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白驹过隙,岁月沧桑。</p><p class="ql-block"> 转眼老伴与我已是七十有四、有五,年过古稀的人了。今年,二零二一年三月十八日是巴黎公社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也是我俩金婚五十周年纪念日。回想起我们相识相爱,喜结连理,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恩恩爱爱,牵手走过的五十年岁月,自是万千感慨,充满幸福与满足感。</p><p class="ql-block"> 打开多年的纸质与电子相册,往事一幕幕浮现,没有海的巨澜狂涛,山的起伏跌宕,只有泉水叮咚,潺潺和声,涓涓地流淌……。</p><p class="ql-block">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起,历经三年困难时期,全党全民大办农业。笃信“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和“农村是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理念,满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激情,老伴和我分别于初、高中毕业后,毅然选择上山下乡,先后于六四、六五年来到辽北山乡靠山屯插队劳动,成为同一大队知青点的插友。</p><p class="ql-block"> 共同的境遇、思想与情感,使我俩在六年农村艰苦的劳动生活中相识相慕相帮,越走越近,暗生情愫,终成恋人。一九七一年春我俩决定离开青年点,在农村结婚安家。</p><p class="ql-block"> 我俩选定巴黎公社一百周年纪念日即一九七一年三月十八日为结婚日,那天我们一早赶到公社领了结婚证,并乘火车赶回沈阳。车到沈阳站,在附近的太原街新中国照相馆匆忙拍下了结婚照。</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也是我俩第一张合影照。照片上的文字及着装,显示着文革时代的风貌,照片中我们青春面庞的神情多了几分凝重。那年我二十五,她二十四。</span></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婚姻家庭也是在物质匮乏的困苦中起步。沒有结婚仪式,更无谈婚宴与洞房花烛,由于我的父母已于一九七零年一月走“五.七道路”全家迁至凌源,故我俩只在沈阳的岳母家小住三日,便乘火车返回靠山屯。夏家沟知青分点撤点后的空房是我们俩栖身之地;沒有新衣新被,只有出青年点时分到的一些陈苞米为口粮;我的柳条包,她的木箱与俩人的行李卷就是我俩当时的全部家当;可谓成色十足的“裸婚”,就是与当时社员的结婚条件相比,都可称是“寒酸”至极。</p><p class="ql-block"> 但是“寒窑虽破能遮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有多年农村艰苦劳动生活锤炼出的意志和筋骨垫底,有共同理想与信念的爱情支撑,我俩沒有丝毫悲凉与气馁,反而更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我们勇于克服困难,“面包会有的”,一定能用我们的双手开创出未来幸福温馨的家!</p><p class="ql-block"> 凭前几年劳动所得我俩购买了房木。当年夏秋之交,在社员和已婚知青插友们的热情帮工下,我俩脱坯砌墻垒起了两间土坯筒,其中的艰辛自不用多说。上房盖时多亏父母雪中送炭解决了资金的缺口,得以完工。在入冬前终于搬进自己家的土窝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九七三年春,我俩爱情的结晶,可爱的小宝宝面世了。小土窝窝里有了婴儿的啼笑声,更显生机与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但也让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有孩子的当年,只我一人出工,年终分红我仅得五元钱。为了她能出工并担任生产队会计的工作,无奈第二年夏将孩子送到凌源我父母身边抚育。为了孩子,为这个家我们要更加努力劳动。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繁忙艰苦劳累之余,我们坚持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自己,增强知识储备与本领。</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就是我俩在自己的土窝窝里一起学习、交流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知行合一,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在农村这个社会实践的大课堂里可以学到书本里没有的知识,并能在生产劳动中不断锤炼意志与提高自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1975年春我由大队学校调回生产队挑重担任指导员时,与社员挑土修田时的情景(队列前的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 八年已婚知青的生活,我能先后在大队小学、公社中学任教,并能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考入高等学校学习;她能先后担任生产队会计、大队民办教师、公社知青辅导员,这都与我们的不断学习、不懈追求分不开的,并肩上进是我们婚后生活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我们十四、五年的农村岁月没有蹉跎,在国家与时代需要的时候,我们尽了责任与担当,为农村的文明与进步付出了辛劳与青春;与此同时也锤炼了我们艰苦奋斗的意志,提高了勇于克服困难,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和驾驭生活与工作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三月,我们的又一个小宝宝出生了,他如小天使给我们带来了福音。</p><p class="ql-block"> 这年祖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我们家的生活也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机。由于岳父落实了政策,她带着两个孩子迁户回沈阳,一九八零年我高校毕业后也分配回沈阳工作,举家返城,其乐融融。这是我们全家返城后拍的第一张全家福照片。</p><p class="ql-block"> (1980.8)</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家家团聚,花好月圆。</p><p class="ql-block"> 岳母家下乡的三个子女都先后返城,祖孙三代,在南湖公园阖家留影。(1985.5.2)</p> <p class="ql-block"> 我父母和妹妹也早于七九年春从凌源迁回沈阳,弟弟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成家后也调转回沈阳,结束了多年的分离,终于阖家团圆。</p><p class="ql-block"> 在北陵公园,祖孙三代欢聚,笑逐颜开。 (1987.10.2)</p> <p class="ql-block"> 返城后,我俩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努力工作,尽心尽力地抚育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帮助他们成家立业。</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逐渐改善。工资收入逐年提高,住房由偏厦、半间房、单间到两室一卫一厨,两水两气的楼房,生活质量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p> <p class="ql-block"> 回城第十八年,大儿子结婚了。在建筑尚未完工的新房园区里举办婚礼迎亲仪式,与亲家、新郎新娘合影。 (1997.9.21)</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俩也高兴地拍了合影照。这年我五十一,老伴五十整。</p> <p class="ql-block"> 大儿子结婚 的第二年,即1998年10月,我俩按当时的政策先后办理了提前退休的手续,从各自的单位退了下来,开始了平静而幸福的退休生活。</p> <p class="ql-block"> 二零零零年夏,我们的长孙在新世纪之初诞生了。五十四,五十五岁的我俩荣升了新的“职称”当上了爷爷奶奶,见到隔辈人,真是高兴。</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俩结婚三十周年时拍的全家福照,长孙已是九个月大了。</p><p class="ql-block"> (2001.3.18)</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曾又工作一段时间,老伴代账,空闲时间我们去游泳馆游泳,抽空到外地旅游,生活得愉快而充实。</p> <p class="ql-block"> 鞍山玉佛苑(2001.4)</p> <p class="ql-block"> 开原龙潭寺景区(2001.5.4)</p> <p class="ql-block"> 鞍山市千山风景区(2004.5)</p> <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后,母亲独自生活。我俩与弟弟妹妹们常去看望、照顾她,这是我俩陪伴母亲在市府广场散心时的合影 。 (2004.10)</p> <p class="ql-block"> 大连火车站合影 (2004.7)</p> <p class="ql-block"> 带长孙出游,别有一番享受天伦之乐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手拉长孙在大连金沙滩海滨戏水,回想起二十年前带着五岁的小儿子到大连傅家庄海边玩海的情景,自是一番感慨。</p><p class="ql-block"> (2004.7)</p> <p class="ql-block"> 大连轻轨列车上(2004.7)</p> <p class="ql-block"> 前往吉林白山市的崇山峻岭上</p><p class="ql-block"> (2005.7)</p> <p class="ql-block"> 吉林长白山天池 (2005.7)</p> <p class="ql-block"> 沈阳世博园开园了。(2006.6)</p> <p class="ql-block"> 与大儿子一家驾车游吉林集安,鸭绿江,辽宁一线,途经辽宁桓仁望天洞景区留影。</p><p class="ql-block"> (2006.10.2)</p> <p class="ql-block"> 小儿子在他哥哥结婚后的第十年秋也携女友迈入婚礼殿堂。</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俩与亲家、新郎新娘在婚宴酒店前的合影。(2007.9.9)</p> <p class="ql-block"> 在婚宴酒店内我俩的喜庆合影。这年我六十一,老伴六十整。</p> <p class="ql-block"> 老话说“老儿子结婚,大事完毕”,当年冬我俩就迁到远离闹市,山清水秀的东陵附近园区居住,真正开始了我们两人世界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这是迁居后的第二年夏天在园区里家居楼门前拍的合影。 (2008.6)</p> <p class="ql-block"> 在市里居住的儿孙们时常来看望我们,这是在园区里拍的全家福照。</p><p class="ql-block"> (2008.7)</p> <p class="ql-block"> 彩云之南是国内旅游热点,2009年2月末我们携插友乘飞机往返云南,一睹风彩。</p> <p class="ql-block">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大水车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城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景洪市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中朝边界游,丹东的鸭绿江桥是我俩去丹东游玩必定光顾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2009.5)</p> <p class="ql-block"> 东陵郊野森林公园,俗称东陵后山,亦即天柱山,山中林木茂密,是天然大氧吧。照片中高耸的落叶松挺拔向上,这是我俩常去游玩的地方。 (2009.5.2)</p> <p class="ql-block"> 山中蜿蜒曲折的木栈道,为游人提供了极为方便舒适的游玩之路。</p><p class="ql-block"> 在栈道两旁苍翠欲滴的树下留影。</p><p class="ql-block"> (2009.5.2)</p> <p class="ql-block"> 年年五月世博园姹紫嫣红的郁金香花展吸引着我们前往拍照。</p><p class="ql-block"> (2009.5)</p> <p class="ql-block"> 坐在绿地上休憇,非常惬意。</p><p class="ql-block"> (2009.7)</p> <p class="ql-block"> 初秋的世博园还是绿意盎然。</p><p class="ql-block"> (2009.10)</p> <p class="ql-block"> 世博园婚礼殿堂外景。</p><p class="ql-block"> (2009.10)</p> <p class="ql-block">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儿子喜添宝宝,我们又有了第二个孙子。为减轻二儿子儿媳的负担,我俩把小孙子接到身边抚育。这一带就是五年,临上学前一年,二儿子把孩子接回市里。我俩又重归两人世界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大儿子家居住的园区,我们拍下我俩结婚四十周年的纪念照,也是我们家第一张完整的三代同堂的全家福。</p><p class="ql-block"> 儿孙绕膝,天伦之乐,我俩沉浸在晚年幸福的欢乐之中。</p><p class="ql-block"> (2011.9)</p> <p class="ql-block"> 海峡两岸通航后,去祖国宝岛台湾一游是我们的心愿,2012年2月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与当年同青年点的插友们去台湾环岛八日游。</p> <p class="ql-block"> 山水美景日月潭</p> <p class="ql-block"> 山高林密阿里山</p> <p class="ql-block"> 海岸风光鹅銮鼻</p> <p class="ql-block"> 景色迥异的海南岛热带风光也是我们所向往一游的去处。2013年12月我俩带上四岁的小孙子乘飞机往返,饱览海南风光。</p> <p class="ql-block"> 在高高矗立的南海观音雕塑前,小孙子双手合什,一副虔诚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风光秀美的亚龙湾是海南岛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在亚龙湾公园的山顶可观山海全景</p> <p class="ql-block"> 亚龙湾的豪华酒店鳞次栉比,环境优美,徜徉其中,小孙子乐翻了。</p> <p class="ql-block"> 在南山风景区“寿比南山”的石刻前留影,沾沾喜气,祈愿灵光。</p> <p class="ql-block"> 老友是晚年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当年青年点的插友是我俩至今难舍难分的兄弟姐妹,除平常的微信群互相交流、小型相聚外,每年都有春节团拜会和下乡纪念日的大型聚会。当年我们称青年点是我家,如今我们已都是古稀老人了,但这个“家”还在,还继续给我们友情、温暖与欢乐!</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青年点的老知青们以”我们一起走过”为主题,纪念靠山知青下乡建点五十周年大聚会的合 影 。 (2014.7.28)</p> <p class="ql-block"> 在参加老知青朋友聚会的现场,手捧玫瑰献老伴,秀秀老夫老妻的恩爱,老年相伴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亲人,亲情是晚年生活极为宝贵的要素与支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母亲的高寿体健是老人自己的福分,更是我们做儿孙的福分。老人家凝聚着大家庭的关爱、亲情、幸福和欢乐。</p><p class="ql-block"> 2000年秋父亲走后,母亲不愿给儿女添麻烦,坚持自己在北陵附近独立生活。平时儿孙们隔三岔五的都去看望老人家,每逢节日,大家轮流请老人家一起在酒店欢聚。四世同堂,母亲尽享天伦之乐,儿孙们在大家庭中也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为母亲九十寿辰祝寿时,四世同堂的合影。母亲慈祥地端坐中央,儿孙们众星拱月簇拥着老人家,和睦、幸福与欢乐的一大家!</p><p class="ql-block"> ( 2014.8.23)</p> <p class="ql-block"> 与小孙子观看浑河冰雪中的大雁。</p><p class="ql-block"> (2014.12.10)</p> <p class="ql-block"> 欧州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其历史文化古迹与异国风情也令我们瞩目。2015年5月末,我俩随旅游团去西欧八国一游,虽说是“跑马观花”,却也亲眼观赏了西欧多国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古迹,长了见识也愉悦了心情。</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的古罗马竞技场</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罗马境内梵蒂冈城国之圣彼得大教堂内金碧辉煌的大厅</p> <p class="ql-block"> 法国巴黎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 法国巴黎圣母院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在法国巴黎市区内一教堂观赏结婚仪式结束后,一位法国朋友主动为笑容可掬的我俩拍了张牵手照,在异国他乡受到热情友好的礼待,我们好高兴。</p> <p class="ql-block"> 世博园标志建筑百合塔下的菊花展,亲情相拥。 (2015.9.30)</p> <p class="ql-block"> 世博园桦树草坪上,亲情相依。</p><p class="ql-block"> (2015.9.30)</p> <p class="ql-block"> 多次千山游,这是千山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2015.9.10)</p> <p class="ql-block"> 游泳健身是我俩所爱。从退休之日到搬离市区的十年间,我们先后在政兴游泳馆,市游泳馆天天坚持一气游二千米,增强了体质、愉悦了身心、丰富了生活。此后凡是到海滨和有游泳条件的景区度假,我们都要下水扑腾两下方尽兴。</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俩在鞍山市台安县龙湖温泉度假村的泳池中戏水的视频。那年按虚龄,我七十,老伴六十九。</p><p class="ql-block"> ( 2015.9.25)</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步行健身是迁到东陵附近居住后,每天万步左右的步行是我俩现在主要的休闲运动健身方式。遛弯天柱山、东陵公园、天柱排青公园、浑河岸畔,呼吸新鲜空气,赏自然山水风光,健身又惬意。</span></p><p class="ql-block"> 东陵海棠园银杏林,满地铺金。</p><p class="ql-block"> (2015.10.22)</p> <p class="ql-block"> 北陵开发区佳沅苗圃,火红的美国大红枫林。</p><p class="ql-block"> (2015.10.24)</p> <p class="ql-block"> 东陵后山碑林中“得天独厚”石刻旁留影,住在东陵附近赏山清水秀环境之美,真可谓得天独厚了。</p><p class="ql-block"> (2015.10)</p> <p class="ql-block">初冬,东陵后山辽梅园的望江楼。</p><p class="ql-block"> (2015.11.11)</p> <p class="ql-block"> 福陵(东陵)依天柱山而建。这是陵内登向山上陵寑的建筑,有名的“一百单八蹬”,至今我尚存少时曾来此跑上跑下玩耍的记忆。(2016.9.17)</p> <p class="ql-block"> 全家老小游龙潭,照张合家欢。</p><p class="ql-block"> (2017.4.23)</p> <p class="ql-block"> 晨辉 </p><p class="ql-block"> (2017.7.31东陵海棠园)</p> <p class="ql-block"> 切磋</p><p class="ql-block"> (2017.8.2东陵辽梅园)</p> <p class="ql-block"> 朝晖</p><p class="ql-block"> (2017.8.5天柱排青公园广场,北望天柱山郁郁葱葱,福陵红墙黄瓦掩映其中,龙潭湖荷花盛开,清史称盛京八景之首“天柱排青”的景色尽在视野之中)</p> <p class="ql-block"> 老伴七十周岁生日,照张全家福。</p><p class="ql-block"> ( 2017.10.26)</p> <p class="ql-block"> 南湖公园水榭掩映在群楼之中。</p><p class="ql-block"> 说来我与老伴的缘分不浅,小学时我俩曾是与南湖公园西南面相邻的望湖路小学校友。故地重游,更觉亲切,颇有“朝花夕拾”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春光好。站在天柱排青广场北眺龙潭湖春水微澜,天柱山杨柳吐翠。</p><p class="ql-block"> (2018.4.16)</p> <p class="ql-block"> 春去康平卧龙湖拍水鸟,湖滩湿地去年的秋草尚存,拍来恍如漫游湖滩秋色。</p><p class="ql-block"> (2018.4.19)</p> <p class="ql-block"> 世博园杜鹃花盛开,人在花中游。</p><p class="ql-block"> (2018.4.24)</p> <p class="ql-block"> 患难识真情。当年同大队插友,已婚知青守成大哥大嫂为人正直、忠厚、善良、乐于助人,令人敬重,颇有兄嫂风范是我俩姻缘的牵线人,在我们婚后靠山屯的艰难岁月里对我们常施援手热情相帮,我们至今念念不忘,成为来往不断的知心挚友。</p><p class="ql-block"> 这是去铁岭看望大哥大嫂时,在他们家的菜园里拍的合影照。</p><p class="ql-block"> (2018.5.10)</p> <p class="ql-block"> 又是金秋旅游时。2018年10月初我们与邻居结伴到秋色斑斓,风景秀丽的鸭绿江边临江市一游。</p> <p class="ql-block"> 在金银峡寿星老的巨型雕塑前合影,祈愿夫妻恩爱,寿比南山,天长地久。</p> <p class="ql-block"> 登上老秃山山顶,一览群山起伏,云遮雾罩,心旷神怡,欣然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临江花山镇松岭村亦即雪村,是冬季赏雪的胜地。其实山村秋景也相当迷人,在有标志的村口,留个合影吧。</p> <p class="ql-block"> 清福陵是沈阳世界文化遗产“一宫两陵”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陵内古松参天,陵寑建筑华丽。雪压古松,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中拍照,爱家乡爱自然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2018.3春雪)</p> <p class="ql-block"> 天柱山是我俩常遛弯的去处,一年四季皆是景。冬天大雪封山,徜徉其中如身处林海雪原。</p><p class="ql-block"> (2018.12冬雪)</p> <p class="ql-block"> 冬天的雪花,春天的梨花,两番天地一样情。</p> <p class="ql-block"> 龙潭湖畔满树盛开的梨花,春意盎然,心情欢愉。</p><p class="ql-block"> (2019.4.24)</p> <p class="ql-block"> 2019年初夏与同园区的邻居,爱好摄影之友结伴驾私家车到东戴河、山海关、九门口与北戴河一线旅游,是友情之旅,是又一次开心之旅。</p> <p class="ql-block">相伴而游</p><p class="ql-block"> (2019.5.15兴城蓟辽督师府)</p> <p class="ql-block">相伴而乐</p><p class="ql-block">(2019.5.15东戴河海滨佳兆业园区)</p> <p class="ql-block">相伴而笑</p><p class="ql-block">(2019.5.15东戴河海滨佳兆业园区)</p> <p class="ql-block">“不到长城非好汉”。天下第一关,雄伟的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p><p class="ql-block"> (2019.5.16)</p> <p class="ql-block"> 心随海浪涌。老龙头,长城入海处 。 (2019.5.16)</p> <p class="ql-block">苍松巨石,北戴河风光旖旎。</p><p class="ql-block"> (2019.5.16)</p> <p class="ql-block">礁石丛立,海浪拍岸,振臂高呼:“我们来啦!”。</p><p class="ql-block"> (2019.5.16)</p> <p class="ql-block">九门口长城 (2019.5.17)</p> <p class="ql-block">牵手登攀 (2019.5.17)</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怀大笑</p><p class="ql-block"> (2019.5.17山海关燕塞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笑傲白云</p><p class="ql-block"> (2019.6.30随天马旅游摄影俱乐部出游,在桓仁虎谷峡景区的玻璃栈桥上赏白云飞渡)</p>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伴与我皆酷爱自然山水,故退休赋闲时择远离闹市,依山傍水的东陵附近安度晚年。</p><p class="ql-block"> 东陵北依天柱山,南临龙潭湖、浑北灌渠、浑河与鸟岛,东北与世博园,棋盘山风景区相连,是家乡沈城的风水宝地,最佳旅游风景区。这里山清水秀,春观桃红柳绿,夏赏芙蓉娇艳,秋望山色斑斓,冬步林海雪原,四季皆景,日日漫步其中,徜徉山水间好个快活。</p><p class="ql-block"> 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环保意识的提升,政府投巨资改善浑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打造沈城的“银带”,使河水渐清,两岸林带茂盛,滨水路风景如画,尤其是浑河鸟岛水域在冬春之季吸引数千只野鸭与鸿雁栖息,成为市民观鸟胜地。人鸟同乐,一派祥和。</p><p class="ql-block"> 爱山爱水爱家乡,老来心情乐陶陶。“近水楼台先得月” ,我们为家乡的喜人变化而兴奋,也乐此不疲时常遛弯驻足观看与拍照。下面这段鸿雁飞翔的视频就是去年春拍录的,曾发到网上与友分享。</p><p class="ql-block"> (2020.3.15)</p> <p class="ql-block"> 每年春夏之交,东陵海棠园繁花似锦,天天漫步花海,心情格外舒畅。</p><p class="ql-block"> (2020.5.3)</p> <p class="ql-block">相伴花丛</p><p class="ql-block"> (2020.5.5三好桥东郁金香花展)</p> <p class="ql-block">幸福伴侣</p><p class="ql-block">(2020.5.5长白岛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邻居、摄友,亲如姐妹</p><p class="ql-block"> (2020.5.5长白岛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陪伴母亲</p><p class="ql-block"> 百善孝为先。去年(2020)夏我们购买了住房将九十五岁高龄,尚在北陵附近独立生活的母亲接到与我们同园区同楼同单元的一楼居住,方便照顾她老人家。</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我妹妹与妹夫来园区看望母亲时,与母亲和我们在冰雪皑皑的龙潭湖上的合影。母亲精神矍铄,家人亲情融融。</p><p class="ql-block"> (2020.12.12)</p> <p class="ql-block">和谐的生活乐章</p><p class="ql-block"> “家和万事兴” ,夫妻和谐至为重要。从相识相爱至今,“三观”的高度契合使我俩在心灵上成为知音知己,如琴瑟合奏,交流起来如鱼得水、愉悦 与顺畅。</p><p class="ql-block"> 旅游、摄影、读书、上网、游泳、步行健身与音乐,这些共同的爱好,更成为夫妻和谐生活的美好乐章,彰显了我们的晚年生活的勃勃生机,增添了晚年生活的温馨幸福色彩。</p><p class="ql-block"> 这是今年正月十五在家中书房里的一角,老伴抚琴,我俩齐声欢唱歌曲《夕阳红》。 </p><p class="ql-block"> (2021.2.26)</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p><p class="ql-block">(2021.1.27浑河鸟岛水域雾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p><p class="ql-block">(2021.1.27福陵正红门前雾凇)</p> <p class="ql-block">温馨幸福一家人</p><p class="ql-block"> 今年元宵节是母亲搬到我们园区居住的第一个元宵节,阖家团圆。为我俩即将来临的金婚五十周年纪念日,节日欢聚时我们与母亲在家中共同拍下四代同堂的全家福照。 </p><p class="ql-block"> 七十有五的人有老伴与儿孙,尤其是尚有九十六岁高寿体健的母亲陪伴拍照全家福,真是温馨与幸福!</p><p class="ql-block"> (2021.2.26)</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是去年,二零二零年九月二十六日,我俩重回当初下乡的靠山屯时,站在夏家沟南山头上拍下的。</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背景就是我俩恋爱、婚姻与家庭起步的地方,因而这张照片对我们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照片中那山那水那片村庄与土地,是那样的熟悉与亲切,心中泛起无尽的回忆;照片中我俩相拥的开心之笑,写出了我俩的生活充满阳光与欢乐,写出了我俩晚年恩爱有加的幸福,所以将这张照片定为我俩结婚五十年的金婚纪念照是再合适不过了,尽管它拍照的时间比纪念日早了近半年。</p> <p class="ql-block"> 从知青伉俪的结婚照到幸福伴侣的金婚照,我俩牵手相伴跨越了五十年的人生历程。</p><p class="ql-block"> 回首当年的白手起家到如今子孙承欢的幸福晚年,这一切固然与我俩对家庭与社会尽了责任和担当的辛勤付出分不开,也与亲人朋友的帮助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赶上了国泰民安,科技日新月异的好时代。共和国七十二年来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新世纪跨越式的实力猛增,民生改善并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国富民强才使我们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科技发展的便利,有衣食无忧与现代化的幸福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 感谢前仆后继的革命先辈,感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和政府,感谢各行各业勤劳奉献的祖国人民,一句话:饮水思源,心怀感恩是我们应有思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俩金婚五十周年之际,伴随歌曲《夕阳红》优雅、舒缓、深沉的旋律,回望牵手创建美满幸福家庭的生活历程及浓浓的爱情亲情友情,品味着情深意切的歌词,细细揣摩还真是这么回事——多少情爱化作最美一片夕阳红!</p><p class="ql-block"> 祝祖国日益繁荣富强!</p><p class="ql-block"> 祝人民生活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祝老年人夕阳满天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公元二零二一年三月十八日</p><p class="ql-block"> 完稿于沈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