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鸟村”的人和事

朔风

<p class="ql-block">双角犀鸟</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犀鸟村”的人和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太平镇,有个偏僻的边境村落,在常人的认知上,名不见经传,但在鸟人眼里,那是向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汽车沿着蜿蜒的乡村硬化路盘旋而上,一直到山的脊梁上,在道路的尽头就是盈江县太平镇雪梨村石梯村民小组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梯村,是一个以“直过民族”景颇族、傈僳族为主的自然村,以村内千年茶马古道上的石梯为名。与缅甸山水相连,是南方古丝绸之路出境重要通道。这里过去只有崎岖小道,前几年,当地政府修了一条水泥路面的乡村公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梯村地处高黎贡山,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这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生物,鸟类分布集中,有鸟类400多种,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冠斑犀鸟、红腿小隼、林雕鸮及灰孔雀雉等珍稀鸟类均在此有分布,被誉为“活着的鸟类博物馆”,被观鸟人称为“中国犀鸟谷”和“观鸟圣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梯村村民过去是以捕猎为生,近年来,主动放下了“斧头、砍刀、兽夹”等“祖传家当”,自觉投身于生态保护之中,从过去的“打鸟、捕鸟人”变为现在的“爱鸟、护鸟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村集体和村民利用鸟类资源发展起旅游业,就地开客栈、建鸟塘、当‘鸟导’、租车辆,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在客栈墙上宣传牌子上写着“家穷要养鸟,人穷要读书”的标语,由此,可以看出村民的理念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客栈”都是纯木制结构和材质建设的,有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有发家致富大户村民自己建的。我们入住的“犀鸟之家”是财政投资50万元建设的,由当地村民承包的客栈,有十几张标准床,房内卫生条件比想象的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像样的餐厅,只有一家供客人吃饭的地方,可以做几种简单饭菜。早餐如有人去吃,就煮碗挂面;午饭很少有人去吃饭,因为拍鸟的人中午都不回来;晚上各地拍照的汽车人都回来了,会让女主人炒几个菜,喝点小酒,交流一天的收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没有商店,只有一个敞开的小店铺,只卖些方便面、矿泉水、啤酒、小零食之类的。卖货的年轻女子,不会和客人交流,你要买啥就按照货架上的标价微信付款就可以了。后来才听说,那女子是从缅甸娶来的媳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村口,有两栋木制精美楼房,门前有一个小广场,这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村委会和学校。听年轻的鸟导讲,他们小时候上小学,要到山下镇里去上,当时没有公路,只有荆棘的下山小路,从家到学校要走一天的时间,因此孩子上学都比较晚,九岁、十岁才上学。 现在,孩子们上小学,可以和城里孩子同龄了。不过,很小的孩子上学也不用家长送,都是自己背着大书包走着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景颇族父母带婴儿,不像我们用摇篮、小推车、怀抱,而是用厚印花红布,做成背篓状的婴儿袋,背在身上。仔细观察,这种传统的作法,很实用,也有很多好处。首先,能把大人的双手解放出来,不误干活、骑摩托车、甚至娱乐。其次,孩子和大人心贴心,连呼吸都能感觉的到,更有安全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傍晚,村子里很寂静,但隐约能听到音乐的声音,寻声往村西头走,原来走近一看,在村委会的小广场,有四、五个妇女在跳广场舞,其中有个背着婴儿的妈妈也在快乐的跳着,旁边只有一只大黑狗在欣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为了不打搅她们,又顺路往回走,走到村东头,又听到了清脆的竹笛的声音。这里的院子和门都是敞开的,到家里一看,是一位皮肤黝黑,面目显得沧桑的老人在吹笛,进家和老人聊天,他说:他们是景颇族,有三个孩子,女儿嫁出去了,两个儿子都在本村成家立户,他们老俩口和小儿子住在一起,都有自己建的客栈、鸟塘,还当鸟导、种植干果,日子过得很殷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石梯村与缅甸边境只隔一条洪崩河,附近有边境安检站,平时双边居民可以互通探亲交往,现在受疫情影响,已经关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天深夜,在睡梦中被轰隆隆声音震醒,一开始以为是地震了,又仔细听,频次越来越密集,声音越来越大,还能看到火光冲天,小木房被震的摇晃起来,一直持续到凌晨6点多钟。天亮了,听当地人说,是对面缅甸内部发生战斗,炮击的声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缅甸的发展和安全,与中国无法相比,同为景颇族,我们这里村民的收入、教育、医疗水平都要强得很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 通过小小“犀鸟村”的人和事,折射出中国农村,特别是曾经偏僻落后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从观念到发展的巨大变化。</p> <p class="ql-block">犀鸟客栈</p> <p class="ql-block">石梯村唯一的一条路</p> <p class="ql-block">花冠皱盔犀鸟</p> <p class="ql-block">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学校和村委会前小广场</p> <p class="ql-block">“大妈”背着孩子跳广场舞</p> <p class="ql-block">大黑狗在欣赏</p> <p class="ql-block">标语牌:“家穷要养鸟,人穷要读书”</p> <p class="ql-block">洪崩河检查站</p> <p class="ql-block">冠斑犀鸟</p>