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寻亲工作汇报</p><p class="ql-block">各位宗亲:</p><p class="ql-block"> 元月5日和9日,在西乡塘区陈村陈屋和宋屋完成田东宗亲寻亲的调查工作后,不久我们又得到石埠朋友的帮助,向我们提供信息说,石埠镇石埠村有一户人家的家世、村况(邕江、码头、青砖屋、离邕江200米)与田东宗亲所提供的资料有吻合之处。</p><p class="ql-block"> 得到如此有价值的信息,责任在身,莫氏会的服务员莫龙威和莫级宏,天濛濛湿冷踏雨行,逼不及待的于元月16日上午9时便从市区来到了西乡塘区石埠镇石埠村。</p><p class="ql-block"> 石埠村,位于石埠街圩下游约1公里的邕江畔。该村有苏、李、梅、张四姓,其中苏姓是大姓。</p><p class="ql-block"> 来到位于树人路的石埠村村口,得到早已在村口等待的朋友和被寻访人苏伯的迎候。苏伯身材壮健,脸容饱满,红光满面,与田东宗亲伯父辈的形象接近。乍一见,我们心中不禁有种感觉,兴许是我们寻访的对象了?</p><p class="ql-block"> 但一切结果均源于调查。为了核实各种因素,在苏伯的带路下,我们首先来到苏伯的祖屋及其他一些附属建筑处。眼前的青砖灰瓦古屋宅大部空置静静地座落在周围村户的多层新居之中。苏伯介绍说,他的子孙已在市里工作购房居住,现祖屋只由他居住厮守家园。对这些砖屋古居,莫级宏及时拍摄下了珍贵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村道上,苏伯指着不远处的村外说,那里的下方是邕江,祖屋离邕江码头有200多米距离,当年村民都是到邕江码头挑水、洗衣、洗菜。现宽阔的江北大道穿越村边,并在江畔建了围栏,外人无法进入,码头已不存在。</p><p class="ql-block"> 据此,屋宅、村况确与田东提供的资料吻合。</p><p class="ql-block"> 游览村景后,我们即与苏伯、朋友和三两村中知情人展开实质性的座谈交流。 交流中,结合我们的问题,苏伯说,他叫苏顺昌,生于1944年,今年77岁,有两子三女,三女已出嫁,两子及孙在市里工作和居住。</p><p class="ql-block"> 苏伯说,他的养父是石埠村人,现养父、养母已过世多年。</p><p class="ql-block"> 苏伯又介绍说,他的亲父是上思县人,因当年生活困逼,父辈兄弟三人自上思县前来邕宁(南宁)打工谋生。后其亲父与南宁老口圩附近的平地黄村黄氏即我的亲母结婚,于1944年生下我和1941年生下他的姐姐。由于特殊原因,余下其母和姐、弟两人艰难生活。恰逢现石埠村的养父有女无嗣,为续香火,经人撮合,其母便带其本人及姐姐于1949年改嫁来到了石埠村。其时他6岁,姐姐9岁,并改姓苏,他叫苏顺昌,姐姐叫苏日凤。由于人口增加无力抚养,养父便把他的姐姐苏日凤送给在石埠圩开同济药房的老板做养女,长大后嫁至桂林,已过世。</p><p class="ql-block"> 为了寻找线索突破点,根据早前石埠朋友已给我们的通报介绍,我们问苏伯,为哪门你的姐姐叫苏日凤,而在石埠小学读书时名字叫莫肖群,姓莫?苏伯说,他们不知道药房的老板为其姐入户籍时是如何搞的,姐姐都送给别人养了,所以原因他们从来没有问过。</p><p class="ql-block"> 倾家常聊闲事,气氛和谐亲切。经过几个钟头的摸排,情况至此已基本明朗:苏伯的亲母黄氏是老口圩附近的平地黄村人氏,是南宁本地人,嫁与上思人苏伯的亲父。于1949年带一子一女(即改姓的苏顺昌和苏日凤)改嫁至石埠村。目前黄氏娘家叔伯亲人的后代尚在平地黄村居住,苏伯及家人与他们有走往。</p><p class="ql-block"> 90多岁的族老也证实说,苏伯所说的家世确是如此。其他族人也说,带儿或带女改嫁至石埠村一带的还有几户,但他们知根知底,也都与田东方没有关联。</p><p class="ql-block"> 石埠之行调查结果虽然如此,但参加座谈的族人很热情,不忘向我们推荐提供信息说,离石埠圩码头上游约1公里的邕江边有个下灵村,即今青瓦房古村落,有用石条铺设的邕江码头,全村姓黄,历史上曾出过人物,其中有户人家叫"相花户",以前家庭富裕。叫我们再前往该村调查,并耐心的给我们指点该村位置。对苏伯及其族人的热心肠,我们表示万分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座谈至下午3时,我们与他们握手告别返回市区。</p><p class="ql-block"> 根据田东所提供的信息,如果是百分之一百准确的话,祖奶黄氏当年带儿福文和女妙门乘船沿右江出走南宁后,应已落脚于西乡塘陈村至老口圩之间的邕江沿岸村、圩,现应有三四代后人在。</p><p class="ql-block"> 目前我们的调查已从陈村推进至石埠,无果。老口圩一带的调查,宋作家和当地人也正在调查。</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一步再从石埠推进至下灵,随着调查范围的缩小,如无特殊情况,离寻访目标应该是越来越近。</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是民间而不是官方调查,对调查工作会带来诸多不便,会艰难些及不全面和出现漏洞,但我们将尽力而为为宗亲服务。</p><p class="ql-block"> 南宁市莫氏宗亲联谊会</p><p class="ql-block"> 2022年元月19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细雨绵绵,寒风凛凛,挡不住寻亲工作的热情。</p><p class="ql-block">左、莫龙威(77岁)</p><p class="ql-block">广西莫氏顾问、广西老作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右、苏顺昌(78岁)</p><p class="ql-block">石埠村四队村民</p> <p class="ql-block">石埠村四队</p><p class="ql-block">苏顺昌的祖屋</p> <p class="ql-block">祖屋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莫级宏</p><p class="ql-block">右:苏顺昌</p> <p class="ql-block">座谈交流后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集美篇制作:莫级宏</p><p class="ql-block">广西莫氏副会长、宣传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南宁市莫氏常务副会长兼办公室主任</p><p class="ql-block">传递莫氏正能量</p><p class="ql-block">欢迎您关注并转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