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槐树下的乡愁</p><p class="ql-block">文/田荣</p><p class="ql-block">在山西洪洞有一棵名扬中外的大槐树,它不是一棵普通的大槐树,也不是因为这棵大槐树的生长历史久远,而是因为中华姓氏的绝大多数在这里。在中国两千多个县中,知名度最高的怕是山西洪洞县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常听过一首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父母告诉我,我们的祖先是山西洪洞大槐树人,从哪里走出去了成万上亿人,都分散到全国各地及其海内外,那里成了他们永远都回不去的乡愁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首传唱了600年的民谣,不管你身在国内,还是异国他乡,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这首民谣存在和传唱。这首世世代代相传的民谣,无论家庭贫困还是富贵,无论出身显赫还是平凡,已经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一棵生生不息的沧桑古槐,一段段凄凉悲壮的移民历史,明代大移民在大槐树下拉开了骨肉分离的序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小到大我一直想弄清几个问题。那个洪洞大槐树是个什么样的树?我们的祖先又是什么时代千里迢迢从山西迁居到我现在的家乡呢?几百年前的那次大迁移为何选在山西呢?我是带着疑问来到大槐树下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明史》、《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等史籍以及民间史料的记载,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多为有组织的官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时期(公元1736~1795),共组织大规模移民18次,总数达数百万,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大,600余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于当时战乱频仍,水旱蝗疫是明代大移民的真正原因。元末战乱时,水旱蝗疫也顷时而注,从明初的至正六年到二十六年,黄河、淮河频频溃堤,几乎岁岁都有洪水泛滥,中原大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为荒墟。”可谓凄凉至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是的,在历史的经纬里,通常交织着神秘的丝线。然而,拂去这些民间传说扑朔迷离的浓雾,我们还是能筛簸出农民大迁徙那惨烈的真实。有人从《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等典籍中,从散乱的明代档案里,索章摘句,缀辑编录,笺注出从明代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50年里,在18次大规模的移民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移民分别迁至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当时明统治者定出的移民条律十分蛮横,即家家户户一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往外地迁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有人会问,都说故土难离,这明代统治者为何要违背民意,如此大规模向外地移民呢?究其原因那就得从“燕王扫王”说起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燕王是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在其期间,人民遭受战乱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可见当时战祸带给人民的灾难很严重。据记载,当时的河南濮阳县的全部人口只剩下七,八百人,皇廷派去的知县往县里最热闹的一个十字路口上放了锭元宝,过了10多天之后去一看,这元宝居然还在,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人口数量,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万,河北人口为189.3万,而山西却达403.4万人,比冀豫两省人口的总和还要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中华大地人口的天平严重失衡时,素有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和继承者朱棣,必然把目光瞄定山西,投向晋南,大移民不可避免地要在这里发生了。于是,这广济寺旁、汾河岸畔的那棵并不超群出众的汉槐,便以无与伦比的身姿,走进了历史的风雨,走进了岁月的沧桑,走进了一个民族的记忆。由此可以想想到当时的山西洪洞是什么情形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靖难”之后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1403年,燕王军攻占南京,燕王朱棣即皇帝位,改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在历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役帝。他大力发展生产,极力恢复河北一带经济。永乐初年,他发下第一道移民诏令,决定从山西“分丁于真定、南官一带占籍为民。”于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便在洪洞县设立一个移民机构,专门办理移民事宜。相传县城南处有一棵老槐树。凡是外迁移民均在此树下集中外迁,故河北老百姓中有“要问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老槐树”的说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洪武年间,移民之初,朝廷放出风儿声,全国移民不移山西,为避移民潮,许多人扶老携幼,逃至山西。朝廷又传言,山西移民,独不移洪洞。人们又扶老携幼,迁至洪洞,结果朝廷毫不费力地集合捆就,连锅儿端迁往全国各地。而今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都有洪洞后人,遍布于全国,乃至海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山西在历史上成了普天之下的寻根的祖源地。320万三晋儿女被聚集到洪洞县的老槐树下,集体被迁入中原,总迁出人口占到当时山西总人口的80%!而今,当年的移民后代已遍及海内外,同时带去了种种有关老槐树老鸹窝的神奇传说。虽然科学上难以解释,但我的小脚趾甲的确是两半的,据说这是当初官府在移民身上留下的记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迁徙给明初社会带来了经济繁荣,但比这一时的经济繁荣更为珍贵的是,它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的空间,移民与当地土著在文化上、心理上、习俗上经过长期的掺和、交糅、渗透,地域文明必然会相互关照,培育着新的文明的种子。统治者为国家大局而实施的强权措施,往往能推动历史大步前进。文明要付出代价,文明有时会来自野蛮。文明的分娩,常常要挣脱粗暴的捆绑,残忍的枷锁,要洒很多很多的泪,流很多很多的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在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看到两副楹联,一为“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二是“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楹联与民谣,一雅一俗,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我的足小趾就是两瓣的,小时候我就记得父亲指着我这脚说,“咱们家的人确实是洪洞县大槐树下的后人,你这小脚趾盖就可证明。”于是,他又讲,凡是这小脚趾盖分成两瓣长的,那祖先就都是从山西大槐树迁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于小脚趾成两瓣我听过一种传说,即当时山西大移民时,是官军看押解送,怕移民的百姓中途逃跑,就给每个人的小脚趾上砍上一刀,以做记号。总之,“谁是大槐树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的民谣反正是流传甚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至今他们还心系着大槐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拂去岁月的风尘,回过头来客观公正地评判,移民垦荒确实是件好事,是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超越农民眼光的举止。然而,放在当时,移民对千家万户来说不啻一场灾难,是要背井离乡,是要家破人散。安居乐业的人们,天伦合欢的家庭,面对这突然飞来的横祸,实在难以接受。一时间家家流泪,村村哀嚎,移民的官方公告虽然早已颁布了,却行动迟缓,难以推进。一纸公文在墙上孤零零地叹息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当我们来到大槐树下时,仍对当年那种大迁移心存余悸,那么那次大规模的移民是如何启程的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开头布告贴出不久,又贴了一张告示,写道:凡是不愿迁移者,三日内到大槐树下集中,愿意迁移者,请在家等候。这告示让多少人欢喜若狂,奔走相告,大家扶老携幼,高高兴兴登记,签完名,又回去安居乐业了,仅三天,大槐树下就集结十几万人,突然,马蹄声响,奔来一大队官宾,官兵很快包围了集聚而来的民众,然后,一位道貌岸然的官员公告:大明皇帝赦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公告一出,如晴天霹雳,惊呆了当时的人们,大家顿时回味过来,觉得上当受骗了,一时哭喊埋怨,但是一切都无济于事了。官员开始了登记造册,发给凭证,然后组织大迁移工作。他们害怕移民中途逃跑,公差干脆弄来绳索将移民们双手捆绑一起,集中挪移,</p><p class="ql-block">行走的人们要屙要尿,捆绑的手必须解开。后来,喊屙喊尿的人们说成了“解手”。“解手”随着人们的行走,到达了四面八方。现在天南海北的不少人在讲大小便时,仍然沿用着“解手”这移民用语。</p><p class="ql-block">大批的移民就这样走了,他们走的一步三回头,再回头看看身后的故乡,故乡渐渐地远了,他们从山西移出后,走向</p><p class="ql-block">河北,走向河南,走向山东,走向江苏,又从河南、江苏走向更远的福建、广东,甚而漂洋过海去了海外,他们在</p><p class="ql-block">那里各自都建立了新的家园,栽植出新的生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过去了多少年,经历了多少代。大槐树下走出去的子孙一刻也没淡忘了古老的家园。特别是同一姓氏的人,无论在何时相逢,每聚一起,说起移民的往事,都会亲切地说: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坐在大槐树下思今抚昔,谁也无法否认移民的积极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年,都有大批从海内外前来大槐树寻根问祖的游子络绎不绝,动人的情景也是笔底难收。他们沿着昔年祖先迁移的路线,逆向溯源,来到大槐树下,抚摸着大槐树,满含深情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根,我们中华民族的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根,一个根字,将海内外华人的心紧紧联结在一起。人们之所以不远万里来大槐树下寻根,是因为恋家爱国,祖国的繁荣兴旺才是人们的共同心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中华根走过去,远远的听到一位老人悲壮的声音,循声而去只见大槐树下正在上演着明朝大移民的场景剧,那悲壮的曲子,移民们恋恋不舍故土的眼神,以及官兵的骄横,把在场所有人的心都带回到那个时代,许多游人情不自禁的流下了心酸的泪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完演出,我们又先后瞻仰了大槐树,以及由大槐树衍生的二代和三代大槐树,站在移民浮雕的画像前,我凝视专注的看着一幅幅移民浮雕人物的表情,仔细的阅读浮雕上的文字,追溯着明朝那段移民大迁移,大槐树作为中华儿女寻根问祖之地永远的留在了海内外华人的心中,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将永远地留在移民先祖的记忆里。无论你走多远,无论你离开家人有多远,家永远都是你无法割舍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你无法遗忘的东西,那里有你的亲人,有你的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暮色已晚,我们远远地望着那棵高大的大槐树,渐渐消失在视线里,我虽没有先祖们惜别故土时涕泪俱下,依依难舍,一步三回头向大槐树留连反顾,但仍有故土难忘的恋乡之情而久久不忍离去的感觉。我知道无论怎样那缕乡愁始终萦绕在心中,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2021.10.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