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多年来,我们的父辈以军垦精神一直激励着下一代,随着新疆的发展,各兵团的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精神面貌都有了大的改观,特别是对新疆石河子的棉纺业,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神奇与传承不仅代表兵团一直无私无畏的军垦情怀,更激励着新一代兵团人的努力创新。今天,我们随着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新疆分院闫平院长一行,来到石河子原新疆石河子八一棉纺织厂,对该厂的发展历程进行拍摄并记录。这里向石河子摄协韩黎明、李春兰等老师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p><p class="ql-block">石河子八一棉纺织厂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筹建,是兵团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发展轻纺工业的一项重要工程,曾是石河子发展国民经济的骨干企业之一。八一棉纺织厂于1958年8月17日动工新建,1960年8月1日开工试产。装备能力为环锭纺10万锭,气流纺1200头,线锭1200锭,织布机1018台(其中:喷气布机56台)。八一棉纺织厂的建成,为把石河子建设成新疆的纺织基地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八棉是个大型的现代化棉纺织印染联合企业,下设一纺、一织、二坊、二织、印染、机动六大工场,基本生产工场分纺、织、印染三大部分。</p> <div>1956年,由国家计委牵头,石油工业部、纺织工业部、机械工业部及自治区有关部门参加的中央联合选厂组到石河子选择厂址,1958年1月,根据兵团对石河子城区规划的要求,确定城西为工业区。城西有靠近原料基地、协作条件好的优势。最终,确定八一棉纺厂厂址在距市中心两公里的三李庄地区。<br></div> 老一辈的军垦精神激励军垦下一代 军垦时期的农具极其简陋,以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追求艰难的攻克一道道难题。 这里曾是织布机繁忙的场所,因市场机制,所有机器设备拆迁统一封存保管,瞬间给人一种凄凉、悲痛之感。 多种大型织布设备封存,不知要沉睡几何,探索、思考等待发展的机遇。 遥远可见第一代黄道婆机械式织布机安放在车间的尽头,可供后人观赏 原始厂房设计极具特色,在“三边”(边基建、边安装、边生产)时期,克服了无数困难。在供应无源、基建停工待料的情况下,采用“代用品”的方式保证正常施工,将厂房用的泡沫水泥砖,改为砖空半坪锯屑,厂房的天窗、钢窗改用木窗。仅此两项,共节约钢材17吨、水泥110吨。 “三边”建设时期,职工的衣、食、住、行都较困难。“粮食不够瓜菜代”。职工利用厂区的空闲地种菜养猪,战胜困难。食堂是用树木芦苇搭成的简易工棚,职工一般都在露天就餐。大部分职工居住在帐篷、仓库里,直到1961年才分期分批迁居集体宿舍楼。 只有努力才有希望,困难时期,拼的是一股激情一种精神。 如同扇形的主体立柱撑起车间的房顶,大量的设备集中存放。 极小的一把普通铁锁将极为重要的设备封闭于此,亟待时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傲然屹立的支架仿佛昔日的繁忙景象,令人震撼不一。 整齐划一的织布设备,如同百盏明灯点亮工作台面。 虽然整体停产,车间设备及场地依旧干净整洁,给人一种舒适敞亮的感觉。 棉纺厂已全面停产,设备管理人员标志牌清晰可见。昔日的工作场面历历在目。 工程项目兴建到1959年上半年,八棉厂基建正处于施工高潮中。因项目没有被列入国家计划的八棉厂,资金无源,设备供应不到位。于是,当时兵团向中纺部、国家计委等部门反复申明两点:一是八棉厂建设全部投资由兵团自筹解决,不要国家一分钱;二是目前基建厂房已封顶,如下马损失太大。就这样,一边千方百计地克服重重困难加紧施工,一边积极向上反映,主动争取,八棉厂经受住了全国性大批工程调整、下马时期的严峻考验,赢得了中纺部的支持,并将八棉厂工程列入了国家计划,批准提供5万纱锭的配套设备。于是,各种设备于1960年7月陆续到厂并按计划安装。 1960年7月在“八一”这一天,八棉厂一条线,1万纱锭投入正常运转,日产棉纱6件。在石河子这片古老的荒漠上开天辟地响起了悦耳的纺车声。<br>随着试生产规模一天天扩大,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寒冷。各车间温度都在零度以下,三九天常常降到零下10摄氏度左右,全厂只好采用生火炉加温的方法。加油工加油时,加着加着,油结成了冰,需要到炉子上烤化了再加。成品车间因机器转速低,机器散热量小,因此温度比别的车间更低。有的验布工冻得直发抖,个别有遗尿症的女工裤子上的尿水结成了冰,皮肉都被磨破了,但她们仍照常坚守岗位,认真验布,没有人叫一声苦。建厂初期,棉布疵点较多,加上当时验布工技术不熟练,当班的布验不完,造成布辊积压,需要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加班两小时。可验布机就那么几台,只够当班的使用。于是,她们就用木凳把布辊架起来,用手拉着验。连续一二年布辊积压的问题就是这样解决的。就连当时一些过惯城市生活的男女青年,虽身临艰难困苦,但一个个都是有说有笑的,哪儿有他们,哪儿就有歌声。全体职工共同怀着一个崇高的信念:为边疆人民造福,再苦再累也不怕。 <p class="ql-block">历经几十年的奋斗,随着市场经济的调节,设备停止运行,人员按规定分流安置,滞留在车间设备上的棉絮痕迹清晰可见,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p> 当年工作的第一代黄道婆机械织布机。 机械设备似乎懂得人类发展生存的艰难,最后一刻也没有倒下。 零落的机械零部件 第一代织布设备已整齐入库 留下的是工业记忆,思考的是沿着军垦走过的路继续前行。 当时的办公设施简陋而实用,现堆积在角落留下更多的思考。 室内留下的家具、收录机、电视、落地时钟已经很久很久。 原始的自行车在办公室通廊留下很长的光影。 八一棉纺织厂仅存的几件尊贵的制衣 原八一棉纺厂食堂经改造成为红色旅游接待中心 厂区道路依旧整洁干净 石河子将八一棉纺织厂发展历程与红色旅游有机结合,不仅体现工业的缩影,更是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