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度过了2021年度的第二个学期。回顾这个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有和着汗水泪水酸甜苦辣的回忆,也有羽化成蝶后的收获。这个学期注定是忙碌的,注定是不平凡的,注定是凤凰涅槃的历练。还好,在众兄弟姐妹的相互扶持下,学期的年轮落下帷幕,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 这个学期我们在忙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一、积极贯彻“双减”政策 拓宽延时服务渠道</p><p class="ql-block"> 1.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我校积极贯彻“五项管理”等各项减负政策,及时调整学生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延时服务课程,全校55位教师参与延时服务课堂的讲解、答疑、辅导活动,一个学期,延时服务课节共计近三千节。冬日,延时服务结束已经是花灯初上,我们的老师把孩子们送过马路,才踏上了返回新区的班车。披星戴月的坚守,只为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我们第七小学优质的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在辅导文化课延时服务的基础上,我校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课程内容,每周四设置为艺术课程训练辅导时间。结合我校教师的特长共增设了体育、艺术、科学、棋艺、机器人、中医六大门类14个社团课程。每周四下午延时服务时间,孩子们兴冲冲地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每个孩子都学习到了一门技艺,得到了不同的艺术滋养。在社团成果汇报课上,葫芦丝社团吹奏的《快乐的新年》,德育社团《红旗的一角》诗朗诵等节目赢得了师生的热烈掌声。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增添了延时服务的内涵,也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缓解了孩子们的学习压力,真正做到了为“双减”助力。</p><p class="ql-block"> 看,孩子们在社团活动时是多么的快乐啊!</p> <p class="ql-block">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推进教学模式进展</p><p class="ql-block"> 1.我校的“三度五步”教学模式在前半年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探讨逐渐趋于完善。基于此,本学期我校组织中青年教师全员参与教学模式研讨课活动,历时六个星期,参与研讨课的教师32人,涵盖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道德法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八个学科。任教同一学科的教师自行调课后积极参与研讨课的听课、评课活动。同时,学校邀请了家校委员会的代表参加听课活动。“三度五步”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课堂提质增效起到了推进作用。活动结束时,学校为教学模式展示课教师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李校长亲自为获得一等奖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p><p class="ql-block"> 三度五步教学模式在录播室进行,各位老师在讲台上一展身手。</p> <p class="ql-block"> 家校携手关注孩子们的课堂学习。我们邀请家长来到录播室一同听课,家长朋友们一边听课一边记录精彩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2.十二月九日,我校承办了教研室教学模式展示课研讨第二期的活动。我校提前调试设备,架设了从录播室到报告厅的一条网络专线,为全区教师的现场观摩提供了技术保障。我校共有七个班的学生配合作课教师进入录播室进行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学习展示。</p><p class="ql-block"> 3.十二月中旬,我校推选张芹和李小玲两位教师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模式优质课展示第三期的活动。赛前,教导处组织骨干教师一次次地为两位老师听课、磨课、研讨、一次次围绕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调整教学设计,一次次听两位老师到不同班级试讲……“梅花香自苦寒来”,最终两位教师都取得了区一等奖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 三、教研活动扎实开展 助力作文教学改革</p><p class="ql-block"> 1.教研是教学的生命,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教导处每周按时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一学期下来,语文、数学、英语、道德法治、劳动、书法等学科线上线下教研活动达五十余次。8月份,组织教师参加教材培训;9月份组织开展双减作业设计教研和实践活动;10月中旬参加鹤壁市小学名师大讲堂和省小学网络教研活动;10月下旬,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新世纪小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线上学习活动;11月上旬组织参加鹤壁市现代教研技术观摩周学习活动和主题阅读教学优质课观摩活动。每期教研有主题,有组织,有研讨过程,有活动总结,有图文并茂的活动美篇,教学教研美篇有专人负责编辑成教研简报,汇编成册。</p><p class="ql-block"> 2.秋季开学前,教研室在作文教学方面有了高标准的评析要求:对作文的誊写统一规范,作文的批阅方式采用考试评价制度,教师撰写作文分析,并就推选出一类文和二类文作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对于教研室下大力气狠抓的作文教学改革,对于全体语文组教师及时传达上级要求,并细化了我校作文教学的具体评价体系。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作文讲评和推选,教导处对六个年级的作文材料打包发送教研室。一学期下来,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我校秦俊志、王奕宁、张紫萱、孙佳皓等多个孩子的作文在教研室的作文公众号上刊发。</p><p class="ql-block"> 3.专题研讨:开学第一周组织语文组教师现场下水作文评比,六个年级不同的命题,语文教师当场完成。李晓兰、赵志菊、张芹等老师主题鲜明、结构完整、文从字顺的文章显示出了七小语文教师深厚的作文教学基本功。</p><p class="ql-block"> 4.为了鼓励更多的孩子爱上习作,在李校长的提议下,学校推出了“妙笔生花”学生佳作美篇展示平台,每期刊发每个年级一篇优秀作文。这一活动鼓励了更多的孩子细心观察生活,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美好,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四、加入主题阅读实验 推动经典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我校成为山城区第二批语文主题阅读实验校,每个班级都参加了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实验。</p><p class="ql-block"> 1.十一月中旬,带领全校语文组教师到实验小学参加主题阅读培训,大家认真聆听了肖艳老师执教的《精卫填海》一课,基本学到了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操作流程。在我校教学模式研讨课上,翟永清、张芹、赵志菊等老师都进行了主题阅读教学运用。</p><p class="ql-block"> 2.两个月的功夫,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主题从书里读到了更多的古诗文,积淀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在元月份教研室组织的班级经典诵读抽测中,我校一(二)班获得全区一年级第一名、四(二)班获得全区四年级第三名的佳绩。</p><p class="ql-block"> 3.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学科类比赛活动。我校秦慧敏老师获得鹤壁市汉字听写比赛教师组一等奖;张芹、齐玉梅两位教师获得河南省诗词大赛鹤壁赛区三等奖;路铭鹤、张家强、唐瑞森三位同学获得市级二、三等奖 。</p> <p class="ql-block"> 五、教、科、研协同发展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p><p class="ql-block"> 1. 学校坚持推门听课活动。一学期下来,业务校长和教导主任听课分别达八十多节。听课后及时反馈,让执教教师明确问题所在及努力的方向。推门听课有力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听课、评课、研讨、改进成为七小有效教学行动研究的常态化工作。</p><p class="ql-block"> 2.我校有一项省级立项课题,11月23日,课题组举行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应用研究》课题开题会,邀请了区教研室专家康萍主任、课题分管人贡翠英老师进行教科研指导。另外学校还有赵志菊等人申报的一项省级立项课题和刘广瑞等人申报的一项区级立项课题正在研究中。科研促进教研,教科研协同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争创省级文明校园,打造红旗街上最幸福的学校,是七小人的奋斗目标。压力即是动力,在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下,校园里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在为迎接一个蓬勃的春天而播种希望,都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七小的破茧化蝶集聚能量!</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字:董丽红</p><p class="ql-block"> 图片:张会林 董丽红</p><p class="ql-block"> 赵志菊 姬璐 等</p><p class="ql-block"> 2022年1元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