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一个人,观察礼遇的是哪些人?

无界国学

<p class="ql-block"><b>衡量一个人,观察他显达时,所礼遇的是哪些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近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仁,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论人必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谓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廊。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以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羡美,无所失矣,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这段话出自《吕氏春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大凡衡量一个人,当他显达时,观察他所礼遇的是哪些人,是礼遇有恩于自己的人?还是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还是礼遇达官贵人,在那里攀龙附凤?这就显示出一个人的德行的高低。如果在显达的时候,他礼遇的是那些有恩于自己的人、帮助过自己的人,说明这个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是一个有情义、有恩义、有道义的人;如果他礼遇的是那些穷苦的、需要帮助的读书人,那是为国求贤,一片公心。</p><p class="ql-block">在《说苑》中记载,周公代理天子之位七年,在这七年之间,他以拜师之礼去求见的人有十个,以朋友之礼去求见的人有十二个,那些贫寒之士中,可以优先见到周公的有四十九人,周公所举荐的德才兼备的贤才有上百人,教导的读书人有上千人,而他给那些来朝拜的人封予官位的,大大小小有上万人。试想,如果周公既骄傲又吝啬,那么天下真正的贤士就很少能够来朝拜了。即使有来的,也一定是贪图财位、尸位素餐之人。</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这么说?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很清高,清高在什么地方?那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不贪名、不贪利、不贪财,什么都不贪着,一无所求,与世无争,与人无求,自然就清高,显得品格高尚。一个人既不为财又不为名利,他为什么还要出来做官,出仕拜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报答知遇之恩,进而能够兼济天下。</p><p class="ql-block">诸葛亮本来在南阳隐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为什么出来帮助刘备?就是因为刘备有求贤、礼贤之心,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看到刘备的诚意,看到他那种仁爱天下的存心,所以才出来帮助他。如果在位者没有这样礼贤的恭敬之心,读书人也不愿意出来做官。</p><p class="ql-block">“贵则观其所进”。当他荣贵时,观察他所提拔和举荐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比如只举荐和自己关系好的人,或者给自己送礼的人,还有谄媚巴结自己的人。如果他只任人唯亲,很可能会结党营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尚书·舜典》中记载,虞舜是一个非常爱才重贤的人,他显贵之后所提拔和举荐的也都是贤能有才的人,比如他命禹做司空,让大禹治水、平水土;命弃为后稷,播种百谷;命契做司徒,即教育部长,兴起伦理道德的教化;命皋陶做士,即大法官,掌管法律;命伯益做虞官,掌管山泽鸟兽。</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舜知人善任,任官得其人,所以能够无为而治。虽然他任用了这么多的贤才,但是天下人还都以他为父母。正是因为他“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对内推荐贤才不避讳自己的亲属,从外面选举贤才也不回避自己的仇人。这说明舜是一个非常贤善的人,对人没有分别心,为国举荐贤才而没有自己的好恶之情,所以人们才对他爱戴不已。</p><p class="ql-block">尧帝曾经考察舜,问其治国之道,舜只回答了两个字:“事天”,就是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去治国。后面举例说,“平地而注水,水流湿”,在平地上浇水,水自自然然地就会朝着低洼潮湿的地方流去。“均薪而施火,火从燥。召之类也”,地上放着很多的柴火,你要去点燃它,火自自然然地会首先烧着那些干燥的柴火。这都是自然感召的结果。</p><p class="ql-block">所以“尧为善而众美至焉,桀为非而众恶至焉”,尧凭借着自己美好的德行,感召而来的也都是贤良的臣子,还有人才;而桀的品行败坏,自自然然招致的也是那些德行缺失、奸诈狡猾的人与他为伍。</p><p class="ql-block">“富则观其所养”。当他富有时,观察他所供养、款待的是哪些人。一个人富有之后,供养的是父母,是贤德之人、贫苦的读书人,为国家培养人才?还是养了一些倡优佞人,就是供自己游戏、玩乐、开心的,或者巧言善辩的、谄媚巴结的人?</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有很多读书人,都有这样的志向,自己一旦富有之后要利益他人、造福国家。譬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心愿,就是他希望有很多的房子,让天下有志气、贫穷的读书人都能够接受他的照顾,让他们好好读书,最后成就功名,为国家服务。</p><p class="ql-block">在《大学》中说“仁者以财发身”,有仁德之心的人,他有了财富之后,会把财富捐献出来兴办教育,救济穷苦,结果不仅帮助了别人,也为自己赢得了好的名声、好的身份,受到大家的尊重。这就叫“仁者以财发身”。</p><p class="ql-block">“不仁者以身发财”,没有仁德之心的人、没有智慧的人恰恰相反,他有了钱之后,就会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结果不仅会很快把钱财给败散掉,还会给自己招来身体的不健康,甚至身份、名声的败坏。这就是“不仁者以身发财”,他不惜用自己健康的身体,好的身份、地位、名声去发财,求得财富的增长。</p><p class="ql-block">譬如有些官员拿着自己的官位去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结果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败坏了自己的名声,锒铛入狱。这都是不明理所导致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听则观其所行”,这一句话有两种解释。听一个人讲话,要观察他的言行是不是一致,这是一种讲法。像《论语》中也讲,“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另一层意思,就是当他受到君主听信时,观察他的言行是否一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领导者很听信下属的话,那就要看看下属有没有得意忘形,有没有借着这个机会谋取自己的名利;还是领导愈是信任他,他愈是抓住这个机会成就领导的德行,推展利益百姓的政策,后者就是行仁。</p><p class="ql-block">“近则观其所好”。这个“近”也是有两种解法:一种是,你平常接近他,了解他的生活状况,观察他的喜好、嗜好;另一种是,他闲居在家的时候,观察他的嗜好是否正当合法。有些人喜好赌博、喝酒、女色,这样的嗜好迟早都会给自己招致祸患。</p><p class="ql-block">在《群书治要·尚书》中就讲到,观察一个人他有没有发展前途,就看六件事情。哪六件事情?“内作色荒”,对内兴起了迷恋女色之风;“外作禽荒”,对外喜欢打猎、游戏,没有节制;“甘酒嗜音”,喜好饮酒,沉溺于靡靡之音;“峻宇雕墙”,住的房屋又高又大,墙上还雕刻着花纹,雕梁画栋,可以说是极尽奢侈。“有一于此,未或弗亡”,以上这几件事情,只要有一件事做得太过分了,那就没有不灭亡的。</p><p class="ql-block">“习则观其所言”,“习”,就是当他能够亲近君主时,观察他的言谈是否与正道相应。如果一个人没有去掉名利心,一旦跟领导者接近,他就会讲好听话,谄媚巴结的话,而不是引导领导者走在正道上。这种习气有的时候是不知不觉,这都是一种追名逐利的反映。</p><p class="ql-block">“穷则观其所不受”,当他困苦时,观察他是否对非分之财有所不受。对不义之财、非分之财,要见利思义。当利益现前的时候,想它符不符合道义。如果不符合道义,给我们,我们也不能够接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代,即使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也都知道财富有两种,一种叫吉财,一种叫凶财。吉财,就是我们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富;而另一种财富,就是通过非法的手段,不道义的、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不义之财,它会为我们带来不尽的麻烦,甚至是凶灾。</p><p class="ql-block">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能够做到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中,就是因为他读书明理、深知因果,所以对于不义之财、非分之财都不敢去接受。</p> <p class="ql-block">衡量一个人,观察他显达时,所礼遇的是哪些人!</p><p class="ql-block">“贱则观其所不为”,当他处于卑贱时,观察他是否能对非义之事有所不为。一个人不爱慕虚荣,才能够做到见利思义、见得思义。</p><p class="ql-block">“喜之以验其守”,使他喜悦,考验他能否保持操守。譬如一个人在财色名利的诱惑面前,能否做到如如不动。这句话说得非常好,说让他高兴,拿什么让他高兴?现在人高兴的事,就是能有好的名声、好的利益、很多的财富,拿这些东西去考验他,看他有没有操守。</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也可以考验一下自己,譬如,别人突然送给你一个很贵重的礼物,面对这份礼物,自己是不是生了欢喜心、贪爱心。如果欢喜心生起来了,就说明自己还有贪爱,操守不够。</p><p class="ql-block">当然,即便我们心里没有贪爱,外表也要表现出喜悦,为什么?因为别人送给我们礼物,这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如果我们没有表示,这也不符合人情。但是一定要观察自己的内心,自己在内心深处是不是起了贪爱之心。</p><p class="ql-block">“乐之以验其僻”,使他欢乐,也就是让他沉迷于声乐等欢乐的场合,检验他是否有邪念、恶行。譬如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经常被一些老板请去KTV、卡拉OK,然后再去喝酒,喝酒之后还有很多的节目。在这些欢乐的场所,看看他能否守住自己的节操,不去做邪僻的事情。当然一般人没有定力,往往经受不住这些糖衣炮弹的考验。</p><p class="ql-block">所以《弟子规》中教导我们说,“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我们知道自己的功夫不够,所以对这些邪僻的、欢乐的场合要懂得远离,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不受诱惑。</p><p class="ql-block">当然在考察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让他欢乐,然后检验他,如果遇到欢乐的场合就浸淫里面而不能自拔,那说明这个人的定力、修养功夫还都很差。很多领导干部就是在欢乐场中慢慢地走向了邪僻,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气而不知不觉,结果习惯成自然,这些不好的习气一沾惹上,再想改正过来也就非常困难。</p><p class="ql-block">“怒之以验其节”,使他发怒,检验他能否节制心中的怒气。这个“节”也有“性”的意思,也就是让他生气,看看他的性情如何、气度如何。在古代,很多有智慧的老师在考验学生的时候,都会故意用一些不好的态度来对待他,看他能不能忍受。如果他不能忍受,离开了,就说明这个人没有悉心栽培的必要,因为气量狭窄的人,前途必定不会远大。</p><p class="ql-block">“惧之以验其特”,使他恐惧,观察他如何独自应对而不害怕。这个“特”就是“独”的意思,让他独自去面对,看看他有没有畏惧之心,够不够坦荡。</p><p class="ql-block">“哀之以验其仁”,使他哀伤,或者告诉他一些哀痛的事情,让他处于哀痛的状态,检验他是否心存仁慈,看看他有没有同情之心、仁爱之心。</p><p class="ql-block">在《群书治要·韩子》中记载这样几个故事。乐羊在魏国做将领,他去攻打中山国。这个中山国是一个小的诸侯国,而乐羊的儿子恰恰在中山。结果中山国的国君就把他的儿子烹杀了,再煮成像一碗羹似的送给他。乐羊看了之后,居然把这碗羹吃了下去。魏文侯听说后,就对堵师赞说:“你看乐羊为了我,居然把他儿子的肉都吃了。”堵师赞说:“他都能够吃自己儿子的肉,那谁的肉他不能吃?”后来乐羊攻下了中山国,魏文侯对他的功劳进行赏赐,但是却怀疑他的用心,怀疑他没有仁爱之心。因为他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可以吃下去,说明这个人心狠到一定的程度了。</p><p class="ql-block">“苦之以验其志”,使他困苦,考验他的意志是否坚强。让他在困苦的环境之中受磨炼,看看他是否有意志能够坚持,这也是检查一个人的意志够不够坚强。所以修学,特别是提升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能够吃苦才行。</p><p class="ql-block">如果吃不了苦,就不能够真正提升自己。所以要让自己接受苦难的磨砺,这样才能够磨炼自己的意志。“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这个人的意志就非常坚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都能够坚持,而没有退心。</p><p class="ql-block">“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以上这八项观察、六项检验,是贤主用来衡量人才的方法。怎样知道这个人是人才?怎样考验人才、衡量人才?通过这“八观六验”,就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人才了。</p><p class="ql-block">“论人必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衡量一个人,还要依靠父、母、兄、弟、妻、子这六种非常亲密的亲属关系。也就是说,你对一个人委以重任的时候,首先要向他的父母了解一下这个儿子对父母够不够孝敬。如果这个儿子在家不能孝敬父母,对父母没有恭敬心,那么在外对领导也肯定不能尽忠,古人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为什么?因为孝子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不会轻易做出忘恩负义、见利忘义的事。</p><p class="ql-block">其次,还要向他的兄弟了解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够尊敬兄长,帮助弟弟、妹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最亲近的兄弟姐妹都不能够给以帮助,他对朋友也好不到哪去。最后,还要问一问他最亲近的妻子、儿女,因为这些人整日与他生活在一起,对他的生活习惯、毛病习气、缺点是最了解的。</p><p class="ql-block">我们经常说家人难以感化,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在外面可以伪装得很好,但是在家里、在亲近的人面前,这些毛病习惯会暴露无遗,这些恰恰是家里人最为了解的。所以家人难以感化,原因在于我们还没有让家人真正地信服、心服口服、心悦诚服,没有做出能够感动他们、令他们佩服的事。</p><p class="ql-block">我们经常提到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大舜的故事。大舜的后母、兄弟,三番五次地要置他于死地,他都没有想着去打击报复,没有任何怨恨之心,反而总是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最后他终于用实际行动感化了他的后母、感化了他的兄弟。</p><p class="ql-block">我们经常提到大舜,就是要用大舜的例子来对照、反省自己。想一想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大舜后母兄弟,这样三番五次要置我们于死地的人,如果没有,说明我们很幸运,没有遇到这样的恶人,但是如果有,我们就要好好反省自己,倘若我们做好了,却还不能够感化他们,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我们的“德未修,感未至”,自己的德行、修养还不够,不能够感化身边的人,让他们心悦诚服。</p><p class="ql-block">从上面讲述中可以看出,古人特别有智慧,知道首先通过这六种最亲密的亲属关系来考察一个人。</p><p class="ql-block">“何谓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廊”。“四隐”,就是四种隐恶扬善的、可以信任的关系。第一,“交友”,就是他现在所交的朋友;第二,“故旧”,就是他以前所交的朋友;第三,“邑里”,就是指他的同乡、邻居等等;第四,“门廊”,也就是他的亲信。显然,这四种人对他的过去、现在都了解得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以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羡美,无所失矣,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考察一个人,在内就用“六戚四隐”为标准,在外就用“八观六验”的方法,如此一来,这个人的真诚虚伪、贪婪粗鄙、善恶品性,就一览无遗了。“羡美”,批注上说作美恶,也就是他的善恶等方面的品性都能够被人一览无遗。这就是古圣先王辨识人才的精辟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