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得“换位思考”

温馨静谧

<h3>  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是每个人必要的修行,也是人世间最顶级的善良。</h3> <h3>  换位思考,是一种体谅《道德经》中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一个真正善良的人,往往最懂得换位思考,在细微之处不动声色地体谅他人。<br>  清代名臣李鸿章有一次外出办公,正好途径家乡合肥,他准备去拜访自己的恩师徐子苓。<br>刚到徐府门口,看门的仆人见李鸿章身着官服,便急着要进府禀报。<br>  李鸿章却叫住了对方,让其先等一等,他想换上一身普通衣服,再进去拜见老师。<br>身边的人对此不解,李鸿章解释说:“如果我穿着官服去拜见老师,老师定会顾及着我当官的身份而产生压力,难免心里会感到不自在。<br>我若是换上普通衣服,用寻常的样子去拜见,老师肯定就会感到放松,我们之间也就不会产生任何隔阂了。”<br>正如有句话说得好:“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br>越是见过大世面、有修养的人,越是懂得换位思考,心怀悲悯,善待周围的人与物。<br></h3> <h3>苏东坡曾在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r><br>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感受是不一样的。告诉了人们“换位”的重要。<br><br>苏东坡自己曾就因不懂换位思考而吃过亏。<br><br>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的家里拜访,见桌子上有王安石写了一半的诗稿:“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br><br>苏东坡看完便笑了,堂堂宰相居然不知道菊花只会枯萎,不会落瓣。<br><br>于是他自顾自地提起笔来,在王安石未完的诗稿后面添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完后,苏东坡扬长而去。<br><br>此事不久后,苏东坡就被贬去了黄州。<br><br>到黄州之后的一个重阳节,苏东坡跟朋友喝酒赏花时,惊讶地发现,黄州的菊花居然纷纷飘落,满地金黄,跟他之前自以为正确的常识完全不搭。<br><br>朋友告诉他:“只有黄州的菊花是会落花瓣的。”<br><br>苏东坡被贬后一直认为是王安石挟私报复、气量太小,直到此时才明白,是他太过自以为是,不懂换位思考的狂妄态度,使得他对朋友失了尊重之心,这才导致了自己也不被尊重的后果。<br><br>有句话说得好:“事无尽善尽美,人无全知全能。”<br><br>懂得换位思考的人,不会轻视他人,因为他们明白:<br><br>自己不懂的事,别人不一定就不懂;自己做不到的事,别人不一定就做不到;自己是对的,别人不一定就是错的。<br><br>《庄子》中有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br><br>这句话的意思是,同一件事在这里是对的,在那里也许就是错的了。<br><br>一个人若懂得换位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不易狂妄傲慢,以自我为中心。<br><br>换位思考,是给自己留余地的一种方法,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态度。<br><br>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唯有敬人者,人恒敬之。</h3> <h3>  换位思考,是一种温暖<br>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个人晚上行路的时候,碰见一个瞎子提着一盏灯笼。<br>见此他觉得十分奇怪和不解,便上前问瞎子道:“你眼睛又看不见,还提着灯笼做什么,这不是白费劲吗?”<br><br>瞎子却说:“正因为我眼睛看不见,所以夜里行路时才更应该提个灯笼,这样就不用担心别人会不小心撞到我,而给他人造成不便了。”<br><br>正所谓:助人便是助己。<br><br>真正善良的人,永远懂得换位思考,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温柔与慈悲。<br>古人云:“君子如玉,触手可温。”<br><br>也如孟子所言:“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br><br>灵魂越是高贵的人,越是善良。<br><br>他们心里永远装着他人,懂得换位思考,让人倍感舒适,温暖十足。<br></h3> <h3><br><br>《周书》上有言:“将欲取之,必姑予之。”<br><br>想要得到什么,就得先付出什么。<br><br>换位思考,正是让人与人之间,以心换心,方得真心。<br><br>凡事站在旁人的角度想一想、看一看,学会体谅、尊重与温暖他人,他人也必会将同样的善意回馈于你。<br><br>就如古人所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br><br>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永远都会被善待,换位思考,也永远是人间最顶级的善良。<br><br>从今以后,愿你我都能择善而行,学会换位思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