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的尚健民主任</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的尚健民主任</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的尚健民主任</p> <p class="ql-block">1963年尚健民主任手术场景。(马骧摄,照片由尚晓燕提供)</p> <p class="ql-block">1965年外科二组全体员工合影。一排右起张作侠,陈金芳,叶国云,张啸菊;二排右起程兰英,鲁慧贤,丁素珍,郭云,高艳芳,李新兰,吴凤云,谢玉华,徐志玲;三排高玉泉,尚健民,白璜,张玉荣,郝玉琴,胡振江,王维善。(照片由尚晓燕提供)</p> <p class="ql-block">1965年医院派医疗队到界首县光武镇进行巡回医疗。一排右起XXX,杨占清,黄振铭,陈金芳;二排右起冯长林,尚健民,张作侠,杨邦成。(马骧摄,马皖颍提供)</p> <p class="ql-block">1965年尚健民主任在界首县光武镇卫生院带教当地医生手术,右为尚主任。(马骧摄,照片由马皖颍提供)</p> <p class="ql-block">1965年尚健民主任在界首县光武镇卫生院宿舍学习。(马骧摄,尚晓燕提供)</p> <p class="ql-block">1965年尚健民主任在界首县光武镇卫生院宿舍指导女儿尚超美学习。(马骧摄,照片由尚晓燕提供)</p> <p class="ql-block">1965年尚健民主任在界首县光武镇照相馆留影。(照片由尚晓燕提供)</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尚健民主任在下基层卫生院巡回医疗的路上。(照片由尚晓燕提供)</p> <p class="ql-block">1974年尚健民主任在家中学习。(尚庆余摄,照片由尚晓燕提供)</p> <p class="ql-block">1987年10月尚健民主任(右3)与江守善医师(左1)为患者施行巨脾切除术。(马骧摄,马皖颍提供)</p> <p class="ql-block">1987年10月尚健民主任手书为患者手术照片说明。</p> <p class="ql-block">1964年12月尚健民主任与麻醉师刘鉴曾到蒙城县医院手术会诊后,尚主任拍摄的蒙城县城内张拉塔(即现在的万佛塔),中间者为刘鉴曾医师。(照片由尚晓燕提供)</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初期尚健民主任拍摄医院花园。(照片由尚晓燕提供)</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尚健民主任拍摄的原顺元小学旧址,适时为医院中医科。(照片由尚晓燕提供)</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尚健民主任手书原顺元小学旧址的说明。</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原院史征集者蒋华聪主任采访尚健民主任的记录。其中,当年梁光明诚聘尚健民的便函内容尤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尚健民前辈因病逝世,享年88岁。今年元旦后的一天,我看到邻居尚超美纪念其父亲尚健民的美篇《我的父亲》,心中就有一个为老人家做个专辑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下面将医院当年在尚健民前辈遗体告别仪式上的生平介绍摘录如下:尚健民(1923年12月~2011年12月),太和县关集人,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至1951年在阜阳民主中大街开办健民诊所。1951年经我院第二任副院长老红军梁光明同志介绍来院工作。历任外科医士、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外科副主任、主任、退休后又晋升为主任医师。曾于1971年至1979年在阜阳卫校任教师、教研组副组长。1988年5月退休,享受全薪老专家待遇。尚健民同志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为阜阳卫生事业和医院建设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两次被评为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尚健民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辛勤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为我们医院的建设特别是为普外科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他终身行医,矢志不移,技术娴熟,造诣颇深。能解决外科多种手术,并可做二尖瓣扩张、肺切除、食管癌切除、肾切除、取石、前列腺切除等手术。曾在《内科杂志》、《外科杂志》和《中级医刊》以及《安徽卫生》、《阜阳医药》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他淡泊名利,平易近人,生活俭朴,廉洁奉公,尊重同事,团结友爱。退休后他撰写了“阜阳市人民医院外科发展简史”,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院外科在白国璋、尚健民等老一辈的医务工作者辛勤努力下,医疗技术水平从低到高、由弱变强,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到今天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各个外科学科水平,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档案资料。退休后尚健民同志积极参加院离退休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在他年龄较大、行动不方便的时候,仍坚持让家人推着轮椅参加党支部活动,包括到颍上迪沟义诊、为汶川大地震捐款,充分体现一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为此,我院党委两次授予尚健民同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p><p class="ql-block"> 尚健民前辈是阜阳地区大外科元老级人物,从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行医的几十年中,在阜阳卫生系统享有较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口碑。2018年3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肝胆胰外科领域专家陈孝平在市医院南区举行的“颍淮大讲堂”上讲《如何做好临床研究》中回忆,他七十年代就读蚌医本科时,在当时的阜阳县医院(即现在的肿瘤医院)实习,目睹了尚健民主任对一例胃部手术会诊的情形。陈孝平院士讲道,他全程观摩了尚主任胃切除以后,对尚健民主任技术水平,对阜阳专署医院能有这样的专家人才很是佩服,印象极其深刻,感叹道:原来胃部手术还可以这样做。由此说明尚健民前辈的外科手术被业界的高度认可。 </p><p class="ql-block"> 最后将尚健民长子尚庆余在2012年1月1日尚健民前辈遗体告别仪式上的讲话全文附后:</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好父亲终于走完了他坎坷又幸运的一生,离我们而去,再也看不到他的容颜笑貌,再也听不到他的谆谆教诲,作为子女,我们悲痛欲绝。和父亲共同生活的日日夜夜仍历历在目,仿佛他还在我们身边,恋恋不舍地注视着我们,鼓励我们努力上进,对社会有所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职期间,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公而忘私;在技术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两次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市卫生局、市医院先进工作者,市卫生局优秀党员。他用实践完成了自己的誓言—终生为了人民健康。他的言传身教,为年轻医护人员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对子女严格要求,渴望我们成才。他的高尚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也为我们子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p><p class="ql-block"> 父亲1951年参加工作的时候,阜阳人民医院刚建院不久,正处于起步阶段。当时的医护条件极其简陋,医护人员更少,包括他在内的主要的外科医生仅有2人。面对病人众多,医护人员短缺,工作繁重的情况,他没有退缩,悉心救治病人,以医院为家,把大量的个人时间投入到艰苦的医护工作中去。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医院收治了大量的肠梗阻病人,每天都要进行十几个手术,下了手术台,连手脚都麻木了。那时没有电话,医院干脆在父亲和麻醉师刘鉴曾两家之间安装了电铃直通手术室,电铃一响,他们立刻赶往医院。那段时间,他经常待在医院里,为救治病人呕心沥血,自己不满月的女儿却生病不治,虽然医院离家很近,他极少回家看一眼自己的女儿,就像大禹治水那样,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病人得以康复,我幼小的妹妹却不幸夭折。</p><p class="ql-block"> 父亲文化程度不高,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作风,医术上进步很快。后来通过外出进修学习,进而在外科医学技术上取得了较高的造诣,成为当时享誉阜阳地区的一代名医。阜阳市医院如今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父亲和老一代医务工作者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阜阳市卫校任职期间,积极开展外科手术,精心培养学生,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无私地传授给下一代,为阜阳卫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工作之余,父亲不忘总结归纳心得经验,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分别发表于一些医学杂志上。1986年安徽省外科年会在阜阳人民医院召开,父亲主导撰写《本院外科1789例肠梗阻总结分析》,在大会上宣读,得到了与会同道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父亲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博得了社会的推崇,人民给予了他较高的荣誉。他于1963年、1965年分别当选阜阳县城关镇和阜城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和1963年两次被评为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代表,出席了在合肥召开的表彰大会,1986年和1988年又分别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被授予了奖状。200 0年退休后又被评为阜阳行署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不久便开始多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即使在文革期间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他仍是不改初衷,对党保持着一份深厚的感情。80年代初,曾有人劝说他:“多少年了,你也没有入成共产党,不如加入民主党派吧。”对此,他斩钉截铁地谢绝了:“我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通过党的考验,我宁可作一辈子无党派人士。”这一席话得到了当时地委同志的高度赞扬。坚贞的信念终于使他通过了党的考验,1985年,他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更加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几十年如一日,待病人如亲人,坚决不接受“红包”、“回扣”。</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父亲虽然年岁已高、退休在家,但他仍是凭着一股对党的热诚,积极参加学习和活动。他说:“作为医生,我退休了,但作为党员,我永远没有退休,我要以实际行动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我的心永远追随着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父亲虽然去世了,但他的良好医德和高尚人品永存,作为子女我们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父亲的遗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对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奉献。</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