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漠的歌

西岐布衣

<p class="ql-block">  刘大漠,名玉勋,男,生于1978年,从陇东大山深处一路走来,创作涉列诗、书、画、印、乐等诸多领域,是集多元身份的艺术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国画专业;2004年第七届上海亚洲音乐节荣获新人奖,十佳歌手奖;2004年至今,接受数十次电视采访,包括中国国际台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以及地方性广播电视台;2006年起,定居北京,创建了个人艺术馆,倾力传统文化的弘扬及发展;2015年原创歌曲《好着呢么》《来自泥土的呼唤》流传广泛。歌曲《好着呢么》,有近四十多个国家转载和收听;2016年至今多次受邀参加了国家文化部以及母校北京大学的名家书画大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给我推荐了刘大漠的歌《好着呢么》,连听了几遍深感震撼,真没想到生在大山深处的刘大漠竟然能创作出这么优秀感人的歌。大漠是陇东本土艺术家,极具音乐天赋,实力派兼具才华的歌手,集作词、作曲、和演唱为一体的全能音乐人。出生于陇东北部的环县天池,做人朴素低调,做事追求完美,个性突出长发飘逸嗓音浑厚,被业界誉为很具男人味的歌手。《好着呢么》这首歌表现了在浓浓的乡愁里,激发出音乐的感染力,有漂泊与守望、奔波与思念、梦境与相逢等高度艺术融合的震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具通俗性,更民间化一些,是真正自然情感流露出来的宣泄,无论是职业歌手或半职业歌手,即使是普通老百姓,没有演唱要求,“唱”也可以,“哼”也可以,放开喉咙可以,闭着嗓子也可以,有歌唱条件的可以唱,没歌唱条件的也可以唱。它真的成为老少皆宜的歌,歌词平铺直叙简单明了通俗易懂,<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曲以民间小调为基础</span>结合得很自然、合理,很快就理解这难熬的滋味:月儿弯弯照当头,星星眨眼终不休,揪心竞是难缠客,碧海青天夜夜愁!眼看他回来了,眼看他又走了,眼瞅着相聚了,眼瞅着又离别了。乡愁就这样在聚散离合的期盼中往复循环着,苦苦地在亲人们的心底发芽生根疯狂的成长着,时时搅动在心底倒海翻江煎熬着!不信你边听边看歌词再慢慢体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沟畔畔的那个草绿了</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p><p class="ql-block">你把路儿忘了</p><p class="ql-block">梦不见</p><p class="ql-block">清颤颤的露珠</p><p class="ql-block">是我长夜漫漫的想念</p><p class="ql-block">山梁梁的风啊</p><p class="ql-block">刮疼了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岗岗的那个雪化了</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p><p class="ql-block">你的心儿野了</p><p class="ql-block">梦不见</p><p class="ql-block">金灿灿的糜子</p><p class="ql-block">酿就一缸缸的老酒</p><p class="ql-block">喝干一碗又斟满</p><p class="ql-block">痛了心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年的花开了</p><p class="ql-block">下雪了</p><p class="ql-block">你回到我的身边</p><p class="ql-block">手中你忙完了</p><p class="ql-block">过年了</p><p class="ql-block">能见上你一面</p><p class="ql-block">啊唉</p><p class="ql-block">我只想</p><p class="ql-block">静静的看着你</p><p class="ql-block">听听你走了那么久</p><p class="ql-block">去了那么远</p><p class="ql-block">都好着呢么</p><p class="ql-block">好着呢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着呢么》是刘大漠先生原创歌曲,笔者认为该歌曲有突出的特点和显明的个性:一是显现通俗性,无地域年龄之限老少皆宜,兼具亲情、友情、爱情、乡土情愫;二是突出独创性,作词、作曲、演唱均为作者自己多年知识积淀,既唱出了自己的心灵感受,也唱出了亲人们的心灵感受,互动共鸣性强;三是极具感染性,初听沧桑,再听厚重,深情钻心,千回百转,永听不厌!歌曲优美的旋律很快就会融入听众的血脉以至于揪心揪肺,情不自禁让人眷眷不忘,真是音乐百花园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很可能会成为艺术里的珍品,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歌,肯定会成为唱遍全世界,享誉海内外的佳作。近年来,一些网络歌手参照、模仿和借鉴进行不同程度的改编或者翻唱,各类版本多如牛毛不胜枚举,在音乐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聚集了很多忠实粉丝。前两年我在西安给朋友帮忙,公司安排给我的办公室恰好正对街心十字路口的小广场,每到周末歌友会就在那集中唱歌,有十几种乐器伴奏,还有退休的音乐专家指挥,刘大漠的《好着呢么》是必唱歌,他们手捧歌本一遍遍的翻唱,我还现场录制视屏传给刘大漠老师。还有改版的《我想你》、《好想你》等不同版本,但不管怎么改版都不如刘大漠老师用独特的环县方言深情演绎,那种感觉独一无二,总会让现场听众思绪回旋,闭上眼睛就仿佛已经闻到了那乡愁的气息,瞬间激活了人们对音乐感应力的脑电波,仿佛流淌在心灵深处的一眼涌泉,滋润你的灵魂。平凡而亲近,就像邻家大哥和周围的大婶大叔亲朋好友唠嗑聊天拉家常,分明就是身边的人好久不见,从外边回到家乡述说在家乡之外看到的人和事,语言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情感朴实得不能再朴实,这种能够引起听众广泛共鸣的歌曲,源于生活但实质上有明显的高于生活,特别是上升到精神层面更是一种享受。刘大漠老师能创作出这样受听众欢迎的作品得益于父母的基因传承和生他养他的那方热土的竭力培哺,汇集于了那一方远远的亲亲乡土和人情风物,来源于长期致力于创作的丰厚积淀和不朽灵感,成就于后天的勤奋拼搏和阅世历练!上天眷顾刘大漠,他对音乐的领悟力超凡脱俗,外家有一个在当地很有影响的红白喜丧响手班子,还有一个远近闻名百里挑一吹唢呐的乐人干爷。干爷这人很传奇,一直很偏爱唢呐,多次拜师学艺,奈何师傅们不收,认为他长的五大三粗看起来很粗笨。可干爷是个有心人,凭借平时在红白事上灌的耳音,弄了个唢呐自学,怕影响别人就在沟里担水时去沟底无人处吹练,一直坚持了两年多,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真本事,超过了曾经的师傅们,断了他们在当地的财路。有这样的机缘,大漠从小就耳濡目染融入其中,融会贯通了多种乐器,他曾用油田的塑料管自制长笛,在红白事上混得风生水起,想不到从那时起就孕育了陇原农人一骄子,写意人生刘大漠的创作生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度,国人上朔三代最多四代,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是在泥土里刨吃食的主。所以无论达官显贵或是穷途潦倒,不管是走遍天涯海角,他们都对故土有与生俱来的依恋和难以割舍的情感,乡愁是根植在心底的念想,乡愁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纵深渴望。从古到今无一例外,那些文人墨客最不吝啬笔墨的就是乡愁!如唐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顾况的“更上高楼望秋水,故乡何处一归船”;唐于武陵的“离家凡几宵,一望一寥寥”;唐高适的“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唐方干的“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己及明”;唐杜荀鹤的“一夜塞鸿来不往,故乡书信半年无”元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唐张籍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宋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感慨,在历史的长河中,诗人若彩虹,彩虹已经逝去,那么清醒又温暖的乡愁在时钟的敲响里一代接着一代依然没有走完,每每吟诵让人们沉浸其中熠熠闪光。又一年思念快过去了,又一年思念续上了。絮絮叨叨零零碎碎的乡愁多是聚散离合的日常,在日常里可以演绎乡愁的惊涛骇浪,成就乡愁的华章美篇。每一个人,做自己乡愁里的梦,做自己乡愁里的神,精心倚恋尽心供奉,乡愁终老,望断黄昏千里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音乐是人类必须的营养。从古到今,文人们写的最多的是自己的思乡之情,而刘大漠的《好着呢么》用另外一种手法,把感情用歌唱的方式宣泄出来,人性化了天地山水人物,拟人化山梁梁沟畔畔,就连未化的雪和长绿的草都赋予了活生生的情感,又把乡愁反衬成家乡亲人一年年对自己的思念,从翘盼凄苦中表达出来:“沟畔畔的那个草绿了,又是一年,你把路儿忘了,梦不见!”这情这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王安石</span>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心境何其相似?游人盼望着回家,家人也期待着归来,从沟畔畔上草死草活终于等到漂泊的游子回家相见后的埋怨,你到底去哪了,咋一直没个音讯,莫非把回家的路都忘了,咋连个梦不托都没有呢?</p><p class="ql-block"> “清颤颤的露珠,是我长夜漫漫的想念!”你走了这些年,家乡的亲人们一夜夜思念你的泪水像露珠一样,就那么在脸上颤巍巍地挂着。瘦尽灯花愁断梦,无人与我立黄昏,一宵又一宵,醒也无聊,睡也无聊,梦里何曾能遇到?</p><p class="ql-block"> “山岗岗的那个雪化了,又是一年,你的心儿野了”,每天我们辛勤劳作的时候,看着那山岗岗上雪化了,才觉着经过春夏秋冬又过了一年,咋还没见你回来,你的心野了吗?盼不回的你是亲人最难舍的挂念!</p><p class="ql-block"> “梦不见,金灿灿的糜子,酿就一缸缸的老酒,喝干一碗又斟满,痛了心肝”,真是奇了怪了,你到底是家里人么,梦都梦不见你!不知大雪等何人,糜子黄酒醉过你!很接地气,糜子耐寒耐旱,正是环县地气凉广种薄收的农作物,环县人最喜欢酿黄酒,尤其待客稠酒泡油饼子,就着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猪肉条子碗子,对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来说那可真是另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 “来年的花开了,下雪了,你回到我的身边,的你忙完了手中,过年了,能见上你一面”,燕山雪花大如席,男儿创业断舍离,漂漂洒洒撩人愁,亲人祈盼早团聚。快过年了,腊月里干冬湿年雪覆盖着大地,你终于回来了,全家人围在一块,团团圆圆真好,心里那个乐就像开花了,久别重逢的幸福感洋溢在过年的氛围中心花怒放!</p><p class="ql-block"> “我只想静静的看着你,听听你走了那么久去了那么远,都好着呢?”多么朴素的情感,牵柔肠寸寸,思念从离开后从未间断,心一直随着游人走,尽管不知道他都经历了什么,就想听听,这也许就是牵肠挂肚。相见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声声直呼你的乳名,吃着、喝着、说着、听着、问着、答着、哭着、笑着,述说着走了那么久去了那么远的经历和大山外面的所见所闻,以及外地的风土人情,还一而再再而三地争相追问“都好着呢么”?留不住人留住时间,留不住时间留下记忆!</p><p class="ql-block"> “好着呢么”是环县当地极普通的俗话俚语,它包含了所有的美好祝愿及问候,反映出大山深处人民的淳朴可爱憨厚善良。这首歌的歌词好就好在朴素真诚,妙就妙在平凡通俗,可点可圈的就是把游子的乡愁换成守候在家乡的亲人对他的思念,听着歌你可以寻找到故乡的所有,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出,大山有他怀念已久的乡亲父老和曾经熟悉不变的乡音,一垄垄小麦的山梁梁,一片片糜子的沟畔畔,白雪皑皑的山间小路到处都弥漫着乡土气息的氛围,使人感到清新无比,重返故乡的怀抱,让时间定格在这个空间永不再分离。</p><p class="ql-block"> 这和当年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有异曲同工之妙,“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你只是去了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重复续写着揪心的乡愁。当初怀揣梦想的流浪,感觉很唯美也很无奈,那最初带着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使命感朦朦胧胧走出故乡,寄希望于沉重的漂泊生涯能把自己塑造得更崇高,更理想,更纯粹,更有存在感的形象!盼望着“衣锦还乡”为家族争光……,可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呢?大部分人依然在梦想中苦苦挣扎着,像一叶浮萍在茫茫无边际的大海中无着无落漂泊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首歌的作曲涵盖了毗邻陕甘宁所有音乐元素,既有环县道情味,又有陕北民歌风,更兼有秦声秦韵,起首一阵高昂激越的板胡一下子拉近了天涯海角和山川沟峁的距离,无论你在什么地方,肯定会下意识唤醒您的乡愁情结,增加乡愁的仪式感。这首歌妙就妙在采用板胡伴奏把音乐的苦音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个苦音不是悲伤绝望的失落,是企盼了很久终于相见的埋怨和嗔怪。音乐旋律从物理角度讲,是不同频率不同分贝的声音串连在一起对鼓膜刺激然后让大脑分析出相应的反应。高频清脆的乐音令人感觉轻松愉悦,低沉和缓的乐音教人平静怀恋,或者明媚忧伤。</p><p class="ql-block"> 这首歌在节奏上处理的非常好,随着节奏的快慢调剂听众不同的情绪变化。好的音乐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它引发听者的共情和共鸣,产生相同的情绪,而被熟悉和铭记。音乐或者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会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当思想反应到艺术作品并产生共鸣时,其意义必然是思想的传递和延伸。陇东曾经是周人长期创业发展过的地方,这里有丰富可资早期农业获得高速发展的广袤大原和深厚酥松的黄土地。在先周大约1100年的三大历史阶段中,其中从不窋率众“奔于戎狄”之间到古公亶父率众自豳迁岐之前是在陇东庆阳一带度过的。在这500年期间,前后至少经历了10代周人的生息繁衍,其中产生了12位周族首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数不窋、公刘、古公亶父等几位大有作为的人物,对周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它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构成整个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艺术和思想影响巨大。</p><p class="ql-block"> 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音乐对社会的影响同样不可估量,“宫商角徵羽”是中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音是1,商音是2,角音是3,徵音是5,羽音是6,亦称作五音,五音可以静化心灵。音乐创作者排列音符、排布乐器,以及根据特定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创作的乐章便成为作者思想情感的一个全方位表达。陇东的环县天池沟壑纵横,沟、原、梁、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相对稳定的文化空间,孕育滋生了内涵独特的陇东唢呐这一乡土汉族民间艺术。</p><p class="ql-block"> 少年的刘大漠恰好就爱好唢呐,他的外家正好有一个在当地远近闻名的“响手乐人”班子,还有他的干爷是当地唢呐魁星,这给他音乐成长滋生了肥沃的土壤,让他先后从好奇到初学到独立吹奏整个过程都能活跃在乡村的红白事上,他被那独特的曲牌音乐体系、庞大的演奏群体、广泛的民俗应用、浓郁的地方风格、悠扬悦耳的众多曲牌吸附了魂魄,成天神魂颠倒在民俗音乐大舞台上,沉浸在农村人的婚丧嫁娶满月贺寿等大小“事”里,满足了一个生在穷乡僻壤有梦想少年的文化需求。他的求知欲特别强烈,表现为每逢娶媳嫁女,丧葬祭奠、乡村庙会、节庆典礼、新居乔迁、贺寿、给婴儿过满月等民俗活动时情绪激动格外兴奋。他积极参与家乡周边甚至去宁夏固原一带陕北定边等区域人家红白事中,他的唢呐在“接请客”、“送大客”、“娶新人”、“迎花”、“拜堂”、“闯帐”、“请灵”、“出门告”、“家祭”、“朝奠”、“请先生”、“请客”、“跑报”、“乐祭”、“游食”等繁杂的礼仪活动中总是吹奏在前,具有领先特征,他在唢呐演奏中融合民间文学、民间器乐、民间礼仪习俗、风土人情于一体,很快得到当地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认同。</p><p class="ql-block"> 所以他创作的《好着呢么》能与听众共同欣赏互相接受,自然而然引起听众共鸣,进一步理解其艺术性、思想性,再感悟到歌词意义就增加了视觉感,听着开心并简单易学很快就会到处传唱,这无疑是乐曲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乡愁能够让人在瞬间唤醒灵感产生共鸣,从歌的旋律中感受到就是唱你自己。《好着呢么》抒发了游子思乡的心情,所以会对应着许多游子和故乡亲人们内心的思想,故尔我们会感觉到它有非常大的感染力。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传,好歌却经得住一辈子传唱!</p><p class="ql-block"> 刘大漠成功了,《好着呢么》之所以有很强的亲和力,缘于刘大漠少年时代的唢呐情怀,他不但把各种陇东唢呐曲调融合在内,同时还包含了宁夏花儿、陕北民歌、陇东道情(陇剧)以及秦腔等多种传统的民俗元素和文化内涵,这种强大的魅力不由得让听众着迷,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甚至到伴奏的和声等等,都会让人瞬间激动万分,音乐对感官的引诱力太大了!一样的凄婉,缠绵,情意深切,表达了在外漂泊的人为了生活,背井离乡勤奋拼搏之苦;表达了家乡的亲人间真挚的情感与离愁别绪,思念之苦揪心,斗转星移盼白了头;曾经的毛头小子妙龄姑娘,归来之日都已是世态变迁,韶光逝去,青春不再……,凄婉的曲调,如泣如诉,任你铁石心肠,也会为似水柔情浸软,那远行的人又该是如何心境……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有真正接触音乐或较少接触音乐的人更是如此。他们会一下子被它那或委婉的旋律或鲜明的节奏或悦耳的和弦甚至缠绵的歌词所吸引。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在这个时侯把音乐当作一种寄托,当作远离现实的避难所沉醉其中。</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春秋季节或沟畔山梁滋润了歌曲,还是歌曲滋润了春秋季节和山梁沟畔!初听《好着呢么》的刹那间总会有一句歌词或者一丝旋律激发心中的根苗,人一直想要找寻认同感,当前网络世界节奏快,可能找不到一个愿意等你陪你慢慢走的人,但总会有一首歌适合你。对于流行歌曲而言,旋律、歌词、故事、节奏总要有可取之处,不管是宫商角徵羽还是1234567,最起码要典雅纯符合韵律,歌词须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文艺作品的流行,不是一时的流行,是要经得起岁月的积淀和大众的检验。高兴时无须非要分享,但伤心时候最需要有人倾诉,不可能一直憋着不发泄,然后刚巧听到一首歌,哪怕一句词能比照自己的身同感受,年前盼团圆满脸期待,年后将送别恋恋不舍。自然而然很快就能融入其中被感染,情不自禁不由自主,似乎有股无形的张力,牢牢地揪住你的心窝窝,会在你的胸腔共鸣,让你激情四溢久久不能平静,这也许就是音乐的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  《好着呢么》的词曲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风格和乡土文化底蕴,完美的融合了陇东悲情音乐内质,到过陇东的人都会为这里特殊的地形地貌而感叹。故乡是一片让人留恋不舍得情结,是母亲深情等待,也是父亲倔强的凝视,更是游子心痛的乡愁,一句“好着呢么”,是生生息息生存在这里人民的常年守望,蕴含了太多的祝愿和期待,听来让人荡气回肠,热泪盈眶!离别的时刻,送别的难舍……人生就在一次次离别与一次次重逢中老去;汽车伴随着马达声缓缓启动,回望着曾经无数次踏过的台阶和无数次闭合的车门,心情混杂着不舍和难过;人一生中总会有无数次离别,有的离别一转身就成了永别,有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我们要学会在转身之后从对方身上提取一些温暖的珍贵时刻,在奔波荡漾的生活中留一些美好的记忆;为什么游子的眼里含有泪水,因为对这片土地爱的如此深沉。这里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沟、塬、梁、峁等复杂丰富的地形地貌,艰难的农耕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地形和更为严酷的节令条件下进行,深厚的农耕文化因此而形成并积淀。农耕活动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有生命的活动,有生命的活动就要抒发情感,抒发着抒发着就产生了艺术感。</p><p class="ql-block"> 这里近邻陕北、宁夏,相近的生存环境和生命感受产生了相近的抒情。宁夏产生了花儿,陕北产生了民歌,陇东不但产生了陇东民歌、陇东歌谣、还有陇东道情、陇剧等艺术形式。而陇东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以及由民歌改编的《东方红》和《高楼万丈平地起》等不但当年唱红了解放区,而且以后唱遍了全中国。刘大漠老师是在有歌的土地和有音乐基础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和亲力亲为对他的艺术生涯影响很大,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创作,总想写出自己的歌,他坚信他的歌会唱红的,他不但写自己也写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坡。千百年来,黄土高坡上的人们一边耕作一边歌唱,歌唱自己对生命的感情,歌唱自己的喜、怒、衰、乐,从而产生了陇东的民间乐曲。</p><p class="ql-block"> 从小不安分的刘大漠,十几岁怀揣梦想毅然决然走出大山,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卓绝努力奋斗竭尽全力拼博,他心气很高,生活可以艰辛,精神绝不能马虎。不知经过多少风雨多少寂寞,总算小有成就,拥有无数喜爱他歌曲、书画、文学等艺术作品的粉丝,他们是刘大漠创作的激情和积淀的肥沃土壤。总算不负有心人,尽管漂泊几十年,归来仍是少年心!原创歌曲《好着呢么》是刘大漠为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坡、为守护在家乡的父老乡亲、为至今仍在漂泊着的游子和广大音乐爱好者,同时也为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仍然相信,一有灵感,就激情燃烧的刘大漠老师定不负青春不负音乐!</span>我们期待年富力强的刘大漠老师,创作出更多更好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和传世作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岐布衣,陕西岐山人,高级工程师,国家质量安全专家库成员,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系统先进个人;长期在甘肃省庆阳市建设行业工作,搞过设计、施工、工程质量安全造价监督管理等工作;组织创建了庆阳“红色南梁革命纪念园”工程“鲁班奖”;独立文化研究学者,多年来依托历史厚重的黄土高原,致力传统文化研究和人文精神弘扬,有较浓郁的夏周文化和历史文化情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