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6岁的李纪棠老人,家住在鹤峰社区。老伴早几年去世,他独自一人生活,虽说老人的儿子会经常来看他,但孩子们都已成家,各忙各的事业,老人也不愿意给孩子们添麻烦。</p> <p class="ql-block">治疗前,行走不稳,偏瘫垫步,慌张小碎步。</p> 治疗开始时一侧肢体无力,不能独立上下楼梯。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的中风使老人走路不稳,步子迈不大,老人感觉自己在拖着另一条腿走路,需要人牵着手才敢走路,迈着小碎步,摇摆着拖着走。</p> <p class="ql-block">上肢功能训练</p> 治疗:上肢力量和肩活动训练。 <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老人得知里水镇政府启动了专门针对失能老人的社区康复服务,他积极报名,在家门口享受政府提供免费康复服务。</p><p class="ql-block"> 注:《里水镇失能老人康复服务项目》</p> <p class="ql-block"> 了解老人的情况后,项目的服务方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康复科的专业团队给老人做了评估,给老人制定详细方案,并教会老人在家如何练习。</p> 下肢力量训练,全身协调性练习。 手功能训练。 保护下独立步行。 “多亏有了你们,我就不用大老远跑到医院做康复理疗了”,老人激动地告诉康复治疗师。 纠正步行中错误:重心下移;改:挺胸收腹昂首。 在接受康复治疗半年后,老人的行动也得到大幅改善,还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div><br></div> <p class="ql-block">经过康复训练,恢复了力量,老人乐得像小孩,夸张到用跳舞来表达!</p> 老人告诉我们,他已经把这里当做他的“幸福驿站”。 <p class="ql-block"> 自《里水镇失能老人康复服务项目》运行以来,像李伯这样的老人很多,他们早早来到家门口的幸福院享受康复服务,把这里当做他们的“幸福驿站”。</p> <p class="ql-block">康复科全体员工</p> <p class="ql-block">邓爱文主任</p> <p class="ql-block">南方医院建院八十年,邓爱文主任为南方医院康复科部分退休干部照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党员义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