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电影情结

海漠

<p class="ql-block">从小,就喜欢看电影。</p><p class="ql-block">电影,当时是非常时髦的娱乐活动,也可说是唯一的娱乐活动了。</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在铁道部西安车辆厂职工子弟第一小学读书。每逢周六晚上,工厂俱乐部都放映电影,一张电影票5分钱,可家里大人也很难给钱买。俱乐部礼堂外有个院子,院子的大门口即是检票口,灯光不是太亮。遇到好故事片,我总守在检票口附近,看到入场的人流多时,就猫着腰夹在他们中间,混过检票的那一关,进入礼堂放映厅躲在某一角落,过一下看电影的瘾。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躲开工作人员来查票。</p> <p class="ql-block">一部电影,一本书,一个故事,不能改变人的一生,但会改变一个人对世界、对事物的看法,会影响人的一生。1963、1964年间的电影《雷锋》、《农奴》对我影响极大。</p><p class="ql-block">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雷锋》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雷锋》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雷锋》片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雷锋》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雷锋》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雷锋》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雷锋》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雷锋》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雷锋》主人公饰演者董金棠】</span></p> <p class="ql-block">《农奴》描写的是解放西藏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情节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在追剿叛匪时英勇的牺牲了。画面中,雪山皑皑、苍松郁郁,英雄仰天静卧,农奴强巴眼含着热泪,将一条洁白的哈达盖在他的身上,哀乐如泣如诉……多少年来,这场景时时在我脑海中闪现,常常使我不能自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农奴》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农奴》3首插曲】</span></p> <p class="ql-block">除了喜欢看电影,我还爱看书,但没钱买,我就向同学们借。我最爱看的是军事体裁的书,那军旅火热的生活、战斗的激情、战友的挚爱、首长的关怀,特别是马革裹尸的壮烈、舍生取义的豪迈,无不时时震撼着我,激动着我,鼓舞着我,引导着我,召唤着我!</p><p class="ql-block">像《英雄儿女》、《海鹰》、《沙漠追匪记》、《霓虹灯下的哨兵》、《红色娘子军》等电影中数不清的英雄,像小说《烈火金刚》中的肖飞、史更新,《林海雪原》中的少剑波、杨子荣、高波,《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刘思扬,《欧阳海之歌》中的欧阳海等等英雄人物,他们都是那样强烈地吸引着我,使我很自觉地与他们融为一体,为他们的英勇而感动,为他们的悲壮而叹息……</p><p class="ql-block">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立下了志愿:当兵去!当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1970年中学毕业照。第二排右4是六排(“文革”时期,学校是仿军队编制,年级为连,班级为排。此照片笔误,应为七O级&lt;即二连&gt;六排)辅导员(“文革”不称班主任)原葆盛老师;第二排左5是潘希才老师,他与钟琳老师是我的入团介绍人。第三排右3是本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1970年,在西安石油化工厂参加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1970年参加了工作,自己有了收入,看电影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可又逢“文化大革命”,电影业处于低谷,影片品种非常单调。除了充斥银幕的记录片和《新闻简报》之外,也就那么干巴巴的几部国产故事片,人称“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或是八个京剧、舞剧样板戏改拍成的电影,翻来覆去地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故事片《地道战》电影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故事片《地道战》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故事片《地道战》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故事片《地雷战》电影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故事片《地雷战》电影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南征北战》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南征北战》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南征北战》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南征北战》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南征北战》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这个时期,倒是进口了一些外国影片,但是严格限制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这就是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等,以及苏联的两部老电影。</p><p class="ql-block">那时的电影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概括:苏联电影是老一套,朝鲜电影是哭哭笑笑,越南电影是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是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是搂搂抱抱,我国电影是《新闻简报》。</p><p class="ql-block">“苏联电影是老一套”,是说当时经常放映的苏联电影,只有《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两部。20世纪50年代,中国曾放映了大批苏联电影。但在1960年以后,随着中苏冲突的激化,经过左筛右选,苏联电影可放映的只剩下《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两部。这两部电影应当说是相当的好看,演员好、对话好,情节吸引人,配音也有特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前苏联故事片《列宁在十月》电影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前苏联故事片《列宁在1918》电影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朝鲜电影是哭哭笑笑”,是说朝鲜电影里的人太容易激动,忽哭忽笑,特别是在听说慈父领袖在关心他们的时候更是激动的不得了。当然也有喜剧,电影《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就属于轻喜剧。它们都是描写朝鲜新农村的生活,里面有年轻人的爱情故事。《鲜花盛开的村庄》里有一个经典情节:母亲为孩子找对象,拿了一张姑娘的照片对小伙子说:这个姑娘非常能干,一年能挣600个工分,好看的脸蛋能出大米吗?这时电影给照片来了个特写,只见是一个很胖的女孩。当电影放到这个镜头时,全场的观众不禁哄堂大笑,有不少人都笑疼了肚子,笑出了眼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都把体胖的年轻女孩戏称为“600工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摘苹果的时候》电影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摘苹果的时候》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朝鲜故事片《鲜花盛开的村庄》电影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鲜花盛开的村庄》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还有悲剧,那就是不知让多少中国人流泪的《卖花姑娘》。朝鲜电影的音乐和歌曲都很优美动听,《卖花姑娘》达到了极致。故事也的确催人泪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主题曲】</span></p> <p class="ql-block">朝鲜还有一部惊险反特影片《看不见的战线》,更受我们的喜欢。里面的特务叫老狐狸,隐藏的很深,电影几乎到最后,观众才知道他是特务,很吊大家的胃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朝鲜故事片《看不见的战线》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看不见的战线》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南江村的妇女》是描述朝鲜解放战争时期,南江村的成年男人积极上前线,后方妇女们组织起来生产自救,肩负起支援前线的重任。特别感人的是朝鲜人民军渡江作战时,南江村妇女们拿出婚姻布匹做缆绳,拖住渡船,使人民军顺利过江赢得战斗的胜利……插曲《南江之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南江村的妇女》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电影《南江村的妇女》故事梗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南江村的妇女》插曲《南江之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朝鲜故事片《金姬和银姫的命运》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金姬和银姫的命运》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金姬和银姫的命运》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永生的战士》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永生的战士》片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朝鲜故事片《永生的战士》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越南电影是飞机大炮”,是说越南的电影虽说不多,但都是飞机加大炮题材,这和它们经历的战争有关。从1964年8月,美国发动了侵越战争,到1973年3月29日,美国从南越撤出最后一批军队,越南经历了将近10年之久的抗美战争。这是一场越南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激烈、最持久的战争之一,是弱小国家战胜大国侵略的又一个光辉范例。其中有一部片名为《铜墙铁壁的永灵》的长记录片,说的是永灵这个地方,长期遭受美军的狂轰滥炸,但始终没有垮下,人们在地道里生活,坚持战斗。影片完全是实录,拍摄时许多摄影师殉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越南记录片《铜墙铁壁的永灵》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部《森林之火》,描写的是越南人民军和老百姓配合剿匪的故事。内容中有不少越南民俗,其中有一段巫婆跳大神的场面,作法术的巫婆那句“天门开!地门开!妖魔鬼怪快离开,阿灵的孩子快死了…… ”的台词传播甚广,当年被我们津津乐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越南故事片《森林之火》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越南故事片《森林之火》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另一部《琛姑娘的森林》,讲述的是前方战场硝烟弥漫,后方战斗同样激烈。葱翠的松树林里,年轻的琛姑娘,是军用运输公路上的民兵,她机智而勇敢, 帮助运输队躲过敌机轰炸,带领村民修筑桥梁,运输队又一次胜利开往了前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越南故事片《琛姑娘的森林》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越南故事片《琛姑娘的森林》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越南故事片《琛姑娘的森林》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阿尔巴尼亚电影是莫名其妙”, 说的是阿尔巴尼亚电影确有几部因故事情节交代的不清楚,中国观众看不明白:一部是《创伤》,一部是《脚印》,还有一部是《第八个是铜像》。</p><p class="ql-block">《创伤》写的是在大城市做医生的妻子维拉,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而丈夫纳依姆,却想投身到火热的生产第一线去。</p><p class="ql-block">《脚印》是讲一个医生的故事,那个医生医术高明,外国势力想拉拢他,但他不为所动。</p><p class="ql-block">《第八个是铜像》最大的特点是倒叙,由主人公的七位战友扛着他的铜像去他家乡作为主轴,由每个人一段的回忆他的战绩。这种手法在当时虽说迷惑了不少观众,但片中许多对白成为当年中国观众的流行俚语,如“消灭法西斯! ”“自由属于人民! ”“嗨!希特勒! ”“墨索里尼,总是有理,不但现在有理,将来还是有理!”上译厂的精妙配音使之成了一时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阿尔巴尼亚故事片《第八个是铜像》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阿尔巴尼亚故事片《第八个是铜像》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阿尔巴尼亚电影不都是莫名其妙,《宁死不屈》就深受大家欢迎。影片描写的是阿尔巴尼亚人民抵抗意大利、德国法西斯占领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女中学生从同情、理解抵抗斗争到参加抵抗斗争,直到英勇牺牲的故事。其中有她和男游击队员的爱情,以及和另一个女游击队员的友谊。</p><p class="ql-block">《宁死不屈》里有一首歌,优美而坚毅:“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我们的祖国就要获得自由解放。”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阿尔巴尼亚故事片《宁死不屈》插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span></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部片子也不错,叫《广阔的地平线》,反映的是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码头的故事。其中还有一艘支援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货轮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罗马尼亚故事片《多瑙河之波》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电影是又搂又抱”,实际上是针对一部罗马尼亚电影来说的,即《多瑙河之波》。即使现在看,这部电影里的拥抱、接吻镜头也不少,但绝对是一个精品电影。它是把一个爱情故事自然地与反法西斯的斗争故事交织在一起,人物刻画、情节构思、演员表演、还有音乐,均属上乘。</p><p class="ql-block">影片讲的是1940年,法西斯德国统治下的罗马尼亚,游击队和反法西斯抵抗组织不断袭击敌人的码头、车站和桥梁。前线吃紧,统治者却找不到向前方运送军火的船长。此时,抵抗组织却因缺乏武器而苦恼,地下党员托玛为了从敌人手中搞到大批军火,混入码头囚犯队伍,以期登上运军火的轮船。新婚的船长米哈依是一个疾恶如仇的爱国者,他的妻子安娜美丽善良。托玛被米哈依选中做水手,运送军火去前线。在船上,他们合伙干掉了押送军火的德国兵,排除漂流在多瑙河上恐怖的水雷,把武器运送给游击队。战斗中,米哈依不幸牺牲,临终前握着托玛的手叮嘱道“安娜是个好姑娘,你要好好照顾她……”</p><p class="ql-block">本来这是一部战争片,可由于其中有不少表现船长和他的妻子之间爱情,以及爱情误会的细节,所以在那时侯的中国观众看起来并不很习惯,因此,大家以偏概全,用“搂搂抱抱”一词来形容罗马尼亚电影的特点。</p><p class="ql-block">这部电影在我国脍炙人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映。在这部电影中,有一首优美凄婉的爱情主题歌曲,引用了罗马尼亚作曲家约瑟夫-伊万诺维奇的那首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圆舞曲《多瑙河之波》填词谱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罗马尼亚故事片《多瑙河之波》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罗马尼亚故事片《多瑙河之波》片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罗马尼亚故事片《多瑙河之波》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罗马尼亚故事片《多瑙河之波》插曲《多瑙河之波》】</span></p> <p class="ql-block">另外,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也非常吸引人,尤其是《桥》的插曲《啊,朋友》更是脍炙人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南斯拉夫故事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南斯拉夫故事片《桥》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南斯拉夫电影《桥》故事梗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南斯拉夫故事片《桥》插曲《啊,朋友再见吧》】</span></p> <p class="ql-block">“我国电影是《新闻简报》”,说的是我国那个时期,每次无论放映什么正片之前,总要先放映《新闻简报》。里面全是实时新闻,其中最出名,也是出镜最多的明星,就是流亡在北京的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尼克公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当年故事片放映前放映的《新闻简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当年故事片放映前放映的《新闻简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当年故事片放映前放映的《新闻简报》】</span></p> <p class="ql-block">历史进入到1973年,情况有了一些转机,“文革”中的第一批电影故事片出世了:《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艳阳天》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艳阳天》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看《青松岭》是在西安的“钟楼电影院”,放映时间是晚上8点。</p><p class="ql-block">隆冬的天气很冷,天空飘着雪花,地面上也凝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那时的路面是水泥的,一大块一大块浇筑而成,块与块之间接缝处凹凸不平。我骑着自行车,走到北大街到钟楼的转弯处,车头稍微一拐,蹭到了地面水泥接缝处,“咵嚓”一下,我连人带车子重重地摔倒在地上。</p><p class="ql-block">缓过神来,我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急忙扶起车子推到了路边。拍了拍身上的雪,摘下了口罩。昏暗的灯光下,口罩上印着血痕,口腔粘膜和牙龈破了。还好,没有伤及牙齿。</p><p class="ql-block">影院里座无虚席,银幕上显现的绚丽色彩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征服了我,使我忘记了路上遇到的不快。</p><p class="ql-block">这部片子的主演是李仁堂和朱龙广等,描写的是北方某山区,青松岭生产大队。清晨,年轻姑娘秀梅和青年大虎偷偷把生产队的大车赶出来练车,不料马惊了,多亏饲养员张万山拦住惊马,才没发生意外。车把式钱广,挑唆秀梅的哥哥大队长周成,不让年轻人学赶车,结果助长了钱广的威风。新任党支部书记方纪云,来到青松岭后,发现周成只抓生产,缺乏政治头脑,就决心把鞭杆子从钱广手中夺过来,掌握在自己人手中。不久,村里成立了赶车训练班,请万山大叔手把手教青年人学赶车。钱广对此怀恨在心,在辕马跑的浑身是汗时,故意给马饮水,结果马病了,他把责任推到秀梅身上。爱马如子的万山大叔精心喂养病马,终于把马治好了。马车又奔跑在社会主义大道上。……</p><p class="ql-block">片子的插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长鞭一甩叭叭地响,赶起那大车出了庄……”一时间风靡全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青松岭》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青松岭》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青松岭》片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青松岭》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青松岭》主题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span></p> <p class="ql-block">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了,影响之大可以说是家喻户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闪闪的红星》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闪闪的红星》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闪闪的红星》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主题歌《红星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闪闪的红星》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特别激动人心:“小小竹排江中游,涛涛江水向东流,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革命代代如潮涌,前赴后继跟党走,砸碎万恶的旧社会,万里江山披锦绣。”那激昂的旋律、豪壮的歌词鼓舞了一大批的热血青年。</p><p class="ql-block">当年12月,我和同学、工友王育安应征入伍,就是唱着这支歌告别古都,上了火车,走进戈壁,走进大漠,走进军营,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1974年夏,王保民与同学、工友王育安(右,后改名王炜)在西安临潼华清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1974年冬,王保民和王育安将告别西安奔赴军营,同学、工友们在西安兴庆公园惜别。左起:王育安、周三宝、王保民、姫旭杰、张经顺、张志刚(赵国兴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彩色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span></p> <p class="ql-block">从此,这首歌就一直伴随着我,时时激励着我。就是时隔四十多年的现在,歌词我仍能记得一字不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当年,应征入伍佩戴的65式帽徽领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当年,应征入伍戴65式单军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当年,应征入伍戴65式棉军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当年,应征入伍着65式军装】</span></p> <p class="ql-block">在部队头几年看的电影多一些。那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录像片、卡拉OK什么的,军营的业余文化生活就是读报学习、开班务会、打篮球、学唱歌和看电影,当然也悄悄传看一些手抄本小说,像《第二次握手》、《一双绣花鞋》、《303号房间的秘密》、《少女之心》等等。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看电影了。一方面,部队有规定,不能以个人好恶决定看或是不看,要统一步伐、统一行动,看完电影后有时还要座谈讨论,大家不能不去。另一方面,在连队关了几天,去电影场也可以释放一下,看看军MM,饱饱眼福,调解调解情绪。因此,我们只要听说今晚有电影,那么当天的情绪甭说有多高涨了,操课或是工作都特别卖力,个个精神抖擞、兴高采烈地等待着那欢乐时光的到来,只有负责在家值班的军官和战士例外,有些落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新疆·红山。核试验技术研究所供电一连驻地大门前,前排左起:徐荣华、胡俊峰、高松岩、秦广耀;后排左起:岳友才、王保民、张心诚、张平、李自峰】</span></p> <p class="ql-block">一般每周看一场电影,在五一、八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会增加一两场。</p><p class="ql-block">如果不进场区执行核试验任务,部队驻在红山。这里当年与核试验场区一样没有礼堂、电影院,只是在办公大楼前的空地上竖两根杉杆、挂上银幕就是放映场。每次要放电影,部队和家属小孩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占地盘,因为大家坐的都是自带的小板凳和小马扎,占不到好位置就只能看银幕的上半部或是在银幕背面看了。我就经常看到画面上的人是在用左手写字。</p><p class="ql-block">夏天看电影十分惬意,天气清爽,连呼吸也感到特别的舒畅。冬天看电影则十分艰苦,气温零下一二十度,经常是大雪纷飞。军人都是皮大衣、皮棉帽、大头皮鞋、皮手套全副武装。家属小孩也都穿着“棉猴”,包得严严实实。放映过程中,全场会不时地响起阵阵此起彼伏的跺脚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新疆·红山。核试验技术研究所当年营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新疆·红山。核试验技术研究所当年办公楼,其楼前小广场就是当时的露天电影放映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新疆·红山。核试验技术研究所当年办公楼,其楼前小广场就是当时的露天电影放映场】</span></p> <p class="ql-block">电影开映前,照例是各个连队之间的拉歌。名义上是唱歌,实际是各单位间不比赛的比赛。大家争先恐后,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时甚至一方还没有唱罢“团结就是力量”,另一方“说打就打”即开始登场了。正较劲着,谁知第三方的“我是一个兵”就盖了过来。</p><p class="ql-block">“一连唱得好不好?”二连带队军官大声地问道。</p><p class="ql-block">“好!”全连响应。</p><p class="ql-block">“妙不妙?”</p><p class="ql-block">“妙!”</p><p class="ql-block">“再来一个要不要?”</p><p class="ql-block">“要!”</p><p class="ql-block">“一连地呀——”二连带队军官大声唱了起来。</p><p class="ql-block">“来一个呀。”大家接着他的歌,也唱了起来。</p><p class="ql-block">“来一个呀——”</p><p class="ql-block">“一连地呀!”</p><p class="ql-block">“二连的呀么呼嗨,”一连带队军官马上带领大家又用《大生产》的曲子反击了起来。</p><p class="ql-block">“来一个呀么呼嗨。”大家大声和了起来。</p><p class="ql-block">“快一点来一个呀么,”</p><p class="ql-block">“西哩哩嚓拉拉嗦啰啰呔,”</p><p class="ql-block">“来一个呀么呼嗨!”</p><p class="ql-block">“我们唱了你们唱——”</p><p class="ql-block">“快、快、快!”合着三下整齐的掌声。</p><p class="ql-block">“快!呱唧呱唧!”</p><p class="ql-block">一阵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哈哈,谁都想以自己强大的“声势”压倒对方,结果只能是一个比一个唱得多,唱得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新疆·红山。核试验技术研究所当年营区】</span></p> <p class="ql-block">研究所电影组有两名放映员,一个是男兵何志刚,一个是女兵许振凤。逢晚上放电影的当天下午中间休息号时,部队的大喇叭里就广播预告晚上的电影片名,最后还告诉大家:“放映员:何志刚、许振凤。”连队的战友们在背地里不称他们的名字,而是互相戏谑说:“今晚电影放映员,男兵是‘不锈钢’,女兵是‘大裤裆’。”那时候的军棉裤裤裆很大,大家也是一匹马宁愿都不骑,也不想让哪一个人骑上,所以酸葡萄心理作祟,就拼命诋毁人家。那位“大裤裆”虽说长相大众了点,可也算放映场上的“女王”。她往中央一站,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磁铁般地吸引男兵们火辣辣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新疆红山,核试验技术研究所。前排左起:朱孝敏、许振凤;后排左起:于海军、朱兰学、高振森、高文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看露天电影】</span></p> <p class="ql-block">“兄弟,今晚我在连里值班,你到电影场帮我看看这个人怎么样,何志刚肯定认识。”我对要好的战友孙传文说,并给他写了一个名字。传文是1976年秋季从山西闻喜入伍,军工子弟。何志刚跟他是当年一块儿上山下乡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是给你介绍的对象吧?”传文看着名字问道。</p><p class="ql-block">“也算是吧,你先帮我目测一下。”门诊部医生徐淑芳大姐和军务科参谋刘爱疆大姐给我说了个女孩,是位做技术工作的军官,她们近期准备安排我与之见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新疆·红山。左起:</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孙传文</span><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赵均民、王保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新疆·红山。孙传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新疆·红山。孙传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新疆·红山。孙传文】</span></p> <p class="ql-block">看电影回来,传文道:“哥,看到那女孩啦。”</p><p class="ql-block">“怎么样?”我问。</p><p class="ql-block">“身材不高,五官长得有点小集中。”</p><p class="ql-block">“她们说是双眼皮。”</p><p class="ql-block">“是的,但眼睛不大。”</p><p class="ql-block">“你总体感觉怎么样?”</p><p class="ql-block">“一般了点。”</p><p class="ql-block">随后的一次看电影,在放映场传文指给我看了一下,穿军装的她,还是英姿飒爽的,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婉言谢绝了两位“红娘”的好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山西·大同。王保民与孙传文(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山西·大同。王保民与孙传文(右)】</span></p> <p class="ql-block">连里有个1978年从河南博爱入伍的新兵,小名叫狗屌,战友们总爱拿他的名字开玩笑。没想到狗屌的“狗”命挺好,下连队没多久就被调到了部队的电影放映组,大家也随之把他的名字亲切地改成了“消息树”。他起的作用也像电影《鸡毛信》里的消息树一样,从他那里可以得到近期放哪些影片、什么时候放等等信息,“先闻为快”。</p><p class="ql-block">放映的都是一些老片子,像《英雄儿女》、《地道战》、《地雷战》、《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等,但是放映最多的还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龙江颂》、《杜鹃山》和《红色娘子军》8个“革命样板戏”。不管大家看了多少遍,部队隔三差五地还是要搞什么样板戏电影周,时间长了哪个战士都会唱几段样板戏。</p><p class="ql-block">有些电影看的次数多了,影片中的一些对白也成了大家的口头禅:</p><p class="ql-block">遇到了困难,同志们会劝慰:“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列宁在十月》)。”</p><p class="ql-block">把困难留给自己时就慷慨陈言:“向我开炮,向我开炮!(《英雄儿女》)”</p><p class="ql-block">称赞别人主意高超时候,就伸出右手大拇指:“高,高,实在是高(《小兵张嘎》)!”</p><p class="ql-block">相互对话,赞扬第三方的主意高超时:“别庄的地道也有许多高招(《地道战》)。”</p><p class="ql-block">叮咛战友别忘了所托之事:“老钱大哥,记住我那点榛子(《青松岭》)。”</p><p class="ql-block">努力干活时,互相鼓励:“把火烧得越旺越好(《龙江颂》)。”</p><p class="ql-block">批评人时:你怎么“把个人利益顶在脑瓜顶上,把集体利益夹在胳肢窝里(《青松岭》)”;</p><p class="ql-block">励志时:“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喷油(《创业》)。”;</p><p class="ql-block">探亲归队,或是出公差回来:“我胡汉三又回来了(《闪闪的红星》)。”;</p><p class="ql-block">劝慰别人时:“堤内损失堤外补,小麦损失杂粮补(《龙江颂》)。”;</p><p class="ql-block">打趣时:“这个女人不寻常(《沙家浜》)。”;</p><p class="ql-block">戏谑打闹时:“你亲亲我的屁股吧(《第八个是铜像》)”、“这是马尾巴的功能(《决裂》)”;</p><p class="ql-block">还有《智取威虎山》其中的一段对话“改版”:“脸红什么?”“屎憋的。”“怎么又黄啦?”“拉完啦。”</p><p class="ql-block">凡此种种,丰富着我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地道战》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看露天电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当年故事片放映前放映的几种新闻记录片】</span></p> <p class="ql-block">最过瘾的是在核试验场区看电影,每次都能看到前一次核试验,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专供中央首长观看的绝密甲级片。看着自己参与铸造的辉煌,连毛主席都看到了,豪情壮志顿生,根本不理会戈壁旷野的风沙和干冷了。</p><p class="ql-block">参与试验工作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各军兵种,他们也带来了些“内参”片和逐步“解放”出来的老电影。有时,一夜连放4部电影,能看个通宵,真带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大气层核试验场跃进庄地区,也是核试验技术研究所作业队驻地,包括供电一连住的地窖】</span></p> <p class="ql-block">记得看第一批“内参”片是1976年,为了招待一位重要人员,场区放映了《杨门女将》和《野猪林》两部京剧戏曲片。这样的影片在今天早没人看了,可在那个样板戏当家的年代,却令人耳目一新。片中穆桂英的风采、林冲的无奈,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第二天晚上,我和几位战友从研究所作业队驻地跃进庄,步行好几公里到720地区又看了一遍。</p><p class="ql-block">看第一部 “解放”的国产故事片是《冰山上的来客》,故事中的连长鼓励战士勇敢地追求心爱的姑娘古兰丹姆时说的一句话:“阿米尔,冲!”十分的精彩,这也成了我们长期转战在大漠戈壁和天山深处的大兵们找对象相互鼓励的金句。</p><p class="ql-block">这部影片的主题曲和插曲,都是由著名作曲家雷振邦谱写的,非常经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曲和插曲】</span></p> <p class="ql-block">看第一部“解放”的译制片是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的《勇士的奇遇》,也是在场区。那幽默略带“色”的对白,成为我们回到红山驻地后,向留守连队战友炫耀的话语:“你的女儿想看看我的屁股”、“ 退伍军官的女儿艾德琳,对站在房顶上的士兵方方说:‘你还不如下来吧。’方方答:‘这风景很好(从房顶上向下张望姑娘脖子到乳沟),两个山峰当中深谷里有个可爱的小河道。’艾德琳连忙双手遮住乳沟,方方调戏地道:‘嘿嘿,我可以到你那条河道里摸鱼吗?’”。留守的战友们听了,艳羡不已,可又看不上,只有干咽口水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法国、意大利故事片《勇士的奇遇》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20世纪70年代,记得共看了两部香港故事片,一个是《巴士奇遇结良缘》,一个是古装片《抢新郎》,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属香港凤凰电影公司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抢新郎》了。</p><p class="ql-block">这部片子故事情节很简单,说的是皇帝下旨在钱塘县选八百名美女入宫,一众父母四出为女儿谋婚事,以逃避应选。秀才李玉与卖艺少女张彩凤情投意合,却遭王员外和县官强抢为婿。众人争持不下闹上公堂,幸得钦差大人主持公道,成全了玉、凤二人。</p><p class="ql-block">张彩凤的饰演者是夏梦,她身材高挑,外形艳而不媚,贞静平和,娴雅大方;李玉的饰演者是高远,他清俊儒雅,飘逸倜傥,风度翩翩。一对顶级的美女帅哥,特别是第一次看到夏梦,她娇美的形象,美妙的歌喉,擅演擅唱,大家无不为之倾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彩色故事片《抢新郎》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夏梦在片中演唱的《三杯酒》插曲,在战友们中间还引起了轰动,孙传文大概是从 “不锈钢”那里弄到了曲谱,大家广为传颂,至今让人流连难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明月正呀,正当头,对红烛欲说又含羞。今夕良缘天作合,劝郎且饮三杯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这第一呀,一杯酒,祝婆婆多福又多寿。洗手三朝入厨下,羹汤侍奉永无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这第二呀,二杯酒,祝郎君文光射斗牛。待看来年秋闱后,蟾宫折桂占鳌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这第三呀,三杯酒,愿你我恩爱到白头。明月今宵来作证,生生世世结鸾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彩色故事片《抢新郎》插曲《劝郎三杯酒(夏梦演唱)》】</span></p> <p class="ql-block">后来,看的电影多了,各方面信息也纷至沓来,我终于明白了,夏梦和高远为何使我们当年那样的惊艳不已,缘于他们的颜值和演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彩色故事片《抢新郎》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夏梦,江苏苏州人,1933年2月16日生于上海,是20世纪50年代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首席女演员,不论时装、古装、戏曲电影皆能胜任,是国语片罕见的全能演员,也是香港公认的西施演员,还是香港左翼电影的代表人物,有“上帝的杰作”之美誉。据说,她是中国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梦中情人,金庸很多小说中的完美女主角都是夏梦的化身。金庸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夏梦】</span></p> <p class="ql-block">香港著名电影导演李翰祥也说:“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p><p class="ql-block">在老一辈的影迷心中,夏梦是香港唯一一位可与奥黛丽·赫本相媲美的女明星。2015年6月,夏梦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三看御妹刘金定》,夏梦演出了一个风华绝代的“御妹靖国公主”】</span></p> <p class="ql-block">高远,原名蒋家琪,江苏苏州人,1933出生,少时就读于哈尔滨体育学校。1953年到香港,先后在“龙马”、“凤凰”、“邵氏”、“国泰”等香港影业公司任演员,主演影片有《抢新娘》、《金鹰》、《画皮》、《审妻》、《假婿乘龙》等,是香港著名的“英俊小生”。20世纪80年代息影后经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高远】</span></p> <p class="ql-block">1963年,在凤凰影业公司拍摄的彩色宽银幕故事片《金鹰》中,高远饰演一位能骑善射的摔跤高手、在蒙古草原有着“金鹰”之称的青年布尔固德。影片中,布尔固德忽而跨着骏马驰骋在茫茫无边的绿色草原和金色沙滩,忽而纵马跃过险峻而陡峭的山涧,以敏捷而熟练的动作,用绳索套回脱缰奔驰的野马征服了观众。《金鹰》公映后,成为香港突破百万大关卖座纪录的影片。高远也随之成为香港第一位“百万小生”。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高远】</span></p> <p class="ql-block">看电影本是件愉快的事,可有时也有遗憾。比如说,规定晚上11点开映,可是等到12点还不见动静。其原因有时候是“跑片”,片子还没有送到;还有就是首长还没到,首长不到场,谁敢放映呢,只好耐着性子等。</p><p class="ql-block">所谓“跑片”,就是对在部队周转时间短的一些紧俏“好片”所采取的一种放映方式,目的是为了让大家都能看上。具体做法是:一部影片有好几盘胶片,第一个单位一放完前两盘,就用摩托车或汽车送往第二个单位放映,第二个单位放完再送给第三个单位;接下来第一个单位再把放完的中间两盘送给第二个单位,如此轮番递进称为跑片。一般情况下,只有相对集中的几个单位相互跑片,间距有十来公里。特殊情况下,全基地跑片,相距达四五十公里,这叫作跑大片。</p> <p class="ql-block">记忆最深的一次跑大片是1979年春节前两天,地方政府到基地来慰问时带来了一部让我们议论渴望许久、曾风靡一时的日本影片《望乡》。这周恰好我是连队的值星排长,根据安排,在我们部队放映的时间是下半夜4点。</p><p class="ql-block">夜里3:20连队就集合了,我把队伍带到放映场是3:40分。放映场上已经来了不少人,可能是夜太深,更可能是该片描写的是第二次大战时日本妓女生活的原因,小孩们都没来。</p><p class="ql-block">雪,已经连着下了好几天了,漫山遍野白茫茫的,寒气逼人。不一会儿,大家就成了雪人。可到了4点钟还没有动静,观众有点不耐烦了,开始跺脚和抖身上的雪。又过了15分钟,有人熬不住开始回家了,指导员吩咐我几句后也回了连队。</p><p class="ql-block">终于,远远的传来了送片汽车的引擎声,大家禁不住欢腾起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日本故事片《望乡》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4:35,电影开映了,据说这部影片比在大城市放映时删剪了不少,可大家还是感觉很新鲜。特别是栗原小卷饰演的日本历史研究者——山谷圭子那迷人的风采,紧紧的抓住了我们这些“和尚”的眼睛和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日本故事片《望乡》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日本故事片《望乡》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日本故事片《望乡》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日本电影《望乡》故事梗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日本故事片《望乡》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银幕背后的栗原小卷】</span></p> <p class="ql-block">正常情况下,看露天电影都是傍晚集合整队去,天还亮着,看得见路。回来却是黑灯瞎火,在雨后或冰雪融化之际,路上坑坑洼洼的地方积了好多水,行进时要特别注意。走着走着,经常可以听到 “哎哟”一声,那肯定是前头有人走到水坑里了,后面跟的人就很知趣地避开。有一次,我不小心第一个走进水坑,刚想喊又赶紧闭上了嘴,佯装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样子继续往前走。只听得身后 “扑通、扑通……”连着两三个人也步了我的后尘,直到有人喊出了声,随后的人员才幸免于难。回到连队,好几个人的棉裤都浸湿了半截腿,我偷着乐。</p><p class="ql-block">“保民,你小子他妈的太阴毒了,前面有水怎么也不招呼一声?”受难的哥们纷纷谴责。</p><p class="ql-block">“嘿嘿,这就叫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战友,战友亲如兄弟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新疆·红山。当兵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沧海桑田。</p><p class="ql-block">1978年11月7日,基地向国防科委呈送了自建电视转播台的报告。</p><p class="ql-block">1980年,核试验技术研究所在红山修建了学术报告厅(礼堂)。无特殊情况,看电影也从露天转到了室内,条件改善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新疆·红山。核试验技术研究所当年的学术报告厅(即礼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新疆·红山。核试验技术研究所当年的学术报告厅(即礼堂),王保民与战友秦宪安(左,时为学术厅管理员,后成为摄影界大咖,被中央军委首长誉为:“摄影界的院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新疆·红山。核试验技术研究所当年的学术报告厅(即礼堂)。左起:王保民、秦宪安、赵均民、何耀国】</span></p> <p class="ql-block">1980年2月29日,基地决定,用自筹资金建设一个10千瓦的彩色电视发射台。发射台使用的发射塔,就是我国首次原子弹试验用的备份铁塔。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在北京下载。当年,基地在国防科工委左家庄招待所二楼租了个房间,马兰电视发射台女军官涂存英长期在那里负责接收下载,然后将录相带发空运至乌鲁木齐,再辗转到马兰。尽管在部队电视中看到的新闻已滞后了三四天,但还是让我们比较及时地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踏上历史前进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我国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所使用的铁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span><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和平之厦</b><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我国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用的备份铁塔,现已用于马兰电视台(当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批文设立马兰电视台,也是国家唯一的军队电视台。张爱萍将军为电视台题写的台名)发射塔(王保民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span><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和平之厦</b><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我国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用的备份铁塔,现已用于马兰电视台(当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批文设立马兰电视台,也是国家唯一的军队电视台。张爱萍将军为电视台题写的台名)发射塔(王保民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马兰电视台(王保民摄)】</span></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发展,军营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官兵对看电影已不再像过去那么热衷,我也找不到过去看露天电影的那种激动的感觉了。然而当年那些与电影有关的许多往事,却历历在目,记忆犹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