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唐僧天山路(2)

天山明月(刘跃)

<p class="ql-block">  天山山脉博格达山主峰</p><p class="ql-block"> 唐僧从敦煌跨越了800里“莫贺延碛”,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苦难来到西域伊吾古国。唐僧进入天山东端的喀尔力克山和巴里坤山南,开始了西行丝绸之路的天山之行。本篇是唐僧在天山山脉博格达山南和火焰山腹地以及在高昌故城、交河古村、吐屿沟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天山博格达山明月</p><p class="ql-block"> 唐僧西行18000里,有5000里是在天山山脉中跋涉的。他沿着北天山喀尔力克山、巴里坤山、博格达山南进入了中天山山脉的火焰山。在火焰山下的高昌国应邀讲经数月,游历了高昌国周边的佛寺和佛窟,又沿着中天山山脉的阿拉沟山进入了焉耆古国。</p> <p class="ql-block"> 天山博格达山松林</p><p class="ql-block"> 唐僧也曾经过了博格达山南的鄯善,鄯善地处天山博格达山东南,库木塔格山(沙山)北麓,西接火焰山东端。三面环山,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为博格达山,中部为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南部为戈壁和沙漠。区域面积39548平方千米,曾是高昌古国的属地。唐僧经过鄯善驿站时,本想稍作休息,但高昌王麴文泰已经要求驿站马歇车不歇,恭送大唐高僧赶往高昌城,……。</p> <p class="ql-block"> 天山博格达山古岩画</p><p class="ql-block"> 西域汉人国家高昌王麴文泰则是一个潜心修行忠诚的佛教徒。得知大唐高僧玄奘法师西行,高昌王下令指派专门使者、仪仗队伍、马不停蹄赶往伊吾国,恭迎唐僧,当唐僧来到高昌城时天不足四更,高昌国大开城门,向奘师请法,这个一国之主以至恭敬地弯下腰让奘师踩着本人背部登上法座。</p> <p class="ql-block">  天山博格达南鄯善县沙漠</p><p class="ql-block"> 为了迎接大唐高僧玄奘法师,高昌王与妃子等人彻夜未眠,焚香诵经,恭候法驾。而当玄奘法师讲经说法多日准备辞行时,高昌王殃求法师留下,承受全民供养。言语之间,不欲放行。面对此举,唐僧回道:“玄奘为求法西行,只可日日刚强,不可中途而止。”高昌王还是不听,无法之下,玄奘整天端坐,滴水不进,一连三日。第四日,看到高僧绝食,去意已决,高昌王心生愧惧,大唐高僧不可因我而失去生命,动情的留下了两行清泪。</p> <p class="ql-block">  新疆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p><p class="ql-block"> 高昌王这一心态亦反映学佛者身上的我执和内心之“贪”。 只不过,到了最后,高昌王在佛法大爱与慈善的感化下,成为奘师西行取经路上最好的护法之一。高昌王麴文泰答应了玄奘法师西行的诉求,但请求玄奘法师在高昌古国再讲经一月,西行返回时,请再来高昌古国讲经说法,高昌佛国众徒将举国期盼……。</p> <p class="ql-block"> 库木塔格沙漠骆驼</p><p class="ql-block"> 高昌国是西域的一个汉族佛教国家,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为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 东晋隆安三年( 399年)六十多岁的法师法显也曾经高昌国去西域取经,历经十三年经水路返回。高昌是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  新疆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古堡</p><p class="ql-block"> 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汉族独立王国,先后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贞观十四年(640年),高昌国因投靠匈奴为唐朝大将侯君集所灭,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安史之乱时高昌被回鹘侵占。</p> <p class="ql-block">  新疆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古堡</p><p class="ql-block"> 高昌人:以今吐鲁番盆地为地理涵义的高昌,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高昌壁时期(西汉初元元年前48至晋咸和二年327);高昌郡时期(晋咸和二年327至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高昌国时期(太平真君四年443至贞观十四年640)。在长达数百年的历史时限内,以交河城、高昌城为中心,日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稳定的汉人为主体的生活区域。</p> <p class="ql-block">  天山博格达山南库木塔格沙漠</p><p class="ql-block"> 高昌居民中确也杂混有相当数量的西域及北方民族人等。从十六国到唐代,许多名籍、户籍和其他出土文书中,都记有不少属于古代非汉人族体的姓氏,如车师的车氏、鄯善的鄯氏、焉耆的龙氏、龟兹的帛氏或白氏、匈奴的沮渠氏、氐族的强氏、鲜卑族的秃发氏等,十六国时期《按赀配马帐》中“亡马”的煎苏獦,《分配乘马文书》中的思头幕、阿贤提亦肯定不是汉人,诸如此类姓氏在文书中时有所见。</p> <p class="ql-block">  天山博格达山南库木塔格沙漠</p><p class="ql-block"> 高昌社会汉人主体地位的形成,也是与魏晋以降河西及陇右乃至内地汉人为躲避战火而大规模向西迁移和中原政权向西移民密不可分,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后来融入了高昌人口。</p> <p class="ql-block">  夕阳下的库木塔格沙漠驼队</p><p class="ql-block"> 从麴氏高昌时期开始,昭武九姓中的曹、何、史、康、安、石、米等姓迁来的日益增多,有一件与重光元年(公元520)随葬衣物出土的高昌时期名籍,残存人名四十五个,皆非汉族。同时,高昌曾先后臣服于高车、柔然、突厥等北方强族,且地理相毗,居民中也必定浸入这些民族成份,他们的习俗与汉人传统生活习惯彼此吸纳,以致出现胡人汉化和汉人胡化的倾向。</p> <p class="ql-block">  浩瀚无垠的库木塔格沙漠</p><p class="ql-block"> 高昌地理:汉唐间发展起来的中西陆路交通枢纽。原系车师前部地,汉晋为屯戍重镇,前凉始置郡县,南北朝至唐贞观中独立建国。辖境当今新疆吐鲁番地区,“高昌故城”遗址在今吐鲁番市东。</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周边的荒山沙丘</p><p class="ql-block"> 西汉宣帝时,派士卒携家属往车师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同时,设戊己校尉,治于高昌,主管屯田和军事。东汉、魏晋沿袭其制。这一时期,高昌壁隶属凉州敦煌郡。</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沙漠骆驼旅游</p><p class="ql-block"> 西晋至十六国初期,高昌社会经济发展,开始具备置郡的条件。前凉建兴十五年(327)戊己校尉赵贞谋叛,张骏击擒之,在其地置高昌郡及高昌、田地等县。北凉承平十八年(460),柔然攻高昌,灭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为高昌建国之始。至贞观十四年(640),高昌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其间先后更换过阚氏(460~ 491)、张氏(491~496)、马氏(496~499)、麴氏(499~ 640)四个政权,麴氏享国最久。</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艾丁湖(海拔-154.31)</p><p class="ql-block"> 高昌居民以汉族(主要为汉魏屯戍军民的后裔和逃避战乱的内地移民)为主,少数族(主要为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国家的侨民)为辅。因而高昌国建制,如官制、兵制、赋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脱胎汉晋,又自具特色。汉族传统文化在高昌占统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十六国时期,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受到尊崇。道教也有一定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艾丁湖时常会干枯少水</p><p class="ql-block"> 唐朝时期高昌气候温暖,宜蚕,谷麦再熟。著名土产有赤盐、白盐、葡萄、冻酒、刺蜜、白面、叠布(棉布)及丝织品等多种。其地处天山南北孔道,丝绸之路北路。</p> <p class="ql-block"> 中天山支脉火焰山</p><p class="ql-block"> 据文献记载,高昌自古即流行佛教。从国王到百姓笃信佛教,曾有“全城人口三万,僧侣三千”的记载,可见高昌国的佛教香火之盛。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高昌国师鸠摩罗跋提就曾向苻坚献梵本《大品经》一部。弘始二年(400)高僧法显西行途经高昌时,也得到供给行资,顺利地直进西南。当时也有高昌沙门道晋、法盛等游历西域。并有沙门法众、沮渠京声等从事译经。由此可见这时高昌佛事已经非常兴盛。</p> <p class="ql-block"> 中天山支脉--火焰山</p><p class="ql-block"> 麴氏王朝成立后,佛教受历代诸王保护,佛法隆盛。当地统治者也极为尊崇佛法,如高昌王麴伯雅听沙门慧乘讲《金光明经》,竟以发布地,请慧乘践之。公元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高昌国王麹文泰迎来了大唐帝国西行取经的玄奘法师。</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的吐屿沟峡谷</p><p class="ql-block"> 玄奘西游时,国王麴文泰率全城欢迎,热情款待,并请求永留其国。麴文泰坚决挽留,玄奘绝食数日,才获准允其西去。但是,还坚留玄奘讲经一月,并度四沙弥以充给侍,又赠送法服、黄金、绫绢等物,派遣二十五人、马三十匹,为之送行。又写信给龟兹等二十四国,恳请护卫玄奘法师。从这些方面,可以知道当地崇信佛法不遗余力。</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周边的荒山怪石</p><p class="ql-block"> 史籍中记述寺院情况不详,《名僧传》记载︰约当太和年间(477~499),高昌有仙窟寺、尼寺都郎中寺。《西州志》残卷记载︰柳中县界至北山二十五里之丁谷窟,有一寺一禅院;又前庭县界山北二十二里之宁戎谷有窟寺一所。回鹘时也盛行佛教,宋·乾德三年(965)十一月,西州回鹘可汗曾遣使僧法渊,到京城献法牙、琉璃、琥珀盏。</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的怪石峪</p><p class="ql-block"> 雍熙元年(984)王延德自高昌还,在《行记》中谈到高昌尚有佛寺五十余所,都是唐朝赐额,寺中备有《大藏经》。又有摩尼寺,寺中皆有波斯僧徒。一直到元、明之际,高昌一带仍奉佛有僧寺。及回鹘移住后,除潜信摩尼教外,亦信奉佛教、景教、祅教等。</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古河道的红柳</p><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以后, 经多次考古探险,出土无数佛像、佛画,与梵语、胡语、汉文、回鹘语经典等。此中,以回鹘语写成之经典,有《金光明最胜王经》、《方广大庄严经》、《弥勒下生经》、《天地八阳神咒经》等,多为译自汉译藏经之转译本。此外,此地另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伯孜克里克石窟等著名佛教遗迹。</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克尔涧古水系图岩画</p><p class="ql-block"> 汉代以后,汉人逐渐迁入(主要为汉魏屯戍军民的后裔和逃避战乱的内地移民),在回鹘移住以前,受汉族影响甚深,其风俗政令、文字等悉与华夏大同小异。另据文献记载,此地自古即流行佛教。依《出三藏记集》卷八所载道安〈摩诃波罗蜜经抄序〉言,前秦·建元十八年(382)正车师前部王弥第来朝,其国师鸠摩罗跋提献胡本《大品》一部。及北凉·沮渠蒙逊领有此地后,高僧辈出,译经风气大盛。麴氏王朝成立后,佛教受历代诸王外护,佛法隆盛。玄奘西游途中,路经此地,国王麴文泰率全城欢迎,热情款待,并请求永留其国。玄奘婉拒,惟停留一个月,并为讲《仁王经》。及回鹘移住后,除潜信摩尼教外,亦信奉佛教、景教、祅教等。</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的吐鲁番交河古村</p><p class="ql-block">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吐鲁番盆地交河古城村</p><p class="ql-block"> 历史发展: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战略位置重要,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p> <p class="ql-block">  吐鲁番交河古村遗址</p><p class="ql-block"> 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交河终于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交河故城在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之后,这座城市建筑布局的主体结构依然奇迹般的保存下来。这些都得益于吐鲁番得天独厚的干燥少雨气候。交河故城的规模,大体为唐代的建筑,建筑物主要集中在台地东南部约1000米的范围内。古城四央临崖,在东、西、南侧的悬崖峭壁上劈崖而建三座城门。</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span style="font-size: 18px;">柏孜克里克千佛洞</span></p><p class="ql-block">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上,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经历了形成——繁荣——衰落的过程。第17、18两窟,为公元6一7世纪南北朝后期开凿的。第16号窟凿于中唐。</p><p class="ql-block"> 第20号窟壁画,绘制有回鹘高昌王和王后的图象。第33窟后壁,有一幅表现佛涅槃后众弟子默立举哀的致意图。第38窟,是反映古代摩尼教生活情景的洞窟。第51号窟,建于回鹘高昌时期。第69窟,是第20号窟的窟中之窟。第82、83号窟,是公元10--11世纪高昌回鹘王国强大时期,专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纪念窟。</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吐屿沟千佛洞</p><p class="ql-block"> 吐峪沟千佛洞:位于新疆吐鲁番东南约55公里,属鄯善县吐峪沟乡。原有洞窟94个,全部开凿在吐峪沟沟口两旁的高山峭壁上,现大部分洞窟已塌毁,仅有8个洞窟尚残存部分壁画。这里曾发现不少三,五,六世纪时期的写经。 </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吐屿沟千佛洞</p><p class="ql-block"> 吐峪沟东南区的第四号窟是吐鲁番地区早期石窟之一,窟内壁画上的汉文榜题的字体与五世纪末六世纪初的写经相仿,说明这里的早期石窟大约就开凿于此时。这种早期石窟,其形有天中坛的穹庐顶方形窟,也有从龟兹传来的长方形券顶,后部立中心柱的支提窟。窟内塑像早已毁掉,尚存壁画题材有本生故事和千佛等。</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吐屿沟千佛洞</p><p class="ql-block"> 吐峪沟千佛洞位于峡谷中段,开凿于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期,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吐峪沟千佛洞是吐鲁番地区建窟最早、保存早期壁画较多的石窟。</p><p class="ql-block">在南北朝时期,吐峪沟石窟是高昌王国最高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之一。到了唐代,吐峪沟大峡谷两岸的佛教洞窟有了进一步发展,佛教壁画艺术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据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献《西州图经》记载,当年的吐峪沟乃人间仙境。《西州图经》有如下描述:“在吐峪沟中有随山势展布的重重寺院,它们背倚危峰,下临清溪,四周绿树掩映,佛教、禅院密集,佛乐飘飘、烟火不断、游僧云集,人行沟谷深处、难见日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吐屿沟千佛洞</p><p class="ql-block"> 吐峪沟千佛洞开凿以来的1700多年中,先后历经了人为破坏和自然塌损阶段。现有洞窟94个,有编号46窟,仅有8窟残存壁画。那些幸存下来的石窟壁画,至今仍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风采,吸引了当今世界各地研究佛教历史、佛教艺术的专家学者们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吐鲁番高昌故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高昌古国:西汉宣帝时,派士卒携家属往车师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时,在其地建筑军事壁垒,“地势高敞,人庶昌盛”,称为高昌壁,又称高昌垒。同时,设戊己校尉,治于高昌,主管屯田和军事。东汉初年河西窦融及凉州马家归附汉光武帝刘秀。</p> <p class="ql-block">  吐鲁番高昌故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晋凉郡县:西晋至十六国初期,高昌社会经济发展,开始具备置郡的条件。这一时期,鄯善郡、高昌壁隶属凉州敦煌郡。东晋前凉建兴十五年(327年)戊己校尉赵贞谋叛,张骏遣西域长史李柏击擒之,在其地置高昌郡及高昌、田地等县。张骏又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合并,称作沙州,以杨宣为沙洲刺史,治所依然设在敦煌。十六国时期,此郡先后隶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国。</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高昌故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公元422年,西凉王室后裔李宝(李暠孙)和娘舅西渡流沙,在西域吐鲁番盆地占据伊吾县(今哈密),建龙兴年号,善抚流民,并羁縻高昌,建立伊吾西凉(又称后西凉),为了和新兴的北凉对抗,伊吾西凉臣于丁零(既柔然)。凡内地来人李宝皆倾身礼接。</p> <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高昌故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北魏灭北凉。北凉欲效仿西凉西迁,后西凉闻后分兵截击。李宝与唐契商议后,先于北魏联络,接着兵分两路,自己率领2000余人南下前往敦煌,唐契和弟唐和欲占领高昌,截断北凉西进之路。至高昌唐契中高昌郡守阚爽缓兵之计,柔然及北凉察觉后分兵追击,没有追上李宝,但是追上了唐契,双方一战,唐契殿后战死,唐和率余众奔前部王车伊洛处。唐和闻北凉残余势力沮渠安周屯居横截城,唐和率军攻克横截城,继而夺取高宁、白力二城,并遣使投降北魏;当时唐契向阚爽进攻,阚爽派使节诈降沮渠无讳,表示与沮渠无讳共同攻打唐契。八月,沮渠无讳率兵前往高昌,将要到达时,唐契已战死,阚爽紧闭城门拒绝会见沮渠无讳。九月,沮渠无讳带领卫兴奴夜袭高昌。阚爽投奔柔然。沮渠无讳占据高昌,派常侍隽带着奏表到了建康。后北魏以李宝为西戎校尉府府主,唐和镇焉耆镇,韩拔镇鄯善镇。次年,沮渠无讳建立后北凉。</p> <p class="ql-block"> 高昌古国遗址</p><p class="ql-block"> 阚氏高昌:南朝宋大明四年(460年),柔然国势比较强盛,处罗可汗决定帮助阚氏复国。十一月,柔然派遣大军南下攻克后北凉,杀死沮渠无讳的继承人沮渠安周,帮助高昌阚氏重返家园。此时阚爽已死,柔然立阚氏族人阚伯周为高昌王,此后以高昌为国号,亦称"阚氏高昌"。阚伯周建立“阚氏高昌”后,对外彻底继绝与中原王朝的官方关系,而以柔然为其保护国,并长期使用受罗部真可汗的“永康”年号;对内发展地方经济,崇尚汉族文化传统,信奉佛教。“阚氏高昌”自阚伯周开始,阚伯周死后,儿子阚义成继位。之后阚义成的兄长阚首归弑杀阚义成,篡位,491年阚首归被高车王阿伏至罗所杀。共传3世,计31年。</p> <p class="ql-block">  张氏高昌:为敦煌郡人张孟明建立。他于488年至496年在位。488年,高昌王阚首归被高车王可至罗所杀,阚氏高昌灭亡。高昌人拥立张孟明为王,496年,高昌国人将其杀害,拥立马儒为高昌王。</p><p class="ql-block"> 马氏高昌:为马儒建立,他于496年至501年在位。496年,高昌国人将高昌王张孟明杀害,拥立马儒为高昌王。巩顾礼为左长史,麴嘉为右长史。497年,派遣司马王体玄到北魏朝贡,请求高昌国举国迁住内地。北魏孝文帝接受了马儒的请求,派遣明威将军韩安保接纳,割伊吾五百里地,供马儒居住。马儒派遣巩顾礼、麴嘉迎接韩安保,出高昌国境四百里,而韩安保不至。巩顾礼等回高昌,韩安保亦回伊吾。韩安保派遣韩兴安等十二人出使高昌,马儒再遣巩顾礼和世子马义舒迎接韩安保。至高昌境外百六十里白棘城。而高昌本地人眷恋本土,不愿东迁,相勾结杀死马儒而立麹嘉为王。</p> <p class="ql-block"> 吐鲁番高昌故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麴氏高昌:麴氏高昌基本上沿用了中原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王以下,有相当于宰相的令尹;下面设立吏部、祠部、库部、仓部、主客、礼部、民部、兵部等许多行政部门。高昌境内共设4个郡和18个县。各城也仿照内地城市的坊里建筑模式,工商业集中经营,防火、防盗设施齐备,城门由禁卫军把守,各郡、县也分别由司马领兵守卫。</p><p class="ql-block"> 高昌国:隋开皇中突厥曾破高昌城。隋炀帝即位之初,便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张掖、武威主管与西域的互市贸易,并调查了解西域区情。裴矩后来将其获得的有关信息撰成《西域图记》呈上供隋炀帝参阅。</p><p class="ql-block"> 大业四年(608年),隋军进驻伊吾,建筑城郭。之后又设鄯善、且末、伊吾三郡,“谪天下罪人,配为戍卒”,“大开屯田,发西方诸郡运粮以给之”。隋朝开始经营西域诸地事务。 并于高昌国置西戎校尉府统管西域事务,</p><p class="ql-block"> 大业八年(612年)冬,隋炀帝将华容公主嫁给了来朝的高昌王。</p><p class="ql-block"> 大业五年(609年)遣使朝贡,并出兵协助隋朝攻打高句丽。</p><p class="ql-block"> 贞观初(626年),高昌王麴文泰来朝。后来麴文泰与西突厥结盟,轻辱唐朝,唐太宗派遣侯君集、薛万均等大将证讨。</p><p class="ql-block"> 贞观十四年(640年),高昌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p><p class="ql-block"> 安史之乱时高昌国为回鹘侵占。</p><p class="ql-block"> 唐末从属归义军,后属高昌回鹘。</p> <p class="ql-block">  天山山脉火焰山下吐屿沟村</p><p class="ql-block"> 吐峪沟历史文化村是新疆现存最古老的村庄,它深藏大峡谷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吐鲁番盆地古车师国的发源地,至今还保存着最古老的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吐峪沟的历史最早以文字形式出现在史册中的是“洋海”。早在史前时期,吐峪沟就有了人类活动,而公元前1000多年前,欧亚大陆开始的一次人种大迁徙,一群头戴高高的尖顶帽、白皮肤深眼窝的白种人占据了吐峪沟,这里成为他们最东方的家园。他们把这片新的家园取名为“洋海”,以此怀念那已相距万里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天山山脉火焰山下吐屿沟村</p><p class="ql-block"> 火焰山下吐屿沟村,这座依山而建,藏匿大峡谷内的古老村落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属于它的独特魅力。走进这里,至少有两处景观不能错过:门与千佛石窟遗址。</p><p class="ql-block"> 在西汉时期,洋海为班勇屯田戍边所建的柳中城所辖,一片戈壁荒滩的洋海之地是民众老死、军士战殁埋骨之所,而这一墓地的确定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洋海墓地的考古发现,也保存了这次人类大迁徙、文明大冲撞的完美证据。墓地不仅出土了陶杯、陶罐、铁器、铜器、玉器、文书,更是发现了“萨满巫师”,还有大麻、葡萄藤、箜篌等稀世文物。</p> <p class="ql-block">  天山山脉火焰山下吐屿沟村</p><p class="ql-block"> 吐峪沟村完整保留了村落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最为经典便是古老生土建筑上的“五花八门”,至今还闪烁着“黄粘土文化”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纵观吐峪沟几千年的兴衰演变,每个时期,几乎都有一个宗教在此传播、发展、兴盛、消亡,然后,另一种宗教又悄然浸入,生根发芽,不断壮大。在佛教传入之前,吐峪沟先后更替,并存了萨满教、拜火教、摩尼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而这些宗教在今天的吐峪沟多多少少都留下了印迹。吐峪沟这种多民族融合、多种文化汇聚、多种宗教并存的显赫历史,使得吐峪沟成为了吐鲁番地区世界四大文化交汇的实际落脚点。</p> <p class="ql-block">  天山山脉火焰山下吐屿沟村</p><p class="ql-block"> 早期的吐峪沟村的大门一般以简约大方的挂锁门为主,通常以桑木,松木为材质,其色彩也是原木本色。上有门檐和门楣,下有门槛,刻有简易浮雕和方格图案。到了后期,也就是今天所见的大多数门以彩色为主,俗称“彩门”,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尽情的在大门上绘制各种图案和色彩,一般以花鸟植被为主,鲜有人物形象。</p><p class="ql-block"> 到了唐代,吐屿沟“洋海”的称呼被称作“丁谷口”(维吾尔语意为“不通”),是高昌国的佛教重地和王室的私家别院。敦煌遗书《西州图经》中对丁谷口所建的丁谷寺的记载:“佛院重重、雁塔林立、高梁横跨、绿荫纷纷、香火缭绕、梵呗齐鸣……实仙居之胜地,谅栖灵之秘域。”。</p> <p class="ql-block">  中天山支脉阿拉沟山古烽燧</p><p class="ql-block"> 玄奘法师在高昌古国讲经说法两月有余 ,高昌王麴文泰也虔诚听经学法,并高规格为玄奘法师送行,配齐随从、马匹、渡关文谍、盘缠、给养等,恭送法师西行……。从这一刻开始,《大唐西域记》记录了玄奘法师西行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中天山支脉阿拉沟河</p><p class="ql-block"> 阿拉沟是古丝绸之路的“天山道”,石头烽燧(古烽火台)矗立阿拉沟口。阿拉沟又称“四季沟”,因为从阿拉沟口到奎先大坂一路竟能领略到一年春、夏、秋、冬美好的四季风光。</p> <p class="ql-block">  天山阿拉沟山奎先大阪(3200)</p><p class="ql-block"> 阿拉沟位于天山腹地,两边是高低起伏的山峦,中间是一条开阔、平坦、狭长的沟道,西起奎先大坂东侧,东到阿拉沟口以东七千米处,全长一百公里,深度为十至一百米,平均宽度为五百米,是一条弯曲的山沟,地势险恶,最窄处仅能过车,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势,石头烽燧(古烽火台)矗立阿拉沟口。阿拉沟是古丝绸之路的“天山道”,历史上这里曾是流牧区,境内很少有蒙古游牧民。阿拉沟又称“四季沟”,因为从阿拉沟口到奎先大坂一路竟能领略到一年春、夏、秋、冬美好的四季风光。</p> <p class="ql-block">  唐僧离开高昌古国就进入中天山山脉的支脉阿拉沟山,并沿着阿拉沟河逆流而上到达海拔3200米的奎先大阪,翻过阿拉沟山奎先大阪就进入了古焉耆国的地界了!</p><p class="ql-block"> 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旧曰焉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