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促“双减”落地 专家引领助专业成长

阳光暖暖🌷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优质的课题素材来源于校园生活的细心观察,由衷热爱;而在师者妙笔生花的描绘、记录下,生活才会更有乐趣、更有色彩、更有魅力,更加美好。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双减”政策颁布以来,恒大名都小学教育集团认真落实“双减”精神,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方法路径,成效显著。为了赋能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校本研修水平和写作水平,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生根,2022年1月19日上午,襄阳市恒大名都小学教育集团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围绕着教师专业成长的话题,开展了“校本研修及教师写作”的专题培训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此次培训活动由郭治国校长主持。</b></p> <p class="ql-block"><b>  </b></p> 专家引领深钻研集团交流共成长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特邀专家中国课改优秀校长、湖北省骨干教师,湖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襄阳市襄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胡启胜,围绕着“校本研修的有效路径与策略”这一主题,为恒大集团的教师们进行了专题讲座。报告主要从“校本研修定义”、“校本研修与课题研究区别”、“校本研修具体操作流程”三个方面,对目前教师在小课题申报中的众多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作为恒大小学的“老朋友”,他高度认可恒大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胡主任关于“双减”视域下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精辟论断,也引发了恒大教师深深地思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讲座中,胡主任以“什么是真正的校本研修”一问切入,强调做校本研修是以教师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教师的迫切需要为内容,以教师自觉参与、主动发展为原动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活动,有利于研究者形成一个科学严密的逻辑体系。他指出了“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研修的重要性。校本研修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胡主任认为坚持进行校本研修活动,对于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接着,胡主任介绍了校本研修的研究思路、大小课题之差别及具体实施原则,并结合校本研修课题“实”、“小”、“快”的特点,鼓励教师们从小处、从教育教学实践着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随后,胡主任从问题的切入点、问题的设计、实践的过程及研修反思等方面展开分享。结合校本小课题的具体案例,胡主任强调了选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再将问题转化为小课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敏锐洞察教学中的异常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总结方法和完善体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此外,胡主任强调研究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以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帮助作为衡量标准,来检测研究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于校本研修内容,教师们可以从其创新性、实效性、可操作性来判断是否有推广价值。此次讲座的案例详实,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很好地解决了老师们研修选题与方案撰写的一些困惑,了解了校本研修中的各种注意事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台上娓娓道来,台下精神饱满,参会老师认真聆听,执笔奋记。此次课题讲座,让大家受益匪浅。襄阳市恒大名都小学教育集团的教师们不仅明白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也了解了校本研修从选题到成果申报、结题的全过程。讲座有效地激发了老师们深入钻研的热情。</b></p> 情理分明析佳作 聚力共研谱新章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受邀专家“襄派教育家”、隆中名师、原《襄樊教育》常务副主编、襄阳市第三十六中学副校长安良海,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经验,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你也能写出好文章——和老师们谈笔才”的专题讲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安校长温文尔雅,循循善诱,与老师们娓娓道来。发言中一个个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教育故事,引发了全体教师的强烈共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笔才比口才更重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 教得好不如写得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 那个充满情怀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教师写作存在哪些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整场讲座随机发问的互动,深入浅出的道理,形象具体的例子,幽默风趣的言语,干货满满,形式多样。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让我们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 策略一:从“大题小做”向“小题大做”转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安校长以专业的视角和多元的维度,集国内外理论之精华,具体形象地介绍了选题的注意事项。他指出现实世界和文学世界是有区别的,写作题材要尽量做到层层聚焦、细小到极致。兴起之时,他随机提问,侧耳倾听老师们的回答,不时微笑点头给予鼓励或赞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策略二:选材要熟,思考要深,观点要新,文字要简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安校长强调:写作要选择自己最拿手、最熟悉、最具优势的题材,述别人之未述,长时间深度思考后再下笔。“繁华落尽见真谛。”书面语言首先应具备流畅美、简约美的特点。为启发老师们辨别“简约”与“繁琐”,他形象地列举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苏轼的小品文等实例,这些文字简洁明了,却意境深邃,文采灿然,顿时解开了老师们的疑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策略三:论证要实,论述要深,逻辑要严,思维要广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在安校长看来,写文章要言之有据(数据和材料),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写学术论文,切忌浮词,一定要注意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坚持做到问题思维、理性思维、原创思维和定力思维相结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满满的知识盛宴。全场的老师个个聚精会神,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若有所思,全程跟随着安校长的思路,思考着自己写作的问题,也对“笔才”有了更深的认识。</b></p> 总结展望促提升铆足虎劲开新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讲座结束后,郭治国校长对特邀专家们表示了感谢,并对此次大会进行了总结。郭校长指出:“双减”政策下,学校将持续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在具体实践中“塑形”、“树人”,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郭校长还鼓励参训教师有意识地积累所思所感,将实践活动总结为理论文字进行发表,在模仿、实践、反思、变革中,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享受写作研修的乐趣,成为真正的研究型名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郭校长的讲话语重心长,寄托了学校对教师们的殷切期望,深刻地启发了老师们对自身的反思及对未来的展望!</b></p> 教师感想 馨语新愿润师心 点亮智慧明方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安良海校长的讲座风趣幽默,言语之间折射出他深厚的人文素养。听了他关于教育写作的所感所悟,我深受启发: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想在教育战线永葆青春活力,读书写作是一条最好而又受益终身的途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郭焕焕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校本研修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形式还是真正有意义的一件事?我们具体应该怎样进行……其实我一直也都是模糊不清的。而胡启胜主任的讲座,就像是解开这些谜题的一把钥匙,不仅为我们指点迷津,也打开了我们思想的大门,特别是“问题——设计——实施——反思”流程的提出,更是为我们今后更好的开展校本研修指明了道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闫桂鹏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胡主任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次讲座中,我学习了校本研修的概念、课题研究设计思路以及具体操作流程。在胡主任的指导下,我也明白了校本研修不是简单的课题理论研究。总结成绩、反思不足,从理论成面加以升华,不断改进思路也是我们研修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张志仙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去年的研修有想法却不知如何实施。但这次再听讲座分享,看公众号案例,我更有信心去做校本研修了,期待在每天上课、改作业的日常工作中寻找更多的乐趣和幸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刘双老师</b></p><p class="ql-block"><br></p> 结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双减”之下,“减负提质”需要发展教师,当然,更离不开一大批具有高素养教师的支撑。本次讲座,非常贴近教师们的科研需求,有利于今后规范化和科学化地撰写校本课题,增强教师团队的整体素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朱永新老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讲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未来,襄阳市恒大名都小学教育集团将继续着力提升教师们的研修能力,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成果导向,打造教育集团的科研特色,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b></p>

研修

教师

校本

双减

讲座

老师

课题

校长

教育

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