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火烘师傅记

林润源

<p class="ql-block">  火烘,由火烘钵外加竹编而成。冬季御寒,内装炭火,是早时人们冬季取暖之日用品也。火烘,承载着老年人儿时记忆,如今城里的人已经很难看见火烘了。前不久,我整理刋发了多年来拍摄的珍贵照片《老行当》,记录了几十种诸如钉秤、打铁、夯土墙等传统老工艺,引起了有关部门、媒体、网友们的兴趣和关注。当时正惋惜着没能拍到火烘、爆米花等老玩艺,心想恐怕是已失传了,却不料昨天灶兄在永春县苏坑墟场上见到有人在卖火烘踪影,真得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于是我赶忙驾车前往,可在墟场上却已找不到火烘师傅了,向旁边的人打听,才知道火烘师傅已走路回家,于是我俩急忙驱车向山路上一路寻踪而来,不见其人,绕来绕去,四处打听,最终又绕回到咱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铺仔角落,直接来到了叫做旺阿的火烘师傅的厝里。旺阿老人还没到家,不知他半路上拐到那家“讲仙抓皇帝”去了。幸亏遇到了旺阿的大儿子,他正在帮他侄子盖新厝,满身泥巴的他急忙烧水泡茶接待了我俩,约定他父亲回家做火烘时电话告知我。</p> <p class="ql-block">  明天就是大寒节气,俗话说:大暑三日寒,大寒三天暖。果然不错!今天天气晴朗,气温回暖,适合乡下游,刚好可去探访火烘师傅,于是我驱车再次前往铺仔,来找火烘师傅旺阿老伯。</p><p class="ql-block"> 旺伯姓李,今年八十八。慈眉善目,看起来好像只有六十多岁的样子。他身体硬朗,只是稍为耳背,看不出是一个动过三次大手术的人。旺伯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都早已各自成家,各奔前程。只是儿女们都很孝顺,时常会来看望关心照顾他老人家。虽然旺伯的老伴“走”了三四年了,但是他依然独自居住在这老厝里。据他介绍,老厝原是祖厝,但倒了,是他自己手里盖起来的。大厅堂上,供着很多的神主牌位。这里的李姓二三百年前从安溪湖头迁来铺仔这地方,田少山多,属于咱们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俗称高蔡。旺伯说高蔡这地名是大集体人民公社时代高阳和蔡径两村合并而来,我不纠真假,咱不是来研究历史的,而是来拍摄做火烘的。</p><p class="ql-block"> 今天中午,他大儿子与四五个帮盖房子的工人要来吃饭,旺伯忙着洗菜煮饭。电饭煲里煮着米饭,大儿子买回了猪肉,旺伯墙角边上摘来芥菜,洗净切好,大灶里点上柴火,煮起了当下最好吃的三层肉芥菜,后灶早已备好瘦肉酸菜汤,就等着他们回来吃午饭了。旺伯忙完灶下活,终于可以来制作火烘了。</p> <p class="ql-block">  要说严冬御寒的办法,现在的城里人用的是空调,还有五花八门的电暖器物,而且衣物质高保暖性能好,城里人都说现在是暖冬,天气不太冷了,根本体会不到缺衣少穿那个年代的寒冷!我们小时候,连火烘都用不起,上小学时,拿个小铁皮罐,钉上2个孔,穿上小铁丝,罐里弄点烧红的小木炭,也算是个取暖的好东西了。后来,还用过暖水壶、热水袋、再后来,生活改善了,就用电暖的东西,直至现在用上了空调,人民幸福水平提高了,火烘渐渐退出取暖市场,成了我们儿时的记忆。我小时候居住在赤水街,那时,街上三不五时还能看到前清遗风,老头留着长辫子,穿着汉装衣裤,裤头很宽,不用系腰带,扎裤头一折二叠三扣,成了。裤脚也很宽,尿尿时裤脚一提,完事。老太婆缠着足,拄着拐,身上穿着宛居衫,冬日寒冷,几个街坊阿婆,烘着火烘,晒着日头,唠着家常,就是一台戏。火烘在那时,是最基本的取暖工具,有的人怕寒,不仅只使一个,甚至二个,或前后各一,或上下都有,既使干活,胯下也要夾着火烘,于是,诞生了一句骂人的闽南经典歇后语,“老查某烘火烘~老烘龟”!</p> <p class="ql-block">  言归正传,话说旺伯做火烘。旺伯三岁丧父,自幼跟母亲与二个大兄长大,一生吃了不少苦,也炼就做竹编的好手艺,粪箕、菜蓝,各式竹编,样样在行,他的家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竹编日用品,只是我懂得它们本地话叫着什么名称,却写不出正确的字来表达。对于制作火烘,旺伯更是不在话下。几十年来,旺伯做了无数个火烘,但需求不断萎缩,现实是火烘太无销路了。这不,昨天带3个火烘到苏坑墟场上卖,一个也没有卖出去,只好乖乖地又挑回家,好处是成了今日拍摄的道具。一个火烘才卖35元,扣除火烘钵要从南安进的,每个5元(永春德化两县已经没有人烧制火烘钵了),这应该不是价格问题,而是使用的人太少了,除了偏远农村的老人使用柴火煮饭才有条件使用火烘的呀,我估计,过不了几年,火烘这个传统工艺是一定会永远消失的了,因为,没人要来传承。</p><p class="ql-block"> 今天,您能再见一眼火烘制作,也算是个有福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