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上)

海春居士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莫高窟游客集散中心。 售票处前的王道士灵塔。王道士是莫高窟主持,于1900年发现了莫高窟第十七号窟(藏经洞),并上书知县、道台、慈禧太后,要求对文物进行保护。但他也答应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将一些文物带走,拱手将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瑰宝让给了外国人。 游客集散中心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内部借鉴莫高窟洞窟风格,外部呈流线型沙丘造型,既涵盖了敦煌特色,又引入了先进的功能设备,是一个集咨询投诉、交通枢纽、资源整合、品牌展示、宣传营销、信息发布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综合性服务机构,是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综合平台。 从游客集散中心到石窟大约相距20公里,乘景区摆渡车需20分钟。 莫高窟北区的“古舍利塔”。 大泉河上的莫高新桥,过了桥就是西岸。 莫高窟摆渡车站。下车后沿大泉河西岸的马路南行,即达目的地。 “莫高窟”刻石。 莫高窟导览图。 莫高窟大牌坊。 大牌坊背面,坊额为“石室宝藏”。 大牌坊广场上的雕塑。 跟团游一般可参观八个窟,其中96、148、16-17三个窟是必看的,其它五个窟是随机的。自由行就方便多了,除了三个必看窟外,可以跟随任意一个团队,进入你想参观的随机石窟。 莫高窟第96窟,建于初唐。96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从远处观看,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是莫高窟体量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第96窟内是一尊依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就称为“北大像”。 北大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乐山大佛(坐高62米)和荣县大佛(36.67米),如果以室内泥塑大佛来说的话,北大像为全国之冠。入窟参观,必须仰视观瞻。<br> 这尊弥勒倚坐佛像的建造过程是先在崖壁上凿刻大体轮廓,然后用草泥垒塑,再用麻泥细塑,最后用色料着彩。这个洞窟的营造和建成,是莫高窟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弥勒造型为女性形象,衣裙为唐朝流行的抹胸装,该形象被认为是武则天的象征。 第148窟的卧佛为盛唐时期的作品。卧佛长14.7米,背后站立一排的七十二身塑像则是清代重修的。窟顶所绘的千佛场景,历经千年依旧色彩鲜艳。 在涅槃像周围,是横贯南、西、北三壁的巨幅连环画式《涅槃经变》,这是根据《大般涅槃经》描绘的释迦牟尼佛的历史和神话故事片断。这组壁画分为10组,66个情节,出场五百多个人物与动物,是敦煌壁画中规模最大的一组。 《涅槃经变》之《荼毗》。 《涅槃经变》之《八王分舍利》。 南壁上部的《弥勒经变》之《倚坐弥勒佛》。 148窟东壁上的《药师经变》(局部)。 北壁佛龛上的《天请问经变》之《听法菩萨》。 16-17窟外面是一座飞檐翘角的三层楼阁,俗称“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莫高窟第16-17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年间(851-867),窟主为晚唐河西都僧统吴和尚。该窟的上层为第365窟(七佛堂),顶层为第366窟,均为吴和尚独立开凿的系列窟。 第16窟是莫高窟最大的洞窟,窟中佛坛上是清代改修的宋代九身塑像:一佛、二弟子、两协侍菩萨、四供养菩萨。 第十七窟是第十六窟的窟中窟。1900年莫高窟主持王道士在第16窟甬道清除积沙时,发现了北侧墙缝内的秘室。在仅七八平方米的秘室内藏有5万余件从晋代至宋代的千余件经卷、书画、织绣、小说、史籍等文物。因其中80%为经书,俗称“藏经洞”。 第17窟(藏经洞)的入口。 窟中有一尊洪辩彩塑像,高0.94米,身着田相袈裟,通肩裹体,结跏趺坐,作禅修状。 洪辩彩塑像头部颅顶丰隆,面部饱满,额角和颧骨轮廓豁朗,目光含蓄有神,眉头略蹙,若有所思。眉脊、眼角、鼻准、嘴角表现出中年高僧庄重矜持的神情和气质。这尊塑像是目前已知人物彩塑肖像留存至今时代最早的优秀作品。 塑像旁的壁画。 莫高窟第3窟为方形单室,是现存元代九窟之一。南壁壁画为《千手眼观音变》,画面上观音的多臂多手生动而细腻的组成了一个圆形,好像旋转的光环映衬着菩萨,整个画面神圣壮丽。 观音立像头部重叠三层,共画十一面,千臂轮生,为“合形”象。 东侧画帝释天。 西侧画梵天女。 左右上角各画一飞天。 第23窟建于盛唐(704-780年),是敦煌盛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之一,为方形平顶窟。这是西壁佛龛。 洞窟的东、南、北壁及窟顶的南披均绘制《法华经变》。这是南壁上的《法华经变之见宝塔品》。 南壁上的《法华经变之化城喻品》。 北壁上是盛唐时期绘制的《雨中耕作图》。 第45窟开凿于盛唐(705-781年),西壁开一平顶敝口龛,龛内塑佛祖、两侧为弟子伽叶和阿难(内)、二菩萨(中)、二天王(外)七身像。此窟中的塑像是莫高窟最具写实性的群塑。 南壁画《观音经变》,取材于法华经观音普门品,画面情节丰富、描绘生动、构图巧妙。这是《观音经变之观音救海难》。 《观音经变之三十三现身说法》。 南壁西侧的《胡商遇盗图》。 北壁画《观无量寿经变》,画面完整,色彩艳丽。 北壁的《伎乐图》。 第46窟开凿于盛唐开元前后,覆斗形顶,西、南、北壁各开一龛,西壁佛龛为平顶敞口,龛内现存趺坐佛、阿难、迦叶、菩萨和天王,均为清代重修。 两侧的天王保存了唐代原貌。 南壁龛内塑释迦涅槃像、佛母、神将、舍利弗各一身。 其中,位于涅槃佛像双足西侧的舍利弗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佛经记载,佛涅槃时,他引火自焚,先佛入灭。 北壁佛龛内现存立佛六身,为宋代重修。 第55窟为中心佛坛窟,修建于宋建隆三年(962年),窟主曹元忠。洞窟平面呈纵长方形,中心偏后置马蹄形佛坛,前有甬道,后有背屏连接窟顶。 洞窟中心设背屏佛坛,坛上塑表现弥勒三会的十身塑像,是莫高窟宋代塑像中的精品。<br> 弥勒佛像旁边有一尊金刚力士像,一手插腰,用力扛着佛的台座,他那勇猛的姿态,为巨大的石窟增添了不少光彩。 窟顶西披、南壁画《弥勒经变》,与佛坛上的弥勒三会群塑相呼应。经变画中间以大型说法场景为主,弥勒佛倚坐中央,圣众环绕。在说法场景下部画婆罗门拆宝塔等故事。 北壁画《药师经变》。 窟顶四角浅龛画“四大天王”,他们是守护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神。这是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 第57窟开凿于初唐(618-704年),南壁《说法图》的东侧有一胁侍菩萨像,头戴化佛冠,上身半裸,肩披长巾,身佩璎珞,体态优美,肌肤细腻,身体略呈S型,目光下视,若有所思,显得富贵而华丽,人称“美人菩萨”,此窟也得名“美人窟”。<br> 敦煌61窟为“文殊堂”,是敦煌最大的洞窟之一,约200平方米。窟形为覆斗顶殿堂式洞窟,藻井正中央是一对金凤,四周飞天、神兽、佛像不尽其数。佛坛上的塑像已全毁,仅剩贴在背屏上的狮子尾巴。 61窟是五代晚期河西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及夫人开凿的功德窟。东壁门南画《曹氏家族的女供养人》。 东壁北侧《于阗公主供养像》,头戴高耸的凤冠,饰步摇、贴花钿、衣饰豪华,形象突出,绘制时间在北宋时期。榜题为:“大朝大于阗国天册皇帝第三女天公主李氏为新授太传曹延禄姬供养”。 洞窟西壁画《五台山全图》。这是《五台山全图之大清凉寺》。 《五台山全图之大福圣之寺》。 《五台山全图之大佛光之寺》。 《五台山全图之官人骑马登山》。 《五台山全图之佛头现》。 甬道南壁画《二十八宿及十二宫》。 《二十八宿及十二宫》(局部)。 莫高窟第103窟挖掘于盛唐,东壁画《维摩诘经变》,描述的是大居士维摩诘与文殊菩萨辩法的故事。 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才智超群,深通经典,极有辩才,他享尽人间富贵又善论佛法,深得佛祖器重。尊重。图中维摩诘手拿麈尾,身体微微前倾,双眉凝结,双目有神,须发奋张,俨然是一充满智慧的老者形象。维摩诘的下方则是各族王子聆听说法的场面。 这幅画面是文殊菩萨和弟子探望维摩诘的场面,文殊下方是前来听法的帝王。 洞窟南壁画《法华经变》。这是《法华经变之化城喻品》。 第112窟是莫高窟的代表洞窟之一,建于吐蕃统治敦煌的中唐时期。此窟为小型殿堂窟,甬道为宋代重画。这是《观无量寿经变之乐舞》。 《观无量寿经变之反弹琵琶》。 莫高窟第130窟。 130窟为“黑佛殿”,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殿内主像是26米高的石胎泥塑弥勒佛,俗称“南大像”。 南大像为唐代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唐代作品吸收了印度及其它外来文化的特点,比例准确、造型健美、衣饰华丽,神态非常逼真。 130窟的“五龙团花纹”藻井为宋代作品。 130窟甬道南壁的《都督夫人供养图》。都督夫人,沥粉堆金的榜题“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一心供养”;后面是她的两个女儿,墨书榜题“女十一娘供养”和“女十三娘供养”;再后的九人为奴婢。这是一幅典型的唐代仕女图,由段文杰临摹复原。 甬道北壁《晋昌郡太守乐庭瓌等供养像》,由段文杰临摹复原。 第138窟开凿于晚唐(835-907年),洞窟前的木构建筑是清代时期修建的。 窟内中心设有佛坛,主尊趺坐佛塑于晚唐,清代经过修缮。六臂观音、送子娘娘、胁侍等均为清代作品。 138窟中盛唐时的供养人像画保存完好。此图中的妇人怀抱幼儿,在妇人的前方有一对牵手的儿童画像。人物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郁。供养人像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唐代人物服饰特点,是珍贵的图像研究资料。 第146窟“宝贝佛殿”,建于五代时期。窟之四角是雄壮威武、怒目圆睜的四大天王。这是《东方持国天王图》(局部)。 窟內西壁的《劳度叉斗圣变》(局部)。 第156窟,又名“张议潮窟”,是唐咸通六年至八年(865-867年)沙州刺史张淮深为其叔父河西十一州节度使张议潮所造的功德窟,也是莫高窟晚唐时期的代表洞窟之一。 <div>西壁龛内现存一倚坐佛(头部已毁)。帐门南侧画《普贤变》,北侧画《文殊变》。其余三壁上部绘《思益梵天请问》、《阿弥陀》、《金刚》、《报恩》、《药师》、《天请问》等经变。甬道两壁画张议潮、张淮深及夫人等供养像。均为晚唐时期不可多得的形象历史资料。<br></div> 洞窟主室南北两壁下方分别绘制了长8米、高1米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宋国河内郡宋氏出行图》。两幅出行图气势恢宏、人物众多、浩浩荡荡、洋洋洒洒,展示了宏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开创了长卷历史人物画之先河。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人张议潮率河西各族推翻了吐蕃贵族的统治,受唐朝册封为河西十一州节度使。画面构图壮阔,人马众多,情节生动。开始部分以骑兵仪仗为主,甲械齐整,旌旗鲜明。中间有军前舞乐,八名舞者排成两队,甩动长袖相对而舞。 《宋国河内郡宋氏出行图》(局部)。 画中舞伎四人,大袖长裙,围成方阵,挥袖起舞,后随一组乐师。后面是两行持长棍者引出行李马车一乘,下有三骑传递信息的“馹骑”。后面是宋氏之女的乘舆及坐车,侍女捧奁、执扇或抱包袱行于车前。 156窟的《降魔变》(局部)。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未完待续—</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