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现场视频】编剧刘俊杰畅谈改编心得和体会。【现场视频拍摄卓军】</h3> <h3>唱响青春理想追求的凯歌电视剧《青春之歌2》剧本研讨会在京举办 (采编:山水摄影网传媒)</h3><h3> 2022年1月18日,电视剧《青春之歌2•危亡时刻》剧本研讨会在京举办。该剧根据著名作家杨沫“青春三部曲《芳菲之歌》改编。</h3><h3> 《青春之歌》自出版到拍成电影,风靡半个多世纪,影响几代人价值观、人生观,此后多次再版,发行数百千万册,影视剧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大奖。在全国掀起一个咏唱《青春之歌》的高潮。</h3><h3> 电视剧《青春之歌2》由著名编剧刘俊杰、杨沫长子马青柯改编。</h3><h3>(文字提供:刘俊杰,张少军,大合影摄影及现场摄影:卓军,现场视频拍摄:卓军,采编:山水摄影网传媒)</h3> <h3>主编刘俊杰简介</h3><h3>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水墨丹青书画院副院长,197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编导、后调中国教育报任编辑记者、主任记者。曾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电大、北京民族大学、北京现代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影视家协会会员、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写作学会理事、副会长、京南分会会长,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作家》《人民文学》《报告文学》《北京文学》《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血染卢沟千古月》《帝国阴谋一九三七》《卢沟桥抗战》《陌生救赎》《史可法铁血传奇》及报告文学集《没有句号的人生》,中篇小说集《岁月白皮书》,散文集《残阳如血》等600篇、首,800余万字,并有多篇获国家、省部级奖,并参与《绿水河畔》《瓜把式》《走进暴风雨》等十余部电视电影的拍摄。60集电视连续剧《帝国阴谋——一九三七》荣获2012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剧目扶持项目,并获北京市文联2013剧本推介会“十佳电视剧本”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长篇红色经典《毛泽东与黄河》,30集电视剧《大河之情》、30集电视剧《非常柔情》《危亡时刻》《烽火玫瑰》《雾霾冤家》《烽火情缘》电影剧本《好事之徒》《宝贝回家》入围北京市委宣传部、电视艺术家协会2013年度最佳剧本题名。2022年1月,40集电视剧《青春之歌2•危亡时刻》电影剧本《烽火卢沟桥》,广电总局审核通过,正在公示。</h3><h3>《兴华文艺》主编,北京兴华鼎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编导 。</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为<span style="line-height: 1.8;">唱响青春理想追求的凯歌电视剧《青春之歌2》剧本研讨会在京举办 (采编:山水摄影网传媒)</span></h3><h3> 2022年1月18日,电视剧《青春之歌2•危亡时刻》剧本研讨会在京举办。该剧根据著名作家杨沫“青春三部曲《芳菲之歌》改编。</h3><h3> 《青春之歌》自出版到拍成电影,风靡半个多世纪,影响几代人价值观、人生观,此后多次再版,发行数百千万册,影视剧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大奖。在全国掀起一个咏唱《青春之歌》的高潮。</h3><h3> 电视剧《青春之歌2》由著名编剧刘俊杰、杨沫长子马青柯改编。该剧讲述了1937年夏,爆发“七•七事变”前后,北平医学院女学生柳明、苗虹等青年,目睹日寇暴行,在中共地下党曹鸿远、林道静启发下,积极参加抗战,战地冒死救护伤员,逐渐觉醒,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没有沉沦,舍弃个人幸福,参加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北平沦陷后,他们毅然参加袭击日军进城式、冒险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刺探敌情,投身到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在敌特追捕的生死关头,抛家舍业,转战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并乔扮夫妻,打入敌后保定医院,救护抗战英雄,在冀中平原,开展敌后游击战,英勇抗击外来侵略,展现伟大不朽的抗战精神,再现抗日战争时期的青春之歌。该剧较之此前《青春之歌》,描写更加成熟、细腻,情节更加曲折,故事更加动人,必将在全国掀起一个咏唱《青春之歌》的新高潮。</h3><h3> 为了更好拍摄出佳品力作,特此举办剧本研讨会,莅临研讨会各界专家纷纷发言,称赞在党的特定的历史时期,拍摄这部红色主题的电视剧,意义重大,非常及时。适合新时代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杨沫长子马青柯先生作为编剧,不顾年事已高,拨冗出席研讨会,做了重点发言。</h3><h3> 原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成志伟,高度评价《青春之歌》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文化内涵昂扬向上的巨大作用。</h3><h3> 制片人张少军介绍:电视剧《危亡时刻》书写七七事变、北京古都红色文化、雄安新区、京津冀一体化红色主旋律文化剧。聚焦“十四五”未来五年党和国家大事要事、重要时间节点“抗战胜利8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h3><h3> 杨沫之子马青柯讲述母亲创作《青春之歌》三部小说往事,电影《青春之歌》林道静的扮演者谢芳老师发来视频祝贺研讨会成功。</h3><h3>编剧刘俊杰畅谈改编心得和体会,介绍了该剧的特征和亮点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h3> <h3>研究会由杨景波老师主持。</h3> <h3>【视频】杨沫之子马青柯老师讲述母亲创作《青春之歌》三部小说往事。【现场视频拍摄卓军】</h3> <h3><br></h3><h3>原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成志伟,高度评价《青春之歌》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文化内涵昂扬向上的巨大作用。</h3> <h3>【视频】电影《青春之歌》林道静的扮演者谢芳老师发来视频祝贺研讨会成功。【视频提供: 参会导演】</h3> <h3>马青柯老师向大兴文艺界领导赠送图书。</h3> <h3>制片人张少军介绍:电视剧《危亡时刻》书写七七事变、北京古都红色文化、雄安新区、京津冀一体化红色主旋律文化剧。聚焦“十四五”未来五年党和国家大事要事、重要时间节点“抗战胜利8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h3> <h3>电视剧《青春之歌2•危亡时刻》改编絮语</h3><h3> 编剧:刘俊杰</h3><h3>原著作者:</h3><h3>杨沫(1914~1995年),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小慧。祖籍湖南湘阴,1914年08月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温泉女中,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当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h3><h3>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起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副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人大常委等职。</h3><h3>作者作品</h3><h3>1958年出版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成功地塑造了知识青年林道静这一艺术典型。小说在读者中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影响深广。杨沫的作品还有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杨沫散文选》,长篇小说青春三部曲《青春之歌》《芳菲之歌》《英华之歌》,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散文集《自白——我的日记》,以及《杨沫文集》等。1995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h3> <h3>与会者参观《红色平南英雄大兴》杨景波红色文化收藏馆。</h3> <h3>改编《芳菲之歌》点滴体会:</h3><h3>读过杨沫小说《青春之歌》的读者,对书里的细节内容描写,大都会过目不忘,特别是林道静这个名字,和她身上的那种反抗精神,更是深入人心。而这本厚书——《芳菲之歌》,那种风格吗,主人公还是林道静吗?未读之前,光听这书名,大概能猜到人物主角是女性,在陆续翻看研究的一个月里,柳明这位女性形象,逐渐在脑海里变得立体,细腻。尽管是人为创作的文学形象,闭上眼还能浮现她的气质轮廓。她是林道静,又不是林道静,她是原来的另一个林道静。</h3><h3>看到她最初对于富家子弟白士吾对于革命事业的冷漠表达出来的不屑和愤怒,以及对他柔情的留恋,这位年轻女性内心的焦灼和矛盾被杨沫写得细致入微。</h3><h3>白士吾是喜欢她的,喜欢她身上的那股倔强劲儿,喜欢她不施粉黛依然美好如初的相貌,也可能喜欢她对于自己命运的把控,越是自己不曾拥有的,越有一种抓狂的迷恋。他沉醉于父亲的家业,走进柳家也难藏住对柳明妈妈这类穷苦人的揶揄与奉承的鄙夷,更知道如何收买这类人的心——只需金银珠宝,足已。</h3><h3>当白士吾三番五次催促柳明同赴日本避难远离战争时,柳明心怎能不动?可她不愿意成为一个附属品,更料想到像白士吾这样的人,对她的热爱也许只是有头无尾,在异国他乡,更是自己深恶痛绝的国家,她如何能安心度日呢?最终她选择一条艰苦卓绝的路,因为这条路上,有光明的方向,有磊落的人。</h3><h3>当柳明走上抗日道路,即将离开北平,白士吾也顺理成章与反面人物梅津村子染上了关系。虽说是父亲带他“长世面”所提供的机会,也还有一种对于权利的屈服和野心吧,不然神速地倒戈就说不通了。一旦戴上了汉奸的帽子,走狗的形象就挥之不去了。最后因报复被反报复,火车站被生擒活捉的那一刻,可谓大快人心。从他因怕遭梅津处决到听父亲主意逃亡直至火车上的“馋酒”,什么高贵的公子哥儿形象,早被瓦解得支离破碎。想到此处,不免感叹,倘若没有那家族产业,有多少人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呢?一生所学皆是“如何攀附,如何挥霍”,白士吾的结局是悲惨的,却一点儿也不值得同情。他的那点儿文学才情,只是家族企业的遮羞布罢了。</h3><h3>支撑柳明选择抗战道路的,隐形人物是在大学里,进行地下党秘密任务的林道静,她与柳明长相相似,酷似姐妹,还有一位关键人物——地下党员曹鸿远。一开始这个人物的出现就与革命相关。柳明和好友苗虹,亲眼目睹同龄姑娘被日本人投射的炸弹在花轿里炸得支离破碎,危险越近,就离英雄人物越近。他的镇定冷静在村子里所有的人反应的烘托下格外显眼。一开始我并不能对曹鸿远产生多么热烈的情绪,随着情节的发展,知道这个人物虽出生穷苦,却丝毫没有表现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的鲁莽和无知,何其幸运,得到贵人张怡这位有抗日情怀的知识分子指点,一路平步青云。直至最后,不再被人引路,而是通过亲身经历制定作战计划,也让我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一位青年革命者的成长史。或许我们也能从中窥得一二实践经验。</h3><h3>说起曹鸿远,也是作者着力塑造的文学形象,类似卢嘉川,由于自己性格的缘故,读者最关注的还是他与柳明在北平扮演“假夫妻”的那些章节。人们敬佩于他的情感克制,以及对糟糕结局的设想后的理智选择,竟对这对战争年代的人儿间的惺惺相惜产生一丝羡慕之情。人与人间的情感无需太多言语链接就能相知想通,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反观现在,言语表达再多,也不抵书中人一封简信。</h3><h3>柳明即使离开白士吾,即使来艰苦的革命根据地,依然有追求者或试探或直接地表露心迹。更有像常里平,旧社会商人大户出身,有着市侩的圆滑,封建官吏的狡黠,好色,贪图享受,希冀权势,这样利用职权意欲捕获美人心者。越是深入革命根据地,这样的人越发多了起来。柳明因自己不服从领导的婚姻调配,差点儿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她的委屈、无奈和愤怒,远在他乡的曹鸿远怎能得知。她的无奈,对爱恋人的思念,撕心裂肺,扣人心弦。</h3><h3>读到此处,不仅对柳明的处境多了份担忧,也从此处联系到现实生活,无论在多么向往的地方,有人存在,就有政治斗争。水至清则无鱼,这大概就是社会的真相。好在张怡后面的一番话安抚了柳明,也安抚了读者:革命根据地也需要进行思想学习,不是人人的心思都能保持纯正,只有不断地淘沙,方显英雄本色。</h3><h3>本书中还有一位父亲——苗振宇教授,去死神面前走了一遭,在梅津村子无人性地严刑逼供下,甚至写好了遗书。他的变化是本文令我最为惊讶和敬佩的。为什么这么说呢?</h3><h3>他本是天真浪漫的苗虹的资产殷实的父亲,虽有爱国热情,但是畏惧之心仍很强烈。尤其是在战火烧到家门口的年代,自保无可厚非。可是当他敏锐地察觉出自己要出事,紧接着在梅津地牢里宁死不屈,绝不透露半个字的时候,让苗教授这个人物形象在我心里一下子高大起来。恐惧死亡是人之本性,苗教授的变化,反映出知识分子内心的一个小火种,逐渐呈燎原之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千千万万参加革命工作的人真实的内心写照。当真正面临“邪恶”,也许人性中最勇敢的一面就会被逐渐激发出来,成为一个强者。内心的强大胜过一切外在包裹出的强大啊。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读完了《芳菲之歌》,读者突然发现,世上绝不只有一个林道静,也不只有一个柳明。在不同的时代,会诞生出属于那个时代的英雄,英雄可造时势,时世也可造英雄。希望这部电视剧,能趁浪潮汹涌时,乘一回新时代之风,破一次娘炮、娘娘腔的世俗之浪!(刘俊杰先生文章)</span></h3> <h3>【视频】编剧刘俊杰介绍嘉宾以及对研讨会的祝贺。【现场视频拍摄卓军】</h3> <h3>唱响青春理想追求的凯歌电视剧《青春之歌2》剧本研讨会在京举办 (采编:山水摄影网传媒)</h3><h3>2022年1月18日,电视剧《青春之歌2•危亡时刻》剧本研讨会在京举办。该剧根据著名作家杨沫“青春三部曲《芳菲之歌》改编。</h3><h3>《青春之歌》自出版到拍成电影,风靡半个多世纪,影响几代人价值观、人生观,此后多次再版,发行数百千万册,影视剧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大奖。在全国掀起一个咏唱《青春之歌》的高潮。</h3><h3>电视剧《青春之歌2》由著名编剧刘俊杰、杨沫长子马青柯改编。该剧讲述了1937年夏,爆发“七•七事变”前后,北平医学院女学生柳明、苗虹等青年,目睹日寇暴行,在中共地下党曹鸿远、林道静启发下,积极参加抗战,战地冒死救护伤员,逐渐觉醒,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没有沉沦,舍弃个人幸福,参加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北平沦陷后,他们毅然参加袭击日军进城式、冒险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刺探敌情,投身到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在敌特追捕的生死关头,抛家舍业,转战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并乔扮夫妻,打入敌后保定医院,救护抗战英雄,在冀中平原,开展敌后游击战,英勇抗击外来侵略,展现伟大不朽的抗战精神,再现抗日战争时期的青春之歌。该剧较之此前《青春之歌》,描写更加成熟、细腻,情节更加曲折,故事更加动人,必将在全国掀起一个咏唱《青春之歌》的新高潮。</h3><h3>为了更好拍摄出佳品力作,特此举办剧本研讨会,莅临研讨会各界专家纷纷发言,称赞在党的特定的历史时期,拍摄这部红色主题的电视剧,意义重大,非常及时。适合新时代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杨沫长子马青柯先生作为编剧,不顾年事已高,拨冗出席研讨会,做了重点发言。</h3><h3>原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成志伟,高度评价《青春之歌》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文化内涵昂扬向上的巨大作用。</h3><h3>制片人张少军介绍:电视剧《危亡时刻》书写七七事变、北京古都红色文化、雄安新区、京津冀一体化红色主旋律文化剧。聚焦“十四五”未来五年党和国家大事要事、重要时间节点“抗战胜利8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h3><h3>杨沫之子马青柯讲述母亲创作《青春之歌》三部小说往事,电影《青春之歌》林道静的扮演者谢芳老师发来视频祝贺研讨会成功。</h3><h3>编剧刘俊杰畅谈改编心得和体会,介绍了该剧的特征和亮点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h3><h3>因疫情和工作出差,未能莅临研讨会的中央电视台原台长胡占凡先生,因在海南出差,收到邀请函后,来电表示:得知此喜讯,甚喜!虽不便前往,特此祝贺研讨会圆满成功,并愿承担主题歌曲创作任务!</h3><h3>中国电视剧协会会长张明智先生,得此邀请后,来电表示祝贺!虽因出差,不能前往,但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早日开机,搬上屏幕!</h3><h3>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大校王强接到邀请函后,发来短信:虽因疫情,单位年初任务繁杂,不便前往,但愿参与相关工作,对接影视资源,共推此剧,搬上银屏,向20大献礼!</h3><h3>海淀区作协秘书长,发来短信:因疫情期间,不便前往,祝研讨会圆满成功!</h3><h3>相关学者平南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景波;大兴区文史办副主任刘会臣;丰台区文联作协副主席、秘书长陈家薪、副主席黄开建;海淀区作协副秘书长王彬;电影学院著名导演朱丹;央视导演周树民;八路军研究会高华程、朱杰;原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成志伟;著名作家陈廷一大兴区作协主席周树莲 ;大兴区贤联谊会会长孙英才;房山区作协副主席张文喜;房山区河北镇文联作协副主席刘艳峻;中国政协报主任周白宇;该剧总策划王德友、王军、李玉恒、催建勋、热心读者刘言等参加会议。</h3><h3>(文字提供:刘俊杰,张少军,大合影摄影及现场摄影:卓军,视频拍摄:卓军,采编:山水摄影网传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