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0日 星期四 多云 中度污染 封控第29天 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翻看了几页书,洗了两幅窗帘,做了三顿饭,傍晚的时候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瞎拍了几张照片,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这个点还没出来过,院子里不比白天人少,散步的、锻炼的、嬉戏的,东门取快递的竟然还排着长长的队,这个地方白天到晚上人都不断,大包小包地往回拎东西。网购在小区一直都很火爆,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能有这么大的需求,我冰箱的东西似乎都没动个啥。 早上港务区的同学说他们今天可以凭绿码自由出入小区了,而且不限时不限人不要出入证可以在港务区范围内自由活动了。我都有点不敢相信,证实了一下,果然如此。我突然想起来了15号浐灞宣布的有序复工复产的消息,那会儿是要出门证的,还限时限人,才几天就正常了。 我在捋一下这次疫情防控的三个等级吧。封控区--足不出户,管控区--人不出区,防控区--强化管理。在全城封控的时候我们小区算啥?后来升了一级又降了一级,再后来又改为低风险区,按道理现在比刚开始要松一些,开始限时限人还能出去,这现在低风险了反而倒出不去了。 下午物业发来一条通知:防范区就医不用陪同了,个人提交申请,注明就医时间地点,出行方式,提供医院预约记录,在门卫处做好登记即可。 又多了一个名词:防范区。这么说现在我们的小区属于防范区。 解封和封控的具体实施根据情况各自都有着被分成众多的名词,只有把他们都经历了以后我们才能知道它们的具体含义。一般基层管理者估计也搞不清楚,要不昨天我们小区还满院子喊着:不要聚集,请勿逗留呢。不知道今天是因为管理员休息呢还是政策变了,小区一整天也没见喇叭喊。 所以说在政策没理解透彻或政策本身语焉不详的情况下出现“一刀切”的现象是不难理解的。然而“机械地执行”政策又是要犯错误的,比如某医院。唉呀,好复杂啊,我要当官肯定是个昏官,这东西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儿,比我们干加工复杂多了。 今天“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刷了屏,说的是北京无症状感染者岳某,18天时间里辗转了20多个不同的地点打工,最远的单趟50公里左右,而且还是在夜间,白天还要寻找在北京走失的儿子。人们又在感慨,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岳某的确诊牵出了他生活的艰辛,由此又牵出了他儿子失踪的辛酸往事,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了余华笔下的徐福贵,是啊,有些人仅活着都不容易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