(四)关注孩子情绪</p><p class="ql-block"> 学会关注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要引导孩子学会先平复情绪,再解决问题。以下有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供大家参考。</p><p class="ql-block">A.积极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增强我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如“我能行”“我可以做到的”“适度的紧张可以帮我解决问题”等。</p><p class="ql-block">B.转移注意力:在感到情绪失落的时候,应该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另外一项活动,不能在消极的情绪中沉迷太久。</p><p class="ql-block">C.放松运动:呼吸放松(闭上眼睛,关注呼吸和肌肉的放松);想象放松(想象自己喜欢的自然场景,感受自己置身其中的心情)</p><p class="ql-block">D.倾诉: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求情感的支持。</p><p class="ql-block">(五)给孩子付出与承担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有效方式是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家务劳动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的满足感与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会培养出一个有爱,有责任感的孩子,相反,一个冷漠,充斥着责骂、争吵的家庭则会对孩子产生深深地伤害。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总是充满着爱和温馨。作为父母,我们可常常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善用自己的怀抱和双手让孩子感到爱的满足。因为在爱和温馨的家里生活,孩子才会感到安全,做任何事都充满自信。其次,家长需正确掌握好批评和表扬的分寸。通过积极的言传身教和科学的教养方式,构建健康合理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渡过一个美好愉快、健康幸福的寒假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