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距离简述

老墨

在疫情蔓延之际,减少社交活动、保持社交距离成为政府和媒体的号召性语言,这在过去的中国语境中似乎未出现过。“社交距离”一词曾成为日本2020年度“新语·流行语大奖”的候选词,我们在2021年也开始使用这一心理学慨念。尽管我们一出生就受教育,社交和社交距离在现实中早就与人类相伴,但有关专门的知识学习,似乎还没有列为国民教育的必修课,这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显然是需要补课的。<br> 我因在八十年代初教过几天心理学,接触到有关论著,而在几十年的社会观察中,也常常发现人们对此类知识的忽略,还不完全明了社交是怎么回事儿,更缺乏礼仪教育。因此觉得有必要就此做个简单介绍。<br> 先说社交,百度解释:社交即社会交往的简称,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思想心理支配下与他人产生的接触交流活动。社会交往通常可划分为:个体交往与群体交往;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竞争、合作、聊天等等。我觉得如今手机微信就属于这种社会交往的工具,因不是面对面,基本上属于间接社交活动。<br>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是社会网络中的一份子。因此各色人等之间都存在相互沟通交流的关系,亲人家族、友朋乡邻、同学同事、工友战友以及各级领导、上下级之间,凡是与你产生的一切人事,只要在一个空间,哪怕是路人,就都属于社会关系,只要有接触和交流也统统属于社交活动。人们探亲访友、约会聚餐、谈情说爱、购物缴费、聊天说事儿等等都是社交活动。只要有第二个人出现,哪怕互不搭理,也存在社交关系。<br> 因此,如何待人接物,在和周围的各种人物接触时有些什么必须遵循的规矩、忌讳、讲究等等,这都是社交活动中的所必须了解的,其中有些是礼制仪规,更重要的是受道德法制和传统习俗制约。如与人交往时互相尊重,诚信守时,礼貌谦和等等,就是中华传统礼仪的核心理念,也适用于世界各民族和地区,也才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成为可能。<br> 这其中国家之间的交往就是最大的社交活动,无论交往双方是友好或敌对,在交流活动中都必须遵守应有的外交礼仪,不得逾越违背国际惯例。比如中美、中日之间元首互访,都必须保障对方的安全,以礼相待,照样设宴举杯,盛情款待,不可怠慢,所有谈判,即便商议不成,也不可对骂互殴,否则就成了国际笑话。如果按某些愤青的想法,敌国来访迎接他的是猎枪,干脆把狗日的干掉!这让人想起,当年清廷因英使节巴夏礼拒绝下跪拜见皇上,就让武将僧格林沁扣押英使团39人,一行除8人生还外皆被肢解残杀,成为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抢掠圆明园的借口。<br> 我国曾被誉为文明礼仪之邦,其实就在于注重社交活动中能够尊重友好,感怀远人的传统,被世界认可。只是后来在批判封建道德礼教时,社交礼仪一度被视为四旧批判,以致在文革中某女首长应邀出访西方友好国家,下飞机时因对方拥抱以示欢迎时被她扇了一个耳光,结果人家提出抗议,访问遂告吹。可见外交无小事,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错的。<br> 至于个人交往,也是要符合社会规则和日常礼仪,否则就难取信于人,就会因失礼而被嫌弃,处景难堪。导至谁也不愿和不懂规矩,没有礼貌者接触,使其陷于孤立之境,还怎么活人。<br> 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可接受的自我空间,此空间大小会因不同的民族地区、文化背景、社会环境、行业分工、年龄性别,社会身份等而不尽相同。而人类学家又将其大致分为两大类:即接触文化与非接触文化。人们从孩提时代到成人期,不同的文化教给我们不同的接触方式,哪些部位该接触,哪些不该接触。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和社交礼仪,对身体接触也有着不同文化内涵。这就产生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把握社交距离的具体问题。<br> 据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博士研究,人们双方在社会交往时的身体距离,即社交距离大致有:亲密接触、私人距离、礼貌距离、一般距离这四种情况。<br> 简而言之,所谓社交距离就是指非亲密关系或或熟人身体应保持的距离,一般在1.2~2.1米,之间,这是较近的范围。而较远的范围为2.1~3.7米,表现为一种不太熟悉的礼仪性交往关系。其远近是关系亲密程度的表现,要注意既不能拒人千里,又不可过度亲密,应有适度的距离感。当然在一些特定场合,例如排队挤车或在会议室等人员密集空间是个例外,贴的再紧也不会觉得亲密,反倒令人尴尬,甚至反感。<br> 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表现为不同的接触距离,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同的空间量度。例如,在交谈时英国人不喜欢离的太近,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会凑的稍近,意大利人则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却无法容忍。<br> 不同的文化均有不同接触的定义,有的民族崇尚接触文化,而有的民族则信奉非接触文化。出于宗教的崇拜和信仰,佛教徒认为活佛给他们施行的摸顶礼是崇高而神圣的。而在泰国,头部可是千万不能摸的,在西方和穆斯林国家也有此禁忌,小孩的头也忌讳被摸,在过去我国男子也忌讳被女子摸头和肩膀,泰国僧侣在行走时特别忌讳被女性触及,认为这样就会使他的苦苦修炼前功尽弃,这些禁忌其意蕴几乎相同,虽含性别歧视,但却不得违背。 <div>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礼仪,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就常见的接触式社交礼仪讲,通常有握手、拥抱亲吻等;非接触式礼仪有注目、微笑等等。<br> <br></div> 据考证,握手是石器时代穴居人留下的一种遗俗。陌生人相遇,如彼此并无恶意,就放下手中狩猎用的棍棒或石块,让对方摸摸掌心。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这些手势逐步演变成两手相握的形式。今天,在许多国家,握手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表示亲热和友好的礼节,但各国握手习惯却不大一样。<br> 法国人比德国人爱握手,美国人握手用力,中国人似乎无什么忌讳,但是据此可感觉到对方的微妙态度。握手的概念常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也有定规,如异性之间,如果女方不主动伸出手来,男性是不能去握她手的。如果伸左手与人相握,则是无礼的表现。握手文化是“五四”之后才传入我国,之前我国通行的见面礼是抱拳作揖,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规矩中,男子如果冒然去拉女子的手就是调戏行为,那可是大忌。 <br> <br> 在西方,女士见面时拥抱与亲吻常见,夫妻久别重逢时拥抱亲吻也很自然;阿拉伯人、俄国人、法国人、东欧人、地中海沿岸和有些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两个男人之间也会拥抱及亲吻双额。而在东亚及英语国家,男人之间一般只是握手表示欢迎,很少拥抱或亲吻对方。在许多欧美人看来,政治家的亲吻是“虚假”的代名词。而我国在公众场合拥抱亲吻曾不被看好,认为不庄重,如今年轻一代比洋人还开放,已到处可见互啃族了。 <br> <br> 在非接触礼仪中,人际交往对象之间的目光接触有着重要功能,这就是注目礼。“眼睛是透露人内心世界的最有效途径,人的一切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都可从眼睛里显示出来”。热情的目光凝视会使对方感到亲近,而如果在美国男人之间你盯着他,则会被认为挑衅,英国人反倒认为是一种绅士风度。法国人则特别欣赏一种鉴赏似的注视,男子在公共众场合凝视女士不会被反感,而在中国则属色迷迷的失礼行为。目光之礼、各种凝视行为及目光在交际中的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含义复杂微妙,如不注意就难免发生误会。 <br> 在非接触礼仪中,微笑,是最有益于人际交往的面部表情和示好表现。亚当斯说:“当你微笑的时候,别人会更喜欢你”。笑脸不只是友好的表示,也能传递道歉与谅解的信息。在公共汽车上踩了别人的脚,微笑就等于说“对不起”。与陌生人相遇露出微笑是向对方表示没有敌意。服务行业的人脸上常带微笑则是欢迎和友善的表示。一个笑脸就会化解冷漠的氛围,释缓紧张戒备心理,令人轻松愉悦。一旦“看脸色办事”和“脸色难看”,需要“察言观色”,估计谁都不会产生好感。 <br> 这两年因新冠病毒的蔓延,在提醒公众注意社交距离时,一度被作为封建礼仪和江湖风习的拱手抱拳作揖又被提倡起来,其实这才是我国风行几千年的传统礼仪,是非接触礼仪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形式。有着不受距离环境局限,施行简便,平等谦和,儒雅礼敬之感。然而,这种方式因为时过境迁,在“五四”以来引进西式礼仪的强势影响下,不再时兴。今天看来确实有必要大力提倡和恢复,但是就和唐装汉服开始流行一样,大多数人已经习惯西式装束和礼仪,复古或者回归似乎已经很难了。也许会在国家的提倡推广干预下,得以复苏吧! 人类的感情或欲望,对待他人的态度,在无意中都会形成身体行为的变化而表现出来。只要有相遇的空间,就会产生不同的表现。正像语言和姿势可以传递人们的情感信息一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展现,何止“千姿百态”, 想将它们分门别类也是不可能的。据专家研究,人能发出多达50万种不同的身体信号,其中有些妙处难与君说,只能由当事人领会了。<br> 还有,手势在各国有不同的表达意义,有不同的交际功能。中国人竖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这反映了一种“尊卑有等”、“长幼有序”的文化心态;近年来“剪刀手“又很时髦,以表胜利成功和赞美。而这些在其他国家或民族就不一定这样看,如到人家那里不了解反而会弄巧成拙,造成误会。敬酒必须双手,递刀应授之以柄,见长者尊者应起身,入座要听主人安排……不同文化在姿态动作上的这些时而明显,时而微妙的差别常常容易导致交往失当,甚至会使交际中断。了解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注意,为免误会,一定不可忽视。 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地域间的沟通越来越便利,在介绍宣传中国文化时,了解各国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文化不同,交际规则也不尽相同,为避免相互交往时产生文化误解和冲突,使我们的文化更易于被对方接受,这个功课是必须要做的。<br> 不过,只要我们保持清醒,在社交规则中,注意互相尊重,又保持距离,这对公对私都是一条基本的准则。其中刺猬效应就颇有启迪,西方一则寓言说,在寒冷的冬天,两只相爱的刺猬想抱团取暖,因距离太近,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只得调整姿势拉开距离,以达到互暖而不致伤害对方。这就是我们在处理人和人或者国与国之间的最好社交距离,但愿对你也有所启迪。 距离感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中不可忽略的修养,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之交淡如水,你看那些平时勾肩搭背,好的穿一条裤子还嫌肥的主,虽然不排除有患难与共的胞哥闺蜜,但据我所知翻脸成仇者似乎更多。人自打脱离娘胎就是独立的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成为一个交织点,点越强势越能聚集成串的人脉,如果两点重合,则就势必会有一方消失,在茫茫人海里一旦你的独立性削减,就意味着个性的消失,等回过神来,分手独立便成必然,这种例子就太多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善其身,社交有距。敬人宜远,忌太亲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避免纠葛,须知礼仪。谦谦君子,不可过激。</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美篇图片是根据网络资料再制作而成,特此声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1年12月7日晚于琼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