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梦回志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志丹县是我的出生地和曾经成长和生活过的地方,那是一块红色的沃土,也是我魂绕梦牵的地方。离开志丹几十年后,我曾经再回去过一次,今日的志丹县城变化实在太大了,首先是县城扩容了许多倍,沿着周河河川,县城南边快要延伸到了双河,而北边过了沙道子已经直逼顺宁了。周河两岸,高楼摩肩接蹱,堪与周边山头平齐相望,街道五光十色车水马龙,但整个环境干净整洁且祥和温馨,过去的老街头道街、二道街被外围新扩展的三马路包裹着现在显的很短,街道小巷虽然旧貌换新颜,但过去的遗迹尚能分辨出来,尤其是还能感觉到过去的气场,从而勾起对过往的回忆,那街、那巷、那人、那事,一切都历历在目 ,是那样的熟悉亲切,过去的老城才是我所迷恋和难以忘怀的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潜意识的表现,又是寻求某种愿望的满足。我虽然只再回过志丹一次,但在梦境中确多次回过志丹,一挨梦醒了,还似醒非醒,意犹未尽,沉侵在往事的回忆中,总是千肠百回。依稀记得梦中,从城南汽车站进入县城,眺望南边山寨山红石岩坡上的是红军大学所在地,我们小时候有时候就去那洞壁上玩耍和瞭望,而汽车站旁边的坡畔上是粮站的粮库,出车站的桥头是头道街与二道街的在南端的结合部,梦境中的这一片地方车水马龙,繁华多了。我依稀记得有时候会从二道街走,沿着城外河边马路走过一段长路,一路上基本看不到什么人,有些荒凉但心情是愉悦的,走一阵后转到二道街中心地带,在街口会遇到了副食品店,旁边是毛毛匠巷,是我经常去玩的巷子,再过来就是老电影院,县委大院,再上了一面坡就是志丹中学了,梦境中的我似乎总是走着,想遇到什么人或挂念着什么人,但是又总是在这些地方徘徊逛荡,如梦如幻。几次梦境中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头道街,总是从头到街走上来,一旅社、第一食堂饭馆、二联社门市部、槐树巷口、在这口上张望许久,又帐然若失,再继续向北就是县剧团、市镇公社、党校,一直走到志丹陵,一路走一路看,仿佛一切都停留在过去,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气息,触景生情 。最高兴的是发现从志丹陵处,沿着炮楼山山麓的坡上有了马路,可以一直通到槐树巷沟掌,并不宽的土路印着车痕,茅草都占道了,弯弯的路,蜿蜒起伏,在山麓的半坡上穿行,不时有几户人家闪过,窑洞院落,犬吠鸡鸣,使人有一种田园牧歌的畅想,多么想回到过去,回到那熟悉的边城,熟悉的街区小巷,熟悉的街坊邻里,熟悉的同学发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评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心一言(2024.3.20)</span></p><p class="ql-block"> 上文是一篇深情回忆故乡志丹的散文,文字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无尽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首先,作者对志丹的变化与保留的旧貌进行了对比,展现了时代的进步与故乡的变迁,同时也凸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情感色彩,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其次,作者通过梦境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回忆与想象的空间。梦境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这种描写手法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也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 此外,作者对于故乡的眷恋与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无论是对于老街的怀念,还是对于新路的欣喜,都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使得文章更加感人至深,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p><p class="ql-block"> 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流畅,用词精准、生动,展现了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同时,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使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变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