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陈家桥,是老百姓对原南市区东南部半淞园路的一段的称呼,这条路与不远的黄浦江平行,妥妥的上海下只角。但这个地方由于临近南市发电厂、南市水厂、江南造船厂、上海南火车站、半淞园、上海电力修造总厂等重要部位,人员辐辏,经济活动重要,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陈家桥街市。形成了种类比较齐全的生活集市,有过繁华的时段。随着21世纪初规划上海世博会用地,此地块全部动迁,成了世博会园区浦西片的最边缘。现在已经成回忆啦。</p><p class="ql-block"> 我是1957年从儿童时候开始住在这个地方的,也算是目睹了这条街半个多世纪吧。那个时候,刚开始工商业改造不久。陈家桥半淞园路这一段的小商小店基本都在。路两边商店密布,是一个比较繁华的老街。按照大家 共同的回忆,大致罗列一下,以南车站路、花园港路为界:路西,第一家横踞南车站路半淞园路转弯处的,是一间几开间门面的大烟纸店。它叫老开店。老开店朝南车站路走,就是我们学校操场的篱笆墙了。当年我们车二小的围墙是漂亮的竹篱笆。往半淞园路那边走,紧挨着的是柴爿店,以后与时俱进,成了煤球店、煤饼店。再往北,有一个小人书店,小时候经常去看连环画。再过去是公北楼面馆,肉店,联合诊所、碗店,炒货店,中药店,米店,方家老虎灶,小百货鞋店,油酱店,小南货店,大昌肉店,西药店,宝芳斋点心店,煤球店,牙科医生店,煤球店,四大金刚点心店,油酱店、烟纸店,过益元路半淞园路,是一个很大的粮油店,卖粮、拷油酱老酒。</p><p class="ql-block"> 小饭店兼点心店叫公北楼,每天营业到很晚。当时他们家创制的中午饭,不仅便宜,口味也好,每天中午远近的卡车司机都会把卡车停在这里吃中午饭,中午时狭窄的路面上大卡车转圈停了一大溜,套用现在的说法:是一家网红店、卡车司机必打卡地呢。这样的状况延续了很多年。直到这个店动迁、关门。再往北就是一个小地段医院,那时候叫“联合诊所”。顾名思义,就是个体医生组织起来的社区医院。再过去就是一个中药店,我记得以后叫过“朝晖中药店”。中药店再过去,隔着我们车二小的边门,是方家的老虎灶。不仅有泡水、喝茶,夏天还有洗澡。每人一盆热水。只要躺下把头颈搁在木盆边上,这长木盆足够一个成人躺着、伸开脚洗澡啦。当年最初是8分钱一位。再往北,是一个一开间门面的鞋店,主要以鞋为主,兼顾小百货。再过去 是一个炒货店,由于以后货源问题,很早就关掉了。再过去就是一个南货店。我们叫它小南货店。再朝北是大昌肉店,供应各类熟食、兼顾堂吃。60年代时,每一次经过这个店,就闻到一股浓烈的酒香、肉香味,让人垂涎不已。大昌肉店往北,有一个一开间门面的牙病诊所。再往北,是一个较大的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糍饭糕店兼堂吃。还有甜咸淡各类豆浆等,品种挺多,每天早上都是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再往北,又是一个较大的油酱店、烟纸店。这已经到了半淞园路益元路路口了。跨过益元路再往北,占据半淞园路、益元路路口转圈门面的,又是一个较大的粮油店。面对益元路的卖粮食,60年代店面上有一个非常醒目的大标语:“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面对半淞园路的卖油酱。那时候每到26日,就有许许多多的居民排队买米。因为当时有一个政策,每月底的26日起,可以用下个月的粮票了。而这一天,也必然会有加长大卡车送来相对新鲜的大米、籼米。粮食店往北就是一个大弄堂,就不是半淞园路最热闹的地段了,大量的都是民居。不远处一个废品回收站开了不少年。再过去不远是半一小(三山会馆,是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指挥部)。再过去,就是一个消防队驻地,半淞园路在这里向正北拐了上去。消防队、陈家桥街道办事处、陈家桥派出所就在这个转弯处的综合大楼里。</p><p class="ql-block"> 现在再说半淞园路路东面:从花园港路、南车站路口的半淞园路路东开始。这个地方最初是新建机器厂的厂房,他们的厂门开在花园港路上。在半淞园路上的只是他们的几间房的窗户。1958年后透过半淞园路厂房的窗户,就可以看到一个房间里放着一台大电视机。这是我们最早看到、知道的电视机。那个时候我还是学龄前儿童呢,经常趴在他们窗外好奇地看电视。当年工厂对工人的文娱生活是相当重视的,好几次艺人下工厂,我们都会挤进厂里的大食堂兼会场看表演。多次看到姚慕双、周柏春、笑嘻嘻等名角的精彩表演。往北,是一个大饼油条店,由于1950年的2.6大轰炸,他们这个楼的楼顶都炸掉了,底楼还可以用。这样残垣废墟了很多年后,大约在60年代后期,这个楼连同机器厂的这个地块上盖起了几栋简易公房,我班的女同学彭红娣就住在这一片。大饼油条店往北,是一个理发店,在60年代就关掉了。(以后这个地方一度成为里弄花线组的工场间,我8岁的时候,也在这个工场间做过一段时间花线活呢)。</p><p class="ql-block"> 隔着一条圣星里,北面就是一个百货店。大概有四开间门面吧。我们称大百货商店。那时候的王老板英俊帅气,是以后我班同学王筱华的父亲。当年我们家穷,舍不得买闹钟⏰,(一个小闹钟要16、7块钱呢)就蹭百货店的钟点😄。母亲经常叫我:到下面去看看几点钟啦?我赶忙下楼去百货商店。店里挂着一个大电钟。可怜6岁的我,还不能完整地报出钟点。一刻、半点整数还可以。比如有时候下去看时,10点35分多一点,我就没有办法准确向母亲报钟点呀,于是我干脆在楼下上街沿一个人跳了一会“房子”。然后再去看。到10点45分了。我才如释重负,立刻上楼向妈妈报告:妈妈妈妈!10点三刻了。我妈说,奥,辰光差不多了,我要烧中饭了。(那是1958年)我妈妈就挺着一个大肚子去做饭了。就为这,我认真学着识数,不久就可以准确报钟点啦。从王晓华家百货店过来,往北是晓星里,湖北面馆,酱油店、益元里,白玫瑰理发店,琴四烟纸店,修皮鞋店,篾竹店,高房子,切面店,染衣店,时森邨弄堂,碗店,白铁店,老酒店,隆大昌布店,小百货店,292弄口是棉花店,万昌荣南货店,小五金店,282弄口是陆家老虎灶。</p><p class="ql-block"> 百货店往北,就是我们家,半淞园路356号。从354弄进去,这个弄堂叫晓星里。晓星里往北,过了薛家,就是湖北面馆,是我们班级的同学吴菊珍家的。合营以后的60年代,这个店的中午卖菜粥、5分、1角一碗,还不要粮票。我就曾经天天中午去喝一碗粥当午饭。粮食更紧张以后,就没有粥供应了。这一片住着我们以后一个班的同学吴菊珍、王筱华、胡美菊、祝玲琪、马福康(马刚)严菊娣还有我。</p><p class="ql-block"> 湖北面店往北,348号,是一个一开间门面的酱油店,是我班同学林优华家开的。合营以后不久就关了。他们父母都去上班了。我们曾经住过346号,以后这个客堂间成了服务站和一个小理发店。</p><p class="ql-block"> 346号往北344弄,过去叫益元里。以后这个弄堂周围有不少我们班的同学。有林优华、金学敏、张雅菊、郑小阳(郑云)、杨正翔、葛秀英、罗翠英(管翠英)、还有吴金妹。</p><p class="ql-block"> 弄堂往北第一间一家住户,就是我们班同学金学敏的家。他们全家65年支援三线建设去了。紧挨着是一家理发店。理发店往北,是一家几开间门面的大烟纸店。烟纸店过去,就是一个很深的,通往花园港黄浦江的支弄。这里住着我们班里的盛龙英、祁根发、刘德智、田世兴、钱龙龙、赵双妹、施伟伟、王忠根、王忠梅龙凤胎兄妹等同学。</p><p class="ql-block"> 再往北,就是半淞园路最高的楼房了。我们叫高房子。里面住着我班同学范在敏,女同学XXX,(很早就转学了,名字我忘了)这个高房子我1958年以后去过不少次。那时候,里弄的扫盲班就在这个客堂间。我妈妈叫任老师,还有陆老师、朱老师三个扫盲义务老师共同负责扫盲工作。妈妈让我在家带妹妹,有时在家里实在太无聊啦,6岁的我就带着4岁的妹妹去找妈妈。一边看她们扫盲教字 ,一边就可以玩耍一会啦。记得客堂的地砖挺考究,是大块彩色花纹的。客堂外的天井里还有一对立柱式,上面一个养金鱼的盆。那是一幢很讲究的房子。</p><p class="ql-block"> 高房子以北,隔着一条支弄的是一个轧面工场,存在了很多年,往北一个弄堂,是时森邨,我们班吉树荣、刘文富就住在这个弄堂里。再往北,又一个小酒店,专卖各类酒。和路对面的大昌肉店遥望。合营以后也关了。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布店。</p><p class="ql-block"> 再往北是292弄,把着弄北第一间是一家床上用品店,卖棉花胎、席子等等。再往北就是一间大的南货店,各种南北货、糖果糕点。整年卖水果,夏天卖西瓜🍉、黄金瓜等。这条弄附近住着我班不少同学,有居素霞、曹优佩、包金来(包煜)、王龙根、朱蛇扣(朱兴明)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再往北,隔着282弄,是陆家的老虎灶。再往北有过一个理发店也很早就关门了。至此,陈家桥的商店大致结束了。282弄周围,有我们班的同学许月娥、杨根娣、李小龙,1964年后,我也住在这里了。再往北,我们班同学江佩兰、张莉英住在那里。再往北,有一个篱笆围着的平房。当年我们班的同学胡和荣就住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陈家桥这段商业街,不仅是双边商店林立、对开的热闹,更热闹的是,这条路的两边早已成了天然菜市场。每天一早,从江边码头、南码头摆渡过来的浦东农民,一清早就挑着各类蔬菜、小竹篮、小凳子、小鸡小鸭、农副产品、叫咕咕摆在路两边。那时候,看到挎着竹篮的主妇,卖菜的大娘一定会热情招呼:阿姨阿姨,来看看伲的菜新鲜伐?于是买菜人停下脚步,与菜贩讨价还价。这个根深蒂固的习惯一直保留至今。所以现在有不少外地人都会讥讽上海人的这个一分两分也要讨价还价的习惯,实际上确实是买方市场的优越性所养成的习惯!1956年后,成立了集体企业陈家桥菜场,很长时间这个菜场的负责人是一个女同志。大家都叫她“阿大”。半淞园路两边搭起了固定摊位。1958年后,副食品供应渐渐开始紧张了,正赶上我母亲怀第五胎,58年11月份左右,上海天气已经开始冷啦,但为了买一些鸡蛋准备做月子用。我妈一早就把我和妹妹叫起来,和她一起去菜场排队买鸡蛋,当时还没有开始凭票供应,但一个人排一次队只能买一斤鸡蛋。两个哥哥都要上学的,母亲就把我和妹妹带去,一次就可以买3斤鸡蛋。不管怎么说,当年的老百姓还是非常淳朴谦让的。借着菜场昏暗的灯光,排队的人一看到我妈的大肚子,还拖着两个孩子,就说:哎呦,是个光荣妈妈!大肚皮快点排到前头去。我们就被照顾排在最前面。等不多久,菜场6点钟开秤以后,我们就买到了鸡蛋。这样连续储备了三次,就把蛋储备够啦!我永远也忘不了当年老百姓真诚谦让的淳朴风范!因为鸡蛋每天就这么几筐,谦让了,自己当天就有可能买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以上一些琐事,杂事,供我们班同学共同回忆。一晃60多年过去了。现在疫情反复,不便于外出,左右无事,大家回忆一下过去,非常充实的。哈哈。此杂文献给我们住在半淞园路的车二小同学和邻居。感谢大家的纠正、补充,谢谢🙏🙏🙏 </p> <p class="ql-block">1970年4月,我下乡前在车二小留影。左起:林优华,尚家騄、朱兴明</p> <p class="ql-block">下乡回沪探亲1972年,小学同班同学留影。上左起:朱兴明、刘文富。下左起:吉树荣、尚家騄</p> <p class="ql-block">林优华、尚家騄</p> <p class="ql-block">朱兴明、尚家騄</p> <p class="ql-block">朱兴明、范在敏</p> <p class="ql-block">2022年,为了修改本文 ,我们再次相聚。后左起:吉树荣、范在敏、尚家騄、李小龙。前左起:陆琴英、张素风、居素霞、许月娥、葛秀英。再此一并鸣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