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整理中——那些知青老照片

姜咏

曹景行,祖籍浙江,1947年生于上海。<br>1966年上海市西中学高中毕业。<b>1968年到安徽南部的黄山茶林场落户“上山下乡”,务农十年。</b><div>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 。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时事开讲》节目主持人,凤凰卫视新闻评论员,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兼职教授 。曾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亚洲周刊》副总编辑、《明报》主编、《中天新闻频道》总编辑。<br></div><div><br></div> 葛优,1957年4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祖籍河北衡水 ,中国男演员,国家一级演员。<br><b>1976年,葛优来到北京昌平县兴寿公社插队,因为身体单薄,被分去养猪。 </b><br>1979年,全国艺术院校开始招生,葛优请假回到城里专门参加考试,结果屡次失败。后来葛优报名参加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的考试,面试时他表演了小品《喂猪》,受到考官的好评,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录取。 黄济人,1947年出生在北京,名字起自“济世救人”。他的父亲黄剑夫是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北平和平解放前以国民党第16军22师师长的身份驻守德胜门。黄济人,男,汉族,1947年生于北京,祖籍重庆,大专学历。文革期间曾上山下乡,当过知青、教师。1977年大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并出版多本报告文学、长篇小说。<br>曾被选为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特殊律贴获得者。现为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主席、国家一级作家。<br>1966年高中毕业,<b>1969年底上山下乡来至四川省威远县。</b>1977年考入四川内江师专中文系。<br>在校就读期间,写作完成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1982年该书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轰动海内外,获全国首届军事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br><div><br></div> 解振华(中),男,1949年11月生,天津市人,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0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工程师。<b>1968.10——1973.09,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黑河地区德都县二龙山农场一师六团插队落户</b>,政治处干事<br>1973.09——1977.01,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br>现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曾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党组书记。<br><div><br></div> <div><br></div> 莲子,原名徐春莲,女,作家,湖北随州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1972年高中毕业,<b>1973年至1977年海南岛农场下乡知青,</b>1977年至1980年中山大学中文系读书,1980年至今在家庭杂志社工作,历任编辑、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品牌期刊《家庭》创办人之一,历任家庭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广东省妇联副主席兼家庭期刊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省妇联巡视员等。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首批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编审、一级作家。广州大学客座研究员。出版《用心触摸世界》、《莲子作品选》(三卷)、《中国最后的自梳女》、《传奇》等著作23部。 罗保铭,男,汉族,1952年10月生,天津市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学位,1969年5月参加工作,<b>1969.05—1973.12,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班长、排长、副指导员。</b>197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div><br></div> 穆秀玲,女,知青下乡于静海县。后曾任天津日报记者、记者部主任等。<div><br></div> 敬一丹,女,<b>1972年,敬一丹开始在黑龙江省通河县清河镇清河林业局当知青 。</b>1976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1979年,担任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 。1983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研究生班。从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 。<br>1988年,进入中国中央电视台担任记者、节目主持人。1993年,获得第1届金话筒奖 ;同年,担任《一丹话题》节目的主持人,而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节目 ......<br><div><br></div> 陈吉蓉,女,天津人。1974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英语专业。<b>1969年参加黑龙江兵团独立一团。</b>后历任《天津教育》编辑部英语教学编辑,天津市作家协会《天津文学》编辑部文学编辑、散文室主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理事。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饥饿荒原》,少儿科幻系列长篇小说《克隆岛》、《风暴岛》、《复活岛》、《时光岛》,小说集《人魔》,文化类长篇书籍《沪中吃十里洋场吃得就是个精致》小说《修鞋铺的故事》、《这一半,那一半》、《告别维丽》、《一夜辉煌》等。中篇小说《达哥和他的妻子》获1984年天津市中篇佳作奖、《战争的回声》获1994年浙江省《江南》杂志格瑞斯杯奖,电视剧剧本《苍茫》(26集,合作)获1995年五个一工程编剧奖、1995年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编辑奖。<div><br></div> 郑家慧(右图),女,天津知青,下乡于河北隆化县,后为天津新华中学老师。<div><br></div> 宋安娜,女,汉族,作家,1953年1月生,河北武安人,198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0月参加工作,<b>1969.10——1975.10,河北省清苑县知青。</b>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编辑,现任天津日报社(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文艺部主任、高级编辑。。天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天津市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天津市青年联合会第七、八、九届委员及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br>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天津作协签约作家。<br>著有长篇小说《桅顶瞭望》、《圣光》;散文集《海之吻》、《别让我成为富人》;长篇文化随笔《解读梁斌》;文艺理论专著《侦探小说学》(合著)和电视连续剧《风雨丽人》(合著)。<br>2005年出版《闻遍人间香气——宋安娜小说散文集》。<br>作品曾获得“五个一工程”提名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飞天奖、金鹰奖、全国报纸副刊年度大赛金奖、华北文艺理论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并于2002年获首届天津市青年作家创作奖提名奖。<br>潜心研究天津犹太人历史,赴美进行学术交流,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并主编大型画册《犹太人在天津》,以中英文对照版向海内外发行,受到国际犹太文化研究界关注。<br><div><br></div> 汪逸芳(右),女,浙江德清人。197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b>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浙江建设兵团播音员</b>,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辑、一编室主任,编审。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岛国风情录》、《常有雨为伴》、《心雨》、《月光下的菩提》,散文《水乡风景》、《我的白果树》、《日本土生部落见闻》、《飘香的荆叶》等。报告文学《疾风劲草》获浙江省新闻一等奖,散文《假如我有……》获城东杯散文大赛一等奖,散文集《常有雨为伴》获杭州市文艺奖等。<div><br></div> 余军,女,知青,下乡于新疆建设兵团,后任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技术监督局局长。<div><br></div> <div><br></div> 张抗抗,女,原名张抗美 ,1950年7月3日生,浙江杭州市人,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初中毕业。<b>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b>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九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br>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600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作品80余种。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 三次蝉联“中国女性文学奖”,曾获“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br>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文,并在海外出版。<div><br></div> 沈国放,1952年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七岁就读于常熟县实验小学,喜读中国古典书籍。1968年10月中学毕业,<b>69年初到常熟县古里公社插队</b>,两年后被招工进入常熟县半导体器件厂,在厂期间,自学日语。1974年用日语写了一篇文章给北京外国语学院的一位教授。这位教授收到文章后被感动,立即通知沈国放面试。就这样沈国放获得了入读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资格。曾任外交部发言人、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2005年12月,调《世界知识》出版社任总编辑。<div><br></div> 宋晓琪,女(前排中)。湖南醴陵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广州业余大学中文系,1995年于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b>969年上山下乡到海南岛,1970年调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队当演员八年。</b>1978年调广州黄埔港任广播员、宣传干事。1984年任广东电视台记者、编辑,历任《广东电视周报》主编,广东电视台报刊社副总编辑、《天年乐》栏目监制。文学编辑。广东省政协特聘委员。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下辈子我还当女人》、《美丽到永远》、《好好读男人》、《想过情人节》、《寻找自己的天空》、《别太把男人当回事》。另发表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诗歌等200余万字,与人合作出版散文集《夕阳下的小女人》,专栏文集《相约每周》。为广东省多个大型文艺晚会撰稿。<div><br></div> 王爱英,天津知青,插队于内蒙,后任天津社科院文研所副研究员。<div><br></div> 叶辛,原名叶承熹。上海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b>1969年赴贵州农村插队务农</b>,1979年调入贵州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历任《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坛》杂志主编。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全国青联第六、七届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上海市人大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br>  著有长篇小说《我们这一代青年》、《蹉跎岁月》、《家教》、《恐怖的飓风》、《在醒来的土地上》、《三年五载》(三部曲)、《省城里的风流韵事》、《孽债》,中篇小说集《叶辛中篇小说选》、《发生在霍家的事》、《闲青河谷的桃色新闻》,中短篇小说集《带露的玫瑰》,电影文学剧本《火娃》、《收获的季节》等。<br>  电视剧剧本《家教》、《蹉跎岁月》(均已录制播出)均获1983年全国金像奖。<div><br></div> 余小惠,女,1949年生于上海,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历任天津工艺美院教师、副书记,天津中医学院教师、干部。1974年毕业于天津师大中文系。<b>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b>师大毕业后历任天津工艺美院教师、副书记,天津中医学院教师、干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编辑部及《小说》编辑室编辑、编辑室主任,副编审、编审,东方文化影视中心主任。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但愿人长久》《都市风流》,中短篇小说集《枣花蜜》,电影电视文学剧本《走向冰川》《真诚》《观世音传》以及散文、报告文学等多种作品。曾获天津第二、三、四届鲁迅文学奖和鲁迅文艺特别奖,广播连续剧《选择》获全国广播剧一等奖,长篇小说《都市风流》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并被英、法两种文字译介到海外(以上作品部分系合作)。 杨挚颖(左,右为秀颖,这张拍好后,杨秀颖牺牲),女,天津人,<b>1969年曾下乡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独立营。</b>后任天津开发区华新实业公司总经理。<div><br></div> 张明(左),北京人,<b>1968年曾下乡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b>,后任统战部干部。<div><br></div> 李晶,女,1952年生于天津,作家。<b>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垦荒</b>,198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毕业后先后供职于《支部生活》、《文学自由谈》等处,现为《天津文学》编审、一级作家;1980年开始发表文学评论、小说、散文集,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集《北山无知青》,长篇小说《沉雪》(与李盈合著),《为自由辩明》(与黄芝美合译)等。《溢恶——艺术的岐路》获天津鲁迅文艺奖,《非偶然阅读》获华北地区优秀评论奖,《沉雪》获台湾《联合报》第十九届长篇小说评审奖。<div><br></div> 韩乃寅,1947年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市明水镇杨胡村,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b>1968年赴黑龙江农垦垦区山河农场插队务农</b>,后历任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学员,中共鸡西市委办公室主任、秘书长,中共鸡冠区委书记,中共虎林县委书记。著有长篇小说《密林虎啸》《血溅蟒猊峰》,中篇小说《断线的风筝》《箭娃》《丢了名字的孩子》《海峡飞来的信鸽》《和老虎开玩笑的孩子》《苦雪》《泪癸》等。2018年11月28日晨,因突发性疾病,在上海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br><div><br></div>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b>1968年至1975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劳动</b>。1977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2002年,开始任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9年7月,获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8月16日,凭借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雪城》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div><br></div> 周新民,天津人,作家,<b>曾下乡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b>。后为天津日报记者、网络部主编。<div><br></div><div><br></div> 《新牧民》 梁国栋 摄影<div><br></div> 《新农民》 梁国栋 摄影<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