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曲启蒙老师,著名军旅作曲家张千一

山青水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0年在解放军工程兵文工团的张千一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事,1980年我在162师师宣传队乐队担任小提琴手。一天,师政治部文化科科长施免达告诉我,师政治部文化科同意派我去北京工程兵文工团学习作曲、配器。师政治部给我开好了介绍信和粮油关系转移。当时我还不知道我的老师就是著名军旅作曲家张千一。张千一老师教我作曲、配器,40多年来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的工程兵司令部大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0年,我从河南安阳乘火车来到北京西郊(太平路14号院)的军委工程兵司令部大院,文工团在大院的西南侧的一栋老式办公楼里。工程兵文工团约有三百多人,是正团级建制。文工团下设办公室、创作组、舞蹈队、话剧队、歌队、曲艺队、乐队、舞美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的文工团团长朱仲一是我北京空军的二姑父的好朋友,我到工程兵文工团学习就是我姑父找朱团长联系的。我先找到了朱团长,团长带着我来到张千一老师的宿舍,把我介绍给了张千一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千一老师比我小三岁,1959年9月生于沈阳,朝鲜族家庭。1976年他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分配到昭乌达盟(今内蒙古赤峰市)歌舞团乐队吹大管。那个年代,所有的文艺团体都在忙碌着与艺术关系不大的事情,他不甘心音乐梦想就此破灭。那个年代里,能有他这样一个“铁饭碗”已属不易,没有哪个人敢于放弃组织的安排自谋前程,他却自作主张,从歌舞团辞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6年12月,张千一从昭乌达盟歌舞团辞职后来到了北京,考入了解放军工程兵文工团,他被安排在创作组从事音乐创作工作,开始了他的作曲生涯。当年想要考入工程兵文工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说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李谷一都曾报考过工程兵文工团,居然双双落榜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工程兵文工团学习期间,有幸得到张千一老师的帮助与悉心指导。刚开始学习,我的基础着实令张千一老师感到为难——和声、复调、等作曲的基础都没有。还好我有音乐基础,7年的小提琴学习让我对于五线谱谱和旋律很熟悉,会一门乐器,学乐理知识会容易一些。在宣传队几年对于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小号、圆号、大提琴等不同乐器组的音色,演奏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师只能从初级乐段开始教起。学习的课程有:基本乐理、钢琴练耳、歌曲和器乐作曲法、和声。张千一老师建议我到北京新华书店买了《和声学》、《器乐法》、《乐理知识》几本专业书。我还买了《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红旗颂》总谱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千一老师给我“单兵教练”,不仅讲音乐创作的理论,讲和声学和曲式学的一些知识,讲他创作交响音画《北方森林》的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记得第一次上和声课,老师告诉我,要学作曲、配器就要学和声,就必须了解音域,熟悉各种调性。他给我讲了一个自然大调里有几个大、小三和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千一老师每天给我钢琴练耳,老师弹钢琴,我背对着老师,听老师弹出的和声,要说出是什么和声。如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等等。每天还要布置大量的四部和声作业,有时老师写高音旋律,让我配下面几个声部和弦。有时老师写低音旋律,让我配上面的几个部分旋律,做纯技术上的练习。我抓紧时间学习买的几本基础的音乐理论书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师讲课非常生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结合他当时正在创作的交响音画《北方森林》总谱配器的和声让我分析乐句、乐段的多种表现形态,使我大开眼界、茅塞顿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认真仔细的看老师写的交响音画《北方森林》总谱,乐曲开始用弦乐小提琴在低音区奏出黎明前森林的宁静致远环境。由双簧管在中音区奏出柔和抒情的第一主题乐句,接着由圆号奏出恬静优美的第二乐句。用16分音符衬托出林海微风起伏的景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几个月突击式学习,使我对音乐创作的基本常识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受到老师的鼓励,我很振奋,更加刻苦地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半年的拼命地学习,在张千一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进步很快,逐渐学会了器乐配器。老师对我每次完成的作业都会进行认真的点评。我是一个师宣传队业余的兵,他是工程兵文工团的音乐专家,我能如此这般地向他学作曲,真是三生有幸啊!老师对我的评价很高,说我悟性好,一点就通,完成的四部和声很好,写出的旋律也很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千一老师,1981年首届全国交响乐作品比赛中,他刚刚二十出头、名不见经传,他创作的交响音画《北方森林》夺得一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2年工程兵文工团撤编解散后,他离开工程兵后到了武警文工团,后转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5年,一声“呀拉索”横空出世。他创作的《青藏高原》响彻神州,至今余音绕梁。多年来,令我人心慕神追。《青藏高原》堪称歌坛不朽传奇,并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千一老师的音乐,从谱面上看往往极其简单,听上去可就全然不同了。他的作品,没有繁文缛节的技巧,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舒缓线条里跃动生机,平铺直叙中蕴含张力。好的音乐不是交给耳朵的,而是送给心灵的,耳朵只是途径。每当我听完老师的作品之后,有时心里会生发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受。这种感受不是因为不满足,他的音乐调动了你的心智,让你不由自主参与其中,作品的余韵在你的心头回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创作的《青藏高原》、《嫂子颂》、《相逢是首歌》、《走进西藏》等歌曲脍炙人口、红遍大江南北,大家一定很熟悉。还为《井冈山》、《复兴之路》等百余部影视剧谱写乐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4年,张千一老师自费到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学习,师从于陈钢、桑桐、施咏康等教授;2007年获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导师:杨立青教授。张千一二次入伍到总政歌舞团,后来任总政歌舞团团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工程兵文工团学习半年,经常看他们的演出。工程兵文工团乐队实力雄厚,乐队首席小提琴是耿秉绮老师,器乐演奏人员约60余人。小提琴16人,大提琴6人。当时乐队演奏的交响幻想曲《再见吧妈妈》印象深刻。乐队的小提琴齐奏《柯尔克孜族人民歌唱毛主席》,首席小提琴耿秉绮创作的《数九寒天下大雪》。王雪松老师的小提琴独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工程兵文工团学习期间,经常能碰到熟悉的电影演员。说朱龙广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很陌生,但要提起电影《地道战》民兵队长高传宝,相信大家马上就能对上号了。朱龙广还在电影《青松岭》中饰演拦惊马的退伍军人方纪云。刘秀杰电影《地道战》中饰演女民兵队长林霞的刘秀杰也是工程兵文工团的。电影《地道战》大部分演员是工程兵文工团演员扮演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武工队长的扮演者朱启、民兵刘娃的扮演者胡自和、民兵淘气的扮演者于业华、民兵大康的扮演者韩国栋、女民兵毛妮的扮演者袁根娣、翻译官的扮演者李三义、日军小队长扮演者滑进法、吃鸡日本兵的扮演者田清泉、伪军汉奸扮演者高学智以及主要群众演员,他们都是来自工程兵文工团的演职人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学习结束后,我告别了张千一老师回到了师宣传队。不久宣传队接到参加军文艺汇演的通知,队里决定让我写个舞蹈《雪》的音乐。时间紧迫,我必须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工作。我怀着燃烧的激情投入到音乐创作当中,觉得有使不完的劲,不管再苦再难我都感到有一股神奇的的力量。经过在工程兵文工团学习,创作这个音乐感到得心应手,十多天的时间就顺利的完成了舞蹈《雪》的总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0年9月,162师宣传队赴河南新乡军部参加文艺汇演,我指挥着自己作曲的舞蹈《雪》,我陶醉在音乐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舞蹈《雪》这篇处女作,参加军的文艺会演,一炮打响,获得了文艺创作奖,代表54军参加了军区汇演,并被推荐为参加全军汇演的预备节目。后来这个节目也成了师宣传队、军宣传队的保留节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0年我24岁在部队创作的舞蹈《雪》,162师宣传队当年演出录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几年电脑安装的西贝柳斯作曲软件,陆陆续续写了几首交响乐总谱。管弦乐《雪域高原音诗》、交响诗《刘三姐》、小提琴协奏曲《血染的红舞鞋》、管弦乐《心中的草原》、交响音画《陕北组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今天看来,当年的学习对后来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己的作品别人听了觉得不错,辛苦就没有白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雪域高原》音诗,是一首管弦乐曲。是根据天路和几个藏族舞蹈音乐素材创作。一年多的时间,经过几改其稿,又在电脑上西贝柳斯软件加装了西贝柳斯音色库,学会了西贝柳斯控制器的调整,最终完成了这首曲子的创作和音频制作,真想不到自己60多岁了还能编写出这样的管弦乐作品,请大家戴上耳机听听吧!是否有震撼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首曲子的构思是:开始在轻柔平缓的弦乐颤音主题背景上,由长笛与双簧管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优美的木管乐器组合描绘一幅辽阔秀丽的雪域高原风光,给人以进入仙境般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远处传来了火车的声音,火车穿过崇山峻岭,飞驰在雪域高原上。火车窗外蓝天上一朵朵白云,远处雪山冰峰,无垠草地,美丽的高原风光像一幅一幅画映入眼帘,一路上常能看见藏族人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耳畔仿佛听到了藏族歌曲熟悉的旋律,歌声响彻在雪域高原上。几首典型的藏族舞蹈音乐,歌舞欢快、抒情。运用长号的滑音来模仿牦牛叫声。小提琴的拨奏与长笛、双簧管歌舞主题,歌舞场面越来越热烈。火车三声鸣笛,拉萨站到了,远处传来一声声藏族大法号的“呜呜呜”声音,低沉浑厚的长音拖出一阵由蛮荒远古滚滚而来的豪强肃杀的空气。沉沉的号声绕撩寺院,震撼心扉。独奏的藏号乐句表现大昭寺、布达拉宫朝圣者的场景,接着铜管乐器小号和圆号一段音乐表现虔诚的藏民围着寺院转经轮,小号加弱音器奏出一段深沉的藏传佛号和声音乐,表现布达拉宫咏经的喇嘛。单簧管低沉的旋律响起,表现来到向往的布达拉宫时的心情,布达拉我来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欢乐的歌舞渐趋平静,乐曲经过转调在定音鼓、小军鼓火车飞驰的节奏型伴奏衬托下,仿佛看到了飞驰而过的列车,进一步渲染雪域高原神奇秀丽的风光,使乐曲进入高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结尾部分双簧管、单簧管交换交接奏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小提琴与双簧管优美的旋律唤起了一路上美好的回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管弦乐《雪域高原》音诗,西贝柳斯打谱软件电子合成音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电影刘三姐、五朵金花是我小时最美回忆,里面的歌曲非常好听,记得我曾经看过几次这部电影。92年工作调动来到刘三姐的家乡,山清水秀的桂林工作。二十多年前就想把刘三姐的音乐写成管弦乐曲,今年终于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心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根据电影《刘三姐》歌曲音乐新创作的这首交响诗《刘三姐》,全曲共由14个部分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引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风景如画的桂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外婆家投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歌一唱起春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莫怀仁不甘心失败又出毒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采茶山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三姐被绑架囚莫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眼望青山难出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赶歌圩阿牛刘三姐相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世上哪见藤缠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三姐阿牛喜定白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三姐阿牛泛舟青山绿水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三姐罗秀才对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尾声山歌好比春江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引子由双簧管奏出刘三姐主题旋律,长笛奏出的旋律响起,描述出风景如画的桂林,引出主题曲:山歌一唱起春风,接着主题变奏。刘三姐和姑娘们在山上边采茶边唱歌,长笛担任主旋律,小提琴中提琴担任调复的副旋律,使中声部浑厚。在这首曲子中,长笛阿牛哥,双簧管刘三姐。莫怀仁请来秀才与刘三姐对歌,刘三姐与罗秀才对歌中采用长号的滑音吹奏出罗秀才的唱段。结尾主题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由小提琴担任主旋律,主题曲再次变奏,将乐曲推向高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交响诗《刘三姐》,西贝柳斯打谱软件电子合成音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根据红色经典《红色娘子军》改编的一首小提琴组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工程兵文工团半年跟随张千一老师学习作曲。期间,我不仅学到了很多自己过去不懂,但在后来作曲实践中至关重要的知识和手法,也在交往中感受到千一老师超凡的悟性和人格魅力。深深庆幸自己的运气和缘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千一现在已从总政歌舞团团长位置退下来了。目前是国家一级作曲,技术三级军官,享受副军职待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0多年过去了,张千一老师很可能想不起我这个学生了,但我却永远都不会忘记老师,永远,永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