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课程故事】《柿饼探秘》

哈哈

活动来源 <p class="ql-block">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天到了,小朋友们好奇的望着窗外的秋色,讨论秋天的变化,有的小朋友说:“秋天到了,树叶变黄落下来了。”;有的小朋友说:“天气变凉了,我们都换上了厚厚的毛衣。”;还有的小朋友说:“秋天果子都成熟了。”都有哪些果子呢?“我知道!有梨,葡萄,柿子......”</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两颗红红的柿子,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p> 初识柿子 <p class="ql-block">观柿子 闻柿子</p> <p class="ql-block">  李静姝小朋友说:“柿子是圆圆的,像一个太阳。”</p><p class="ql-block"> 杨轶童小朋友说:“柿子闻起来香香的,甜甜的。”</p><p class="ql-block"> 李囿涵小朋友说:“柿子闻起来有点臭臭的,我不喜欢这个味道。”</p><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纷纷表达着自己感知到的柿子,这时,</p><p class="ql-block"> 沈语萱小朋友说到:“我看到柿子上面有一个绿绿的,像花朵一样的东西。”</p><p class="ql-block">这个“绿绿的,像花朵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亲身动手感知着柿子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指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中班年龄段孩子喜欢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  恰逢打造图书区,老师将一个绘本故事引入进来——《砸吧爷爷的柿子树》</p> <p class="ql-block">  通过阅读故事,孩子们不仅知道了,这个“绿绿的像花朵一样的东西”叫“柿子蒂”。还知道了:</p><p class="ql-block"> 王翊桢:“柿子上面那个叫柿子蒂。”</p><p class="ql-block"> 刘璟润:“砸吧爷爷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很小气的人。”</p><p class="ql-block"> 王柏清:“哎呀奶奶无论得到什么都很开心,还很厉害,可以把柿子蒂当陀螺玩。”</p><p class="ql-block"> 于京宜:“我们要分享。”</p><p class="ql-block"> 李岩泽:“对!分享着玩才开心。”</p> 尝柿子 <p class="ql-block">  到了第三天又有一些小朋友带来了柿子,可是,小朋友们发现,这次带来的柿子怎么不一样呢?</p> <p class="ql-block">  邢高凡小朋友说:“为什么一个柿子大,一个柿子小?”</p><p class="ql-block"> 党紫姀小朋友说:“一个柿子又大又尖,另一个柿子又小又圆。”</p><p class="ql-block">“大的味道更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指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中班孩子能对事物或者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愿意讲话并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和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 这时,老师通过集体课的形式给了小朋友们一个小小的科普:</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知道了原来柿子有这么多的种类,当他们看到这个又大又尖的柿子叫做富平尖柿,就生产自我们陕西省,都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p><p class="ql-block"> “我们陕西省好棒啊!”史翊可说。</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可爱就是这样,因为一颗柿子,就可以令他们激动地鼓掌,由衷的赞美自己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接着,老师将两种柿子切开来请小朋友们品尝。</p> <p class="ql-block">  梁骏驰小朋友发现了:“大的里面有核,小的里面没有核。”</p><p class="ql-block"> 尝起来是什么味道呢?</p> <p class="ql-block">  尝过柿子的小朋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尝到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雷曼尔:“又大又尖的柿子吃起来甜甜的,软软的”</p><p class="ql-block"> 沈语萱:“富平尖柿吃起来很甜,水分也多。”</p><p class="ql-block"> 井梓萌:“小柿子吃起来很苦,很难吃。”</p><p class="ql-block"> 简语桐:“小柿子吃起来硬硬的,嘴巴都麻了。”</p><p class="ql-block"> 曹怡萌:“小柿子吃起来又涩又麻。”</p><p class="ql-block"> 简语桐:“我知道了,这是因为小柿子还没有熟!”</p><p class="ql-block"> 那我们怎样才能让它成熟呢?</p><p class="ql-block"> 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在网上找到了几种方法:</p> <p class="ql-block">  到底哪一种能让我们更快的吃到成熟的柿子?一起来试验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有小朋友们讨论后决定,选择两种方法进行实验,分别是泡热水、和成熟的水果封在塑料袋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经过一周的时间后,小朋友们发现,泡在热水里的柿子外面软了,但是里面还是硬硬的麻麻的,而和成熟水果一起装起来的柿子已经变软了,小朋友们终于吃到了又软又甜的柿子。</p> 晒柿子 <p class="ql-block">  尝了又软又甜的柿子后,孩子们喜欢上了柿子的味道,在一次讨论中,王柏清小朋友说:“我还吃过不一样的柿子,它叫柿饼。”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其他几个小朋友也表示吃过柿饼,并提出我们一起来制作柿饼吧。</p><p class="ql-block"> 可是李佳忆小朋友提出了问题:“我们又不会制作柿饼,怎么做呢?”</p><p class="ql-block"> 王柏清小朋友说:“可以请老师来帮助我们做。”</p><p class="ql-block">老师这时也表示不会做,这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 史浩杰小朋友说:“我们可以问问爸爸妈妈怎样做?”</p><p class="ql-block"> 于是,小朋友们带着调查表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制作柿饼需要的条件。</p> <p class="ql-block">  查阅到做柿饼的方法,做柿饼需要连续的晴朗的天气,需要削掉柿子皮,还需要晒柿子。小朋友们开始自己动手尝试起来:</p> <p class="ql-block">(因为削皮的工作比较危险,在孩子体验过后就由老师代替孩子削皮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在吊柿子的环节却暂停了下来,史浩杰小朋友说:“我们不会绑柿子啊。”</p><p class="ql-block"> 井梓萌说:“我可以这样用绳子把柿子一圈一圈的缠起来,就可以吊起来了。”</p><p class="ql-block">话没说完,柿子又掉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史浩杰说:“还是不行啊,绑起来比较紧,不容易掉。”</p><p class="ql-block"> 井梓萌:“我们请老师帮助我们吧。”</p><p class="ql-block"> 于是,老师交给了小朋友们用绳子打结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老师提供给每位小朋友一条绳子,孩子们试着在教室里练习打结,熟练了打结的方法,终于将柿子吊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每一天孩子们都关心着柿子晒好了没有,并且每天都用画笔记录着柿子的变化。</p> 我和我的小组 <p class="ql-block">  随着一天天过去,孩子们发现,小的柿子明显变黑变皱了,而大的尖柿只是变皱了,孩子们随即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尖柿子不会变黑,而圆柿子变黑了?”</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柿子会变皱?”</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柿子需要吊起来晒?”</p><p class="ql-block"> 老师请孩子们自由组队,每组领取到一个问题,然后一起来猜测问题的答案,猜的过程中由一位小朋友把大家的想法画下来,孩子们在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指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性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随后,每一组的小朋友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查阅问题的答案,第二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投入的讨论着自己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徐菡聪:“因为晒柿子的时候还要给柿子通风,所以要吊起来。”</p><p class="ql-block"> 申嘉耀:“因为大柿子的水分多糖分多,所以它不黑,小柿子水分少所以变黑了。</p> 捂柿子 <p class="ql-block">  在晒柿子到第十天时,孩子们把柿子剪下来,准备捂柿子</p> <p class="ql-block">  王柏清:“要把柿子拿下来,先在保鲜盒里铺一层保鲜膜。”</p><p class="ql-block"> 梁骏驰:“然后一层柿子皮一层柿子,再放一层柿子皮,再放一层柿子,然后再用保鲜膜盖起来,用盒子盖起来。”</p> <p class="ql-block">  封好了柿子,孩子们又找来了夹子和绳子,想要在房间里留下一个计算时间的计时器。</p> <p class="ql-block">  “这里行不行?”</p><p class="ql-block"> “不行,我都够不到。”</p><p class="ql-block">最终,孩子们在窗户上找到了一个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连续20天过去了,孩子们终于等来了打开柿饼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  却发现柿子已经在盒子里发霉了。</p><p class="ql-block"> 苏博睿:“哇,发霉的东西可不能吃,太可怕了。”</p><p class="ql-block"> 邱旭航:“为什么我们按照步骤去做的柿饼会发霉呢?”</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又进行自由分组,回家查阅了资料。</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邀请了富平的家长助教来帮助我们了解真正的制作柿饼的方法,小朋友们了解到,制作柿饼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晒够柿子,捂柿子时保持低温干燥,还需要保持制作过程的卫生,才能够得到香甜的柿饼。</p><p class="ql-block"> 简语桐:“老师,我们明年再做一次柿饼吧。”</p>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的柿饼没有制作成功,但是孩子们却从中收获到了一种探索的精神,寻求真知的方法,持续观察记录的好习惯和虽然失败但是却能总结经验,不放弃的优秀品质。</p> 课程小结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主题活动中,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教师带领幼儿自主的去观察、自由的去探索、积极的去分享,与幼儿一起晒柿饼,捂柿饼,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积极的参与,乐于表现和表达,充分发展了自身能力。</p><p class="ql-block"> 本次课程故事看似有一个“不完美的结束”没有制作出柿饼,但出人意料的是,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幼儿并没有表现出失望的样子,而是兴致勃勃的说明年还要再做一次,我想正是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习得了一种反思总结,坚持的优秀学习品质,这样看来,这个课程故事的结局何尝不是成功的呢?</p>

柿子

小朋友

柿饼

孩子

老师

我们

起来

制作

课程

王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